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柳嬌花寒食近,種種惱人天氣。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寵柳嬌花寒食近,種種惱人天氣。

[譯文]  春天的嬌花即將開放,嫩柳也漸漸染綠。寒食節即將臨近,又到了令人煩惱的時日。

[出典]  李清照  《念奴嬌·蕭條庭院》

注:

1、 《念奴嬌》  李清照

 

   蕭條庭院,又斜風細雨,重門須閉。寵柳嬌花寒食近,種種惱人天氣。險韻詩成,扶頭酒醒,別是閑滋味。征鴻過盡,萬千心事難寄。
 
  樓上幾日春寒,簾垂四面,玉闌干慵倚。被冷香銷新夢覺,不許愁人不起。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日高煙斂,更看今日晴未?
2、注釋:
  有斜風細雨:“有”原本作“又”,據別本改。
  寒食:節令名,清明節前一天(或說清明前兩天)。相傳起于晉文公悼介之推事,以介之推抱木焚死,就定于是日禁火寒食。節后另取榆柳之火,以為飲食,謂“新火”。
  寵柳嬌花:【《唐宋諸賢絕妙詞選》卷十】前輩嘗稱易安“綠肥紅瘦”為佳句。余謂此篇“寵柳嬌花”之語,亦甚奇俊,前此未有能道之者也。
  險韻:即用生疏冷僻、難押韻的字做韻腳。
  扶頭酒:容易飲醉的酒。口語中常稱上頭、纏頭。能讓人精神振作的好酒,飲多則易醉。一說“扶頭”為酒名。晨飲少量淡酒以醒神志,謂之扶頭。酒醉逾夜,晨以淡酒飲之,便于醉者清醒,俗曰投酒。杜牧《醉題五絕》:“醉頭扶不起,三丈日還高。”賀鑄《南鄉子》詞:“易醉扶頭酒,難逢故手棋。”
  玉闌干:白玉石欄桿。
  慵倚:音雍,懶。倚:靠。
  被冷香消新夢覺:【清彭孫遹《金粟詞話》】李易安:“被冷香消新夢覺,不許愁人不起。”“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皆用淺俗之語,發清新之思,詞意并工,閨情絕調。
  香消:香爐中的香已燒盡。
  初引:葉初長。
  清露:詞出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于是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兩句話。【清王又華《古今詞被冷香消新夢覺忽悲忽喜,乍遠乍近,斯為妙耳。如游樂詞,須微著愁思,方不癡肥。李春情詞本閨怨,結云“多少游春意”、“更看今日晴未”,忽爾拓開,不但不為題束,并不為本意所苦,直如行云舒卷自如,人不覺耳。
 3、譯文1:
  蕭條冷落的庭院,吹來了斜風細雨,一層層的院門緊緊關閉。春天的嬌花即將開放,嫩柳也漸漸染綠。寒食節即將臨近,又到了令人煩惱的時日,推敲險仄的韻律寫成詩篇,從沉醉的酒意中清醒,還是閑散無聊的情緒,別有一番閑愁在心頭。遠飛的大雁盡行飛過,可心中的千言萬語卻難以托寄。
  連日來樓上春寒泠冽,簾幕垂得低低。玉欄桿我也懶得憑倚。錦被清冷,香火已消,我從短夢中醒來。這情景,使本來已經愁緒萬千的我不能安臥。清晨的新露涓涓,新發出的桐葉一片湛綠,不知增添了多少游春的意緒。太陽已高,晨煙初放,再看看今天是不是又一個放晴的好天氣?
  譯文2:
  小庭院冷落清寂,斜風細雨。得寵的柳、撒嬌的花,怎禁得起重門深戶,嚴嚴關閉。這近寒食的鬼天氣。有意挑個險韻,詩又作起。一杯扶頭早酒,提提精神。總歸閑得難過,煩悶之極!一行行大雁分班飛過,一肚子心事,它不管傳遞。
  這幾天偏趕上春寒、春陰,落下四面窗簾,欄桿懶倚。擁被越睡越涼,熏香早已滅熄,早已夢醒在床,沒有理由不起。樓外花木,晨露如洗,梧桐枝葉,發芽新綠,天高云斂,多少引逗一些游春之意。但看今天它會不會晴霽。
  譯文3:
