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rn

rnrnrnrnrn
rn
 
rnrnrnrnrnrn
rn
 
rnrnrnrnrnrn
rn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rn

        [譯文]     長江水滾滾流向東方,千百年來杰出人物消逝,就象那一去不復返的波浪。

rn

        [出典]     北宋蘇軾    《念奴嬌》

rn

        注:

rn

        1、  《念奴嬌》    蘇軾       

rn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崩云,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間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rn

       2、【注釋】  1.大江:長江。

rn
rn

  2.淘:沖洗。

rn
rn

  3.故壘:黃州古老的城堡,推測可能是古戰場的陳跡。過去遺留下來的營壘。

rn
rn

  4.周郎:周瑜,字公瑾,為吳建威中郎將,時年24歲,吳中皆呼為“周郎”。

rn
rn

  5.穿空:插入天空,又作“崩云”。

rn
rn

  6.雪:比喻浪花。

rn
rn

  7.遙想:形容想得很遠。

rn
rn

  8.小喬:喬玄的小女兒,周瑜之妻。

rn
rn

  9.英發:英俊勃發。

rn
rn

  10. 羽扇綸(guān)巾:手搖羽扇,頭戴綸巾。這是古代儒將的裝束,詞中形容周瑜從容嫻雅。綸巾:古代配有青絲帶的頭巾。

rn
rn

  11.檣櫓:這里代指曹操的水軍戰船。檣,掛帆的桅桿。櫓,一種搖船的槳。

rn
rn

  12.故國:這里指舊地,當年的赤壁戰場。指古戰場。

rn
rn

  13.華(huā)發:花白的頭發。

rn
rn

  14.尊:通“樽” ,酒杯。

rn
rn

  15.酹(lèi):(古人祭奠)以酒澆在地上祭奠。這里指灑酒酬月,寄托自己的感情。以酒灑地,是向鬼神敬酒的方式。

rn

       3、【譯文】  長江朝東流去,千百年來,所有才華橫溢的英雄豪杰,都被(歷史)長江滾滾的波浪沖洗掉了。那西邊的舊營壘,人們說:那是三國時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驚人的巨浪拍打著江岸,卷起千堆雪似的層層浪花。祖國的江山啊,那一時期該有多少英雄豪杰!

rn
rn

  遙想當年周公瑾,小喬剛剛嫁了過來,周公瑾姿態雄峻。 手里拿著羽毛扇,頭上戴著青絲帛的頭巾,談笑之間,曹操的無數戰船在濃煙烈火中燒成灰燼。神游于故國(三國)戰場,該笑我太多愁傷感了,以致過早地生出白發。人的一生就像做了一場大夢,還是把一杯酒獻給江上的明月,和我同飲共醉吧!

rn

     4、蘇軾(1037~1101,出生于公元1036年12月19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世人稱其為“蘇東坡”。北宋著名文學家、書畫家、詩人、詞人,豪放派詞人代表。眉州(今四川眉山,北宋時為眉山城)人。

rn

       蘇軾的文學觀點和歐陽修一脈相承,但更強調文學的獨創性、表現力和藝術價值。他的文學思想強調“有為而作”,崇尚自然,擺脫束縛,“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他認為作文應達到“如行云流水,初無定質,但常行于所當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態橫生”(《答謝民師書》)的藝術境界。蘇軾散文著述宏富,與韓愈、柳宗元和歐陽修三家并稱。文章風格平易流暢,豪放自如。釋德洪《跋東坡(左忄(xīn)右允)池錄》說:“其文渙然如水之質,漫衍浩蕩,則其波亦自然成文。”蘇軾與歐陽修并稱“歐蘇”,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rn

