敬畏生命  ——寫在6·5世界環境日

>>>  當代歷史與思想  >>> 簡體     傳統


  哲學家康德說,最令人敬畏的是頭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史懷哲則提出,最令人敬畏的是我們居住的這顆星球上誕生和繁衍的生命。正因為有了生命,特別是有了進化到人類這樣高級的生命,才能探索宇宙自身——星空的奧秘;才能感悟超越于客觀物質世界的精神世界——意識和心靈。因此,敬畏生命,意味著人類對宇宙演化奇跡的理性認同,蘊含著對地球這一眾生之母的珍愛呵護,昭示著善待天地萬物的生態倫理。敬畏生命,是一種終極意義上的人道主義和人文關懷。
    造化鐘神秀
  “遂古之初,誰傳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馮翼惟象,何以識之?陰陽之合,何本何化?”這是屈原在《天問》中對天地形成、陰陽造化的問難。浩瀚無垠、神秘莫測的宇宙,如何蘊育出地球這一生命的搖籃?地球上的生命又如何演化出如此豐富多彩的形式?這確是既令人困惑、又令人神往的千古之謎。古往今來,人們進行著生動、浪漫的遐想。按照《圣經》的記載,天地萬物是上帝用6天時間創造的。《古蘭經》也明確宣示,真主曾在6日之內創造了世界。在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中,也有關于盤古開天地、女媧用黃泥造人的故事。上述的宗教和傳說,無一不把生命的起源歸功于超自然的力量。現代科學詮釋,生命的誕生是宇宙演化的偉大奇跡。
  大約140億年前,宇宙產生于無限致密和高溫的狹小空間的大爆炸。經過幾十億年的天體演變,形成了千千萬萬顆恒星和行星。太陽系是位于銀河系中的一個中等家族,約有50億年的歷史。地球則是太陽系中一顆較小的行星。地球表面充滿水,含有碳、磷酸鹽、硫等演化生命的物質,并且遇到了得以蘊育生命的億載難逢的種種巧合:地球的質量不大不小。質量太大,巨大的引力將使生命難堪重負;質量太小,則會使空氣分子逃逸太空,無法形成保護生命的大氣層。地球離太陽不遠不近,在溫度上適合蛋白質的存在要求。地球公轉軌道近乎圓形,自轉周期24小時,有利于為生命的存在創造相對恒定的環境。尤其不可思議的是,地球擁有一顆至關重要的衛星——月球,在地球生命演化中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如此眾多的宇宙“巧合”集于地球,可謂“三千寵愛在一身”,終于使地球成為茫茫宇宙中蘊育生命和文明的挪亞方舟。
  大約30多億年前,地球上產生了包括蛋白質和核酸在內的有機化合物,后來又產生了始細菌和藍藻。為其他需氧生物的出現和進化創造了前提條件。距今5.7億年的寒武紀,發生了“生物大爆發”,奠定了現代動植物類群的基本格局。動物沿著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的路線演化,最終出現了人類這一最高級的生命形式。地球蘊育了生命,生命也改變了地球。正因為有了生命,吸收了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產生了大量的氧氣,降低了太陽能的梯度,防止了海洋蒸發、赤地千里的溫室效應,才使地球藍天碧水、萬紫千紅,成為宇宙中一顆璀璨的“藍寶石”。
  面對大自然的陰陽造化和鬼斧神工,面對生命——這一宇宙演化的偉大奇跡,作為“天之驕子”的人類,理應感恩戴德,誠惶誠恐。
