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人的生活世界

>>>  當代歷史與思想  >>> 簡體     傳統


  一、生活世界概念的提出與演變
  “生活世界”作為一個正式概念,是胡塞爾在上世紀初提出的。胡塞爾早期對現象學的建構,主要依托于笛卡爾的“先驗自我”概念,結果造就了一門徹頭徹尾的本我論。為了擺脫他人的嚴厲指責,全面發展現象學,走出理論困境,胡塞爾亟需為現象學重新奠基,并最終把目光集中于“生活世界”概念。“這個概念在20年代之前就被胡塞爾零星地使用過。到了20年代,這個概念在胡塞爾那里獲得了中心的意義,它成為一個根本問題的名稱”。(倪梁康,第130頁)胡塞爾雖然在《歐洲科學的危機和超驗現象學》中集中論述了“生活世界”概念,卻沒有給予明確的界定,而是交替使用“周圍世界”、“生活周圍世界”等同義語。對他來說,“生活世界”具有四個基本特征:非課題性、奠基性、主觀相對性和直觀性,其基本含義是指人生活于其中的具體而現實的周圍感性世界。
  胡塞爾創立現象學的目的在于拯救“歐洲科學的危機”,然而當代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危機,使“生活世界”成為闡明和解決這一危機的一個相當恰切的概念。當前,伴隨著全球化的浪潮,無論是環境污染、生態破壞、資源短缺,還是局部戰爭、恐怖襲擊、核武器生產競賽,以及經濟問題、道德問題、信仰問題等等,無不演變成“全球問題”。隨著克隆技術的出現,人所面臨的主要矛盾由人與自然的矛盾日益轉化為人與人、人與自身的矛盾,結果“人是什么”這一古老的問題再度彰顯。20世紀哲學主題的根本變革,無論是生存論轉向、解釋學轉向或是后現代主義思潮的風起云涌,都直接或間接地表現出哲學對人及其現實生活的關懷,表現出對人與自然、人與人以及人與自身關系的重新審視,而科學工作者也開始反思科學本身得以成立的現實基礎。這一切都體現了哲學向人類現實生活的回歸,體現了哲學對人及其價值的關懷。在此時代背景下,“生活世界”概念經過海德格爾、維特根斯坦、舍勒、哈貝馬斯等人的輾轉闡釋與變革,成為20世紀哲學的核心概念之一。
  盡管生活世界理論源于對人自身危機的認識,然而現代西方生活世界理論本質上卻無法真正解決人類所面臨的生存和發展的嚴峻問題。事實上,現代西方哲學家已逐漸認識到啟蒙理性所蘊含的弊端,因而試圖在人的生活基礎上重塑理性,“例如,尼采、杜威、懷特海、胡塞爾、維特根斯坦等眾多現當代西方哲學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都以各自不同的方式、用不同名稱強調了哲學應當從脫離了與人的牽涉的永恒、抽象和自在的世界(不管這是純粹的物質世界還是精神世界)回到活生生的、具體的人的現實生活世界(經驗世界、現象世界、日常語言世界等等),而這種向生活世界的回歸又往往意味著人與世界的關系是一種能動與被動、作用與被作用、創造與更新的關系,其中蘊含著對人的現實生活、實踐及其歷史性的強調”。(劉放桐,第146頁)西方哲學家實現了哲學向生活世界的回歸,然而問題是,他們的生活世界理論并不著眼于解決人的生活問題,與人的生存和發展沒有直接關系。對胡塞爾來說,生活世界是建構科學世界的基礎,生活世界理論只是構成其哲學體系的一個必然環節;“與人有關的‘生活世界’只是作為先驗分析的出發點才成為先驗哲學的課題,一旦進入到先驗哲學的領域之中,作為具體生物的人及其‘生活世界’立即便遭到排斥——理論的意向和實踐的意向在胡塞爾這里始終是徑渭分明的”。(倪梁康,第138頁)作為生活世界理論的發展者,海德格爾描繪出了一個人的精神化世界,哈貝馬斯創造了一個脫離物質生產的純粹的語言交往世界,其他人則闡釋了生活世界在抵制抽象性、理解他人、界定行為目標等方面的意義,但從根本上來說,他們都沒有觸及生活世界的本質,以及人的生存和發展的根本問題。