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譯文]  回想當初出征時,楊柳飄飄隨風吹;如今回來路途中,大雪紛紛滿天飛。

  [出典]  春秋  《詩經·小雅·采薇》

   注:

   1、《詩經·小雅·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歸曰歸,歲亦莫止。靡家靡室,獫狁之故。不遑啟居,獫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歸曰歸,心亦憂止。 憂心烈烈,載饑載渴。我戍未定,靡使歸聘。

  采薇采薇,薇亦剛止。曰歸曰歸,歲亦陽止。  王事靡盬,不遑啟處。憂心孔疚,我行不來。

  彼爾維何,維常之華。 彼路斯何,君子之車。 戎車既駕,四牡業業。豈敢定居,一月三捷。

  駕彼四牡,四牡骙骙。 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魚服。豈不日戒,獫狁孔棘。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 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行道遲遲,載渴載饑。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2、注釋:

    選自《詩經》。這首詩表現西周后期戍邊戰士的生活與情感。

  薇:豆科植物,現叫野豌豆苗,可食用。

  作:長出,生出,這里指初生。

  止:用于句尾的語氣助詞。無實義。下同。

  曰歸曰歸,歲亦莫止:意思是說要回家了要回家了,但已到了年末仍不能實現。曰,言,說。一說發語詞,無實義。 歸,回家。莫,即今“暮”字。 

  靡室靡家:沒有正常家庭生活。靡,無。室,與“家”義同。

  獫狁(xiǎnyǔn):又作“獫狁”我國古代北方少數民族,到春秋時代稱為戎、狄,戰國、秦、漢稱匈奴。

  不遑啟居:沒有時間安居休息。不遑,不暇。惶,閑暇。啟居,跪、坐,指休息、休整。居,安坐,安居。古人席地而坐,兩膝著席,危坐時腰部伸直,臀部與足離開;安坐時臀部貼在足跟上。 下文的“不遑起處”與此意思相同。

  柔:柔嫩。“柔”比“作”更進一步生長。

  烈烈:熾烈,火勢很大的樣子,此處形容憂心如焚。

  載饑載渴:又饑又渴。載……載……,即又……又……。

  我戍未定:我駐守的地方還不安定。戍,防守,這里指防守的地點。定,安定。

  靡使歸聘:沒有使者回去帶上對家人的問候。使,使者。聘,問侯。

  剛:堅硬,指薇菜的莖葉變老了。

  陽:指陰歷十月,小陽春季節。

  王事靡盬(gǔ):征役沒有休止。 王事,指征役。盬,休止,止息,了結。

  孔疚:非常痛苦。孔,非常。疚,病痛,苦痛。

  我行不來:我出征以來從未有人來慰問。來,同“勑”,慰勉。

  彼爾維何:那開得很茂盛的是什么花?爾,同:“ ”,花盛開的樣子。維,語助詞。

  維常之華:是棠棣花。 常,即棠棣,木名,開紅花、白花。華,同“花”。

  路:通假作“輅”,指高大的戰車,將帥作戰時用的車。又叫戎車。周代是時戰爭是車戰。

  斯:語氣詞,無實義。

  君子:指將帥。

  戎車:兵車。

  四牡業業:駕兵車的四匹雄馬高大雄壯。牧,雄馬。業業:高大雄壯的樣子。

  三捷:指交戰頻繁。捷,“接”的通假字,與敵交戰。

  骙(kuí)骙:強壯的樣子。

  君子所依:將帥坐在戰車上。依,乘坐。

  小人所腓(féi):戰士(步兵)借車作掩護。小人,指士卒。腓,庇,掩護。

  翼翼:形容行列整齊動作熟練的樣子。

  象弭(mǐ)魚服:兩端用象骨鑲飾的弓,用鯊魚皮制作的箭袋。象弭,象牙鑲飾的弓。魚服:鯊魚皮制成的箭袋。服,通“箙”,盛箭的器具。形容裝備精良。

  豈不日戒:怎么能不每日警備呢?日戒,日日戒備。

  獫狁孔棘:獫狁之難非常緊急啊。 孔,副詞,甚,很。棘,同“急”。

  往:這里指當年離家出征。

  依依:形容樹枝柔弱,隨風搖擺的樣子。

  思:語氣助詞。

  雨:作動詞,下雪。

  霏霏:雪花飛舞的樣子。

 

