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壺酒,一竿綸,世上如儂有幾人?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一壺酒,一竿綸,世上如儂有幾人? 

   [譯文]  一壺美酒在手上,一根釣桿在身邊,世上像我這樣快活的人有幾個呢! 

   [出典]  五代  李煜  《漁父》

  注:

  1、《漁父》  李煜 

   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無言一隊春。一壺酒,一竿綸,世上如儂有幾人?

  2、注釋:

     ①此詞調名亦作《漁父》,《歷代詩余》中作《漁歌子》。據宋阮閱《詩話總龜》載:“予嘗于富商高氏家,觀賢畫《盤車水磨圖》,及故大丞相文懿張公弟,有《春江釣叟圖》,上有南唐李煜金索書《漁父詞》二首。其一曰:‘浪花有意千里雪,……’其二曰:‘一棹春風一葉舟,……’”。

     ②浪花:《詞譜》、《花草粹編》中均作“閬(láng)苑”。閬苑,傳說中神仙居住的地方。有意:有本作“有情”。千重雪:《詞譜》、《花草粹編》、《歷代詩余》中均作“千里雪”。千重,千層,層層疊疊。

  ③桃李:《歷代詩余》、《全唐詩》、《詩話總龜》中均作“桃花”。一隊春:指桃李盛開,由近及遠,好像隊列有序一樣排列著,言春色正濃,春意盎然。

  ④身:《南唐二主詞匯箋》中作“輪”;《詩話總龜》中作“鱗”。一竿身:一根釣竿。

  ⑤儂(nóng):指我,江南口語。快活:《詩話總龜》中作“世上”。

  ⑥綸:《五代名畫補遺》中作“輪”。綸,釣魚用的粗絲線。

 

    3、譯文:

    浪花仿佛是有意地歡迎我,卷起了千萬重的飛雪。桃花李花默默地站成了一隊,讓我感受到了春天。一壺美酒在手上,一根釣桿在身邊,世上像我這樣快活的人有幾個呢!

   4、李煜生平見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和  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5、李煜這首詞,繼承的是張志和的“漁父家風”,寫漁父的快樂逍遙。開篇選取兩個場景來表現漁父的生活玩境,一是江上,千里浪花翻滾如雪,一望無際,境界闊大。浪花翻滾,本是“無意”,而詞人說“有意”,就寫出了漁父與大自然的親和感。江濤有意卷起雪浪來娛樂漁父的身心,襯托出漁父心情的快樂輕松。岸上,一排排的桃花李花,競相怒放,把春天裝點得十分燦爛。江上岸中所見,盡是美景。接著寫漁父的裝束和生活,身上掛著一壺酒,手里撐著一根竿,想到哪就把船撐到哪里,想喝酒隨時都可以喝上幾口,高興了就唱首漁父歌,多自由,多快活!這世上像我這樣的自由人,能有幾個。

    開篇入畫,將畫中意境以言辭寫出,以畫境言心境。“浪花”成“千重雪”,“桃李”作“一隊春”,寫春江浪涌,春光明媚,中間嵌以“有意”和“無言”,作者以情見景,借景寓意,心態淡然而出。有酒、有竿、悠然獨釣,這種情境雖靜寂卻清新,所以作者以問做結,“快活如儂有幾人?”其嘆如贊,表現出作者對隱逸生活的向往和滿足。這首詞語淡情疏,清麗簡約,詩情與畫境渾然一體,趣致盎然。

   不求威儀天下,萬古不朽;但求獨善其身,性情而為!正如李煜所說,他崇尚的不是武力與征戰,而是一種春風暖雨,落絮飛雁的詩意生活。

 

   6、“一壺酒,一竿綸,世上如儂有幾人?” 帶著一壺好酒,拿著一枝釣桿,一個人獨自在河邊,一邊喝酒,一邊釣魚,世上像我這樣自在逍遙的人,能有多少呢?遠離了塵世的干擾,獨自擁有一片寧靜的天地,那種逍遙與閑適的情懷,又哪里是俗人所能體會的呢?

