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

  [譯文]  這里桃花隨著流水,終日地漂流不盡,這不就是桃花源外的桃花溪嗎?你可知道,進入桃花源的洞口,究竟在這條小溪的什么地方?

  [出典]  張旭  《桃花溪》

   注:

  1、     《桃花溪》 張旭

    隱隱飛橋隔野煙,   石磯西畔問漁船。

  桃花盡日隨流水,   洞在清溪何處邊?

  2、注釋:

    桃花溪:在今湖南省桃源縣西南。

    隱隱:隱約看不清楚的樣子。

    飛橋:凌空飛起的高橋。

    野煙:山野間的煙靄。

    石磯:河流中露出的石堆。

  洞:指《桃花源記》中武陵漁人找到的洞口。

  盡日:整天,整日。

 

 

  3、譯文1:

    隱隱看見一座長橋,被野煙隔斷;   在石嶼的西畔,借問打魚的小船。

  桃花隨著流水,終日地漂流不盡;   桃花源洞口,在清溪的哪段哪邊?

    譯文2:

    在落英繽紛的桃花溪上,遠望煙霧迷蒙,隱隱約約之中仿佛架著一座長橋,前邊也許就是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吧?詩人興致勃勃地向石礬西畔打漁的船家問訊。這里桃花隨著流水,終日地漂流不盡,這不就是桃花源外的桃花溪嗎?你可知道,進入桃花源的洞口,究竟在這條小溪的什么地方?

 

 

  4、張旭(675-750?),字伯高,一字季明,漢族,唐朝吳(今江蘇蘇州)人。曾官常熟縣尉,金吾長史。善草書,性好酒,世稱張顛,也是“飲中八仙”之一。唐代書法家、詩人。世稱張長史。他是盛唐著名的大書法家,精通草書,狂草最為著稱。他的草書,與李白的詩、裴旻的劍舞,當時被稱為“三絕”。相傳他最嗜酒,往往大醉后呼喊狂走然后落筆,或以頭濡墨而書,世呼為“張顛”。因張旭嗜酒,杜甫將其列入“飲中八仙”。

    詩與賀知章、張若虛、包融齊名,為吳中四士之一。他的詩,今存六首,都是寫自然景色的絕句,構思新穎,意境幽深,獨具一格。

   張旭書法功力深厚,并以精能之至的筆法和豪放不羈的性情,開創了狂草書風格的典范。張旭以獨特的狂草書體,在名貴的“五色箋”上,縱情揮寫了南北朝時期兩位文豪謝靈運與庾信的古詩共4首(見圖,局部)。作品落筆力頂千鈞,傾勢而下,行筆婉轉自如,有急有緩地蕩漾在舒暢的韻律中。他的字奔放豪逸,筆畫連綿不斷,有著飛檐走壁之險。草書之美其實就在于信手即來,一氣呵成,給人以痛快淋漓之感。傳說張旭每當靈感到來,就把宣紙鋪在地上,用長發作毛筆,直書狂草,猶如醉酒當歌,是那樣的灑脫自在。在他的狂草書作品中,精到的筆法對書法形式和點線運動節律的控制力表現出了高度的藝術境界。這是以氣魄和靈性創造了草書藝術的完美韻致。

    后人論及唐人書法,對等均有褒貶,唯對張旭無不贊嘆不已,這是藝術史上絕無僅有的。他被后人尊稱為“草圣”。

 

 

   5、 桃花溪:水名,在今湖南桃源縣桃源山下。溪岸多桃林,暮春時節,落英繽紛,溪水流霞。相傳東晉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就是以這里為背景的。張旭描寫的桃花溪,雖然不一定是指這里,但卻暗用其意境。此詩構思婉曲,情趣深遠,畫意甚濃。