 

   3、譯文1:

     采薇菜啊采薇菜,薇菜芽已破土鉆。說回家啊說回家,一年已經過大半。

   沒有家也沒有室,只因獫狁來侵犯。不能安坐與定居,只因獫狁常為患。

  采薇菜啊采薇菜,薇菜莖葉多柔嫩。說回家啊說回家,心中憂思多深沉。

  憂心如火猛烈燒,又如饑渴實難忍。駐守營地不固定,沒人回鄉通音問。

  采薇菜啊采薇菜,薇菜莖葉變粗硬。說回家啊說回家,今年陽月又已臨。

  王室公事無休止,不能片刻享安靜。憂思在心真痛苦,我今遠行難歸省。

  那是什么花盛開?棠棣爛熳一叢叢。高大馬車又誰乘?那是將帥所專用。

  駕御兵車已起行,四馬壯碩氣勢雄。不敢安居戰事頻,一月三次捷報送。

  駕起四馬驅車行,四馬強壯神奕奕。將帥乘車作指揮,士卒靠車作掩蔽。

  四馬步子多整齊,弓飾象牙箙魚皮。每天豈能不警戒?獫狁侵擾勢緊急。

  當初離家從軍去,楊柳依依輕搖曳。如今返鄉解甲歸,雨雪飄飄飛滿野。

  道路長遠慢慢行,又饑又渴愁腸結。我的心中真悲傷,誰知我有多凄切。

    譯文2: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新芽已長大。說回家呀道回家,眼看一年又完啦。有家等于沒有家,為跟玁狁去廝殺。沒有空閑來坐下,為跟玁狁來廝殺。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柔嫩初發芽。說回家呀道回家,心里憂悶多牽掛。滿腔愁緒火辣辣,又饑又渴真苦煞。防地調動難定下,書信托誰捎回家!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已老發杈枒。說回家呀道回家,轉眼十月又到啦。王室差事沒個罷,想要休息沒閑暇。滿懷憂愁太痛苦,生怕從此不回家。

    什么花兒開得盛?棠梨花開密層層。什么車兒高又大?高大戰車將軍乘。駕起兵車要出戰,四匹壯馬齊奔騰。邊地怎敢圖安居?一月要爭幾回勝!

     駕起四匹大公馬,馬兒雄駿高又大。將軍威武倚車立,兵士掩護也靠它。四匹馬兒多齊整,魚皮箭袋雕弓掛。哪有一天不戒備,軍情緊急不卸甲!

    回想當初出征時,楊柳依依隨風吹;如今回來路途中,大雪紛紛滿天飛。道路泥濘難行走,又渴又饑真勞累。滿心傷感滿腔悲。我的哀痛誰體會!

 

 

   4、《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大約五百多年的詩歌311篇,由于“小雅”中的笙詩六篇有目無辭,因此實際為305篇。《詩經》共分風、雅、頌三個部分。其中包括十五“國風”,有詩160篇;“雅”分為“大雅”、“小雅”,有詩105篇;“頌”分為“周頌”、“魯頌”、“商頌”共計40篇。《詩經》據音樂的不同分為《風》、《雅》、《頌》三部分。“風”是帶有地方色彩的音樂,十五“國風”就是十五個地方的土風歌謠。“雅”又有“正”的意思,當時把王畿之樂看作是正聲——典范的音樂。《大雅》、《小雅》之分。“頌”是專門用于宗廟祭祀的音樂。 《詩經》的作者成分很復雜,產生的地域也很廣。除了周王朝樂官制作的樂歌,公卿、列士進獻的樂歌,還有許多原來流傳于民間的歌謠。這些各個時代從各個地區搜集來的民間樂歌,由官方搜集和整理,并對作品進行過加工整理,制作樂歌。經過修改后,這些現存的《詩經》,語言形式基本上都是四言體,韻部系統和用韻規律大體一致。秦代曾經焚毀包括《詩經》在內的所有儒家典籍。但由于《詩經》易于記誦,所以到漢代又得到流傳。漢初傳授《詩經》學的共有四家,也就是四個學派:齊之轅固生,魯之申培,燕之韓嬰,趙之毛亨、毛萇,簡稱齊詩、魯詩、韓詩、毛詩(前二者取國名,后二者取姓氏)。東漢以后,毛詩日漸興盛,并為官方所承認;前三家則逐漸衰落,到南宋,就完全失傳了。今天我們看到的《詩經》,就是毛詩一派的傳本。《詩經》是我國文學的光輝起點,它的思想性和藝術成就在中國文學、文化史上有著極高的地位。

