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科技發展及其對中國經濟發展的啟示

>>>  當代歷史與思想  >>> 簡體     傳統


  (中科院院士、著名物理學家何祚庥)
   一、科學技術為市場服務是為人民服務的具體表現
  科學技術為人民服務,是科技工作者的服務宗旨。黨的十四大提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因此,可以說科學技術為人民服務的具體表現是為市場服務。目前,國際與國內市場經濟有其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分析一下國際市場的情況,現在是南北貧富差距正在擴大。從市場的占有額看:由于貧困階層和富裕階層的需求不同,其占有額就不同,富裕階層的需求大于貧困階層的需求。可見占有額與人口比重并不是成正比增長的。科技工作者應該看到這一點,并在觀念上加以轉變。看到不同階層的需求,并不是否定科技首先為工農兵服務。對于國內市場來說,中國人民正在富裕起來,中國也正在擺脫貧困。所以通過對國際市場占有額的分析,來占領市場。舉例來說,CT分層分析,核磁共振等醫療器械,目前在中國廣泛普及是不可能的,除對部分老同志和富裕階層外,對收入一般階層來講確是難以普遍滿足的。但從國際市場來看,這種需求卻很大。拿美國來講,每年醫療費用占美國GNP值的12%,其中大部分費用又是在醫療器械上。這是一個非常大的市場。目前,我們還沒有能力進入這個市場,更談不上占領這個市場。但是中國熟練勞動力特別便宜,因而在這種高技術領域內,完全有可能有所突破。但如果拘泥于傳統觀念,就會輕視這點科技工作。總之,觀察21世紀的科技發展。需要科技工作者樹立市場觀念。當然,在國內市場問題上,既要看到當前的一些需要,也要看到遠期的或潛在的一些需求,實際上,需求終將最后轉化為市場。
   二、生產的社會化,是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規律
  什么是社會化呢?過去由于認識上的局限性,往往將社會化簡單地理解為是大工業、大企業、大生產,企業規模越大,生產力的社會化程度越高。隨著人們對生產力認識的不斷深化,有了新的認識。社會化是整個社會有組織的大生產。大生產固然是社會化,高度密切的組織起來的小規模生產,也是社會化,而且社會化的概念已經超出了地區的范圍,行業的范圍,甚至超出了民族的范圍。舉例說明,文革期間,對上海寶鋼從澳大利亞進口鐵礦石,許多人提出了質疑,認為有損于民族工業體系,是一種浪費,并担心一旦國際形勢發生變化,寶鋼就會成為“死鋼”。實際上,這種担心是不必要的,因為鐵礦石和羊的出口是澳大利亞的經濟支柱,他們力求擴大出口。斷絕鐵礦石的供應,首先是澳大利亞蒙受巨大損失。問題是澳大利亞鐵礦是富礦,運到上海完全是運輸成本低廉的水運。所以,今天的寶鋼,其經濟效益是十分顯著的。前些時候,科學院技術學部許多院士聯名推廣寶鋼經驗,在沿海地區發展鋼鐵工業等建議。我認為是可行的。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進一步向海洋要資源,向空間要資源是大勢所趨。為此,聯合國制訂了《海洋公約》、《空間公約》。日本是能源最為短缺的國家,其通產省計劃到月球去開采He[3,]。He[3,]是一種特殊的同位素,通過受控熱核反應進行發電。據估算每年開采四十噸He[3,],就可供全世界全年的耗電量!所以,社會化的含義,將來還可能要擴展到月球!生產力的社會化,必然引起物質、能量和信息的交流,所以,能源、交通和通訊就成為實現社會化大生產最必要的手段。
   三、科學技術不僅為物質生產服務,還要為精神生產服務
  過去,人們十分看重科技為物質生產服務,卻忽視了為精神生產服務。人們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在生存需要得到滿足的情況下,更需要滿足精神的需求。所以,人的消費有兩方面:物質消費和精神消費。隨著人類的進步,精神產品將會占越來越大的比重,這是科技工作所面臨的新形勢。我曾多次呼吁搞高清晰度電視。其實它不完全是一個電視問題。在國家安全、醫藥衛生、企業生產、科學研究,以及教育等領域,也有極為廣泛的用途。高清晰度電視的實質是數字通訊,可以完全擺脫噪聲的干擾。它既能傳播圖像和聲音,也能傳播文字。是文字、聲音、圖像三位一體的產品。圖書將來要變成電子圖書,現在科技文獻的貯存和調用已經使用電子計算機來進行,如調一篇文獻,可從電子郵件中調到。理論物理研究所已通過高能物理所與國際現代電子郵件網絡聯網,查閱科技文獻十分便捷。總之,精神產品生產是一個很大的市場,隨著科學與技術的進步,這個市場會更加興旺發達。
   四、環境污染問題越來越突出,成為制約人類進一步發展
   的重要因素
  目前,人類面臨六大問題:1.環境污染;2.資源枯竭;3.生態破壞;4.能源危機;5.氣候反常;6.人口爆炸。這六大問題有所改進,或有所緩和,都是當代科技工作的重大貢獻。我們在搞軍工、民用等產業時,凡屬于有利于環境保護的行業,就會得到廣泛的社會支持。凡重污染行業則會受到限制和輿論的譴責。所以防止環境法律是當代科技工作的一件大事。