總之,“盡管他們許多人肯定、甚至強調現實生活世界是他們哲學的出發點和基礎,有的人還承認現實生活世界的規律性,但是他們不敢明確承認、有時甚至還否定這些規律性本身的客觀實在性,以它們只有由人來發現和表述為理由而將它們歸結為人的主觀假設和選擇、設計。現實生活世界在現當代西方哲學家那里是一個極為模糊的概念。有的人可能對之做出較為客觀的解釋,有的人則歸根結底倒向各種形式的主觀主義、甚至唯意志主義”。(劉放桐,第147-148頁)之所以產生如此結果,就在于:“現代西方的許多哲學家所回歸的生活世界雖然也是人的‘生活世界’,也是一個‘現實的’世界,但卻只是人的一種生活、一個‘世界’,即日常生活、意識生活或語言世界,或者說,他們均不同程度地把生活世界意識化、語言化或日常化了”。(李文閣,第198頁)因此,對于解決人的生存和發展的問題來說,現代西方哲學家們的這些生活世界理論是不充分的。
  現在的問題是:能否立足于馬克思主義哲學立場建構一種科學、合理的生活世界理論呢?盡管馬克思沒有直接使用過“生活世界”概念,然而他關于生活、實踐、感性世界的論述事實上為建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生活世界理論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和思想材料。近年來,國內不少學者,如劉放桐、俞吾金、衣俊卿、尹樹廣、李文閣等人,為此已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但美中不足的是,他們尚沒有把建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生活世界理論作為一項歷史性課題。事實上,建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生活世界理論,不僅能夠為走出人類當前面臨的生存和發展困境提供更科學、合理的理論指導,而且可以避免空洞、抽象地談論馬克思主義哲學,為實現創新和發展找到一條可行的途徑。眾所周知,薩特曾斷言馬克思主義哲學存在“人學空場”,更有學者指責它缺乏存在論基礎,而改革開放之后,人們雖然打破了傳統教科書體系,實現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某些發展,甚至創造出許多頗具個人特色的成就,但馬克思主義哲學依然面臨著如何進一步創新和發展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能夠基于馬克思主義哲學關于現實的人及其生活、實踐和感性世界的論述,通過對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自身關系的歷史考察,結合形而上和形而下兩個方面,建構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生活世界理論,那么就有可能解決上述問題。
  生活世界實質上是指現實的人通過自己的生活實踐,了解自己的本質,以自己的價值觀衡量和調整一切生活關系(包括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自身的關系)而創造出的感性世界;而所謂的生活世界理論,其真正的旨趣就在于通過揭示生活世界的起源、本質、內在要素和結構及其發展的基本規律,為人們建構自由和諧的理想生活世界提供科學的理論指導。
  二、生活世界的歷史生成