    孔子曰:“不學詩,無以言。”放到現在來說,詩經在交際應用方面雖然沒有那么重要了,但對于一個人的文化修養卻依然有著不可低估的影響。

 

 

    5、《采薇》是《詩經·小雅》中的一篇。歷代注者關于它的寫作年代說法不一。但據它的內容和其它歷史記載的考訂大約是周宣王時代的作品的可能性大些。周代北方的獫狁(即后來的匈奴)已十分強悍,經常入侵中原,給當時北方人民生活帶來不少災難。歷史上有不少周天子派兵戍守邊外和命將士出兵打敗獫狁的記載。從《采薇》的內容看,當是將士戍役勞還時之作。詩中唱出從軍將士的艱辛生活和思歸的情懷。

    采薇,遣戍役也。文王之時,西有昆夷之患,北有狁之難,以天子之命,命將率、遣戍役,以守衛中國,故歌《采薇》以遣之,《出車》以勞還,《杜》以勤歸也。(《毛詩序》)  宣王之世,既驅獫狁,勞其還師之詩,前四章皆興也,下二章皆賦也。(〔漢〕申培《詩說》)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一倍增其哀樂。(〔清〕王夫之《姜齋詩話》卷一)

  《采薇》一詩是寫西周時期一位飽嘗服役思家之苦的戍邊戰士在歸途中所思所想,敘述了他轉戰邊陲的艱苦生活,表達了他愛國戀家、憂時傷事的感情。

  全詩共分六章,前三章以倒敘的方式,回憶了征戰的苦況。這位戍邊戰士長期遠離家室,戎馬倥傯。軍旅生活是那么艱苦,駐守地轉移不定,王室公事無休無止,戰士們無暇休息,有時還得采薇充饑。對此,難免怨嗟,產生渴望返回故鄉之情,但為了抵御狁的侵擾,為了實現邊境早日安定,戰士們堅持下來,恰當地處理了個人憂傷痛苦與保衛疆土的矛盾。

  四、五兩章筆鋒陡轉,描寫邊防將士出征威儀,全篇氣勢為之一振。先以自問自答的形式,流露出出征將士們雄糾糾氣昂昂的自豪感。接下來對戰車以及弓箭的描寫,顯示出將士們裝備的精良和高度警惕的精神狀態,使主人公的愛國思想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末章憶昔傷今。“昔我”兩句以樂景寫哀,“今我”兩句以哀景寫樂。然而在九死一生歸來之際,慶幸之余,難免痛定思痛;加之歸途艱難,又饑又渴,怎不悲從中來呢!

  此詩選自《小雅》,卻與《國風》同樣運用了重疊的句式與比興的手法。如前三章的重章疊句中,以薇的生長過程襯托離家日久企盼早歸之情,異常生動妥貼。第四章以常棣盛開象征軍容之壯、軍威之嚴,新警奇特。末章“昔我”四句,分別抒寫當年出征和此日生還這兩種特定時刻的景物和情懷,言淺意深,情景交融,歷來被認為是《詩經》中最有名的詩句。

 

 