  我們敬畏生命的珍稀。茫茫宇宙,耿耿星河,天涯何處覓知音。盡管人類向宇宙發射的電波千呼萬喚、哈勃望遠鏡望穿光年,但至今尚未發現地外生命和地外文明。一度為人們盛傳的飛碟、外星人,也只是經不起實證檢驗的幻想和童話。在大尺度的宇宙中,一個生命的價值遠遠超過一顆恒星。
  我們敬畏生命的頑強。從地球上幾十千米的高空,到幾千米深的地層;從海底火山口的沸騰熱水中,到南極洲的萬丈寒冰下,都有生命活動的軌跡。
  我們敬畏生命的堅韌。在亞馬遜河流域的雨季,千萬只螞蟻緊緊抱在一起,形成直徑盈尺的蟻團,在洪水中求生。外圍的螞蟻不斷被沖走,里面的螞蟻最終得以靠岸。
  我們敬畏生命的活力。一叢豆苗,能夠掀動大石;一竿翠竹,能夠咬定青山;一個南瓜,竟然能夠承受5000磅的壓力……
  在對生命的敬畏中,人類才能刻骨銘心地感受生的寶貴和命的高貴。
    萬物之靈與萬物之屠
  在地球生命億萬年的演化史上,人類的誕生堪稱偉大的奇跡。人類具有超級的頭腦,直立的形態,靈巧的手指和運用語言文字交流的能力,在地球生物圈中具有無與倫比的優勢。動物只能憑借爪牙之利,鰭翅之優,在體能極限的范圍內活動。人類卻能憑借超凡的智慧和科學,上天入地、移山填海,遠遠超越了體能的極限。從這個意義上說,人類不愧為“萬物之靈”。然而,人類過于為自己成為地球上最美麗的精神花朵而自得,過于為自己征服自然的能力而自負,幾乎忘記了存在的本源,特別是在處理與其他動物之間的關系時,遵循的基本是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人類對這顆行星之上的其他生命,常常顯得麻木不仁,甚至冷酷無情。
  有則寓言說,上帝完成創世任務返回天國前,問動物們還有什么要求,動物們異口同聲地請求:“您老人家快把那個叫人的東西帶走吧,否則我們后患無窮。”人類為動物界帶來的悲慘命運,不幸被它們的祖先所言中。從原始人打磨石器,古代人制造刀箭,直到近代人發明獵槍,揭開了人類對動物界血淋淋的殺戮史。隨著人類貪欲的膨脹和武器的精良,加劇了動物種群的減少和滅絕速度。現代人對待動物的冷漠和殘酷已經到了令人發指的地步,沒有絲毫的惻隱之心。他們將動物的生命視為完全為人類服務的工具,為了庸俗的炫耀,不惜將某些野生動物趕盡殺絕。大象、犀牛這些可愛的草食動物,就因為長了適合某些人畸形審美和收藏需要的牙和角,便引來殺身之禍。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亙古以來生活著一種美麗、靈性的動物——藏羚羊,它們能在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上疾風般迅跑,彰顯著無與倫比的生命活力。可是,近年來卻被一些利欲熏心之徒大批獵殺。3至5只藏羚羊絨,才能織成一件上流社會女人所鐘愛的披肩(沙圖什),這種披肩具有神奇的柔軟性,能在一枚戒指間穿過。僅僅為了一些時髦女人的虛榮,將使藏羚羊很快在地球上消失。
  最可怕的是人類那一張張吞噬動物尸骨的巨口,從天上飛的、地上跑的,到水里游的動物,幾乎無一幸免。有人不以為恥地聲稱,除了兩條腿的人和四條腿的板凳,他什么都敢吃。在我們這個“飲食文化”淵源頗深的國度,對各種動物的吃法、花樣不斷翻新,越吃越“酷”。食客們不但要滿足食欲,還要滿足虐待欲,非要將動物折磨得死去活來,慘不忍睹。諸如,吃活猴腦、煎活鵝掌、炸活魚、蒸少女狗(未成年的母犬)、烤乳豬等成為某些地方餐桌上的時尚。這哪里是在滿足人的食欲,簡直是在尋找魔鬼的感覺!國人中至今仍然篤信“吃啥補啥”的古訓,試圖食用動物的某些器官強身健體。某些性無能的男人,在餐桌上對雄性動物的生殖器官情有獨鐘,也助長了對一些雄性動物的殺戮。如果吃狼心補人心,食狗肺補人肺,人豈不成了狼心狗肺!