      蘇詩現存約四千首,其詩內容廣闊,風格多樣,而以豪放為主,筆力縱橫,窮極變幻,具有浪漫主義色彩,為宋詩發展開辟了新的道路。

rn

     蘇軾的詞現存三百四十多首,沖破了專寫男女戀情和離愁別緒的狹窄題材,具有廣闊的社會內容。蘇軾在我國詞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他將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精神,擴大到詞的領域,掃除了晚唐五代以來的傳統詞風,開創了與婉約派并立的豪放詞派,擴大了詞的題材,豐富了詞的意境,沖破了詩莊詞媚的界限,對詞的革新和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名作有《念奴嬌》、《水調歌頭》等,開豪放詞派的先河,與辛棄疾并稱“蘇辛”。劉辰翁在《辛稼軒詞序》說:“詞至東坡,傾蕩磊落,如詩,如文,如天地奇觀。”

rn

     蘇軾還擅長行、楷書,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他曾遍學晉、唐、五代名家,得力于王僧虔李邕徐浩顏真卿楊凝式,而自成一家 ,自創新意。 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

rn

     蘇軾在繪畫方面畫墨竹,師文同(即文與可),比文更加簡勁,且具掀舞之勢。其論書畫均有卓見,論畫影響更為深遠。如重視神似,認為“論 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主張畫外有情,畫要有寄托,反對形似,反對程式束縛,提倡“詩畫本一律,天工與清新”,并明確提出“士人畫”的概念等,高度評價“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藝術 造詣。為其后“文人畫”的發展尊定了理論基礎。

rn

     蘇軾在詩、文、詞、書、畫等方面,在才俊輩出的宋代均取得了登峰造極的成就。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文學和藝術天才。

rn

    5、這首被譽為“千古絕唱”的名作,是宋詞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作品,也是豪放詞最杰出的代表。它寫于神宗元豐五年(1082)年七月,是蘇軾貶居黃州時游黃風城外的赤壁磯時所作。

rn

    6、  "浪淘盡"──真是既有形象,更能傳神。但更重要的是作者一開頭就抓住歷史發展的規律,高度凝煉地寫出歷史人物在歷史長河中所處的地位,真是"高屋建瓴",先聲奪人。令人不能不驚嘆。

rn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起句寫長江給人以雄奇壯麗之感,“大江東去”是眼前江景,用以起興。日夜江聲,滾滾滔滔,使人感到歷史的流逝,對往昔英雄人物無限懷念。
         這句是作者觸景生情,面對滾滾波濤,感到歷史的流逝,有如東去的江水,不禁引起對歷史英雄人物的緬懷。這兩句既寫江景,又點明懷古,從大處落筆,寫得氣勢磅礴,感情飽滿。“浪淘盡”三字,把作者憑吊古戰場的心情含蓄有力地表達出來。這樣開頭也為下面描繪赤壁和緬懷周瑜做了環境的烘托和氣氛的渲染。

rn

     7、"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上面已泛指"風流人物",這里就進一步提出"三國周郎"作為一篇的主腦,文章就由此生發開去。此一句除要達到點明題意之目的,其根本則在于通過對赤壁地理位置和歷史人物周瑜的述說,引出對三國戰事的回憶,而自然聯想到赤壁之戰宏偉的戰斗場面。“故壘西邊”兩句,指明懷古的特定時代、人物和地點,引入對古戰場的憑吊。作者這樣寫,是通過聯想自然而巧妙地把讀者引到這段歷史的回顧中去了。

rn

     8、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正面描寫赤壁的景色。從中不難想象出當時戰斗的激烈和周瑜統領水軍英勇善戰的戰斗風姿。山勢險峻、參差錯落的山巖直指天空,狂奔的巨流洶涌澎湃,猛烈地沖擊著巖石。這是何等的雄奇景觀!這里只用十三個字,便從形、聲、色幾方面生動地勾畫出這個古戰場的壯麗雄奇的圖景,表達了作者熱愛祖國江山的感情,同時也為下面歌頌周瑜做了鋪墊和蓄勢。 

rn

     9、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作者從神游中又回到現實。英雄人物已經隨著長江水而流去了,只剩下如畫的江山和無所建樹的“我”。
         此兩句,一承上,一啟下,由描景過渡到寫人,十分自然。“一時多少豪杰”是虛寫,既照應開頭“千古風流人物”,也為下闋寫周瑜作了鋪墊。 

rn

     10、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這一段具體描寫千古風流人物中的周瑜。作者沒有直接寫周瑜的胯下馬、掌中槍,而是武官文寫:周瑜年輕英俊、氣概俊偉、雍容嫻雅、指揮若定的儒將風度。這充分顯示出周瑜的杰出指揮才干和蔑視強敵的英雄氣概。作者著力寫周瑜其目的全在于憑吊古人以抒自己大志難酬的郁悶愁苦的情懷。周瑜年輕有為,建功立業名垂青史,而自己年近半百,功業無成卻又遭貶。如此之磨難自然會哀愁的。他也只有借古來自我排遣了。 