    6、這是《詩經·小雅》中的一首戍邊之歌。全詩可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前三章,主要表現思歸之情,所以用倒敘手法寫起。這三章的前四句,以重章疊詞和循序漸進的方式,抒發思家盼歸之情。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心情越發急切難忍。正是這思鄉之情和為國赴難的責任感既矛盾又真實地交織著,也就構成了全詩的情感基調。第二部分包括第四、五章,主要寫將帥車馬服飾之盛和戍卒的辛勞。從字面上看,這一部分沒有寫思歸情愫,但那一股苦澀的情味始終縈繞在詩人的歌聲中。這些可憐的戍卒,當他們拖著疲乏的身子,掙扎著在車馬后面奔跑的時候,當他們靠著車廂躲避敵人飛矢的時候,當他們枕戈待旦的時候,怎能不加倍思念安寧和平的生活呢! 不能忽略的是,在這一部分的歌唱中還透露出對苦樂不均的怨恨情緒。第三部分是全詩中抒情意味最濃的章節。在一個雨雪紛飛的日子,戍卒終于踏上了歸途。這本來是一件令人興奮的事,然而我們在這里看不到一絲歡愉,只感到一片悲涼。長久的戍邊生活在戍卒心中留下了難以彌合的精神創傷,他是懷著一顆破碎的心走向故鄉的。在這里,詩人沒有直接傾訴內心的感情,而是以春天隨風飄拂的柳絲來渲染昔日上路時的依依不惜之情,用雨雪紛飛來表現今日返家路途的艱難和內心的悲苦,從風景畫面中自然流出,含蓄深永,味之無盡。這四句詩被后人譽為《詩經》中最好的句子

這首詩把抒情和敘事緊密結合起來,不少章既是敘事,又是抒情,讀來非常感人,是歷來為人傳誦的著名篇章之一。因為詩中所寫的是反對玁狁侵擾的戰爭,所以士兵們一方面表現出對長期出征的怨恨情緒,同時也表現出日夜戒備、英勇作戰的精神。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被稱為《三百篇》中最佳詩句之一。自南朝謝玄以來,對它的評析已綿延成一部一千五百多年的闡釋史。王夫之《姜齋詩話》的“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一倍增其哀樂”。他的評價意思是說當初離家出征的時候,心里是悲傷的,卻用楊柳春風這樣的明媚春光來反襯;如今走在回家的路上,心里是高興的,卻用大雪紛飛這樣的嚴寒景象來反襯。王夫之認為走在回鄉路上的士卒心里是“樂”的,這種理解未必正確。這位士卒一直非常牽掛家里,心里非常痛苦,當他終于能夠結束服役回家的時候,他的心里不只是單純的高興,而是百感交集。他希望馬上能回到家中,與家人團聚,而同時又會不由自主地担心家里發生什么不好的事情,因為自己離開家已經很久了。因此,從這個角度看,“楊柳依依”和“雨雪霏霏”的對比給他一種不勝今昔之感,正符合此時他復雜的感情。

 

 

 

 7、“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 這是詩經里一個著名的句子,它象一幅畫,把一個出門在外的旅人的心情表達得淋漓盡致。

 出門時是春天,楊樹柳樹依依飄揚,而回來時已經是雨雪交加的冬天。在一年的當兒,他經歷了什么已經盡在不言中了。

  我們可以想象,他的妻子在家等著他。我們可以想象他的戀人在故鄉等著他。即便是一年中受盡苦難,也要等到相見的一天。

  大雪中有一個人在獨行,遠處有一盞燈在為他亮著。那是他全部希望所在,是他活著的動力。為了楊柳依依,他可以忍受雨雪霏霏。整篇充滿著人性的美。古代人的交通不便,造就了人們思維的發達,把人的想象力發揮到極致。

     不敢想象,現在的男女會創造出如此動人心魄的圖畫。婚姻如同時尚,幾天過后就覺得不新鮮了。流行歌曲唱幾天,換新的是很正常的。新的式樣不新的,那么換上更新的吧。如果是這樣還倒罷了,以心換心,沒什么不對。夫妻忠誠,戀人坦蕩。合則留,不合則去,本來是一種理想狀態。

     可怕的是人的感情沾染上銅臭。所愛的不是人而是背后的社會關系,以及所帶來的社會利益,金錢、地位等等。為了金錢和享受,人幾乎會獻出一切,包括肉體,它本身就是賺錢的資源。

   “昔我往矣 楊柳依依”的時代已經終結。有時候我想,為什么我們時代出不了大作品,能永遠影響后來者的作品,原因是這個時代的經濟基礎已經發生了根本的變更,文化這個精神層次的東西也成了賺錢機器,其他的能逃脫嗎。

 

 