  建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生活世界理論,首先面臨的一個課題就是如何從存在論上闡釋生活世界。在當前學界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存在論的主要解讀中,筆者比較傾向于“實踐生成論”,認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存在論歸根結底奠基于現實的人及其生活實踐所實現的自然、人、社會的辯證的、生成的統一,其中不僅包括人自身的生成,而且也包括自然向人的生成、社會的生成即整個世界的生成。從這種存在論看待生活世界,就會發現,生活世界本身是現實的人通過自己特殊的生命活動方式而創造出來的真正屬于自己的天地,即通過自己的自由自覺的生活實踐,尤其是物質生產實踐,根據自己的審美情趣、價值觀念、現實能力等等屬于自身的尺度,所建造成的真正屬于自己的生存空間。
  首先,人與周圍世界的關系是現實的人通過生活實踐確立起來的。從原初的事實來說,人與周圍世界都是一種自在的存在(自在的人與自在的世界);彼此的自在性意味著人與周圍世界沒有任何實質性的關系,或者說,兩者的關系尚處于潛在的狀態,一切都處于可能之中。盡管世界就客觀地存在于人的周圍(甚至可以稱之為周圍世界),然而嚴格地說它不是為我的世界,即不是真正屬于人的世界,兩者之間不具有真正意義上的主客體關系。因為,“正像人的對象不是直接呈現出來的自然對象一樣,直接地存在著的、客觀地存在著的人的感覺,也不是人的感性、人的對象性”。(馬克思,第107頁)人與世界彼此的外在存在并非沒有意義,它是兩者通過人的生活實踐發生某種現實關系的不可或缺的客觀基礎與邏輯前提。既然人總是生活實踐著的人,就必然與世界發生某種現實的關系,讓原來那種彼此外在的狀況發生改變。人與世界從各自的自在狀態中凸顯出來,實質上意味著兩者通過人的實踐的出場:世界成為人的周圍世界,而人成為世界之中的人。當然,人與世界的相逢、遭遇,必然起源于或觸發于最有可能作為第一觸覺的感官機能,即人的視覺。通過視覺的觸發,人在意識中直觀周圍世界,讓周圍世界通過人的生活實踐逐漸顯現于人的意識,讓它從潛在的、晦暗不明的、遮蔽的存在狀態中呈現出來。一旦周圍世界從自在存在的狀態中通過人的以感性直觀為先導的全部感覺呈現出來時,它就不是單純的周圍世界,而已成為人的周圍感性世界。世界之所以是感性世界,就在于它是相對于人的感官感覺來說的。因為,“說一個事物是感性的即現實的,就是說,它是感覺的對象,即一個感性的對象”。(同上)當然,更關鍵的是,只有“當物按人的方式同人發生關系時,我才能在實踐上按人的方式同物發生關系”,人與周圍世界這種“按人的方式”所發生的關系是“一種對象性的關系、人的關系”。(同上,第86頁)換言之,當自在的周圍世界轉化為感性的周圍世界時,事實上意味著它已不再是原來的世界,而成為一種對象性關系、人的關系中的周圍世界,即某種為我的世界。這是因為,“既然人是從感性世界和感性世界中的經驗中汲取自己的一切知識、感覺等等,那就必須這樣安排周圍的世界,使人在其中能認識和領會真正合乎人性的東西,使他能認識到自己是人。”(《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1957年,第166-167頁)可見,正是人的生活實踐確立了人與世界的關系,使周圍世界轉化為人的周圍感性世界。
