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魯迅的當代啟示意義

>>>  民初歷史變遷觀察  >>> 簡體     傳統


    中圖分類號:I2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408(2003)12-0044-02
    魯迅是20世紀中國大地誕生的一位世界級的文化巨人,他的名字,已成為中國歷史發展進程中的一個時代性標志:它標志著中國古典文學的結束和現代文學的發端,標志著中國傳統文化的終結和現代意識的確立,標志著中國士大夫階層的消亡和現代知識分子階層的形成……然而,魯迅畢竟“離我們而遠行”近七十年了,他對當代中國,對當下的我們到底有多少牽絆和意義呢?打開魯迅著作,每每都會驚異地發現,他筆下所描繪的“眾生相”與當今的社會現實和人生世態竟極為相似,甚至我們懷疑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對今天所寫的。在驚嘆先生對我們的民族性乃至整個人性的高度洞察力之余,不難產生這一印象:當今的中國仍需要魯迅,魯迅對當代知識分子,具有極為豐富而深刻的啟示意義。
    啟示之一:自由的思想和獨立的人格
    魯迅作為中國現代知識分子的杰出代表,他之于我們民族和現代知識分子最可寶貴的精神資源,便是其獨立不倚和自由無羈的思想個性。魯迅的思想是獨特的、自由的和最富個性的,他對中國歷史及文化傳統的整體性的批判思考,他對中國國民性的究根索源的深刻思考,他對中國現代化的與眾不同的獨特思考,都是前無古人的。他的博大深邃的思想,正是中華民族的希望所在。一個偉大的民族,不能沒有自己偉大的思想家,魯迅之為20世紀中國的“民族魂”,是當之無愧的。
    中華民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它在創造幾千年傳統文明的同時,也積淀了過于厚重的歷史文化沉疴,而封建文化便是其最顯著的表癥。封建專制政體及其傳統文化留給人類最大的災難,就是扼殺人的個性思想,通過政治強權和道德教化培養人的奴性意識,使人喪失自我。而人一旦喪失自我,失去獨立個性和自由思想,剩下的也就只有奴性了。中國歷史上長期的專制政治最終演化成一種倫理秩序、思想狀態和文化特性,滲透在社會的每一個細胞里,規范和指導著社會及個體的行為和思想,深刻久遠地毒嚙著國人的靈魂,使國民養成了一種根深蒂固的奴性意識。誠如魯迅所言,中國幾千年的封建歷史和傳統文化,可以概括為兩個字:“吃人”。雖然這是作為文學家的魯迅的一種象征性的藝術概括,但它足以警示國人重視封建文化的毒害,擺脫奴性,獲得自己作為人的獨立自由的思想。在中國現代知識分子行列中,魯迅是最徹底擺脫傳統奴性意識而獲得獨立自由思想的一位,他是最清醒、最徹底、最具現代性的中國現代社會的精英。他的價值和意義,他的最根本的精神素質,最終歸之于他的獨立自由的思想。
    魯迅思想之獨立自由的品格,在于他與傳統文化思想的對立和沖突。“魯迅最顯著的文化特征就是與正宗和正統的對立性”。封建傳統思想重“禮”而輕人,表現為對人的極大的漠視,而魯迅的思想,核心在“立人”,在對人的關注,因而錢理群稱魯迅思想為“人學”。魯迅認為,中國要實現現代化,“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舉”。魯迅的立人思想,重在個體,其策略是“尊個性而張精神”,“致人性于全”。魯迅的立人思想,源自他對歷史的深刻總結和對現實的冷靜思考。魯迅總是立足于人的存在而關注現實,他筆下的現實總蘊涵著歷史和未來,因而魯迅的思想具有深邃的洞察力和鮮明的現代性。
    與魯迅自由的思想相系的,是他獨立的人格。與其自由思想相比,魯迅的獨立人格更具魅力,因而對當代知識分子更具啟示意義。魯迅的獨立人格基于其獨立思想,而其獨立思想以獨立人格而得以表現,二者相互依存,共同體現魯迅的價值和意義。魯迅的獨立人格,集中表現為一種魯迅式的反抗精神,即反抗權勢的精神。在北京時期,他曾與北洋軍閥政府和章士釗緊張對峙和尖銳沖突,這在“女師大風潮”和“三·一八慘案”中表現尤為突出;在廣州時期,他曾與國民黨新軍閥政府公開對立,“四·一五”反革命政變發生后,他竭力奔走呼號,營救青年學生未果,憤而辭去一切職務,此后終身未任公職。
    從主體角度看,魯迅的獨立人格,源于其獨特的個性,而其個性形成于他苦難的人生歷程。魯迅的一生,是偉大而苦難的一生,作為文化偉人,他一生承担了太多的心靈痛苦和精神磨難:13歲祖父下獄,家道中落,16歲父親早逝,26歲遭遇不幸的婚姻,43歲兄弟失和……所有這些,都使他心靈蒙受一次又一次愈益沉重的創傷。加之世道黑暗,人心狡詐,還有民族憂患和人生煎熬等等。這樣的環境,形成他孤獨冷峻和桀驁不馴的性格,這一獨特的個性使他敢于蔑視權勢和反叛傳統。當然,單就魯迅的性格而言,是有其局限性的,但這種性格和魯迅的思想是結為一體的,這種性格保證了魯迅一生“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
    啟示之二:強烈的自我意識和鮮明的人生態度
    魯迅是現代中國最具自我意識、最清醒、最自覺的智者。由于長期的封建專制統治和近代百余年間殖民文化的影響,中國人在很大程度上缺乏自我意識,這主要表現在對自我價值判斷的失準甚至模糊,其根源在于對現實生存環境缺乏理性的認知和深切的感悟。魯迅筆下的阿Q就是一個嚴重缺乏自我意識的落后農民的形象,阿Q雖屬藝術形象,但其性格和精神卻深深根植于我們的國民性格之中。阿Q性格的核心是“精神勝利法”,是用精神上虛假的勝利來掩飾現實中實際的挫敗,以獲得心理上的暫時平衡和滿足。其實質是在不平等的強權社會環境中,當人處于劣敗地位時消極承担人生苦難的一種思想方式。它表現為嚴重地缺乏自我意識和平等意識。這是魯迅對國民性格的深刻發掘而創造的一個藝術典型。