    8、“以哀景寫樂”是指詩歌創作中的情景反襯手法,這種手法具有獨特的藝術表現效果,那就是“一倍增其哀樂”。《采薇》詩中“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4句運用了這種手法,但并不具有對應關系。運用對比的方式。將時序之“今——昔”,物候之“柳——雪”,人生之“往——來”剪接融匯,創造出超越現實的典型畫面。短短4句詩,看似平淡,娓娓道來,卻充滿了強大的藝術感染力。同一個“我”,但有“今昔”之分,同一條路,卻有“楊柳依依”與“雨雪霏霏”之別,而這一切都在這一“往”一“來”的人生變化中生成。

 

 

   9、昨晚,看到“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十六個字時,不禁情動意搖,神思黯然。所有滄桑離別愁思,都在這十六字里一一呈現,就像看到一個遲暮老人臉上掛著悲傷,竟然讓人有些絕望。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也是悲傷的,但是這種悲傷應該是屬于年輕人的。展現在年輕的臉上的悲傷,應該是讓人有些欣慰和歡喜的。在年輕的時候經歷了這些傷痛,才會更懂得人生。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讀到這句時,想起的不論是那個昂首高唱“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的風流才子,還是那個鎖眉低吟“花飛人倦易黃昏,一聲杜宇春歸盡”的絕代佳人,總讓人有掩飾不住的悲戚。

      還喜歡“君子于役,不知其期。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這是一句疑問,更是一句嘆息。確實,千百年來,變的是滄海桑田,不變總是對遠人的這份思念。想起了那首喜歡的歌詞來“你知不知道思念一個人的滋味,就像喝了一杯冰冷的水,然后用很長很長的時間,一顆一顆流成熱淚。”

     “燕燕于飛,差池其羽。瞻望弗及,泣涕如雨。”想來這句應當用后半首歌詞來解釋再合適不過了:“你知不知道忘記一個人的滋味,就像欣賞一種殘酷的美,然后用很小很小的聲音告訴自己,堅強面對。”也許,這世間的事情,總不能盡如人意。那么,我想,相忘于江湖,其實也好。 

 

 

    10、“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詩經·小雅·采薇》)》“青青子衿,悠悠我思,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詩經·衛風·子衿》“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詩經·秦風·蒹葭》)“風雨凄凄,雞鳴喈喈。既見君子,云胡不夷?”(《詩經·衛風·風雨》)讀著這些美好的詩句,一種久違的感動涌上了心頭,愛情是人類一永恒的話題,海枯石爛,山無棱,天地和,不敢與君絕,愛情長長久久。而真摯率真的情感又給了我們多少美好的思念,多少動人的淚花。

 

 

   11、年少時初讀《采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這兩句一下就把我的心抓住了,畫卷一般的詩句展現在我們面前:昔日去時,還是柳色青青的春天,柳絲飄蕩似人有眷戀之情;今我來歸,這里雪花飄零,淫雨霏霏。春色已褪盡。

    如今再讀,更是感慨萬千  —這是怎樣深長的思念啊,遮湮了漫漫的年華。光陰荏苒,當我再歸時,已見不到那溫暖如春的笑顏,如泣如訴的“知青人歸來,青春已不在,少年時代的朋友啊,你如今在不在……”

    所有的結局都已寫好
    所有的淚水也都已啟程
    卻忽然忘了是怎麼樣的一個開始
    在那個古老的不再回來的夏日   
                      ——席慕容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行道遲遲,載渴載饑。我心傷悲。莫知我哀。”一個在戰場上輾轉求生,回鄉路上饑腸碌碌的士兵,他看著面目全非的家鄉感慨:“我心傷悲,莫知我哀!”真的是杜鵑啼血哀不可聞。哀傷的聲音,像一雙無形的手,黯然神傷,讓人感覺到了詩境深層和生命的流逝。

    回眺那一輪錦瑟年華,回看自己年輕時讀過的書,愛過的人,就著掙扎和希望,失去的已經定格在記憶深處,一切都如同在夢里

    寧靜的教室,窗外樹上掛著一盞盞小燈籠般的玉蘭花,還有偷偷在課本下翻看小說的那個女孩

    站在喧囂擁擠的操場,青澀的面龐洋溢著春光,柳絮飄落在頭發上,風吹得黑發如風中的楊柳,輕舞飛揚
    —— 轉身
    遙望著溜走的時光,
    只能把往事裝進了相框……   