  其次,人與周圍世界從彼此外在的自在存在狀態,進入到現實的對象性關系狀態,并且實現這種關系的深入發展,實質上意味著兩者都有一個形成過程,即有一個基于生活實踐的“歷史”。毋庸置疑,人與世界建立感性關系明顯受到感覺程度的制約,因為“任何一個對象對我的意義(它只是對那個與它相適應的感覺來說才有意義)恰好都以我的感覺所及的程度為限”。(馬克思,第87頁)然而,人作為一種生成性的存在,它的本性體現為人的需要,即有自覺意識的需要,這種需要促使人的生活實踐在范圍和能力上不斷拓展或提高。因而,人與世界之間的自由自覺的生活實踐,不僅客觀地展示人的本質力量,確證人的本質力量的感覺、感覺的人性,使之逐步地發生并發展起來,實現著自身的生成和發展,而且讓自在自然日益生成為對象性的存在,即人化的自然界。換言之,周圍感性世界必然會在層層接觸中,超越單純的生動直觀,從更多的方面向人呈現出其原本自在存在著的各種性質,與人建立更多的對象性關系、人的關系。客觀的趨勢必然是:“人以一種全面的方式”去“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質”,因為“人與世界的任何一種人的關系——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思維、直觀、情感、愿望、活動、愛,——總之,他的個體的一切器官,正像在形式上直接是社會的器官的那些器官一樣,是通過自己的對象性關系,即通過自己同對象的關系而對對象的占有,對人的現實的占有;這些器官同對象的關系,是人的現實的實現”。(同上,第85頁)因而,無論是世界還是人,都客觀地存在著一個生成發展的過程,而這一過程就是通過人的生活實踐所必然造成的自然的“向人而化”與人的“向文而化”的辯證統一。結果是:人實現了自己,成之為人,而世界則成為真正以人為核心的生活世界。
  最后,如果說人的本性和需要是創造生活世界的內在動力,那么,人的目的即人的意識對本性和需要的明確化,則在人與生活世界的生成過程中起著規定方向的作用。人的本性、需要和目的存在著內在的統一,而目的是本性和需要的具體化展現。可以說,正是基于人的本性、需要和目的,原初僅在人的生動直觀中自由把握的、往往單純具有美感的周圍世界,逐漸地進入有目的的認識視野,而以適合人的本性、滿足人的需要和達到人的預期目的為宗旨的認識活動,必然側重于對周圍世界的存在、屬性和運動規律的認識和把握。在此過程中,一方面,人不再僅僅停留于純粹的生動直觀,而是隨著生活實踐的豐富展開和充分發展,逐漸地把生活實踐對周圍世界所造成的變化,反映到理性思維的層面;另一方面,周圍世界通過人的基于本性、需要和目的的特殊眼光的照射,原本自在的存在、屬性和運動規律呈現了出來,亦即從遮蔽的狀態凸顯出來。確切地說,這是一個主客體關系進一步發展和完善的過程,它不僅意味著人對客體的存在、屬性和規律的深入認識,更意味著人對自身的本性、需要和目的的準確把握。主客體關系的日益豐富和完善,意味著周圍世界不僅是感性審美的世界,而且已經真正轉化為以主體、人為核心的生活世界。因而,最終的結果是:“人只須認識自身,使自己成為衡量一切生活關系的尺度,按照自己的本質去評價這些關系,根據人的本性的要求,真正依照人的方式來安排世界”(《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2002年,第512頁),而這就是人創造生活世界的真正含義。
  歸根結底,從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實踐生成論的角度來看,生活世界并非偶然的歷史產物,而是現實的人的實踐創造的結果,是人通過自由自覺的生活實踐,根據自身的本性、需要和目的所安排和創造出來的自由天地,而生成性是人及其生活世界所共有的本質屬性。
  三、生活世界的特征與規律
  從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實踐生成論對生活世界的重新闡釋可以看出,就真正的生活世界而言,人是生活世界的主體,價值觀念是生活世界的靈魂,生活實踐則是創造生活世界的歷史活動。然而,生活世界究竟具有什么樣的特征和規律呢?它對于解決現實的社會問題具有什么啟示呢?
