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譯文]  杜鵑叫一回,我的淚流一次,傷心欲絕。明媚的三月春光啊,我時時念叨著家鄉三巴。

  [出典] 李白  《宣城見杜鵑花》

  注:

  1、《宣城見杜鵑花》李白 

     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

   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2、注釋:

    蜀國:四川。

  子規鳥:又名杜鵑,因鳴聲凄厲,動人鄉思,故俗稱斷腸鳥,蜀地最多;傳說是古蜀王杜宇死后所化。

  宣城:今安徽宣城。 

  杜鵑花:即映山紅,每年春末盛開,正是杜鵑鳥啼之時,故名杜鵑花。

  三春:指春季。

  三巴:巴郡、巴東、巴西三郡,即指蜀國,今四川。

 

 

  3、譯文:

    曾經在蜀國見到過杜鵑鳥,在宣城又見到了杜鵑花。杜鵑叫一回,我的淚流一次,傷心欲絕。明媚的三月春光啊,我時時念叨著家鄉三巴。

 

 

  4、寫這首詩的時候,李白已是遲暮之年。他被朝廷判流夜郎,遇赦歸來后,此時正流落江南,寄人籬下。不久又染了病,晚景凄慘。老來思鄉,本是人之常情,何況詩人老邁患病。于是,濃重的鄉思就襲上了詩人心頭。

  詩是感物而起興的。“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暮春三月,寄寓在宣城的李白,覺得昏花的老眼中忽然映入一片紅色,仔細瞧,原來是杜鵑花開了。這杜鵑好像就是故鄉的花。詩人的鄉思因此被觸動了。

  在蜀中,每逢杜鵑花開的時候,子規鳥就開始啼鳴了。子規鳥,又名杜鵑,花與鳥的名字相同,也是勾起詩人聯想的一個原因。這鳥,相傳是古蜀帝杜宇的精魂化成。杜宇號稱望帝,他自以為德薄,于是禪讓了帝位而出亡,死后化為杜鵑鳥。暮春時節,它就悲鳴起來,鳴聲仿佛是呼叫著:“不如歸去!不如歸去!”晝夜不止,一直啼叫得嘴邊淌出血來。此刻,詩人耳邊似乎響起了子規鳥的蹄叫聲,一聲聲地呼喚他歸去。

  詩的一、二句,形成自然的對仗,從地理和時間兩個方面的對比和聯結中,真實地再現了觸動鄉思的過程。這兩句的語序倒置:本來是先看見宣城的杜鵑花,才聯想到蜀國的子規鳥,詩人卻將它倒了過來,先寫回憶中的虛景,后寫眼前的實景。這樣,就把故國之思放在了突出的位置上,表明這故國之思原本就郁積于心,此時一旦勾起,大為凄苦強烈。然而,被鄉思苦苦折磨著的詩人,眼下不能回到故鄉去。青年時代,他“仗劍去國,辭親遠游”,要到故鄉之外的廣闊天地中去實現宏偉抱負。本想功成名退再榮歸故里。不料功業無成,老來竟落到這步田地,他覺得沒有面目見蜀中父老。何況,李白眼下困居宣城,拖著老邁的病體,也無法踏上旅途。飄泊終生的詩人,到頭來不但政治與事業上沒有歸宿,就連此身也無所寄托,遙望著千里之外的故鄉,他心中的悲戚可想而知。

  三、四句,分別承接一、二句,進一步渲染濃重的鄉思。首句說“曾聞”,第三句則強調了真切如聞:子規鳥的俗名,就叫斷腸鳥,“一叫一回腸一斷”,它啼叫起來,沒完沒了,詩人的愁腸也斷成一寸寸了。末句點明時令,用“三春三月”四字,補敘第二句;“憶三巴”三字,則突現了思鄉的主題,把杜鵑花開、子規悲啼和詩人的斷腸之痛融于一體,以一片蒼茫無涯的愁思將全詩籠罩了起來。詩的三、四句看似對仗,其實對得又不甚工。詩句把“一”“三”兩個字各自串連起來,紆結縈回,使人感到鄉思襲來時無比的悲切傷痛。

 

 

   5、李白留下的膾炙人口、婦孺皆知的詩歌很多,估計很多人不大看得上這首《宣城見杜鵑花》。按照祖宗留下的“知人論世”的說法,大家都會追問當年李白老先生在寫這首詩時的種種背景。而今天,我應該拋開一切真實,讓蜀國不是蜀國,宣城不是宣城,鳥不是那真實的鳥,花也不是現實的花。這樣吟誦多遍之后,一種全新的情感體驗在心底漸漸清晰……