    魯迅為什么要如此不留情面地暴露國民性的弱點呢?這與他的“立人”思想是一致的。魯迅在對幾千年來尤其鴉片戰爭以來中國歷史的經驗教訓進行了深刻的反思和總結,對國民性的現狀進行了深入的觀察和獨特的思考之后得出結論:要立國,先立人;要立人,先治病;要治病,先刨病根。這刨病根就是揭出國民性的弱點和病態來。魯迅正是驚異于國民的愚昧麻木和缺乏自我意識而深刨病根和痛下針砭的。阿Q的形象雖有某些概念化的傾向,但它巨大的思想容量贏得了世界文壇的喝彩。它具有跨越時空的藝術包容力,這使它成為不朽的藝術典型。魯迅深刻地批判國民性格的弱點,目的在于“立人”,在于使國民樹立健全的自我意識。而之于魯迅本人,他的強烈的自我意識,則表現為深刻的自我發現,執著的自我追尋,嚴厲的自我審視和非凡的自我超越。所有這些,在魯迅的《野草》和大部分雜文等文本中均有深刻的表現。尤其是他自我審視和自我解剖的精神,最見深刻真切和動人!如《野草》中《影的告別》、《墓碣文》、《風箏》等篇所表現的自我審視和自我解剖的精神,帶有一種“抉心自食”的靈魂拷問的深切和慘烈。甚至在他的小說《狂人日記》、《阿Q正傳》、《孤獨者》、《一件小事》等篇中,依然可見作者嚴厲的自審自省精神。魯迅的這種于執著的自我追尋中進行嚴酷地自我解剖的精神,對長期受封建文化熏陶和百余年殖民地文化影響的中國知識分子來說,的確是難能可貴的。因而,從某種本質的意義上講,魯迅的自審精神,表現了我們民族的深刻反思和自省的能力。
    與魯迅強烈的自省意識相聯系的,是其鮮明的人生態度。魯迅一生光明磊落,愛憎分明,心底坦蕩,無私無畏,他是愛與憎的豐碑,情與仇的楷模。他一生反對說假話,厭惡虛飾,主張做真人,說真話,干真事。他敢于直面現實,冷眼人生,從不隱瞞自己的觀點。這些,對于當下的社會人生,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當然,毋庸諱言,魯迅的人生態度是激進的,他耿直率真,疾惡如仇,眼里容不得沙子,心靈蒙不得半點灰塵,他為此而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為堅持真理和正義,他曾樹敵頗多。正如林語堂所說的,魯迅的性格更多的是戰士。他以筆做武器,向傳統,向世俗,向流弊,甚至向中庸,展開沖鋒,白刃格斗,即使進入“無物之陣”,他依然“舉起投槍”。他的確是一個生命不息,戰則不止的勇猛頑強的斗士。我們完全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沒有魯迅,沒有魯迅作為先驅披荊斬棘沖鋒陷陣,就沒有中國思想文化的現代化。
    啟示之三:高度的責任意識和崇高的犧牲精神
    責任感是人的道德修養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構成人的人格魅力的一個重要因素。作為最具人格魅力的現代知識分子,魯迅有著強烈的責任意識,無論對民族,對民眾,對國家,對青年乃至親友,他都是一個勇于負責的人。
    魯迅對民族對國家的責任意識,主要體現在他幾次重要的人生選擇上。1906年,正在日本仙臺醫專學習的魯迅,因一次“幻燈事件”的刺激而深感國人的愚昧麻木,遂毅然退學,從事文藝,認為文藝可以治療國人精神的疾患,拯救國人的靈魂,此次人生選擇,出發點是為了民族的精神解放。1927年,正在中山大學任教務主任兼中文系教授的魯迅,因“四·一五”反革命政變后營救革命學生未果而憤然辭職,此后再未任公職,成了“自由的無業者”,此次選擇,他是為革命利益而犧牲了自己的利益。從廣州到上海之后,他為左翼文學的發展而放棄小說創作,主動選擇了帶有風險的雜文創作,以至于現在仍有人說他沒有長篇,只靠幾個短篇和一堆雜文就想當文豪等等。此次選擇,他為了革命文藝事業,而誤了自己的小說創作,做出了犧牲。
    魯迅對社會公眾的責任意識更多地體現在對青年人的指導和幫助上。魯迅一生,以青年人為友,對青年的創作乃至人生,都給予了熱情誠懇的幫助,并為此付出巨大心血。魯迅一生為49位青年的54部作品寫序作跋,給青年人復信3500封,與青年人交談的時間難以數計。在北京阜成門西三條居住期間,他幾乎每夜都要擎著油燈送青年學生出胡同口。就在他去世的前10天,體重僅有37.5公斤,依然帶重病參加青年木刻會并講了話。魯迅為青年確實傾盡了心血,蕭軍、蕭紅、丁玲、沙汀、艾蕪、張天翼、柔石等青年作家,都是在魯迅的指導下成長起來的。
    魯迅對親友的責任意識主要體現在他對母親,對朱安夫人,對弟弟周作人和周建人所做的奉獻和犧牲,以及對許壽裳、許欽文、郁達夫、胡風、馮雪峰、柔石、胡也頻等朋友的友誼之情。魯迅一生都背負著沉重的愛的十字架,他為了母親,違心地答應了與朱安的婚姻,并決心為此“做一世的犧牲”;為了朱安的生活,他寧肯舉債度日;為周作人和周建人,他承担了兄長和父親的責任。即使對創造社、民權保障同盟等組織的朋友和同志,他都表現出重然諾的義氣和豪情。
    有人認為魯迅的性格帶有濃重的悲劇色彩,這主要是指他的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犧牲精神,這正是魯迅特有的思想品格,是魯迅之所以為魯迅的關鍵所在。郁達夫在悼念魯迅的文章中寫道:“沒有偉大人物出現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憐的生物之群;有了偉人人物而不知擁護、愛戴和崇仰的國家,是沒有希望的奴隸之邦。因魯迅的一死,使人們自覺出了民族尚可有為,也因魯迅之一死,使人家看出了中國還是奴隸性很濃厚的半絕望的國家。”60多年過去了,歷史已經證明,中國人民是珍愛自己偉大人物的人民,中華民族是有希望的民族,魯迅的精神不朽,思想不朽,他的事業后繼有人。
    