  事實上,世界之所以稱為生活世界是相對于一定的主體來說的。因為它歸根結底總是現實的人,根據自己的本性需要、價值尺度、現實條件等等,安排和創造出來的真正屬于自己的生活天地。因而,從具體的個人、家庭、集體、集團、政黨、階層、社會、國家、區域聯盟直至全人類,都是從事著生活實踐的、具體的、現實的人,都是一定級別或層次上的主體,都在根據自身的本性需要、價值觀念和現實條件等等創造自己的生活世界。可以說,人類的生活世界就是由無數層次不同、類型千差萬別的具體生活世界在相互接觸、碰撞、交流、滲透、融合中所形成的復雜整體;是人們在利益和價值觀上的選擇、沖突、調整與妥協的產物。其中,始終貫穿著個體與個體、個體與共同體、此共同體與彼共同體等相互間矛盾的不斷產生與解決,貫穿著新舊生活世界的更新、轉型、分化與瓦解。因此,對于現實的生活世界來說,不僅需要從主客體關系去考察,更需要從主體間的關系(或主體間性)去考察。可以說,生存、自由、平等、正義、公平、權利、責任、義務以及善惡乃至禍福等,是每個真正的生活世界的主體所面臨的現實生活問題。正是著眼于人總是現實的人,是自然存在與社會存在、物質存在與精神存在、個體存在與共同體存在的辯證統一;由其根據自己的本性需要和價值觀念、通過自己的生活實踐所建造出來的自由天地才有資格稱得上是生活世界,即真正屬于自身的、人性化的世界。其中,(人化)自然的存在、人的存在和社會的存在共同構成了生活世界的客觀基礎,其客觀規律也就是生活世界自身的基本規律。
  生活世界又具有什么樣的特殊規律呢?事實上,既然生活世界從來都是現實的人根據自己的本性需要、價值尺度和現實條件自由自覺地創造出來的,因而過去、現在與將來就不是一維直線上的簡單時間流變,相反,它們本質上是人的歷史、現實與理想,因而生活世界經歷著一個從過去的生活世界、現實的生活世界到理想的生活世界的演變過程。筆者以為,適度超越性是生活世界生成性的表現,即現實的人通過自由自覺的生活實踐,總是基于過去與現實,實現生活世界面向未來的適度超越,并最終把作為目的存在的理想世界、價值世界轉化和創造為現實的生活世界。與此相反,脫離人的自由自覺的生活實踐,設定不是從過去與現實的生活世界生發出來的具有絕對超越性的目的或價值的生活世界,即終極目的世界所體現的絕對價值世界,則等于設定永遠不可實現的絕對理念。總之,生活世界的過去、現實與未來,既貫穿著主體、人的自由自覺的創造,體現著一定的審美意識、價值觀念、理想目標、終極目的,同時也客觀地存在著特殊的發展規律。歸根結底,生活世界的特殊規律是(人化)自然的存在規律、人的存在規律和社會的存在規律彼此交互作用的結果,而人對生活世界的合理創造只有尊重這種特殊的規律,才能真正實現合規律性與合目的性的統一。
  需要指出的是:生活世界自身規律的特殊性尤其蘊含著主體、人的生成和發展的規律,即任何生活世界的主體、人都有一個從主體意識的覺醒、成熟到主體地位的最終確立的歷程,而個人的成長是典型的表現。因為,對于現實的個人來說,其生成和發展首先就是一個處于自然必然性與社會必然性共同制約下的過程:他不是天然地就獲得了自己獨立的生活世界,相反,他必然首先作為別人的附庸物而被帶入或拋入別人的生活世界,由歷史的和現實的因素決定了他的人生世界。因而,他的生成和發展,是從那不由自主的被拋狀態出發,與外在必然性(自然必然性與社會必然性)的接觸、碰撞、熟悉直至熟練把握的過程中實現的。這個過程不僅意味著主體意識的覺醒、自我本性需要的發現、客觀需要的正確認識、目的和價值觀念的形成,而且也意味著通過自由自覺的生活實踐,依據自己的價值觀念和現實條件,以自己為核心重新調整和規范生活世界中的各種關系,從而安排和建造出真正屬于自己的生活世界。事實上,任何成熟的生活世界的主體、人,不僅意味著自己是自己生活的主人,同時也意味著不干涉他人的生活,不侵入他人的生活世界。換言之,真正成熟的生活世界的主體、人是自由地支配一切生活關系的自由人,他守在自己應在的關系之中,既不失其位,也不越其位,實現了真正的自由自在。顯然,這種意義上的個人生活世界是構成不同類型或層次的共同體生活世界的基本元素,是人類生活世界實現自由和諧的客觀基礎。
哲學研究京19~23B1哲學原理鹿林20072007
鹿林,河南農業大學文法學院。
作者:哲學研究京19~23B1哲學原理鹿林20072007

網載 2013-09-10 20:59:41

[新一篇] 論中國文學在世界文學史上的地位

[舊一篇] 論古代中國海洋文化在世界史上的地位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