 

   7、 “一壺酒,一竿綸,世上如儂有幾人!”
    “萬頃波中得自由”,原本是如此簡單的理想。
    只是有時候,理想似乎離我們那么近,就在頭頂,像觸手可及的螢火蟲。可掂了腳尖去夠,再跳起來去抓,卻始終與我們的手隔著一個指尖的距離。
    這深沉飄忽的惆悵,讓人好像聽到西海岸一位詩人的嘆息:生活,在別處。 (姚敏獨自莫憑欄)

 

  8、酒逢知己千杯少!自古至今,飲酒的境界到底有多高?且從歷代文人墨客遺作便可知一二:

   “綠醴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所謂花看半開,酒飲微醉也。
  “登斯樓也,則心曠神怡,寵辱皆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是一番曠達即興之飲,舒懷之酒。
    一代梟雄曹操也有如此之句:“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此則為傷時感懷,感慨之飲也。
  “一壺酒,一竿綸,世上如儂有幾人?”、“花滿渚,酒滿甌,萬頃波中得自由。”則謂之人生的理想境界了。  

而酒仙李白的《將進酒》:“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氣貫長虹,豪放之飲。
 “且樂生前一杯酒,何須身后千載名”,這又是何等的冷靜灑脫!

 

   9、望江南,兩眼空空,一番思量清眸帶紅。

   我癡我怨我笑我顛。于歌舞升平的臺上,觥籌交錯的樓中,恍恍惚惚的花前,迷惘失憶的月下,發酵醞釀我如宿命一般的風流。

   烽火間,劍雨中,菊花滿地傷,生生死死或如一場幸福的假象,欺騙斯人于亂世,墮紅塵,忘國不思憂。浮現一世的浮浮沉沉,如秦淮河上的黃黃紅紅,搖曳著一切紙醉金迷的浮華之夢。

   是否幸福輕得太沉重,未提筆,淚兩行,闌干拍遍,幾何痛?誰又讀懂一個南唐后主那浮生若夢的傷感和痛。  

   你笑你唱你想你忘。如是間,眾生若蜉蝣,談笑一瞬,于燈紅酒綠間尋那只屬于我的一頁注腳。  

   一壺酒,一竿綸,世上如儂有幾人?

 

  10、千年李煜,多少離愁多少淚

    李煜,一走走了千余年,將四十年來家國夢寫入詩歌,將自己交給歷史。
    李煜,一走走入千余年,將滿腔遺恨交給長江,將三千里地山河常裝心間。

     從“紅錦地衣”的南唐后主,到“故國不堪回首”的宋室囚徒,詞人李煜呵,誰能體味你天上地下的身世淪落?誰能明了你內心“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的巨大沉痛?世人說,亡國的代價鑄就了你可追唐詩的非凡成就,你認可么?你愿意后人稱呼你南唐李后主還是詞人李煜?可惜你不能回答,也許你不屑回答。或許你在乎的,只是無法與自己的家國再進行交談,不管是用腳步還是視線。

    一江春水向東流。
    江河卷走了一切,卻卷不走你的離愁別恨;匆匆的流水,因你的慘痛變故和心事婉約而多情地歌唱著,歌唱著你的屈辱、黯然以及落寞。
    千年李煜,是因為那些平民化的質樸的詩歌。人們記住的是一位詞人,而不是一位帝王!           ——題記
 
 

 
    現實生活中,有多少人,理想中的事業會幸運地成其為現實中的職業?人終其一生,苦苦尋找著屬于自己的最佳定位,但又有誰可以抗衡命運?少年的理想曾如春夢,在日益嚴峻的現實世界中漸漸失去光澤,很多的時候,我們許許多多的人,被生活的潮流身不由己地挾裹著,走上一條越來越情非得己身與愿違的人生之路……