  深邃蕭條的庭院里又吹進斜風滴下細雨,我且把重重大門緊緊關閉。嫩柳柔條,嬌花吐艷,寒食將近,卻偏偏逢著這阻礙出游的惱人天氣。險韻新詩已經作成,大醉之后也已清醒,卻感到一種閑愁悄然升起。大雁已經飛回北方,成千上萬的心事又能憑誰傳遞?
  連日來春寒料峭,樓上四面低垂著幃簾,我悶坐樓中,已懶于憑欄眺望。縱使欄桿倚遍,又有何用?錦被清冷,爐香已滅,剛入夢鄉便被寒冷凍醒,即使憂愁煩惱,也不由我不起床。清晨甘露輕流,嫩綠的桐葉開始滋長,給人增添了多少游春之意。太陽已經升上天空,煙靄也已散盡,看今天是否是個晴暖天氣?
 5、根據詞意,這首詞當作于南渡之前。明誠出仕外,詞人獨處深閨,每當春秋暇日,一種離情別緒便油然而生。這首詞寫的就是春日離情。
 “蕭條庭院”句寫詞人所處的環境,給人以寂寞幽深之感。庭院深深,寂寥無人,令人傷感;兼以細雨斜風,則景象之蕭條,心境之凄苦,更覺愴然。一句“重門須閉”,寫詞人要把門兒關上,實際上她是想關閉心靈的窗戶。 
 “寵柳嬌花寒食近,種種惱人天氣”,這兩句由斜風細雨,而想到寵柳嬌花,既傾注了對美好事物的關心,也透露出惆悵自憐的感慨。“蕭條庭院”句遣辭造句上,也顯示了詞人獨創的才能。“寵柳嬌花”是以和易安名句“綠肥紅瘦”相比美,以其字少而意深,事熟而句生,足見錘煉功夫。其中可以引申出這么一些意思:春近寒食時節,垂柳繁花,猶得天寵,人來柳陰花下留連玩賞,花與柳便也如寵兒嬌女,成為備受人們愛憐的角色。其中又以人之寵愛為主體奈何臨近寒食清明這種多雨季節,游賞不成,只好深閉重門,而花受風雨摧殘,也“惱人”之列。
 “險韻詩成,扶頭酒醒,別是閑滋味”,由天氣、花柳,漸次寫到人物。“險韻詩”,指用冷僻難押的字押韻做詩。“扶頭酒”是飲后易醉的一種酒。風雨之夕,詞人飲酒賦詩,借以排遣愁緒,然而詩成酒醒之后,無端愁緒重又襲上心頭,“別是閑滋味”。一“閑”字,將傷春念遠情懷,暗暗逗出,耐人尋味。“征鴻過盡”句點上片主旨,是虛寫,實際上是用鴻雁傳書的典故,暗寓趙明誠走后,詞人欲寄相思,而信使難逢。  “萬千心事”,關它不住,遣它不成,寄也無方,最后還是把它深深地埋藏心底。
  “樓上幾日春寒”句拓開一層,然仍承“萬千心事”意脈。連日陰霾,春寒料峭,詞人樓頭深坐,簾垂四面。“簾垂四面”,是上闋“重門須閉”的進一步發展,既關上重門,又垂下簾幕,則小樓之幽暗可知;樓中人情懷之索寞,亦不言而喻了。“玉闌干慵倚”,刻畫詞人無聊意緒,而隱隱離情亦其中。征鴻過盡,音信無憑,縱使闌干倚遍,亦復何用!闌干慵倚,樓內寒深,枯坐更加愁悶,于是詞人唯有懨懨入睡了。可是又感羅衾不耐春寒,漸漸從夢中驚醒。心事無人可告,唯有托諸夢境;而夢鄉新到,又被寒冷喚回。其輾轉難眠之意,凄然溢于言表。“不許愁人不起”,多少無可奈何的情緒,都包含這六字之中,詞人為離情所折磨而痛苦不堪,又因明誠外出而實有此情,并非虛構。虛虛實實,感人至深。 
  從“清露晨流”到篇終,詞境為之一變。此前,詞清調苦,婉曲深摯;此后,清空疏朗,低徊蘊藉。“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寫晨起時庭院中景色。從“重門須閉”,“簾垂四面”,至此簾卷門開,頓然令人感到一股盎然生意。日既高,煙既收,本是大好晴天,但詞人還要“更看今日晴未”,說明春寒日久,陰晴不定,即便天已放晴,她還放心不下;暗中與前面所寫的風雨春寒相呼應,脈絡清晰。以問句作結,更有余味不盡的意味。
   這首詞選本題作“春情”或“春日閨情”。全詞從上片的天陰寫到下片的天晴,從前的愁緒縈回到后面的軒朗,條理清晰,層次井然。詞中感情的起伏和天氣的變化相諧而生,全篇融情入景,渾然天成。是一首別具一格的閨怨詞。
   此詞在今人王兆鵬、郁玉英、郭紅欣的著作《宋詞排行榜》排名第46名該排行榜以“歷代選本入選次數”、“歷代評點次數”、“唱和次數”、“當代研究文章篇數”、“互聯網鏈接次數”五個指標為統計分析,反映一千多年來的綜合影響力。其中歷代評點次數排名第15名。
 