  嗜殺動物,必遭天譴。對人類造成巨大威脅的艾滋病病毒、埃博拉病毒、亨德拉病毒、尼巴病毒、瘋牛病乃至目前流行的SARS病毒,大都源于動物宿主,最后變異為荼毒人類的殺手。
  嗜殺動物源于人類的狂妄自大和在大自然中的優越感。人類只把自己定義為理性的存在物,認為只有人才是理智世界的成員。智慧如康德者也認為:“動物不具有自我意識,僅僅是實現目的的工具,這個目的就是人。”現代科學表明,人和動物并非兩類性質截然不同的存在物。動物不僅具有感受苦與樂的能力,而且能體驗某些情感,有的動物還能關心同伴、具有一定智力。并非只有人的生命才寶貴、神圣,并非只有人的行為才高尚、道德。請看下面一組真實的故事:
  ——一群羚羊被獵人逼上斷崖,危急中,只見一只只老羚羊率先往前跳,在即將下墜的瞬間,小羚羊們以老羚羊的脊背為跳板躍上對面山頭。老羚羊以自身的死換來了種群的生。
  ——試驗室里的一只母白鼠,忍著劇痛咬掉腿上的腫瘤,拼命吞咽食物,哺乳剛出生的幼鼠,一直堅持了21天,直到幼鼠哺乳期滿,才骨瘦如柴地死去。
  ——一戶人家在裝修時,碰巧將一只壁虎從尾部釘在夾壁墻中。三年過去了,人們拆墻時發現,那只可憐的壁虎仍然活著,原來是它的同伴天天堅持給它喂食。
  ——一條活鱔魚在油鍋中被煎時,始終弓起中間的身子,令廚子迷惑不解。后來發現這是一條懷仔的母鱔魚,它是在忍受皮焦肉爛之苦,保護腹中的小鱔魚。
  在上述動物的行為面前,人類應拷問自己的良知,深深地感到愧怍和負罪。
  人類只是自然共同體的一個成員。生物金字塔展示了從土壤和微生物經由植物、食草動物、食肉動物到靈長目動物的生命運動全過程。金字塔的總體價值與其底部的豐富性、層級數、各層生命的形式與數量和頂部的生命形式的復雜性密切相關。人類處在生物金字塔的頂端,一個沒有底部只有塔尖的金字塔是不可思議的。人的存在依賴于其他物種和健康的生態系統。其它物種消亡之日,便是人類滅亡之時。如果將地球生命的滅絕喻為一副多米諾骨牌,那么最后倒下的一張便是人。
  人對動物的態度與人對人的態度是相互影響的。如果人類習慣于以殘忍的態度對待人之外的其他生命,那么他與同類的關系也會變成“豺狼關系”。在當今世界上,恐怖分子制造的一次次驚天爆炸,美國在伊拉克使用的集束炸彈和貧鈾武器,非洲大陸每年成千萬死于饑荒、占亂的無助難民,一些國家中慘遭無恥男人蹂躪的童妓……都可見證人類對自己同類的殘忍和冷酷。人類只有超越動物那種胃覺主義的世界觀(以食物為中心),自我中心的世界觀(只保護他自己的生命),才無愧于萬物之靈的稱號,才不至于成為可怕的“萬物之屠”。
    失落的家園
  西方生態倫理的精神先驅梭羅在《瓦爾登湖》一書中寫道:“大地是活生生的詩歌。地球不是一個化石的地球,而是一個活生生的地球。和它一比較,一切動植物的生命都不過寄生在這個偉大的中心生命上。”地球是萬物之母。從源頭上說,敬畏生命,首先要珍惜和熱愛地球這一生命的搖籃和家園。
  現代人類盡管在詩歌中贊美地球,在航天飛機上欣賞地球,但在實際生活中,卻瘋狂地掠奪和破壞自然資源,使地球母親千瘡百孔,使生物圈中的所有生命慘遭浩劫。我們生活在一個由巨大的技術實力和極度的人類需求所支配的時代。為了增加商品生產和消費,各種產品的宣傳和廣告一浪高過一浪,不斷刺激人們虛假的需要和毀滅性的欲望。人類通過技術,把所有的存在物都變成供自己消費的原料,對自然隨意支配和破壞,把整個地球變成一個巨大的生產車間和垃圾堆放場。人類每年成千萬公頃地砍伐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態屏障——森林;瘋狂開采地球億萬年才形成的石油、煤炭、天然氣和其它礦產等不可再生的自然資源;無限制地開墾耕地、草原;無休止地掠取陸地野生動植物資源和海洋生物資源,遠遠超出了大自然的承載能力和恢復能力。