   蜀國和宣城,一在西陲,一在東邊,相隔千里的兩個地方會有怎樣的聯系?其實,地域的聯系并不重要。或東或西,或南或北,關鍵在于這確實是一種時過境遷的狀況。“曾聞子規鳥”,也不需就是曾經聽到杜鵑的叫聲,那是曾在某地經歷的某件往事的某個部分。“還見杜鵑花”,也不局限于就是眼前的杜鵑,而只是一個引子,讓我又重新喚回了那早已遠去的記憶。

   杜鵑鳥每啼叫一聲,總會讓我斷腸。而在這暮春三月,面對這燦爛而又即將凋謝的杜鵑,我高興不起來,因為總會有些暮春三月似的記憶,我不愿意想起,卻怎么也無法忘懷。唉,人生會有很多煩惱,大半也是因為記憶太好吧。那件事——每個人都會有那么些事情——是如此的讓人刻骨銘心,是如此的讓人肝腸寸斷……而今天,我終于再次回憶起來,無法說出更多的話語,無法找到更多逃避的理由,只有徒然的一聲長嘆……

  于是,我只有寫這樣的一首詩,我只有寫這樣的簡單字句。“一叫一回腸一斷”,一句之中,讓悠長的平聲和短促的仄聲相互交錯。一揚一頓,正如同回憶起那件傷心往事時候的百節糾纏,肝腸寸斷。“三春三月憶三巴”,句中的五個平聲,恰似內心那種難以言說的惆悵,飄蕩在記憶之中,也似努力逃避而又不可逃避時的那一聲長嘆,余音繞梁……

   子規鳥,是杜鵑。杜鵑花,還是杜鵑。杜鵑會在三月啼叫,一聲一聲訴說著往日的悲涼,千百年來,啼血的印象始終未曾在使人們的頭腦中消失,而當年,它為什么會這樣,卻很少有人追思。杜鵑會在三月盛開,血一樣的紅,一樣詮釋著當年的悲涼。一樣的悲涼之中,一種鳥和一種花有了某種詩意的聯系。我選擇了這樣的簡單和單一的意象,寫進我濃濃地傷感和惆悵。或許茫茫人海,還會和我有一樣的心腸吧。

    這是一首很簡單的詩歌,是天寶十四年(七五五)李白旅居宣城時寫的。本意在于詩人在宣城看見杜鵑花開,便聯想到蜀中的杜鵑鳥,情不自禁地懷念起久別的故鄉來了。 “三巴”指東漢末年益州牧劉璋所置的巴郡、巴東、巴西三郡,其中巴西郡正是現在的川西北一帶地方,李白的家鄉江油亦在屬中。

   但是詩歌流傳下來,我們無需局限于原詩本意的理解,而是利用讀者自身的經歷重新詮釋,以期尋找和作者的一種情感共鳴。對這方面有興趣的可以看看接受美學的有關理論。因為只有這樣,讀者對詩歌情感的理解才會真正深刻。上文二、三段之間不太協調,因為第二段是一個理性的分析,而第三段之后我盡量用第一人稱的理解來詮釋了詩歌的情感、音律、典故和寫詩時的想法。

   一般人寫詩,講究用很多意象堆砌,構造繁復的意境,生怕讀者沒有明白作者的意思。然而,這樣一首簡短的絕句,只用簡單的意象,卻將一種略帶哀傷的情感詮釋得很透徹。特別要提醒的是,作者很好地利用音律配合了情感的表達,這需要反復吟誦才能夠體會的。

 

 

    6、古代詩人常借杜鵑抒懷鄉之情。這類作品最為多見。宣城見杜鵑花•李 白(唐)“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在蜀中,每逢杜鵑花開的時候,子規鳥就開始啼鳴了。子規鳥,又名杜鵑,花與鳥的名字相同,也是勾起詩人聯想的一個原因。詩人耳邊似乎響起了子規鳥的蹄叫聲,“不如歸去”“不如歸去”。這兩句的語序倒置:本來是先看見宣城的杜鵑花 ,才聯想到蜀國的子規鳥,詩人卻將它倒了過來,這樣,就把故國之思放在了突出的位置上,表明這故國之思原本就郁積于心,今日一旦勾起,大為凄苦強烈。三、四句,分別承接一、二句,進一步渲染濃重的鄉思。首句說“曾聞”,第三句則強調了真切如聞:子規鳥的俗名,就叫斷腸鳥,詩人的愁腸也斷成一寸寸了。末句突現了思鄉的主題,把杜鵑花開、子規悲啼和詩人的斷腸之痛融于一體,以一片蒼茫無涯的愁思將全詩籠罩了起來。