 6、寒食節至,浮游于她的心上的是尚未淡去的念想。他此時留給她的是虛妄,是記憶之上筆墨之下的虛渺音信。
  重重庭院,深深幽幽,冷冷寂寂。斜風起,細雨過,層層院門緊閉。縱使柳綠花紅艷媚跳脫也難耐這風雨交加的惱人天氣。她心里是隱有妒春之意的,而此時此刻她所能做的事情更是寥寥。險韻詩做了,扶頭酒也喝了,心中卻依然滋味閑愁。小窗微啟,見征鴻過盡,深閨獨處情難寄。她必須承認,一些時刻,她像大多數女人一樣,對男人是有依賴的。比如清明這一日。
  連日來的春寒染透了閨樓。她起身將簾幕垂下,想起自己已許久未曾憑倚那雕花欄桿賞花望月。征鴻過盡,音信無憑,縱使闌干倚遍,亦復何用。房內熏香已熄,錦被亦是愈發清冷,她在那蝕骨的春寒里兀自醒來。輾轉反側再難入眠,愁念尚存又不愿草草而起。
  正當時,畫面止住,又切換。一楨撤下,一楨換上。她仿佛茅塞頓開一般地于明光暗滅間抓住了光一點,明白了一些什么。清露墜在葉肉上淌動,梧桐樹也開出了新花。她忽然之間就想奔出門外踏青游春。這樣想是最好的,對自己多一些愛總是好事。日頭已高,晨靄漸斂,待望清明天氣晴好。
  李清照的這首《念奴嬌》從“清露晨流”一句開始,意境陡然一折。從清苦的詞調變得清空疏朗,低徊蘊藉。
  清人毛先舒在《詩辨坻》里說到李清照這首《念奴嬌?春情》時精準扼要。他總結到:“李易安《春情》,‘清露晨流,新桐初引’,用《世說》全句,渾妙。嘗論詞貴開拓,不欲沾滯,忽悲忽喜,乍近乍遠,所為妙耳。如游樂詞,須微著愁思,方不癡肥。李《春情》詞本閨怨,結云‘多少游春意’,‘更看今日晴未’,忽而開拓,不但不為題束,并不為本意所苦。直如行云,舒卷自如,人不覺耳。”
  確實如此,末句更是大有“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的氣場,讀來內心忽覺十分敞亮。毋庸置疑,李清照的內核是強大的,她總能于憂郁的時日里讓自己的心升上天空。
 7、 “寵柳嬌花寒食近,種種惱人天氣。”--這是清照的句子吧。可不是么,春天正是東風與西風較量的時節,但是畢竟西風壓不過東風啊,盡管種種惱人天氣時時來襲,一切的生命還是漸次蘇醒勃發,于是綠肥紅肥,一派欣欣然的景象。我們賞桃紅梨白,賞流水殷殷,聽百鳥啁啾,春天是熱鬧的,繁華的,燦爛的。
  可是,你注意過這樣的一株小樹,一棵小草,一朵小花嗎?它們不是成片成林,偶爾那么一兩株,靜靜地立在那里:小樹開滿了花朵,小草青綠得耀眼,小花綻開了嬌小天真的笑臉。清風徐來,它們在那里微微地點頭致意,你可向它們投注過熱情的目光?它們是靜寂的,不惹人注意的,但是它們并沒有在孤寂里失了自己的本性,春風照拂之下,它們依然熱烈地怒放自己的生命,努力地舒展在春風里,毫不膽怯羞澀。它們如此孤單,靜謐,惹人憐愛;它們又是如此繁華,熱烈,清朗飄逸,令人驚嘆。
  萬紫千紅是春,一花一草也是春。因為它們都在春天里奉獻了自己剎那的芳華。在這場春的盛宴里,一切生命的勃發都令人欣喜贊嘆,流連不已。那些蟄伏了長長冬季的柔弱生命喲,是怎樣神奇地感知了春天的氣息,天真無畏地向著世界展示著自己的美好。不管你注意了它還是忽視了它,它就在那里,不管不顧,寂靜開放,默然歡喜。我贊美那熱鬧的綺麗,耀眼的明媚,更鐘愛憐惜這靜默的繁華,恬淡的清朗。“人生有味是清歡”,也許,不用萬紫千紅,只是一棵開滿枝頭的小樹,一株綠得珠圓玉潤的小草,一朵如星星閃爍的小花,便會帶給你整個春天,讓你的心剎那歡喜起來,感動起來。那是生命的本真,那是自然的純美。那種清寂靜默如水潺湲,那種清柔嬌美如絲纏綿,讓你的心開出朵朵漣漪,于春風中悠然蕩漾……

