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現代化理論與中國現代化之路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現代化運動及其理論萌創
  1.現代化運動及其涵義
  現代化是一個歷史現象,或者是對一段歷史進程的總的描述。現代化研究的最大困惑 ,也許來自對“現代”和“現代化”兩個詞的理解。這兩個詞,包容性大,又比較含糊 ,而且其內涵與外延是動態的。這種包容性的模糊性反而增加了其吸引力。一般而言, “現代”至少有兩層含義,一是用來劃分歷史時代的時間尺度,一般指文藝復興以來的 歷史階段;二是用來表達價值觀念與社會特征等的性質尺度,主要指文藝復興以來的新 現象與新特征。現代化是指在“現代”這段歷史時間里人類社會所發生的一系列深刻變 化,當然是指進步的變化,包括變化的過程與結果。現代化既是人類社會的發展過程, 也是發展目標。作為過程,現代化是指人類從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的轉變。傳統社會與 現代社會都是相對概念。如農業社會相對于工業社會而言是傳統社會,工業社會相對于 農業社會則是現代社會。所謂現代社會,是指社會發展階段上人類的理想與現實能力和 條件的一種耦合,即在某一歷史時段人類向理想社會邁進所能達到的最佳狀態,或在某 一歷史時期人類進步所能達到的先進模式。概括起來,現代化可以看做是經濟領域工業 化、政治領域民主化、社會領域城市化以及價值觀念領域理性化的互動過程。這種轉變 的動力從根本上來說是產生于人類在科學革命的推動下所獲得的空前增長的知識,從而 不斷增強對環境的控制能力。而所謂的現代化理論就是對這種變化過程的系統認識。
  2.現代化理論的萌創
  現代化理論也稱發展理論,以現代社會發展問題作為研究對象。最早源于19世紀中期 的孔德、圣西門、迪爾凱姆、韋伯等社會學家對現代社會問題的研究。20世紀五六十年 代以后,隨著二戰后大批走向民族獨立的國家加快經濟、科技發展,努力趕上世界先進 水平發展浪潮的興起而逐步形成與發展。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帕森斯、羅斯托、布萊克、 艾森斯塔特等人。
  現代化理論究竟何時誕生,以哪本著作為標志?社會變化是個古已有之的現象,任何社 會相對于過去的社會而言都是現代社會。過去的歷史學家是用神意或循環論來解釋社會 變化的。直到18世紀,啟蒙學者才開始用理性的發展作為線索試圖做出全面解釋。19世 紀的歷史學家則從進化論原理出發,用生物體進化來比擬社會進步,試圖尋找出其中的 規律。20世紀以后,又有工業化理論與發展理論等種種解釋,但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經 濟方面,甚至產生了現代化即工業化或經濟增長的觀念。當人們越來越認識到社會進步 是多層次變化時,就需要用嶄新的概念來描述這種現象。美國著名經濟學家西蒙·庫茲 涅茨創建了美國社會科學研究會經濟增長委員會,并創辦了該委員會的學術刊物《文化 變遷》雜志,由霍塞利茨任主編。1951年,該雜志編輯部在芝加哥大學舉行學術會議, 討論當時有關貧困與經濟發展不平衡問題、美國對外政策以及有關的各種理論。與會者 感到使用“現代化”一詞來說明從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的轉變比較合適。“現代化”這 個術語開始被學者廣泛使用。
      現代化理論五大流派
  從橫向角度分類,現代化理論于20世紀50年代發展至今,形成了五大主流。
  1.政治學方向