 

 

   7、杜鵑花與報春花、龍膽花合稱為“中國三大高山名花”,全世界約有900余種,我國有530余種,占全世界59%,除新疆外,南北各省區均有分布,尤以橫斷山脈一帶最為集中,是世界杜鵑花的發祥地和分布中心。我國也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杜鵑花的國家,其歷史可以追溯到唐代,當時稱為“山石榴”、“紅躑躅”等。自古就有不少關于杜鵑花的傳說,再加上歷代文人墨客在詩畫中的渲染,更為杜鵑花增添了一層迷人的色彩。

    傳說古蜀國有一位皇帝叫杜宇,與他地皇后恩愛異常,后來他遭奸人所害,凄慘死去,靈魂就化作一只杜鵑鳥,每日在皇后的花園中啼鳴哀嚎,它落下地淚珠是一滴滴紅色的鮮血,染紅了皇后園中美麗的花朵,所以后人就叫它“杜鵑花”。那皇后聽到杜鵑鳥的哀鳴,見到那殷紅的鮮血,這才明白是丈夫靈魂所化,悲傷之下,日夜哀嚎著“子歸、子歸”,終究郁郁而逝,她的靈魂化為火紅的杜鵑花開滿山野,與那杜鵑鳥相棲相伴,所以,這杜鵑花又叫“映山紅”,這便是“杜鵑啼血,子歸哀鳴”的典故。

    李白詩云:“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詠頌這鳥與花終身不棄的愛戀,乃是人世間不朽的傳奇。杜鵑花還因其絢爛的花形花色,被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贊為:“花中此物似西施,芙蓉芍藥皆嫫母”,故得“花中西施”之美譽。“回看桃李都無色,映得芙蓉不是花”,也是白居易對杜鵑花的贊美,足見杜鵑花在群芳譜中的地位。

 

 

    8、李白的行旅生涯同其自身資質、客寓和漂泊狀況基本相合,即使長期的游歷和漂泊,也難以成為他客寓生活中促使他身心消耗的要素。晚年因永王案謫流夜郎的傷心之旅,在他筆下,甚至匯變而成漫游長江的件件趣事。《宣城見杜鵑花》堪稱個中典范:蜀國曾聞子歸鳥,宣城還見杜鵑花。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老杜的羈旅詩充溢絕望悲嘆的鄉愁,而太白《宣城見杜鵑花》則將懷鄉之情與惜春嘆老的淡淡感傷巧妙相連,又因種種修辭手法的運用使得詩句產生輕快的視聽效果。這不正是只有“客寓人間的天才詩人”才能吟誦的絕妙佳作嗎?

 

 

   9、不知什么時候起,車窗外蒼黛的山野間綴滿了紫色的杜鵑花。也許是早上起來一直與李白神交,心底無端地涌上了李白的詩句: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不容于朝廷的李白,當年在這片土地上徘徊、沉呤,恨報國無門,悵時光空逝,三春如霞的杜鵑花鉤起詩人的鄉思,子規鳥“不如歸去”的哀鳴更加深了詩人對川中故鄉的思念。我的老家在錢塘江畔的洛思山下,山不甚高,卻是兒時踏青的佳處。春天里,山上所多的也是杜鵑花,不同的是花都作紅色,山勢也無法與之相比。初見這漫山遍野眩目的紫色,不禁一懔。我忽發奇想,也許川中的杜鵑花就是紫色的,能打動李白的一定是故鄉的色彩!后來蜀中友人證實了我的猜想,川中的果然是紫杜鵑。 

 

 

   10、漂泊一生的李白有詩吟:“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川地的一草一木都是李白魂牽夢繞的記憶,可見這方秀美滋潤的河山在詩人的有生之年是如何激蕩著他那千絲萬縷的情愫,這般牽掛如濃厚的愁云,不息的流水,激揚的樂章,悠遠的鐘聲,又豈是我等三五日匆匆過客所能領略?