rn

     11、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此句表達了作者極其矛盾和苦悶的心情。面對大好河山,緬懷周瑜少年得志,又深受孫權信賴,年輕時便建功立業,而自己雖有抱負,但有志難伸,毫無作為,相比之下,無限感慨。心情由激昂奮發轉入消極苦悶。

rn

     12、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結尾句,一方面表現出作者消極悲觀的情緒,這是作者階級局限性和時代局限性的反映。在封建社會里一旦人們主宰不了自己的命運,卻常常用達觀來解決理想和現實之間的矛盾。作者也不例外。同時也應看到另一面,那就是還不失追求功業的豪邁心情。 

rn

     13、上闋詠赤壁,著重寫景,為描寫人物作烘托。前三句不僅寫出了大江的氣勢,而且把千古英雄人物都概括進來,表達了對英雄的向往之情。假借“人道是”以引出所詠的人物。“亂”“穿”“驚”“拍”“卷”等詞語的運用,精妙獨到地勾畫了古戰場的險要形勢,寫出了它的雄奇壯麗景象,從而為下片所追懷的赤壁大戰中的英雄人物渲染了環境氣氛。

rn
rn

  下闋著重寫人,借對周瑜的仰慕,抒發自己功業無成的感慨。寫“小喬”在于烘托周瑜才華橫溢、意氣風發,突出人物的風姿,中間描寫周瑜的戰功意在反襯自己的年老無為。“多情”后幾句雖表達了傷感之情,但這種感情其實正是詞人不甘沉淪,積極進取,奮發向上的表現,仍不失英雄豪邁本色。 

rn

     14、 這首詞中作者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卻從“千古風流人物”說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戰時的“多少豪杰”,最后才集中為周瑜一人,突出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重要地位。詞中有兩種映襯:一種是實景和虛景相互映襯,另一種是周瑜的“雄姿英發”和作者的“早生華發”相互映襯。

rn
rn

  用“大江東去”四字來雄視千古,自古以來,無人超越。它極簡潔、質樸卻有氣象宏大,聲勢極豪壯,并且富含哲理,把讀者帶到千古興亡的歷史氛圍之中,抒發了詩人對往昔英雄人物的無限懷念,這是其他詩人所無法比擬的。

rn
rn

  《念奴嬌》一詞在寫作方法上的主要特點是結合寫景和懷古來抒發感情。如上半闋對赤壁的描寫和贊美,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下半闋刻畫周瑜形象傾注了作者對歷史英雄的敬仰。最后借“一樽還酹江月”表達自己的感慨。全詞意境開闊,感情奔放,語言也非常生動形象。 

rn

      15、這首詞感慨古今,雄渾蒼涼,大氣磅礴,昂揚郁勃,把人們帶入江山如畫、奇偉雄壯的景色和深邃無比的歷史沉思中,喚起讀者對人生的無限感慨和思索,融景物、人事感嘆、哲理于一體,給人以撼魂蕩魄的藝術力量。

rn

     此詞對于一度盛行纏綿悱惻之風的北宋詞壇,具有振聾發聵的作用。 

rn

     16、“羽扇綸巾”三句寫周瑜的戰功,也很特別。周瑜身為主將卻并非兵戎相見,而是羽扇便服,談筆風生。寫戰爭一點不渲染士馬金鼓的戰爭氣氛,只著筆于周瑜的從容瀟灑,指揮若定,這樣寫法更能突出他的風采和才能。蘇軾這一年四十七歲了,不但功業未成,反而待罪黃州,同三十左右就功成名就的周瑜相比,不禁深自感愧。壯麗江山,英雄業績,激起蘇軾爽邁奮發的感情,也加深了他的內心苦悶和思想矛盾。故從懷古歸到傷己,自嘆“人間如夢”,舉杯同江上清風、山間明月一醉銷愁了。這首懷古詞兼有感奮和感傷兩重色彩,但篇末的感傷色彩掩蓋不了全詞的豪邁氣派。詞中寫江山形勝和英雄偉業,在蘇軾之前從未成功地出現過。因此這首《念奴嬌》歷來被看作蘇軾豪放詞的代表作。不但詞的氣象境界凌厲無前,而且大聲鏗鏘。