  現代化理論研究的政治學方向以亨延頓、伊斯頓、阿爾蒙德、阿普特等為代表。這些 學者認為政治現代化是國家現代化的核心,現代化最顯著的特征是國家政治制度的現代 化。國家的政治體制、民主制度的演化與變遷是這一研究方向的支撐點。提出政治現代 化的過程也是一個同質化、革命化、進步化、全球化與不可逆化的過程。主張政治民主 化、自由化、分權化與秩序化,強調政府權威的合理性與政府能力的有效性。其代表作 有伊斯頓的《政治體系》、阿爾蒙德的《發展中的政治經濟》、亨廷頓的《變化社會中 的政治秩序》以及《第三波:20世紀后期民主化浪潮》、阿普特的《現代化的政治》等 。
  政治學家主要是從政治結構的分化與政治參與的擴大來解釋現代化的。例如亨廷頓提 出的政治現代化包含兩個關鍵領域,第一,政治系統內部權力的分配必須首先具有革新 政策的能力,即通過國家的行動促進社會與經濟改革;其次必須具備能成功地把現代化 所產生的社會力量吸收進政治系統的能力。以這個理論為基礎,政策的革新應當從權力 分配中得到鼓勵,這樣的權力分配既不是高度集中的,也不是過分分散的。現代化是政 治系統內部權力的再分配,即摧毀地方的、宗教的、種族的或其他的權力中心,把權力 集中在國家的政治機構中。這樣一個急劇的變化需要把新的社會力量吸收到政治活動中 來。反過來,要維持現代化的速度又必須依賴系統的被接受以及新加入的社會群體的適 應能力。政治結構上的這兩個要求是相互聯系著的。
  2.經濟學方向
  現代化研究的經濟學方向以羅斯托、弗蘭克、庫茲涅茨、格爾申克隆等為代表。這些 學者主要從物質層面對現代化進行歷史考察,認為現代化的核心內容是經濟現代化,而 經濟現代化的主體是工業化與城市化,保證經濟持續增長是實現現代化的關鍵。這一研 究方向注重經濟增長與政治、文化、宗教與意識形態的變遷之間內在規律的研究;注重 不同類型經濟現代化成長模式與動力機制的研究;注重經濟現代化成長階段特征的研究 ,以及經濟現代化成長不同階段之間躍遷變化條件的研究。其代表作有羅斯托的《經濟 發展階段:非共產黨宣言》、庫茲涅茨的《現代經濟增長:發現與思考》、格爾申克隆 的《對現代工業化“前提條件”概念的反思》和弗蘭克的《世界體系中的危機與依附關 系的轉變》等。
  經濟學家認為,現代性是指工業與服務業在社會中占有絕對優勢并起著主導的作用, 可以用人均國民收入來衡量,也可以用三個產業在國民總收入中所占比重來衡量。馬里 昂·列維則認為以非生命能源的運用在全部能源中所占比例來衡量比較科學,比例較高 的社會就是比較現代的社會,反之就是比較傳統的社會。沃爾特·羅斯托主張,所謂現 代社會就是具備有經濟持續增長能力的社會。羅斯托的起飛理論認為:“經濟增長的過 程最好是理解為,在大約二三十年的比較短暫的時期內,社會以及作為社會一個部分的 經濟所發生的帶有自動性質的自行轉變。”他認為任何社會遲早都會經歷經濟增長,而 經濟增長一般都可分為五個階段,即“傳統社會階段,起飛前聚集階段,起飛階段,趨 向成熟階段和高消費階段。在第一個階段上,對經濟的投資被人口增長以及不利于合理 經濟活動的結構和心理態度所抵消。當生產的增長超過消費的增長時額外的資本流動使 經濟能夠以自我持續的方式成長。需要一批精英認識到它不僅符合人們的愿望,而且可 能實現,它的基礎是教育的普及、有利于發展的金融機構和合理的經濟組織的形成,從 而使經濟獲得足夠的推動力,開始起飛并進入自我持續的增長。起飛階段有三個基本特 征:第一,生產投資率,即當年的工業投資占國民收入比例,從5%以下上升到10%以上 ;第二,某個或某些部門呈現高速度的增長,成為先導部門;第三,存在或很快出現有 利于促進現代化成分的社會觀念和政治制度”。
  3.社會學方向
  現代化研究的社會學方向以帕森斯、列維、勒納和穆爾等為代表,以社會進化論思想 為指導,以研究社會結構與功能的轉換與變遷為著力點。認為工業化是現代化的始發原 因,現代化是工業化的最終必然結果,現代化是一個從傳統社會的傳統性向現代社會的 現代性轉變的過程,現代社會與傳統社會的根本區別是社會結構的層次化與精細化、社 會功能的專門化與多樣化、社會運行機制的市場化與法制化、社會階層的流動化與平權 化、國家制度的理性化與權威化、政府能力的綜合化與集約化。該研究方向的代表作有 帕森斯的《現代社會體系》和《社會行動論》、列維的《現代化與社會結構》等。