  所以無論怎樣舉起相機,都知道自己只能拍其外在和短暫,而其中的深邃和悠長,全憑知識和想象來填充。而知識于我,永無盡頭,想象如宇宙,了無邊際,任我如何遨游、舒展,如何使足氣力去填充未知,四川這塊福地,仍象披著一層薄薄的朦朧的吹不落揭不開的面紗——我仿佛窺視出錦繡,聆聽到絲竹,走近了誘惑,有幾分醉意,她卻依然,永遠保留著她永恒的秘密。  作者:晴翠兒

 

 

   11、當杜鵑鳥開始“布谷、布谷”啼叫時,亦是杜鵑花含蕊吐芳之時。杜鵑,花朵妖嬈,鳥啼凄婉,皆是文人雅士喜歡托物言情的媒介。

  當年,已至遲暮之年的李白流落宣城,一身病痛,老來思鄉,作《宣城見杜鵑花》:“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據說這是最早提到花鳥同名的一首詩。

   “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用三個“一”把句子分開產生一種聲情對比的美感,后面寫子規啼叫一連運用三個入聲,好像柔腸真的被叫斷了。

 

 

   12、在準備進入出境室前向親朋好友say goodbye的這一刻,也是很叫人刻骨銘心的。想當年,母親幫我推著大大的皮箱走到出境室的門口時,早已紅著眼睛,一邊拿著手帕擦眼淚,一邊又強顏歡笑地叮嚀我要好好保重自己。唉!往前望去,盡是美國異鄉路,往后看去,卻是天下父母心,還真是“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這種感覺也只有諸位讀者們親身經歷過才能體會了。

 

 

   13、煙雨朦朧中,或在雨后清新的空氣中,杜鵑鳥的鳴叫聲最為動聽,猶如一顆顆珍珠從青空落下,落入心田,帶走沉重身心,留下神情飄逸。二十多年過去了,我至今還記得在鄉下中學教書時,有一個春雨霏霏的上午,我撐傘走在去學校的軟軟的田埂上,杜鵑鳥的歌吟在頭頂的積雨云中,像花朵般不斷綻放。踏著這芬芳的歌吟,一路走在稻禾青青的田野,我簡直像走在一條通往天堂的道路上。

  夜晚,獨自坐在臥室的一把椅子里,或閑躺在床上,窗外有時是月光如水,有時是漆黑如墨。此時,聆聽杜鵑鳥的鳴叫,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種鳴叫宛如清泉流淌在心間,帶走無聊寂靜,留下身心愜意。此時,就是一具僵尸坐著,或躺著,也會被這聲音喚醒,思想開始舞蹈,靈魂開始發芽,抽葉,飄香。我的青春歲月在鄉間,曾享受過好多這樣杜鵑鳥鳴的雋美夜晚。斗室一夜聽杜鵑,幾許詩意,幾許纏綿。只可惜,我進城后,這樣有杜鵑鳥鳴陪伴的春夜很少了。

  杜鵑鳥從古至今,不知觸動過多少人的心弦。唐人的詩句中就有大量的杜鵑鳥的描寫,這通靈的鳥鳴引起了他們內心深處的情感共鳴。李白聞杜鵑鳥鳴,思緒萬千,愁腸百結,吟出了“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又見杜鵑花。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宣城見杜鵑花》)。他的名篇《蜀道難》中也有:“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好似在他的詩中,杜鵑鳥鳴總是和一個“愁”字相連。宋朝詞人的筆下,也有不少杜鵑鳥的形象,不過也好似總叫著鄉愁。著名的如秦觀的《踏莎行》:“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我真不弄不明白,杜鵑鳥優美的鳴叫,古代的文人墨客為什么聽到的都是這愁那愁。

  其實,杜鵑鳥的鳴叫是給人美感的,是令人愉悅的,在現代詩人的筆下,再也聽不到那種愁苦的吟唱了。在江南的鄉下,青天下綠樹叢中年年叫著的杜鵑,叫的是一份令人神往的情懷。   

 

 

   14、理想(科學)帶給我們的只是眼前的、迷魂式的享樂,卻永遠無法帶給我們一個安靜的家,是的,一年四季缺了春天,怎么可能還有安靜可言?夏季喧囂,秋風瑟瑟,冬雪飄飄,春天,鳥兒啾啾,那可不是吵鬧,而是天籟之音,那才是真正的“安靜”——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又見杜鵑花。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蜀國不再,空憶三巴——可是我們連一個春天都沒有,哪里來的三春呢?我們連李白的悠悠詩心都無法企及……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01:32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

    © 2022 - 民初思韻 - 清末民初傳奇時代的發現   探討傳統簡明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