 8、清明,是大自然變化的時令,是二十四節氣中比較重要的節氣。它是大自然的節日,是人回歸自然的精神訴求。春回大地,人回自然。清明由寒食、上巳、清明三節合一而來,寒食節禁火寒食,寓意保護自然,保護家園,保護自我。

  清明是從柳枝上轉身的。忽的一陣風,你就看見楊柳依依的景致,呈現出一種清新的氣息。那嫩綠的細枝,一條條垂下,絲絲縷縷,纏纏綿綿。這份隨風飄拂在清明中的美麗,讓人想起一種人生態度——明凈,簡潔。

 一年好景清明日,正是踏青賞柳時。柳是春天的使者,令無數文人墨客為之傾情。賀知章的“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寫的是勃勃生機;周邦彥的“柳陰直,煙里絲絲弄碧。隋堤上,曾見幾番,拂水漂綿送行色”,說的是離別之意;李清照的“寵柳嬌花寒食近,種種惱人天氣”,訴的是哀怨之情。

  萬物清明,這是天和地的最佳組合,是清明節的第一種境界。

 清明文化是崇拜祖先的文化。它凝聚著中華民族對祖先的敬仰與追思,承載著中華民族子孫綿延、尊祖敬宗的文化情懷。所有清明節由來的傳說和民俗文化行為,無一例外地浸透著中國人特有的“感恩”情結:感謝皇天后土,感謝列祖列宗,感謝宇宙萬物。

  清明節是中國人的感恩節。

  人文關愛,是清明節的第二種境界。

 祭掃祖先的陵墓,人們獲得的是心靈的凈化。

  哲學家說,真正的哲學問題只有一個,那就是生命本身。清明是關乎生命的節日,它讓人從紛擾的空間之維回到時間之維。每一次掃墓,都是生者與死者的對話,它不僅掃去逝者碑上的塵埃,更掃去活人心里的塵埃,讓生活回到生命本身,重歸內心世界的寧凈。

  在天地清明的日子里,面對亡故的先人,表達敬意與傷懷,它對每一個人的心靈的陶冶是任何其他形式所不能替代的。古希臘美學家說,悲劇使人獲得的,是一次情感體驗上的凈化與升華,那么,清明祭掃呢,使人們獲得情感的凈化與升華。