   順意的人生,也許是花好月圓的喜劇,快樂也許會膚淺,但亦是生命的終極目標。錯位的人生,也許是一出悲劇,于是悲情中喚醒生命的激情,個體生命有了體驗生命堅韌、提升生命層次的不竭動力,也許陰錯陽差中反而成就一片屬于自己的生命天空,譬如南唐后主李煜——
    錯位人生,   寫就悲情,也鑄造輝煌

     燦爛的歷史人文景觀,與秀麗的自然山川交融和諧,構筑了古都南京的迷人風韻。其中最綺麗、最燦爛的人文風景,應是南唐后主李煜。王國維在《人間詞話》說:“詞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為士大夫之詞。”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一詠三嘆、不忍釋卷的詞,正是由于李煜的出現,由俚俗小曲變成了姿態萬千的陽春白雪。

    時代決定命運,翻閱歷史,一個“錯”字寫就了李煜悲情的一生。李煜(937-978),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鐘隱。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宋建隆二年(961)在金陵嗣位,在位十五年,史稱南唐后主。南唐在中主李璟后期,已稱臣于宋,李煜是中主李璟的第六子,按照嫡長子襲位的封建傳統,他絕對沒有做皇帝的可能,本不該成為執政治國的一國之君。在極其復雜的宮廷權勢斗爭中,李煜懦弱多病,天性喜文厭武,他的人生志向,就是要做一個風流倜儻的文人墨客,或者做一名經綸滿腹的高人隱士。“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無言一隊春。一壺酒,一竿綸,世上如儂有幾人。”李煜少年的理想追求,在早期作品《漁父》中不難看出。隨著太子弘翼莫名其妙的病逝,李煜的其他幾個哥哥也都早卒,在中主病亡后,年僅25歲的李煜硬生生地被歷史的激流卷進政治漩渦中,縱然身與愿違,也別無選擇。

    李煜生于金陵的帝王之家,那里文人的儒雅和悲哀歌哭,那里的微風暖雨落絮飛燕,那里江南秀美的旖旎風光,把他悄悄地塑造成一個多愁、善感、柔弱、傷懷的文人。個性決定命運。家國內憂外患,風雨飄搖,一種亡國的緊迫感沉重地壓在李煜心頭。風雨欲來,大廈將傾,李煜也想振作,也想圖強,但他天性懦弱,他沒有拯救危局的政治魄力和才能,強國談何容易?以其父李璟的英武明斷,尚不能保社稷于不衰,一介懦弱文士又怎能力挽狂瀾于亂世?所以,當面對日漸沒落的江山,他不知所措——沒有整頓朝綱,指揮征伐,復興南唐的勇氣,沒有偉丈夫鐵骨錚錚的剛烈血性,沒有臥薪嘗膽十年磨一劍的宏圖大志,有的只是一味修好的納貢,茍延殘喘。“外示恭儉,內懷觀望”,李煜只希望以自己的一片赤誠忠心,換取宋太祖的寬容之恩,求得南唐小朝廷的一時茍安。但他也深知,南唐,注定必亡,那是不可阻擋的歷史趨勢。強不能,弱不甘,外有患,內而亂,既然無能為力改變命運和現實,唯有放縱性情,耽于聲色任情而動,隨意而行,無奈地等待命運的擺布,一如當年被命運無奈地推入政治激流中。

    在位十五年,是李煜生命中屈辱難堪的十五年,在無奈的命運中,李煜唯一可以選擇的,只有自己的性情和才情。所以在李煜的內心世界里,仿佛隔絕了腥風血雨的殺伐,隔絕了勾心斗角的爭名奪利,有的只是純凈的心靈,美麗的飄逸的愛情。整天與大周后、小周后沉湎于溫柔鄉中,歌唱“霓裳羽衣曲”,或者把玩玉石,品評書畫,作賦填詞,于是,歷史上便出現了一位集昏庸無為失敗于一身的皇帝,集風流倜儻天才卓絕于一身的詞家。