  與此構成鮮明對比的是,人類自身卻在進行“爆炸性”繁衍。一萬年前,地球上居住的人口不足500萬,世紀開始時只有2.5億,19世紀末,則突破了10億大關。如今,地球上的人口多達60億之眾。
  人類在生育的自我節制上,甚至還不如一些動物自覺。在北美阿拉斯加的茫茫荒野上,生長著一種以植被為生的老鼠,繁殖力極強。當天敵的捕食不足以盡快使鼠群減少到適當的數量,老鼠便會成群結隊地奔向山崖,相擁相攜,投海自盡。我國黃山獼猴每一族群一般維持在28只左右,這是族群最佳生活狀態的臨界點。每當族群數量超出,年老的猴子就會毅然決然地墜崖而亡。
  面對動物源于本能的生存自律行為,人類應當汗顏、反省,低下傲慢的頭顱。
  人類對自然的瘋狂掠取和自身的瘋狂繁殖,造成了嚴重的惡果:地球上的森林資源、礦產資源面臨枯竭,土地大面積荒漠化,淡水資源奇缺,生物資源遭到毀滅性打擊,物種滅絕的速度高于地球史上其它時期的上百倍,每天高達數十種。洪水、干旱、酸雨、颶風、熱浪、寒潮、瘟疫、病毒、沙塵暴、泥石流等頻頻出現,我們居住的星球遍體鱗傷,難以承受生命之重。長此以往,地球將會變成一個荒涼死寂的宇宙墳場。
  亞里士多德說:“參與分享人員最多的公共物品,獲得的關心最少。”兩千多年過去了,人類行為仍然未能進化到擺脫這種“公地效應”支配的程度。地球如同一塊碩大的公地,所有的人都希望免費使用空氣和水,而不為空氣和水的污染負責;所有的人都試圖大量開發和使用自然資源,而全然不顧自然資源的稀缺性。國與國之間的狀況也好不到哪去。許多發展中國家一心想著發展,不惜以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為代價;一些發達國家則一心想著享受,大肆揮霍地球上的寶貴資源。美國只占世界人口的4.5%,但卻消費了世界食物的35%,世界能源的38%,制造了世界33%的污染。不光如此,人類還為了各自的利益大打出手,戰火不斷,僅在兩次世界大戰中,便死亡數千萬之眾。人類還利用科技手段制造生化武器乃至核武器,世界上現存的核武器足以將地球毀滅幾十次。地球是人類及所有生物共有的家園,生態系統是一個共同體,人類是地球上這個由石頭、土地、植物和動物組成的共同體的一部分。人類必須摒棄源于近代歐洲建立起來的圖像化的世界觀和人類支配、統治和征服自然的觀念,徹底改變把自然界視為滿足人的感情偏好的原料倉庫的掠奪性的開發方式,不僅要注意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還要注意環境和生態的可持續性。
  海德格爾有句名言:“詩意地棲息于地球。”他認為,詩比正規的哲學更能清楚地表達直覺。棲息主要不是居住下來,而是看護并營造一切生命都能夠自由展開并成長的空間;棲息還意味著拯救,即把每一個生命都帶向希望之鄉。人類應選擇與大自然協調相處的綠色生活方式,接受一種更高級的、較少物質主義和消費主義的價值觀,把對其他物種和地球的影響降到最低限度,讓蘊育生命的地球母親青春常在,生生不息。