  心靈的凈化,是清明節的第三種境界。

 9、回到宋朝,就幻化成一株柳吧,搖曳在宋詞的婉約與纏綿里,淺唱低吟。
  宋人多喜柳。在宋詞中,涉及柳的詞三十多種,如:楊柳、垂柳、綠楊、煙柳、楊花、暗柳、古柳、宮柳、官柳、雪柳、殘柳、高柳、困柳、懸柳、衰柳、寵柳、岸柳、垂楊等等。
  宋詞多用柳寫景。如宋祁的《玉樓春》中的“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描述一個春風輕揚,楊柳如絲,輕煙淡霧,仿佛透出一點兒輕寒,杏花滿樹,爭艷斗芳,好一派春意盎然,生機勃勃的春光。蘇軾的《蝶戀花》中的“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更是渲染出詩人對春光無限留戀和感慨。仲殊的《南歌子》中的“白露收殘月,清風散晚霞。綠楊堤畔鬧荷花。”反映了詞人走在沒有歸宿的路上,不覺來到一處綠楊堤岸的荷花池旁,亭亭玉立的荷花以它天然的風韻喚起了他的美好記憶,表明只有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才配作自己的知己,也表明他對往事一直沒能忘情。
  宋人不僅用楊柳寫景,而且更多的是用楊柳來描寫春天,可以說楊柳是春的象征,是春的使者,是春的代名詞。有柳便是春,是春便有柳.如趙令疇的《浣溪沙》中的“日正長時春夢短,燕交飛處柳煙低。”是說煙柳低垂,雙燕交飛,春夢苦短。蘇軾的《望江南》“春未老,風細柳斜斜。”李清照的《永遇樂》中的“染柳煙濃,吹梅笛怨,春意知幾許!”是說在這濃煙染柳的初春時節,吹起《梅花落》,笛聲雖然悠揚,但怎么知道其間有多少春意啊。
  宋人用楊柳來反映秋天和夏天雖很少見,但卻凄美。如柳永《夜半樂》的“敗荷零落,哀楊掩映。”張之干《賀新郎》的“涼生岸柳摧殘暑”等等。
  宋人還非常善于用楊柳來抒情,他們往往以物寫景,以景抒情。如吳文英的《風入松》中“樓前綠暗分攜路,一絲柳,一寸柔情。”是說這樓前分手的路上柳蔭密布,柳長一絲,別情也增長一寸。他的《唐多令》中的“垂柳不縈裙帶位,漫長是,系行舟。”意思是,垂柳不是纏住戀人的裙帶使她留下,而是系住客舟不放歸去,很有意境。李清照在她的《念奴嬌》中說:“寵柳嬌花寒食近,種種惱人天氣。”意思是,每當綠柳花紅的日子里,她的親人卻不在身邊,一邊是柳綠花紅,一邊是思念的心情,讓讀者從中感受到詞人無限閑悶的心情。
  也許古人多情善感吧,他們善于用楊柳寫景寫春來抒發自己的情感,因而一個“春”字,竟被古人寓于出許多。如“探春、迎春、惜春、戀春、夢春、怨春、愁春、傷春、留春、懷春等等。古人筆下的春光、春風、春夢、春愁等都對讀者有很強的感染力。
  古人還常常用楊柳來表達思友、思戀、思情、思親等情結。真是楊柳為詞添色!詞為楊柳抒情!
  宋人為什么那么喜歡楊柳,我想與北宋當時期民富國強,社會安逸,朝廷重文輕武有關聯吧。當時的北宋江繼承了唐朝的各項成果,物資豐富,風調雨順,人民安居樂業,也就給詩人創造了良好的社會和物資條件。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宋太祖行武出身,他靠手中的武力竊取了后周政權(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為了避免自己的政權也重韜后周的覆轍,所以他特別重文輕武,因此社會崇尚文化,宋朝文人認識到在詩上無法突破唐人的成就,只好另辟蹊徑,認認真真搞起了詞的創作,以至宋詞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10、這個春天,也許是年年歲歲花相似的春天,對于大自然來說,也許,與它年的春天相比,并沒有根本的改變,依然是該生長的事物都在生長,該變化的事物都在變化。但李清照的生命里,卻仍然充滿纏綿凄婉的愁思,“寂寞深閨,柔腸一寸愁千縷。”春天,快要被幾點催花的雨打落了吧。這個春天,她看不到趙明成在何處,只看到了連天衰草,和望不斷的天涯路……
  但是,常被離愁別恨伴隨的清照,置身于春天,還是多了幾分清氣、生氣和靈氣。無心面對紅梅又怕梅花過早凋謝的清照,內心里,要去把握那些難以把握的美好事物。你看,清照在《玉樓春》里,還是在探詢著梅花是否開放了。“不知醞藉幾多香,但見包藏無限意”。她以勸人的口吻說:“要來小酌便來休,未必明朝風不起。”她在告訴人們,今天不來看花,明朝風一起,就會被吹落的。此時,我也理解了清照的《念奴嬌》里,在“寵柳嬌花寒食近,種種惱人天氣”的早春,那“征鴻過盡,萬千心事難寄”的情懷了。但李清照到底是李清照,憂郁愁苦并沒有完全淹沒所有生命的感覺和渴望,錦被冷香已銷,從夢里剛醒來的時刻,面對春天的自然風物,內心又蘇醒了與外面的世界相融合的心念:“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她很想到更廣大的春天和世界里去啊。于是,她在《小重山》一詞里,對春花、光陰和美好事物的眷戀,就表達得淋漓盡致了。我好像聽到清照喜悅又有些興奮地自言自語:春草綠到長門,紅梅的花苞有些破了,但還未開勻。把綠色的茶團放在器皿中碾碎,本想留住曉夢,卻驚破一甌春,屋子里都蕩滿了春光。花影壓重門,疏簾鋪淡月,多么好的黃昏。過去的日子,虛度了多少光陰,春天回來了,要著意過今春啊。你看,李清照擁有的這個春天,是多么美好。
  可惜的是,這樣的春光,李清照在后來的歲月里,經歷得愈來愈少了。
  我想,女人的清美心靈,尤其是女詩人的清美的心靈,只有永遠安置在美好的春天,只有永遠安置在春天般美好的天地里,才會很好地保持的。就像享受人類和平的福祉,吸吮生活滋生的安樂。就像依畏著蒼天厚土般的愛情……