  社會學家認為,現代社會與傳統社會之間的根本區別在于社會分層化與整合程度。這 些學者使用宏觀社會學方法,把社會系統當做分析的基本單位,分析“泛能化的”傳統 農民社會及其向“功能專門化的”現代社會發生轉變的各個階段中的三個基本方面,即 結構的分化、功能的專門化與整合。很明顯,他們的方法來源于塔爾科特·帕森斯的社 會行動理論,即把社會發展過程看做結構的進步性分化與功能的專門化。例如,斯梅爾 塞用結構分化的程度與功能的成熟性來區別傳統社會與現代社會。現代性指的是社會系 統中維持系統的潛在功能,處理緊張關系的功能,選擇目標的功能,適應與整合的功能 。它表現為五個方面的根本變化:在政治領域,簡單的村社權威系統讓位于以普選制度 、黨派制度和科層制度為基礎的民主制度;在教育領域,減少文盲,增強經濟生產技能 ;在宗教領域,世俗化的信仰系統代替傳統宗教;在家庭領域,擴展型的親緣紐帶失去 控制作用;在社會階層分化上,地理與社會的流動趨向于失去固定的、裙帶關系的等級 系統,而在這個過程中可能出現三種類型的變化,即結構的分化或功能更加專門化的、 自主性更強的社會單位的建立;整合,即平衡由于分化而造成的破壞;以及由于分化與 整合之間的脫節而產生的社會動蕩。
  有些社會學家認為,社會結構的因素在現代化過程中固然起著重要作用,但是,社會 現代化的必要條件是文化系統與價值觀念體系的變化。帕森斯在《社會行動論》中提出 ,任何社會都存在一整套“角色期待”,它規定了社會中每個成員彼此期待著要充當的 社會角色,社會則通過獎勵與分配系統對角色期待提供保護。社會角色期待及其保護機 制構成了“社會價值觀念體系”。社會價值觀念體系具有制約與強化每個社會成員行動 的能力,在個人社會行動的選擇過程中使角色期待得以實現。進行社會選擇的價值觀念 從選擇范圍而言,可分為依據血統、出身背景以及與某個(或某些)社會集團或個人關系 的特選型和不依據這類關系的機會均等的全選型;從選擇標準而言,可分為只重親緣關 系或裙帶關系的親選型或依據個人成績與能力的賢選型。于是,社會價值觀念體系在社 會選擇的過程中就表現為四種類型標準:一是全選一賢選型:這種價值觀念本質上是個 人主義與反權威主義的,個人可以在多種目標中進行自由選擇,同時也可以自由選擇達 到目標的手段。二是全選一親選型:這種價值觀念本質上是集體主義與權威主義,個人 的社會地位不取決于個人的成績與能力,個人的愿望與成就不受到重視,而國家被視為 達到發展目標的手段。三是特選—賢選型:這種價值觀念體系本質上是集體主義、權威 主義與傳統主義,個人的等級地位與親緣關系受到極大重視,個人的成就與能力雖然也 受到重視,但是,這種成就與能力只是指個人登上了社會等級結構的某個階梯,而不是 指某項具體任務的完成狀況。四是特選一親選型:這種價值觀念體系是傳統主義,只有 穩定與親緣關系受到重視,絕無“論功行賞”、講求效率與理性觀念。帕森斯認為,這 四類不同的價值觀念體系各自在一定的社會中占據主導地位,前兩種依次對經濟發展起 著某種程度的推動作用,后兩種依相反次序對經濟發展起不同的阻滯作用。
  4.人文心理學方向
  現代化研究的人文學方向以英克爾斯、麥可勒蘭德等為代表。這些學者認為現代化的 核心是人的現代化,人的現代化是實現由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轉變的最根本保證,并指 出人的現代化是現代化社會穩定、持續與健康發展的基石。一個國家現代化歷史進程的 演化就是人的價值觀、心理素質、行為特征的轉變與培育的過程,它尤其強調人的參與 意識、開放意識、進取精神、創新精神、獨立性與自主性。特別是英克爾斯等人提出的 現代化10項標準,為傳統工業時代現代化的實證研究與定量評價開拓了新思路,此標準 被國際社會廣泛用于評判發展中國家的現代化水平。這一研究方向的主要代表作有英克 爾斯的《人的現代化》和《社會主義與非社會主義國家的人的現代化》、麥可勒蘭德的 《選賢社會》等。