    理性與德性的呼喚
  人類道德進步的歷史,同時也是道德關懷對象不斷擴大的歷史。敬畏生命、與人類以外的其他生命同甘共苦,體現了進步人類理性與德性的呼喚。敬畏生命的基本倫理要求是,像敬畏自己的生命意志那樣敬畏所有的生命意志,滿懷同情地對待生存于自己之外的所有生命意志。佛門高僧弘一法師在圓寂前,再三叮囑弟子把他的遺體裝龕時,在龕的四個腳下各墊一個裝水的碗,以免螞蟻、蟲子爬上遺體后在火化時被無辜燒死。大師這種敬畏生命、憐憫眾生的慈悲心腸,令人深深感念。
  人的價值和優越性,應當表現為善待自然、善待生命、自我超越的能力。只有通過對其他生命的同情和關心,人才能把自己對世界的自然關系提升為一種有教養的精神關系。敬畏生命不只是一種外在行為規范,更是一種內在的德性追求和精神信念。通過對其他生命的體驗,人才能感受到整個世界的存在,突破作為個別存在的局限,使人的存在獲得一種比所有生命更為寬廣的緯度。
  雨果說:“在人與動物、花草及所有創造物的關系中,存在著一種完整而偉大的倫理。”人的價值,人存在的意義空間,不僅要在人與人的關系中體現出來,而且要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中展現出來。人類需要改變內心的道德信念和責任意識,用對生命的敬畏和愛護,展現人們對大自然的尊重態度。尊重自然和愛自然不同,尊重不是一種簡單的個人感情或私人關系,尊重自然是建立在理性的基礎上,而不是建立在情感的訴求上。
  人應當是完善的道德監督者,不能把人類看成是唯一的道德主體,不能把道德僅僅用作維護人這種生命形式的工具。生命的靈性,最為忠實地體現為自我存在的權利性。生命即是權利,每個生命一旦誕生,她就獲得了一種自我珍貴與自我尊重。生命是萬物之根,她深深扎根于大自然的深處,生長在地球母親的懷抱。大千世界因為有生命而富有生氣,生命的存在因為其自身權利而表現出意義與價值。人這種生命形態僅僅是生命世界中的一種特殊形式。宇宙自然所給定的資源,并不是為人類這個物種特設的,而是為世界上所有物種所提供的,每一種生命都有平等地獲得自然提供的資源而謀求生存的權利。人這種生命形態的特殊性,并不意味著他能夠無視世界生命的整體性而獨立存在,也不意味著他可以忽視世界上其他生命存在的權利和利益,而在于他能夠承担起保持和維護其他生命的道德責任,積極促進自然界的進化和宇宙的活化。
  這個世界之所以有太多的殺戮,太多的侵略、征服和奴役,壓迫與剝奪,就在于普遍缺乏一種對生命的尊重情感,缺少一種對生命的終極關懷。真正成為一個具有理性和德性的人,就是做一個對所有生命負責的人,做一個以生命自身為目標的人,做一個有生態理性精神、品格與能力的人——這應當成為人類道德生活的精神支柱與心靈框架,成為人類敬畏生命的邏輯起點。
  立即行動吧,覺醒的人類,這是最后的拯救!
吉林日報長春⑤N2生態環境與保護徐青民20032003 作者:吉林日報長春⑤N2生態環境與保護徐青民20032003

網載 2013-09-10 20:59:23

[新一篇] 拯救生命之源  ——寫在世界環境日

[舊一篇] 文史研究動態 美國漢學界對中國古代宗教的研究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