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端淑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不為,則易者亦難矣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彭端淑
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不為,則易者亦難矣。

     [譯文] 天下事有困難和容易的區別嗎?只要去做,那么困難的也容易了;不做,那么容易的也困難了。

 [出典]  清 彭端淑《為學》

    注:

    1、原文: 為學   [清]彭端淑

  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人之為學有難易乎?學之,則難者亦易矣;不學,則易者亦難矣。

  吾資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學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與庸也。吾資之聰,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棄而不用,其與昏與庸無以異也。圣人之道,卒于魯也傳之。然則昏庸聰敏之用,豈有常哉!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貧者語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缽足矣。"富者曰:"吾數年來欲買舟而下,猶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貧者自南海還,以告富者,富者有慚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幾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貧者至之,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

  是故聰與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聰與敏而不學者,自敗者也。昏與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與庸而力學不倦者,自力者也。

     2、字詞解釋:

  為學:做學問,求學。

  資:天資,資質。

  昏:頭腦迷糊。

  逮:到,及。

  材:才能。

  庸:平凡,平庸。

  旦旦:天天;每天。

  怠:懶惰,松懈。

  倍:超過。

  屏棄:摒棄,舍棄。

  圣人:指孔子。

  道:思想,言論。

  卒:終于,最終。

  魯:原意遲鈍,這里指曾參。相傳曾參把孔子的學問傳給子思,子思又傳給了孟子。

  用:用處,功用。

  豈:難道。

  常:不變的,固定的。

  鄙:邊遠的地方;邊境。

  語:讀四聲,告訴。

  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屬浙江省舟山群島)。

  何如:如何,怎么樣?這里是商量的語氣。

  缽:佛教徒盛飯的用具。

  買:花錢雇用。下:南下,沿著長江往下游走。

  越,到,同“及”。 越明年:到了第二年。

  慚色:慚愧的面色。

  去:距離。

  顧:還,反而,難道。

  焉:加強語氣的助詞。

  哉:表示反問語氣,相當于“嗎”。

  恃:憑借,依靠。

  買舟:雇船。

  以:相當于“把”、“拿”、“將”。

  猶:還,尚且。

 

     3、【譯文】

  天下的事有困難和容易的區別嗎?只要去做,困難的事也變容易了;如果不做,容易的事也變困難了。人們求學有困難和容易的區別嗎?只要去學,困難的事也變容易了;如果不學,容易的事也變困難了。

        我天資愚鈍比不上別人(聰明);我才能平庸比不上別人(有學問)。(但是)(我)天天學習,長久(堅持)不懈怠,等到成功了,(我)也就不知道那些愚鈍和平庸了。我天資聰明超過他人;我才學敏捷超過別他人;(假如)(我)摒棄(我的聰明敏捷)不用,那與愚鈍的人和平庸的人沒有不同了。孔圣人的學說,最終由遲鈍的人(指曾參)才傳播下來的。(從這些來看)那么愚笨平庸聰明敏捷的作用,難道是固定不變的嗎?

  四川的邊境有兩個和尚,其中一個貧窮,一個富有。窮和尚告訴富和尚:“我要去南海,怎么樣?”

  富和尚說:“你憑著什么去呀?”

  窮和尚說:“我有一個盛水的瓶子和一個盛飯的缽就足夠了。”

  富和尚說:“我幾年來一直想雇船沿著長江往下游走,還沒去成呢。你憑著什么去呀?”

  到了第二年,窮和尚從南海回來,把事情告訴了富和尚,富和尚露出了慚愧的神色。

  西邊的蜀地距離南海不知道有幾千里遠啊。有錢的和尚不能到,沒有錢的和尚卻可以到達。人們要樹立志向,難道還不如蜀地邊境的和尚嗎?