  研究現代化的心理學家認為,社會行動者的性格結構變化是社會系統現代化過程中的 關鍵因素。例如麥克勒蘭德提出的“成就動力論”(achievement motivation)認為,兒 童的培養方式是促進還是阻礙成就動力值(achieve)形成的關鍵因素,并與導致國民經 濟發展的企業家能力有密切的內在關系。“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不能僅僅從資本形成率 等經濟因素理解,還要從成就動力值水平的角度理解”。成就動力值并不是遺傳的,而 是兒童在童年生活的經歷與社會化的過程中獲得的。他調查了一些國家小學二、三、四 年級學生的讀物及童話故事,發現某個時期內兒童讀物中的成就水平值與一代人以后的 國民經濟發展有密切關系。為了準確地衡量成就動力值,他還提出了一個計量標準,即 計算這些故事中有關進取與以獲得成就為欲望的主題出現的頻率。麥克勒蘭德指出:“ 成就動力值較高的社會將會造就精力旺盛的企業家。反過來,又是他們推動了更迅速的 經濟發展。”
  美國另一位心理學家英克爾斯提出了現代人理論。他指出,在現代化研究中,經濟學 家只重視如何用人均國民收入來衡量現代化水平,政治學家也忙于從政治機構、組織結 構與功能來解釋社會的現代性。從經濟與政治角度去研究現代化固然重要,但如果忽視 了現代化進程所需要的那種類型的人,不去討論他們的心理特征是否能夠適應現代社會 的要求,是否跟得上現代社會的節奏,從方法論角度來說,就是嚴重的錯誤,因而也不 可能對現代化的各種問題做出滿意解答。今天一些發展中國家從西方先進工業國家引進 科學技術、企業管理方法、政治制度與形式、教育體制甚至全部課程,并且希望先進技 術在本國結出豐碩果實,使它們躋身于先進國家之林,但結果往往是失敗與沮喪。這些 沉痛的教訓使人們認識到,“如果一個國家的人民缺乏能夠賦予先進制度以生命力的廣 泛的現代的心理基礎,如果掌握和運用先進制度的人本身在心理、思想、態度和行為上 還沒有經歷一場向現代性的轉變,那么失敗和畸形的發展就不可避免”。英克爾斯強調 說,在任何社會與任何時代,人都是現代化進程中最基本的因素。只有國民在心理與行 為上都發生了轉變,形成現代人格,現代的政治、經濟與文化機構中的行政人員都獲得 了人格的現代性,這個社會才能稱做是真正的現代社會。否則,即使引進了先進的技術 、制度與觀念,即使發動了經濟起飛,也不會有自我持續與長期穩定的經濟增長與社會 變化。所以,培養現代心理特征、態度與行為的策略是建立現代社會秩序的各種策略中 極為重要的一環。
  但是,行為主義心理學家認為,無論是麥克勒蘭德的成就動力值理論,還是英克爾斯 的現代人理論,都著重于討論人格結構的外部表現,例如態度與觀念等,“對于解釋和 預測人的行為來說,作用并不大,因為它無力深入到人格的內在狀況中去進行測量和分 析”。他們認為過去的現代化理論對人的行為所作的研究很不充分,原因是社會學家和 經濟學家在討論經濟增長與社會變化之時只考慮了人的態度、觀念與人格,卻沒有認真 思考過人的行為的變化方向,因此,關于現代化的基本前提之一是發展中社會里的人的 態度觀念與人格結構變化的結論也是不充分的。他們提出了一種“行為調適理論”(the ory of behavior modification),試圖取代其他心理學理論。這個理論著重于“研究 個人所表現的外部活動及其與過去和現在的社會結構和心理狀態的關系。它是關于如何 使用積極的獎勵和消極懲罚來制約個人行為的模式”。價值觀念、態度與人格結構決定 了人的行為,行為反過來又改變了人的價值觀念、態度與人格結構。這個過程相互交替 。因此,必須集中力量研究這個交替過程如何進行。這種理論的核心是強化。不同的刺 激手段造成的強化形成了某種行為方式,個人行為之所以會呈現出不同的方式,是因為 有不同的系統與刺激,它們鼓勵某些反應,或抑制某些反應,導致行為方式的形成與轉 變。因此,發展中國家的行為模式應當從社會系統中的操作制約(operate conditionin g)上加以解釋。也就是說,并非人的態度、價值觀念與人格特征決定行為方式,而是操 作制約的程序決定人的行為。只要改變操作制約的程序就可以達到行為調適的目的,“ 一切人都屬于操作制約系統中的一個部分。因此,若要改變人的活動,只需要改變操作 制約系統中的某些成分,而沒有必要去改變人的價值觀念”。