rn

     17、這首《念奴嬌赤壁懷古》詞,是蘇軾貶官為黃州團練副使時游赤壁所作,這里,表達了東坡對古代英雄的贊美和自己壯志未酬的感慨。假如我們用今天的通俗話語對這首膾炙人口,且歷經近千年而代代傳誦的名篇華章去表達詞中意境時,下面的蒙太奇語言意境畫面將會是這樣:

rn

        蘇東坡回憶起當年站在凌云山巔,陣陣勁風吹起他的長衫,他雙手按住眉骨遠遠望去,只見銅河、府河、雅河,這三條河從遙遠的雪山一路奔來,匯聚在古嘉州東岸的凌云山下。經佛教圣地青衣別島、小西湖五通橋、歷史古驛道上的犍為郡、兩百里水路一直向宜賓與金沙水拍形成長江東流去,長江波濤滾滾引發了詞人對歷史的回顧,曾經的歷代英雄人物,都隨著這長江之水逝去了。隱約中,仿佛看見那長江西邊的古戰場和一排又一排的布搭營帳,就是歷史上三國時候的大都督周瑜在孔明先生的幫助下,火燒連營作戰時的赤壁之地。你看那嶙峋、陡峭的石壁如尹天長劍般直刺蒼穹,兇猛的大浪拍擊著江岸,激起一堆堆雪白的浪花。這天、這山、這水、這片火熱的大地和曾經的軍營,多象一幅雄奇的圖畫,在那個特定的時代涌現、匯集了多少英雄豪杰。     

rn

  回想周瑜當年娶了喬國公十分秀美的小女為妻后,英雄的整個精神面貌發生了很大變化,站如松、坐如鐘、行如風,一幅少年得志之勢。假如沒有諸葛孔明先生的智慧,難道周瑜會在一夜的轉瞬之間,將曹營的百萬大軍葬身長江嗎?   rn

  來到這曾經的歷史古戰場,讓詞人萌發了諸多人生感慨。如今,家國天下四海為家,滿腹的治國韜略被無端的小人們葬送,現在又被安排至此,歲月如梭般的走了,滿頭的黑發漸漸變成了花白。要想為國效勞、建功立力,淡何容易,空有報國之志,話雖如此仍強烈地認識到人生就像做夢一般,我還是倒一杯酒來祭奠為國捐軀的歷史英雄們和這江上的明月吧!      rn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他的散文、詩詞、書法,都獨具風格,自成一家。他不但是中國歷史文化名,更是世界歷史文化名人,我們今天祭拜蘇洵、蘇軾、蘇轍,每人都是發自內心的……

rn

     18、"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細想萬千年來,歷史上出現過多少英雄人物,他們何嘗不煌赫一時,儼然是時代的驕子。誰不贊嘆他們的豪杰風流,誰不仰望他們的姿容風采!然而,"長江后浪推前浪",隨著時光的不斷流逝,隨著新陳代謝的客觀規律,如今回頭一看,那些"風流人物"當年的業績,好象給長江浪花不斷淘洗,逐步淡漠,逐步褪色,終于,變成歷史的陳跡了。

rn

    19、“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即景抒情,時越古今,地跨萬里,把傾注不盡的大江與名高累世的歷史人物聯系起來,布置了一個極為廣闊而悠久的空間、時間背景。它既使人看到大江的洶涌奔騰 ,又使人想見風流人物的卓犖氣概,并將讀者帶入歷史的沉思之中,喚起人們對人生的思索,氣勢恢宏,筆大如櫞。

rn

     20、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在我們中國這個偉大的國度里,涌現出許許多多的名家名人:有總攬宇宙的思想大師,有改朝換代的政治領袖,有開天辟地的科學巨擘,有妙筆生花的文學泰斗,有用兵如神的軍事奇才。正是他們帶領與激勵中華各族兒女創造出了五千年燦爛文化。他們像熠熠升起的燦爛群星,放射出鮮麗的光芒,照耀人類。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05:19

[新一篇] 大事不糊涂 rn [譯文] 在重大事情上頭腦清醒

[舊一篇] 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