11、季節參差,綠浪滿眼,憑欄而立。我絲毫感覺不到閱盡人間無數春翠秋荒的輪回,把日漸變暖的細節,依照熟悉無比的方式,一點點地延續。
  
  一個微微濕潤的清晨,殘冬的余寒沿著陰冷的記憶襲來,我循著大樓的樓梯拾階而上。一樓、二樓、三樓,右轉,我在最后一扇深藍色的門前停下。清寒四伏,灰暗陰冷的天氣,錯愕間,我似乎聽到一些聲音,在我漠然轉身之后,一切歸于沉寂。
  窗外,陰云密布,風涌云動,長廊寂寂。晨云,暮靄一般沉郁。我于窗前,心在目光流轉處失去光澤。
  
  “啾啾!”
  季節踟躇、猶疑的走來,如幾聲鳥鳴交錯,沒有任何平實古典或浪漫狂想的意外。但那幾聲歡鳴,一若清風拂過水面,并不婉轉,卻清脆鮮嫩。這是一些可以溫婉成詩的聲音嗎,而在這一刻,全然被我忽視。
   時光點染,歡躍向前,舉目處早已是清風拂翠,楊柳依依。
   這樣的清晨應該是美麗的,但天氣陰沉,心情追溯《牡丹亭》中“原來姹紫嫣紅花開遍”的景象且為時尚早,恰如清照《念奴嬌》云:“寵柳嬌花寒食近,種種惱人天氣。”
   惱人天氣!
   “啾啾!啾啾!”
  像一首歌兒清越的前奏,云影一般,須臾掠過。當我側耳傾聽的剎那,又如一個極淺的笑容,倉促閃現,隨即泯滅。
  深深地靜默!
  我的心輕輕躍動了一下,歸于空蕪。
   “啾啾!啾啾!啁啁啾啾!”
  片刻之后,一聲,又一聲的錚然斷響,以舒緩的音程,跌宕起伏的音準,切入了空闊的天空、自由的空氣和我的胸臆。鳥音時徐時疾,紛然落地,掠過真相的邊緣,抵達胸臆的瞬間,竟是水一般的溫潤了。我凝神靜聽。橫向的視野,縱向的視線,其間跳躍如音符的吟唱被悅耳地凸現出來。天地之間這并不高亢的歌唱,卻將驕傲與簡約以極強的穿透力刺破陰沉的天宇。
  光彩四射。
  一種觸動與牽引,幽微模糊,然而,令我難以自禁。強烈地主觀感受,在聲音婉轉的隨筆里,平淡無奇而又興趣盎然地指引,于是,我來到窗外,憑欄尋覓。
  
  臨風凝望,四下里嘉木比肩,綠云一樣的秀樹枝茂葉繁。天氣寒涼,天空,卻似乎陰潤柔和了些許。云翳緩緩淡去,天空下昂然的濃綠中,一苑青翠,是如此蓬勃,如此歡暢,如此嫻靜,又是如此地充滿生機。
  靜!
  涌動狂喜的碧樹,由青轉綠的草坪,幾條幽雅的小徑交互溝通。它們時而掩映在青枝之中,時而又跡滅難尋。換去冗沉的冬裝,身著各色衣裳或裙子的人們從小徑上走進走出,像各色花朵,在重重的綠里,羞澀地閃爍、探頭探腦地打開。或輕或重的腳步聲、笑語聲、大家在這個清晨彼此問好的聲音等等,一齊演奏出的這首歡快的晨曲,都被淹沒在鳥兒的歌聲里了。
  
  鳥兒,你在哪里?
  