  “隱隱飛橋隔野煙”,起筆就引人入勝:深山野谷,云煙繚繞;透過云煙望去,那橫跨山溪之上的長橋,忽隱忽現,似有似無,恍若在虛空里飛騰。這境界多么幽深、神秘,令人朦朦朧朧,如入仙境。在這里,靜止的橋和浮動的野煙相映成趣:野煙使橋化靜為動,虛無縹緲,臨空而飛;橋使野煙化動為靜,宛如垂掛一道輕紗幃幔。隔著這幃幔看橋,使人格外感到一種朦朧美。“隔”字,使這兩種景物交相映襯,溶成一個藝術整體;“隔”字還暗示出詩人是在遠觀,若是站在橋邊,就不會有“隔”的感覺了。

  下面畫近景。近處,水中露出嶙峋巖石,如島如嶼(石磯);那飄流著片片落花的溪上,有漁船在輕搖,景色清幽明麗。“石磯西畔問漁船”,一個“問”字,詩人也自入畫圖之中了,使讀者從這幅山水畫中,既見山水之容光,又見人物之情態。詩人佇立在古老的石磯旁,望著溪上飄流不盡的桃花瓣和漁船出神,恍惚間,他似乎把眼前的漁人當作當年曾經進入桃花源中的武陵漁人。那“問”字便脫口而出。

  “問漁船”三字,逼真地表現出這種心馳神往的情態。他問得天真有趣:“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他似乎真的認為這“隨流水”的桃花瓣是由桃花源流出來的。滿眼的粉紅,在幽幽的溪水里艷艷地流淌,詩人也便自然而然地由桃花聯想起那“林盡水源”,仿佛透著光亮的“洞”,這洞,一直通向那世外的桃源,可這洞又在哪里,漁人不可能知道,詩人也不會知道。然而,這句問訊漁人的話,深深表達出詩人向往世外桃源的急切心情。然而桃花源本是虛構的,詩人當然也知道漁人無可奉答,他是明知故問,這也隱約地透露出詩人感到理想境界渺茫難求的悵惘心情。詩到此戛然止筆,而末句提出的問題卻引起人們種種美妙的遐想。詩人的畫筆,玲瓏剔透,由遠而近,由實及虛,不斷地變換角度,展現景物;但又不作繁膩的描寫,淡淡幾筆,略露輪廓,情蓄景中,趣在墨外,就像一幅寫意畫,清遠含蓄,耐人尋味。

  七言絕句篇幅短小,要做到情韻悠長,意境深邃,除了講究煉字琢句外,更要求構思的巧妙。張旭作為盛唐的一位七絕名家,是很善于構思的。這首詩從遠到近,正面寫來,然后用問訊的方式運實入虛,構思布局相當新穎巧妙。作者的筆觸又輕快灑脫,對景物不作繁瑣的描寫,不敷設明艷鮮麗的色彩,對《桃花源記》的意境也運用得空靈自然、蘊藉不覺,從而創造了一個饒有畫意、充滿情趣的幽深境界。前人蘅塘退士評論這首詩:“四句抵得上一篇《桃花源記》。”這話不無過譽,卻也頗有道理。讀這首詩,如與王維的《桃源行》對照比較,可以領悟同一個題材,以不同的體裁和不同的藝術方法去表現,是能各臻其妙的。

 

 

   6、 桃花溪在湖南桃源縣桃源山下。溪岸多桃林,暮春時節,落英繽紛,溪水流霞。相傳東晉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就是以這里為背景的。張旭描寫的桃花溪,雖然不一定是指這里,但卻暗用其意境。此詩構思婉曲,情趣深遠,畫意甚濃。

  “隱隱飛橋隔野煙”,起筆就引人入勝:深山野谷,云煙繚繞;透過云煙望去,那橫跨山溪之上的長橋,忽隱忽現,似有似無,恍若在虛空里飛騰。這境界多么幽深、神秘,令人朦朦朧朧,如入仙境。在這里,靜止的橋和浮動的野煙相映成趣:野煙使橋化靜為動,虛無飄渺,臨空而飛;橋使野煙化動為靜,宛如垂掛一道輕紗幃幔。隔著這幃幔看橋,使人格外感到一種朦朧美。“隔”字,使這兩種景物交相映襯,溶成一個藝術整體;“隔”字還暗示出詩人是在遠觀,若是站在橋邊,就不會有“隔”的感覺了。