    
   理論導刊西安44~45J3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盧洪20042004魯迅對當代中國社會及知識分子具有豐富而深刻的啟示意義:首先在于他自由的思想和獨立的人格,其次是他強烈的自我意識和鮮明的人生態度,再次是他高度的責任意識和崇高的犧牲精神。魯迅的思想和精神是不朽的。魯迅/啟示意義/獨立人格/自我意識/犧牲精神基金項目:內蒙古自治區“十五”社科規劃項目(項目批準號:0242)。楊昊成靳叢The Collision between Hu Feng and Ideological Turns in Literature(Ⅱ)
  WANG Li-li
  Department of Chinese,Peking University,Beijing 100871,ChinaThe three debates,which has mattered much in the Hu Feng incident,haveconstituted three key factors for ideological turns in literature of the1940s,therefore the Hu Feng incident can be interpreted as the collisionbetween Hu Feng and ideological turns in literature.With ideological turnsin literature starting from the debate on“the issue of national style”inthe early 1940s,the debate on national style was,for the Left-wing literary school in debate with Hu Feng,actually the process of the formation anddevelopment of Mao Ze-dong's literary theory system,which differentiated Hu Feng and his counterparts in the Left-wing literary school.Beginning fromthe anti-dogmatism movement co-sponsored by Hu Feng and the“gifted scholar group”in Chongqing in the mid-1940s,sponsors of the“subjective”debate,who had intended to echo the Yan'an rectification movement,had subconsciouslycollided with the movement due to their different academic and politicalideology.They have,subsequently,become the targets of the Chongqingrectification movement.The criticisms in Hong Kong in 1947 and 1948 had not only publicized the criticism of Hu Feng by default in 1945 and 1946 butalso symbolized the call for remolding and standardizing the ideology ofliterary and artistic movements in line with the literary and artisticpattern acceptable in the Yan'an rectification movement.The response by HuFeng in the article“On the Road for Realism”indicated the virtual futileappeal to him of ideology.陜西師范大學 文學院,陜西 西安 71006 作者:理論導刊西安44~45J3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盧洪20042004魯迅對當代中國社會及知識分子具有豐富而深刻的啟示意義:首先在于他自由的思想和獨立的人格,其次是他強烈的自我意識和鮮明的人生態度,再次是他高度的責任意識和崇高的犧牲精神。魯迅的思想和精神是不朽的。魯迅/啟示意義/獨立人格/自我意識/犧牲精神基金項目:內蒙古自治區“十五”社科規劃項目(項目批準號:0242)。楊昊成

網載 2013-09-10 21:01:00

[新一篇] 論魯迅的鄉土小說與文化批判

[舊一篇] 論魯迅的改革思想及對中國現代化的啟示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