  我沉靜地凝視、仔細地尋覓,尋覓著它高歌的所在。
  將青綠郁郁蔥蔥地印在心底,草木的淡淡清香隨風飄溢,襟袖盈懷,氣爽神清。我的眼目之下,是一株棕櫚,樹上一片葉子向東南鋪展,葉上一大一小兩只鳥兒安臥葉心。
  我看見了!
  我第一次看見這樣熟悉的鳥兒,以如此可愛無比的姿態在歌唱。
  葉子隨風蕩漾,兩只鳥兒一前一后、同向西南。碧葉之上的它們,仿佛是清風扶搖里誰和盤托出的禮物。這使我驚奇。我驚奇的,不是這兩只土褐色的鳥兒,也不是鳥兒銳意動聽的鳴啼;讓我驚奇的,是它們安臥的姿態是如此的可愛、高貴和迷人。
  我第一次意識到,自己是站得比鳥兒更高的地方,同時,我像欣賞一幅珍藏的花鳥名畫那樣,第一次專心致志地看鳥。在一派凝練的清風之上,在它們碧波漣漣的天堂樂園,高度為我插上翅膀,如同植物伸長向蒼穹的熱愛。
  風雨晴晦未定,我,有了飛翔的愿望,像燕子一樣飛翔。

   
  周邊鳥雀低飛,舊時歲月,象一個落花的午后,我們憑幾而坐,看廳外庭院依舊,粉墻黛瓦,經年的修竹,盤曲的盆景,看濕潤的臺階一一被青苔繡遍,象歲月風塵仆仆地走過。看百橋千街,走馬觀花的塵世游人尋尋覓覓的情懷,你我相視一笑,笑迎涼風,俯仰青天,敘詩劍情懷,探千古真味。這個早晨并沒有暖起來,我想,那樣的午后,你應該是一盞清茶握在指間,我必是迎著涼風,披上那條紫花的披肩,清涼之中的人生三味,是否會更加的清爽甘冽?!
  
  群鳥啼鳴,聲調百囀。
  兩只鳥兒撲棱棱飛來,在我身邊盤旋了幾圈,繞著樓檐飛去了。我不知道,它們是不是我剛才看到的那兩只鳥。不久,有四只鳥兒飛來,貼在樓檐邊,用滾圓的眼睛滴溜溜地打量了我數秒,也一同飛遠了。影如鳥織,歡躍的鳴唱繼續擴大,景象斑斕,一樹鳥鳴、樹樹鳥鳴里。一只挺著雪白胸脯的大鳥昂首挺立,為那棵女貞樹惟一高標出樹冠枝條增加了高度,從而改寫了一棵樹與天空的距離。風吹枝動,它悠然靜穆地仰望,朝著更加向往的高度飛去。這一切,和我一直以來,在樹下看鳥,是完全不同的。
  
  沒有任何的花兒綻放。太久太久也沒有悉心聆聽過一只鳥的歡唱了。錯過鳥鳴繽紛,也許就錯過了這個嶄新的季節。這樣的季節,應以黛綠作背景,設一場奢華的鳥鳴盛宴,與你相約,讓我們從高處欣賞一只或幾只鳥。變換一個觀賞角度,是多么美妙的事情。盡管,鳥兒的歌聲會被即將到來的夏蟲的淺唱所代替,縱然歲月的完美終會被打碎,而割傷人心。我,曾經擁有的這一刻,是多么的與眾不同。
  
  天空,或許晴朗。
  或許,陰晦。
  什么,都無法左右我愉悅無比的心情。

12、 這個春天,海棠依舊,卻物是人非。
  
  春雨過了,春雷過了,春風也過了。“寂寞深閨,柔腸一寸愁千縷。惜春春去,幾點催花雨。倚遍欄干,只是無情緒!人何處?連天衰草,望斷歸來路。”易安的心情,猶如此時天氣,此時季節,此時的我……
  
  窗外,沒有明月,沒有繁星。暗淡的夜空,飄蕩著絲絲冷風。隨風而來的,不知是什么花香,淡淡的,卻帶有一絲憂傷。“人悄悄,月依依,翠簾垂。更挪殘蕊,更拈馀香,更得些時。”沒有月的此刻,就讓這隨風來的花香,縈繞身旁。
  