  我國是發展中國家,我國的工業帶來的污染問題是比較嚴重的,這是經濟落后國家在一定階段所不可避免的特點。為此,國外有些人攻擊我國將會成為新的污染大國,等等。對這個問題我們應該從兩個方面去認識。一方面,我們應盡量減少污染,不能搞“先污染后治理”,這將“得不償失”,甚至可能造成永久性的危害,所以,全民要提高對防止污染問題的重要性的認識。另一方面,就世界范圍的污染問題來看,我們應搞清兩個概念:一是歷史積累的污染量。環境污染是一個歷史的問題,誰也不能割斷歷史來看今天的污染。世界上一些發達工業國,由于其工業化速度快、程度高、歷史長久,而我們的工業化才只有40余年,相比而言,他們對人類生存環境的污染量要遠遠大于我們落后國家;二是人均污染量。污染量與人口增長并不是成正比例的,而是與其工業化發展速度有關。美國是人均污染量最大的國家,其人均污染量十五倍于我國的人均污染量。我們既要歷史地看到現存的污染問題,又要積極研究和探索,充分利用科技手段來防治污染。
   五、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相結合的趨勢越來越突出
  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相結合,包含著兩層意思:其一,自然科學的發展要受到社會科學發展的制約。我們有許多科技工作者對這個問題的認識是不夠的。發展科學技術要滿足中國人的需求,這就給科技工作者提出了一個尖銳的問題:什么是中國人的生活方式?有人將美國人的生活方式概括為:小汽車+口香糖+每人一支槍。現在美國手槍市場很大,但是在中國決不能搞什么人均手槍一支。我覺得中國的社會科學家應積極關注中國生活方式問題。我們應提倡什么樣的生活方式,能不能輸入美國的生活方式?這個問題事實上早已存在了。已有相當數量的口香糖輸入中國市場,現在還有人竭力提倡中國也要走向小汽車文明。對此,我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我國的汽油、道路、住房、停車場等城市生存空間,是否能夠支持這種“文明”。因此,我呼吁社會科學家和自然科學家合作研究一下中國生活方式的問題。這些事情既涉及中國的精神文明建設和物質文明建設,也影響我們的科學發展方向。當然,這只是一個例子,科技的發展不能不受到社會發展的制約。其二,很多社會問題的解決要靠自然科學。這里舉一個例子。最近,朱róng@①基副總理倡議搞“三金”工程,即金橋、金關和金卡工程。我認為這是經濟建設中很重要的三大問題。比如說金融問題,如果銀行系統不實行計算機管理就會帶來巨大的浪費。就拿“在途”資金來講,從登記到投入使用,最快也要兩周時間,在這兩周時間內,資金在哪里,誰也搞不清楚,誰也無權動用。每年在途資金高達幾千億之多,若按10%計息,則年損失幾億元。如果我們實現了計算機管理,就立即產生效益。金卡工程實際上是為了減少現鈔流通,解決偷稅漏稅問題、走私問題以及提高資金利用率。現在偷稅漏稅問題很嚴重,如果從社會科學角度來看,這里有體制問題、法制問題、管理問題,甚至還可以不排除搞運動等等。
  綜上所述,許多社會問題的有效解決,不僅要靠社會科學學者,還需要有自然科學家,因此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合流是當代科學技術的一個重要特點。
   六、中國科學技術問題,正成為世界科學技術的一部分
  我強烈呼吁中國科學技術的發展要看到中國的特點。中國的資源、地理環境、社會經濟、歷史文化等等特殊條件,都會影響中國的科技發展。在我與青年人接觸中,有一些青年人熱心關注“世界”科技的“大”問題,他們有志成為世界學者,國際學者,而對中國問題卻不予注意。其實,中國的問題正成為世界性的頭等重要的問題。如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這么大的水利資源要開發,在世界水利史上是少有的。為此,世界上許多水利科學家都想插一手,以便留芳百世。這項對中國人民有極大利益的項目出生時,卻遭到了美國的尖銳反對。理由是所謂“破壞生態平衡”。而現在美國朝野都紛紛改調,否則他們將難以介入這項歷史性工程。有關中國水利資源開發的問題還不僅限于長江三峽工程,更大的問題是中國西南地區的水能開發問題,第一,它占全部水力資源的50~70%。西南地區水力資源集中的瀾滄江、金沙江、怒江等橫斷山脈地區。其特點是落差極大,往往落差達一千米,因而蘊藏的水能也極大。它的開發需要研制高差的水輪機。目前,這項技術在世界上都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尤其是這一水力資源的開發,是在崇山峻嶺之中,為人煙絕跡之地。怎樣能進去,物資又怎樣運進去,這也是世界上未能解決的問題,現在有人提出發展飛艇或索道運輸來解決人員、物資、給養問題的設想。
  英法隧道的修建是影響世界的重大問題,有人稱為世界性工程,其實中國也有這種世紀性工程。最近有人提出,要設法將雅魯藏布江的水調到大西北,以徹底解決大西北的干旱問題。如果這一設想得以實現,當然這也是世紀性的工程。如果一旦實現,其經濟效益之大是難以估量的。但這一問題的解決不是21世紀上半葉就可以完成的。可能這是22世紀的事情。
  經濟的大發展,必然帶來科技的大發展,最近,江澤民同志提出:科學技術要有一個新的解放和大的發展。毫無疑義,中國科技界將滿懷熱忱地、積極地迎接這一新的解放和發展的大潮。
  字庫未存字注釋:
   @①原字為钅加容
  
  
  
特區經濟深圳15-16F10國民經濟管理與計劃何祚庥19971997 作者:特區經濟深圳15-16F10國民經濟管理與計劃何祚庥19971997

網載 2013-09-10 21:00:00

[新一篇] 21世紀的情報學研究

[舊一篇] 80年代以來美國中美關系史研究述評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