    多年之后,當重回故地,看到校園與同學們一起手植的樹已經丈余,忍不住潸然淚下,感慨著:“樹猶如此,人何以堪。”引起無數唏噓。

    老屋不再,巷口不再,時光不再。當我寫下這些,已達耳順,那個曾經站在江南淅淅瀝瀝雨水中的修長女孩,早已不知去向。
  
    那些笑靨如花的過往,那些單純的盼望,那些執著的追逐,那些繁華過盡的深深淺淺在年少時讀過的文字中再次出現。

    于是,我微笑著再次尋找:在詩經的經典里,在徐志摩飄舞的雪花里,在戴望舒的雨巷里……  —在燈下我摯愛的文字里,思緒如雨雪驀然降臨…… 

 

 

    12、大自然的斑駁與多元,加上我們人類的點綴,置身其間是何等的愜意。可惜,多年以來,動物是何等的招搖,植物是何等的葳蕤,山水是如何的明媚,我們沒有望見的眼,更沒有抵達的心。“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困在城市這座墳里,你無法想像它如許的生機。“昔我往矣,楊柳依依”的風致,我們差不多快忘個干凈,“今我來兮,雨雪霏霏”的情景,似乎也無福享用了。

  而今,我們對待大自然的態度,堪用帕斯捷爾納克的詩句來自警:二月,足夠用墨水來
痛哭。“五更疏欲斷”,墨水怎能哭夠那“一樹碧無情”?其實是植物無意,還是我們無
情,這是個問題。

 

 

    13、昔我往矣,楊柳依依。當年,湖畔有香塵十里,春風把柳陌的碧綠都凝住,映得有半湖閑閑的春色。那時,我還年輕,總愛過著雕鞍顧盼、有酒盈樽的疏狂日子,等閑了春的殷勤,柳的依依。有一天,我向江南告別,只為自信抵得住漠北的蒼茫。我對拂首的柳說:“你別挽留,我有出鞘寶劍,自可不與人群。” 驀地,我從夢中醒來,發現了雨雪霏霏,發現了滿頭華發,發現了四壁空虛。我已經很累了,什么都不愿想,只想念曾拂我首的柳絲.

    這是我在高中的時候,當年用手抄寫的一篇散文。 雖不得為之且辛苦,然欣喜。如今得電腦幫助,卻獨缺其中的滋味。當年只為文字的優美而感,知此文此句為豐子愷先生所寫。今又查: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方知源自詩經。其意大致說:出征之人出門時是春天,楊樹柳樹依依飄揚,而回來時已經是雨雪交加的冬天。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年少總愛上層樓道個秋,不說多愁善感,卻也是憧憬未來,總愛過有酒盈樽的疏狂日子,這就是年少。年少的一種激情,一種希望。現世事變遷,已無當年的輕狂,悲哀莫過于心死。想當今社會,價值觀,道德觀的淪喪。讀書生活工作事事與沾染銅臭。連文化這個精神層次的東西亦不能逃離樊籠。吾甚悲哀,堪憂。恍如“驀地,我從夢中醒來,發現了雨雪霏霏,發現了滿頭華發,發現了四壁空虛。”

    人既生于此世,又逢此價值觀等變化之際。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不僅僅展示了:雨雪霏霏,滿頭華發,四壁空虛。同時也表達了:一種希望,一種活力,一種堅定。受雨雪霏霏是為了柳的依依。

 

 

    14、城市的廢墟,我苦心經營的自己快樂的王國,變成一片廢墟了。雕欄玉砌不在了,朱顏也改了,無可奈何花落去了,燕子們卻不會再回來了。眼前的破碎的紅磚,浸透著我的眼淚,怎么像血的紅色呢?怎么像破碎的心呢?天冷了呢,我在春天忘情的游戲,沒有發現夏天已經過去了,秋天催我老去,冬天,它馬上就會來掩埋我的回憶,覆蓋在時間雪花下的每一步,我跌跌撞撞走來,每個腳印都盛著醇香的酒釀,好的或壞的,我都無福消受了。 