  是夜,靜的出奇。聽不到夏蟲的鳴叫,聽不到秋葉的掃地,更聽不到冬雪的簌簌。我在聽,聽到了花開的聲音。這是這個季節獨有的聲音。像一曲憂傷的旋律,破碎的美麗。“花影壓重門,疏簾鋪淡月,好黃昏。”看不到花影壓重門是如何的美景,也不見疏簾鋪淡月怎一番意境。夕陽西下,只有影子被拉得長長的。

  
 
 該是出去散心的時候了。記不得多久沒有出門了。今天偶然從街上路過,久違了的垂柳卻是如此青翠,已不見當時泛青的蕭瑟。賣花担上,買得一枝春欲放。留住了花,卻也留不住整個春天。“蕭條庭院,又斜風細雨,重門須閉。寵柳嬌花寒食近,種種惱人天氣。險韻詩成,扶頭酒醒,別是閑滋味。征鴻過盡,萬千心事難寄。”易安總是借酒消愁,我不是。易安也卻心事重重,我呢?我不知。
  
  “小風疏雨蕭蕭地,又催下、千行淚。吹簫人去玉樓空,腸斷與誰同倚?一枝折得,人間天上,沒個人堪寄。”她們說,讀著這首詞,總會有淚水落下。我未曾落淚,心里卻也總不是滋味。春天了,卻總是越發的悲傷。吹簫人已不在,倚門回首,總是未語淚先流。
  
  轉過身,滿地的花瓣撒了一地。滿院的綠肥紅瘦,也或許告訴我,春天,也會有別離。“小院閑窗春己深,重簾未卷影沈沈,倚樓無語理瑤琴。”再美的春景,卻怎也提不起易安的心情。總是這般憂郁,總是這般低沉。很想給心情畫上一束陽光,來映襯這個五彩的春天,可是,卻忘了陽光是什么顏色……
  
  也罷,也罷。酒醒熏破春睡,夢斷不成歸。這個春劫,卻也在劫難逃。易安說海棠開後,正是傷春時節。海棠花瓣早已隨風而去,那么,此春傷已過。借易安一句話結束此文。海棠落,又還春色,又還寂寞。罷也……
 13、前天夜里,幾點風雨敲窗,夢醒。晉江的春天,幾番含羞帶怯,遲遲來臨。

斜風,細雨。撐著小小的傘,聽點點滴滴,雨聲青翠。柳絲初斜,玉蘭又白,恍惚回到青春的故鄉,杏花春雨江南。

“蕭條庭院,又斜風細雨,重門須閉。寵柳嬌花寒食近,種種惱人天氣。” 淺淺地吟誦著李清照的詞句,仿佛一千年的文采風流,驀地輪回。

 又是寒食也。

  寒食,一個消失的古老節日。介子推焚死在綿山,已是兩千多年。現代社會冬暖夏涼,只是偶爾見花開,才驚覺東風暗換年華。柴火,多換成了燃氣煤氣。換季,早已不用改火。

 寒食,只是在古典詩詞里,煥發漫漫詩意。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今早起床,竟然陽光明媚,春風駘蕩。

  頭一年的清明假期開始了。本來今天去十渡踏青,改留在家里,呷一杯易安的扶頭酒,乘著吹面不寒的楊柳風,夢回宋朝。

  14、讀到“寵柳嬌花寒食近”,心中不僅一動,明日該為寒食節了吧?寒食將近,種種惱人天氣,不知古人為何也這樣認為呢?總是“多少事,欲說還休?”。

   多少游春意,在“黃昏疏雨”的落寞中消彌于無形。梨花榆火何必催,一番風雨又寒食。斗草的習俗早已在歲月的塵埃中湮滅,渺無蹤跡,只有在“酒趁哀弦,燈照離席”之際,“閑尋舊蹤跡”了。


 想起二千六百多年前的那個日子。不知抱樹而死的介之推在生命彌留之際是否真地有“魂魄山河氣”的壯烈?不求利祿——不求利祿,何必著于痕跡呢?這樣想有點唐突古人了,呵呵,只是后輩小子常常會想:修祠立廟,禁火寒食,這一切于曾經的生命而言到底意味著什么呢?

*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05:55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

    © 2022 - 民初思韻 - 清末民初傳奇時代的發現   探討傳統簡明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