  5.制度比較研究
  現代化理論的比較研究或制度學方向以布萊克和艾森斯塔特等為代表,主要從人類歷 史發展演化的角度,對不同國家的現代化歷程進行比較實證研究,提出現代化發展模式 多樣性的觀點,并對多樣化的模式進行深入詮釋與剖析;在研究方法上,開辟了定性研 究與定量研究相結合的多變量分析方法,應用其基本思想構建指標體系,對現代發展水 平進行評估。這一研究方向的代表作有布萊克的《比較現代化》和《現代化的動力:比 較歷史的研究》、艾森斯塔特的《現代化:抗拒與變遷》等。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國際研究中心主任、著名歷史學家布萊克教授提出了用比較方法與 跨學科方法展開現代化研究的主張,他認為,早期的現代化理論過多地強調了西方影響 的作用,忽視了對各類正在現代化的社會內部文化傳統的研究,而“現代化理論與其他 任何社會變化理論的不同之處,在于它應當把四個方面的內容作為研究領域。第一,它 應當重視評價前現代社會中產生的有利于或阻礙現代化的各種因素。第二,它應當把反 映在科學革命與技術革新中的知識進展看做社會變革的原動力,正是知識進展使這類社 會變革區別于過去的任何社會變革。第三,它應當著重于檢驗某個社會在政治、經濟、 社會、文化與科學進步所提供的可能性面前利用這些因素的能力。第四,它應當批判性 地評價某個社會的領導者如何利用各種政策去改造傳統制度與觀念的遺產,在這樣的基 礎上利用可行政策來有選擇地借鑒先進的現代社會,并推動現代化進程”。為了說明他 的觀點,布萊克教授選擇了有關文章,主編了《比較現代化》一書。這本論文集出版后 推動現代化理論家重新檢驗過去提出的理論與觀點,從而開辟了研究的新方向,標志著 美國現代化理論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的重大方向性轉變。那種認為西方制度與價值觀念 應當為全世界各個民族與地區仿效,因而只有照搬西方的全部制度與觀念才能實現現代 化的觀點遭到了批判。對任何一個社會來說,它的現代化過程必定要受到外界刺激的影 響,這種影響有時甚至非常重要,但是,現代化作為社會變化的一種進程,不可避免地 要同傳統文化發生互動。與正確對待傳統文化相比,如何對待來自外界的推動力畢竟是 屬于第二位的問題。因此,現代化理論的首要任務是從各種社會內部的文化傳統本身出 發,加強對文化傳統的研究,以確定在新時代與新條件下應當保留哪些有利于現代化的 因素,拋棄哪些阻礙現代化的因素。這種基本觀點對于現代化理論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特別是我國經過一段時期的現代化道路探索之后重新審視現代化理論,它的重要性就更 為明顯。
      構建我國科學的現代化理論
  西方現代化理論存在不可克服的缺陷、局限性與片面性。西方現代化理論離開了社會 經濟基礎對觀念文化與整個上層建筑的基礎性、決定性作用,片面主張“文化決定論” 與“文化原動力論”,把文化不適當地夸大為是決定現代化的命運、發展方向與進程的 最重要的因素與根本力量。由于缺乏科學的歷史觀,因而西方現代化理論無法深刻地理 解現代化運動與人類歷史命運的關系,不能正確把握現代化的歷史本質是人類走向徹底 解放的歷史過程,未能從歷史與理論邏輯的統一上科學、深刻地揭示現代化的基本規律 與基本趨勢。