  所以聰明和才能,既可以依靠,又不可以依靠;自己靠著聰明與敏捷而不努力學習的人,是自己毀了自己。昏昧和平庸,可以限制人又不可以限制人;不被自己的昏昧和平庸限制,而不知疲倦、努力學習的人,會靠自己的努力獲得成功。

       4、彭端淑(約1699一約1779年),男,字樂齋,號儀一,四川丹棱人。他是清代四川的著名文學家,與李調元、張問陶并稱清代四川三才子。

       彭端淑在為官期間,雖力求進取,決心興利除弊,上報朝廷,下慰民望,不愿碌碌終此一生。但是,當時的清王朝已進。人極為興盛的乾隆時代,經濟文化也出現了相當繁榮的興旺景象,而階級矛盾、民族矛盾以及統治階級內部的斗爭也日益尖銳復雜了起來。彭端淑在多年的為官生涯中,看到了清王朝表面繁榮下面民生維艱的社會現實,官場中的明爭暗斗,最高統治者的好大喜功,因而內心逐漸滋生了一種憤懣和惆悵之情,消極避世的隱追思想也逐漸地發展了起來。他在一次監督運送大十去粵西的歸途中,失足落水,雖幸免于死,但卻認為這是大難即將臨頭的預兆。他仰天長嘆:“人于宦途不滿意,輒以咎人,此誰擠之者!今不葬魚腹,天于我厚矣,復何望焉。”即由廣東辭官歸蜀。

       彭端淑在五十歲以前,主要是致力于八股和古文。盡管他在古文方面“學之可為至篤”,然而在清廷專制統治和“文字獄”的壓力下,他是不敢也不可能“妄有所作”的;而束縛思想的八股文也妨礙了他在文學上的發展。直到近五十歲時,他的一些作品才表現出激越奮進。深沉穩健的傾向,給人以鼓舞和教益。

 

     5、

《為學》原題是《為學一首示子侄》,是彭端淑為勉勵他的子侄輩努力學習而寫的,勸誡晚輩立志求學,勤奮努力。《為學》闡述“事在人為”的道理,告訴人們無論做事還是求學,難易是可以互相轉化的,關鍵是在于是否“為”。這至今仍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在文章中,作者并沒有直陳其理,而是通過講故事,做形象類比的方式講道理。

 

文章可以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節)揭示難易轉化的關鍵在于“為”或“不為”。

 

文章從“天下事”寫起,“為學”是“天下事”之一,自然引到“人之為學”。

 

同時從正反兩方面揭示了“難”、“易”相互轉化的關鍵,強調了“為學”取得成就的關鍵在于主觀的努力,具有很強的說服力。開頭用兩個設問句,引發讀者思考。

 

第二部分

 

這部分用一個小故事說明外在條件是次要的,關鍵在于是否“為”。

 

作者不舉與“為學”有直接關系的事例,而是用“蜀鄙”貧富二僧“欲之南海”的故事,深入淺出地講述自己的觀點,讓后輩自己去領悟故事所蘊涵的道理,體現作者的循循善誘。

 

文章先用“鄙”點出了二僧住于四川的邊遠地區。邊遠偏僻、交通閉塞,要到千里之外的“南海”普陀山,的確相當困難。然后“貧”、“富”對舉,表明二僧的物質條件截然不同。然后以二僧的對話突出二僧物質條件的懸殊和主觀態度的不同,從而體現了主觀努力的作用。

 

貧者問富者:“吾欲之南海,何如?”富和尚開始使用疑問句——“子何恃而往?”表示富和尚極大的懷疑。“恃”字表明富和尚強調外在條件。貧者的回答是:“吾一瓶一缽足矣。”兩個“一”字,表現了他對物質條件要求之低;一個“足”字,表現出貧和尚面對困難戰勝困難的堅定信心。

 

富者說“數年來欲買舟而下”,“數年”、“買舟”表現富者計劃去南海的時間長,條件充足。而“猶未能也”的“猶”字,揭示富者外在條件的充分。第二次的“子何恃而往!”是感嘆句,與第一句不同,表明富者對貧者的嘲諷。

 

然而,富和尚條件優裕,由于沒有堅定的志向和實際的行動,依舊沒有去成南海,而貧和尚只憑一瓶一缽就實現了南海朝覲的愿望,是由于他有堅定的志向,并能付之于行動。

 

蜀鄙二僧這個故事,雖與“為學”沒有直接關聯,但卻論證了“為之則易,不為則難”,“學則易,不學則難”的觀點。通過兩個和尚的類比,生動形象講述道理:“為學”關鍵在于“立志”,更在于行動。