    我在寒冷里用記憶取暖,而我周圍的世界,變得這么不一樣。我站在時間的背影,看著它帶走我的所有財產,無助,追不上,我有一種被縛的感覺,被冰凍在原地,時間不會回頭的,所以我只能在雨雪霏霏里追憶曾經屬于我的楊柳依依。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15、眼前的窗外細雨霏霏,那些曾在春天展露無盡風情的柳樹已落光了最后一片黃葉,失卻了原本的清爽嫵媚,光禿禿的枝條看上去有說不盡的衰敗凄涼。啊,四季輪回,去了宜人的春秋,來了酷寒的冬!

  只是,我還是我,依舊站立在舊日的窗前。可是曾經如火的青春滿懷的豪情已悄然遠走,人生四季的春乃至夏永遠離我而去,離我而去!

  我站在原地,可是我站立的已不是昨日的原地!昨日倏忽間已遙遙作別,只剩我,佇立窗前,面對紛亂的雨絲若有所思若有所失!

  此刻,滿懷的思緒如潮上涌,說不清是悲還是喜、是惆悵還是憧憬,這時耳畔隱約傳來兒子朗讀初中語文課外讀物的聲音:“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16、古人所謂《詩經》中的第一佳句“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由炎炎夏日到漫漫寒冬,古人的時空變幻不正與我契合嗎?碌碌人生,在同一時間段內,不能事事如意,有所得,也就有所失,在季節和心境變化時想要對取舍計算一下得失,卻是一頭霧水。幸好有命運悲慘的古人在歷史深處遙遙相對,一種情緒也就在微笑中釋然,或許這就是文學的作用吧——

多懷念“楊柳依依”的日子,借“雨雪霏霏”以遣懷……

 

 

   17、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行道遲遲,載渴載饑。我心傷悲,莫知我哀……今與昔,往與來,時光匆匆變換,記憶中還是楊柳依依,入眼處卻已是雨雪霏霏。時光摧老了容顏,摧裂了情義,摧散了故人。季節轉換間有了生離,有了死別。一句“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應該是人世間永恒的感慨。物非人非,大概就是如此了。

 

 

   18、“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小雅•采薇》描寫了征戍之人的哀愁,楊柳依依,似相送,又似挽留,這種憂傷之情深刻的影響了后世詩歌的風格。柳樹姿態裊娜,儀態大方,枝干疏落有致,因其習性多種在河邊堤畔,傍水而生,就吸收了更多的靈氣。初長時鵝黃嫩綠,清新可人,漸漸濃密后更是青翠欲滴,生機勃勃,特別是柳絮紛飛的時節,遙遙望去,迷離無邊,詩人們喜歡用“煙”來喻其態,用“暗”來繪其色,“江上柳如煙,雁飛殘月天”,“楊柳堆煙,屏幕無重數”;柳絮也吹入詩中, “撩亂春愁如柳絮,幽幽夢里無尋處”,“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真是把惆悵寫盡了。

 

 

    19、 一個人的房間,總是寂靜的。靜靜地看著窗外,窗戶上的玻璃開始朦朧了,眼睛也跟著朦朧了起來。朦朧中,當春乃發生春雨和觸處似花開的春雪夾雜著曾經年少時追逐的夢,悠然而至。春如舊,獨語斜欄。無語中想起了《采薇》詩中的“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現在的窗外不正是雨雪霏霏嗎?古人在一首《采薇》詩中,寫出了同一個我的不同境遇。同一個我,有今昔之分;同一條路有楊柳依依與雨雪霏霏之別。生活中的我們何曾不是如此呢?多少時日,都在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的無奈中徘徊和尋覓。

 

 

    20、雨雪霏霏,不能模糊我們炎黃、勇敢的臉;楊柳依依,也只是華夏土地上一小方亮麗的景色。昔日已去,今我來思,不管是雨雪霏霏還是楊柳依依,我們都要把握大好時光,讓祖國成為世界花園里一朵絢爛開放的牡丹!

*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08:53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

    © 2022 - 民初思韻 - 清末民初傳奇時代的發現   探討傳統簡明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