  西方現代化理論的局限性、片面性集中表現在從西方國家的價值觀與利益立場出發, 把西方國家現代化的具體道路與模式,作為全人類現代化的惟一道路與模式,把西方文 化的價值觀強加給廣大發展中國家。美國、歐洲一些“現代化理論”的理論家們從20世 紀50年代起,極力鼓吹現代化等于西方化的論調,把人類現代化進程描繪與解釋為世界 范圍內不發達國家向美國、歐洲等西方國家看齊與過渡的過程;竭力主張發展中國家欲 實現現代化,不僅要引進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仿效西方國家走過的發展道路與模式, 而且還必須全盤引進、照搬西方的文化價值觀念與社會政治制度。為兜售“歐洲中心主 義”,西方一些學者還把美國、西歐國家的經濟、政治、文化作為現代化模式的惟一標 準,把發展中國家凡是與之不同的制度、文化等統統斥之為必須徹底拋棄的傳統,把現 代化與各國、各民族的傳統完全對立起來。
  西方現代化理論的這些觀點是片面狹隘、缺乏科學根據的。現代化是人類歷史發展過 程中一個不可逾越的重要階段,在現代化進程中當然具有帶普遍規律性的原則、任務與 要求,需要人們自覺遵循。而西方發達國家的現代化走在前面,自然積累了許多寶貴的 經驗,但有許多教訓,值得后來者學習與借鑒。但是,這不等于世界各國、各民族的現 代化發展只能走西方發達國家所走過的道路。其實,所謂“西方化”的道路也是多種多 樣的,美國、英國、德國、法國所走過的現代化道路并不完全一樣,西歐、北歐、北美 的現代化模式也各有特點。何況發展中國家的地理歷史、文化傳統、經濟基礎等與西方 發達國家差異很大,不可能完全搬用西方現代化模式,走西方國家走過的道路。與西方 “現代化理論”的觀點相反,國際上一些學者所提出的“依附論”則認為,不發達國家 之所以不發達,是長期受西方發達國家統治、控制與剝削的結果,是由于不發達國家在 世界資本主義經濟體系中處于依附地位所造成的。主張不發達國家要發展,實現現代化 ,惟一的辦法就是斬斷同西方發達國家的聯系,擺脫依附狀態,走自主發展的道路。顯 然,這種片面、偏激的觀點也是不可取的。誠然,不發達國家要爭取走自主發展的道路 ,擺脫對西方發達國家的依附,無疑是對的。但是,在世界經濟日益走向一體化的今天 ,不發達國家要想切斷與西方發達國家在經濟、科技、文化等方面的聯系,排斥西方發 達國家的成功經驗與經濟技術合作,是難以發展起來的。
  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歷史任務是通過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達到實現現代化 的目標。在此過程中,當然需要學習借鑒現代化先行國家的成功經驗與歷史教訓,吸收 西方現代化理論的合理成分,自覺認識、把握并遵循現代化的普遍性原則與要求。切不 可因對現代化的一般規律認識不科學、把握不準確,或過分強調本國、本民族的特殊性 ,而違背了現代化進程的客觀規律,離開了人類文明進步的共同大道。與此同時,我們 要自覺地以馬克思主義哲學與歷史觀為指導,認真、深入地研究并揭示人類現代化的歷 史本質、歷史邏輯與發展趨勢;在堅持馬克思主義社會發展觀與鄧小平發展理論的基礎 上,努力構建科學的現代化理論,從本國歷史與現實出發,探索與完善有中國特色社會 主義的現代化道路與模式。
  
  
  
改革與理論鄭州15~19D4中國政治周毅20032003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作者:改革與理論鄭州15~19D4中國政治周毅20032003

網載 2013-09-10 21:59:29

[新一篇] 西方民族音樂學思想對中國的影響:歷史與現狀的評估

[舊一篇] 西方經濟公平觀的演進及其啟示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