 

第三部分(第7節)從故事引出結論,揭示出“立志”與“為學”的關系,點明中心論點。

 

用反問句點明故事的結論——“為學”貴在立志,貴在行動。告誡人們只有勇于實踐、發奮努力、持之以恒,才能化難為易,實現目標。

 

全篇文氣活潑,敘事生動,比喻淺顯,語言流暢,有較強的哲理性。

 

 

 

6、“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
    寥寥數語,卻闡明了一個簡單的道理,即:凡事要付諸行動。任何遠大的理想、宏偉的計劃和美好的愿望,如果沒有實際的行動,那只能是空中閣樓,水中之月。

 

 成功的基礎,在于一個“敢”字和一個“干”字。敢,代表的是一種無所畏懼的氣概和堅定的信念;干,則是把想法和愿望付諸于行動。二者不可或缺。

    我欣賞這樣一句話:“風景其實在任何高度都可以美麗, 人生其實在任何位置都會有奇跡!!” 


    任何高度都有風景,只在于你是否有將自己置身于風景之外;任何道路都會走向成功,只在于你是否有堅定踏實的步伐。

    不必盲目地去崇拜任何人,其實,最值得崇拜的,正是你自己!

 

7、新觀點:

   假如僅以“欲之南海”為目的,那么毫無疑問,貧僧比富僧完成任務的效率要高得多。但貧僧所有的收獲,不過是他一個人辛辛苦苦地去了趟南海而已。隨著這一任務的完成,他投入的努力所帶來的回報也就結束了。他要想再去南海,只能再受一次徒步化緣的苦。等到他年老體衰、無力遠行時,就只能望洋興嘆了。要是別人想去南海,他除了憑自己的經驗介紹一下旅行路線、風土人情、化緣訣竅外,恐怕也提供不了更大的幫助。而等到富僧攢夠了錢買了船,他不但可以隨時去南海,還可以邀上其他無力單獨去南海的人一同前往。除了去南海,他的船還可以派上別的用場,無論運人、送貨、搶險救災,對人對己都大有好處。即使國家宗教政策或社會風俗發生了重大變遷,和尚當不下去了,富僧也可以靠經營船運業務為生。——由此可見,成本最低、見效最快的方案,未必是長期收益最大的方案。

   這篇文章畢竟是寫于封建時代,難免帶有自然經濟的烙印。好在所說的事不過是去趟南海,尚是個人憑借肉體和意志可以完成的任務。在當今這個經濟技術日新月異的時代,貧僧思想的局限性就更加明顯。試想假如是去月球呢?除了積累資金技術造火箭飛船的“富僧路線”以外,還能有別的辦法嗎?貧僧這種思想,只著眼于用現有資源滿足眼前需求,不屑于為未來的發展進行投入,不考慮怎樣壯大自己的實力,更不去預見可能到來的新的挑戰和機遇。既然數手指頭能解決問題,就用不著算盤;算盤能算的題,何必用計算器;計算器勉強夠用了,要電腦干什么……歷史要是按這個思路發展,人類至今還停留在數手指頭的階段。

   這篇文章的主題是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這是完全正確的。但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并不僅僅限于“吃苦耐勞”這一種方式。總有一些道德家鄙視財富,否定經濟利益,忽視物質力量,聲稱“要重視人的因素”。重視人的因素本沒有錯,他們的錯誤在于割裂了“物”與“人”的關系。一切物質財富都凝聚了人的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都是人類智慧的產物。善于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為人服務,善于積累勞動成果,是人區別于動物的根本標志。財富的多寡、技術的高低,難道和人的努力、和人的素質毫不相關嗎?富僧想買舟南下,并不是消極懈怠,又何必“有慚色”呢?

文章中的這個故事,不知是作者自己所編還是引于他處。佛教中有“小乘”與“大乘”兩種思想。“小乘”講自我解脫,“大乘”講普渡眾生。故事中說到了僧和船,是不是有某種喻示呢?作者想用這個故事來說明他自己的觀點,可惜他只做了淺層的解釋。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06:57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

    © 2022 - 民初思韻 - 清末民初傳奇時代的發現   探討傳統簡明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