    李煜具有多方面的藝術才能,工書法、善繪畫、精通音律,詩、文均有一定的造詣,而詞的成就尤高,在南唐時期的藝術造詣,堪稱絕頂!李煜的詞,可以分為前后兩期,以宋太祖開寶八年(975)降宋時作為界線。前期的詞已表現出李煜非凡的才華和出色的技巧,但題材較窄,主要反映宮廷生活與男女情愛,但詞句的清麗,音韻的和諧,空前絕后。國亡后在“日夕只以眼淚洗面”的軟禁生涯中,一改詞之風格,轉琦香綺麗為哀怨傷婉,以一首首泣盡以血的絕唱,使亡國之君成為千古詞壇的“南面王”(清沈雄《古今詞話》語),正是“國家不幸詩家幸,話到滄桑語始工”。他后期的詞主要抒寫自己憑欄遠望、夢歸故國的情景,表達了對“故國、故人、故事”的無限留戀,反映亡國之痛,題材擴大,意境深遠,凄涼悲壯,感情真摯,語言清新,極富藝術感染力,為蘇辛所謂的“豪放”派打下了伏筆,為詞史上承前啟后的大宗師,贏得生前身后名。

    太平興國三年(978)七夕,是李煜42歲的生日,國恨家仇,千愁萬緒無從釋懷,李煜讓歌妓吟唱新作《虞美人》,太宗大怒,命人在宴會上下牽機藥將李煜毒死,死后追封吳王,葬洛陽邙山。從25歲即位開始,身與愿違的李煜早已是醉生夢死,茍活人世,17年后,他終于可以從沉重而無奈的生命中解脫出來,終于可以在另一個世界,追求“一槕春風一葉舟,一綸繭縷一輕鉤。花滿渚,酒滿甌,萬頃波中得自由”(《漁夫》)的理想生活境界。
人生錯位的李煜做了無為無能的昏君,國亡家破,妻離子散,千古蒙羞,那是他對自己錯位人生的別無選擇,這錯位人生造就的深刻痛苦反而成就了詞曲藝術上的輝煌成就!但如果不錯位,李煜的人生,又會如何?
 
 

    今夜,一輪皎潔的明月下,又見李煜的綺麗詞句,引發了我對這位才華橫溢的亡國之君的深切懷念。人生,這真是一個難解的謎題,也許正如李煜的生命初衷:不求威儀天下,萬古不朽,但求獨善其身,性情而為。是啊,政治上碌碌無為的李煜,最終以詞曲藝術的輝煌不朽于世,此生,縱然錯位悲情,亦不空虛。
    不朽李煜,詞人李煜,不朽!
    從一位囚徒的詩詞里傾瀉而出,一江春水向東流,晝夜不停,流了千余年。幽怨凄楚的詞句,為一位歷史上的帝王白描了滄桑漫漶的軌跡,讓千古為之一嘆。

    北靠黃河,現在的開封那時叫汴梁,大宋的根基駐扎在這里。奔騰洶涌,咆哮跌宕的黃河使它習慣了氣吐萬里,學會了搏擊風浪。然后,像黃河撲下高原,滔滔東去,一種叫理想的東西高擎斧鉞,從這座都城出發,去收拾那片中國歷史上最為混亂的局面。
    五代十國,只用鐵蹄和血痕填充著唐與宋的間隔。
    那是草莽群雄們肆意點燃狼煙而豪強輩出的亂世,南唐雖如桃源,卻不能孤懸世外,尊事中原、偏安一隅,到底只是一個幻想,即使天塹長江也不能阻隔那用欲望燃起的熊熊戰火,“南唐”兩個字,最終在大宋一統天下的鐵蹄下被踏為齏粉。這個國家的歷史在金陵城下濤聲漸漲的長江里畫完了句號。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01:35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

    © 2022 - 民初思韻 - 清末民初傳奇時代的發現   探討傳統簡明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