  下面畫近景。近處,水中露出嶙峋巖石,如島如嶼(石磯);那飄流著片片落花的溪上,有漁船在輕搖,景色清幽明麗。“石磯西畔問漁船”,一個“問”字,詩人也自入畫圖之中了,使我們從這幅山水畫中,既見山水之容光,又見人物之情態。詩人佇立在古老的石磯旁,望著溪上飄流不盡的桃花瓣和漁船出神,恍惚間,他似乎把眼前的漁人當作當年曾經進入桃花源中的武陵漁人。“問漁船”三字,逼真地表現出這種心馳神往的情態。他問得天真有趣:“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他似乎真的認為這“隨流長”的桃花瓣是由桃花源流出來的,因而由桃花而聯想起進入桃源之洞。這洞究竟在桃花溪的什么地方呢?這句問訊漁人的話,深深表達出詩人向往世外桃源的急切心情。然而桃花源本是虛構的,詩人當然也知道漁人無可奉答,他是明知故問,這也隱約地透露出詩人感到理想境界渺茫難求的悵惘心情。詩到此戛然止筆,而末句提出的問題卻引起人們種種美妙的遐想。詩人的畫筆,玲瓏剔透,由遠而近,由實及虛,不斷地變換角度,展現景物;但又不作繁膩的描寫,淡淡幾筆,略露輪廓,情蓄景中,趣在墨外,就象一幅寫意畫,清遠含蓄,耐人尋味。(何慶善)

 

 

    7、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這兩句是說,遠處那座隱隱約約的高橋籠隔著一重野煙,站在這石磯的西畔我問訊著一只打魚的小船。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這兩句是說,呵,看這桃花整日里都是跟著流水東去,可是那世外仙源的洞口到底又在這清溪的那一邊?桃花溪,即桃花源

    在湖南省桃源縣西南二十里,源自桃花山,北流入沅江。晉代詩人陶淵明曾作桃花源詩并記,記中說,晉太元年間,武陵漁人偶然發現了桃源里住著與世隔絕的人群。陶淵明在詩和記中通過對這群人生活的描繪,寄托了自己的理想。張旭的這首詩,是因望到桃花流水,而想起了陶淵明那篇寓言故事,并對所謂世外桃源的存在發生了懷疑。隱隱飛橋隔野煙,深山野谷,云煙繚繞;透過云煙望去,那橫跨山溪之上的高橋,忽隱忽現,似有似無,恍若在虛空里飛騰。這境界多么幽深、神秘,令人朦朦朧朧,如入仙境。石磯西畔問漁船,一個問字,使我們從這幅山水畫中,既見山水之容光,又見人物之情態。詩人佇立在古老的石磯旁邊,望著溪上飄流不盡的桃花瓣和漁船出神,恍惚間,他似乎把眼前的漁人當作當年曾經進入桃花源中的武陵漁人。

    問漁船三字,逼真地表現出這種心馳神往的情態。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詩人似乎真的認為這隨流水的桃花瓣是由桃花源流出來的,因而由桃花而聯想起進入桃源之洞。這洞究竟在桃花溪的什么地方呢?這句問訊漁人的話,卻又深深表達出詩人對所謂世外桃源的存在發生了懷疑。對世外桃源發生懷疑自然是對的,人世間本來就沒有什么世外桃源。看桃花流水,想起世外桃源,這種釋放情感、寄托理想的浪漫情懷是可以理解的,但最終還是應該回到現實中。

 

 

   8、 晉代文人陶淵明一篇名作《桃花源記》,讓桃花具備了隱逸和超脫的氣質。“采菱渡頭風急,策杖林西日斜。杏樹壇邊漁父,桃花源里人家。”(《田園樂》)王維這首詩描繪了隱者如畫般的生活環境,令人遐思神往。“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桃花溪》)張旭詩句中的“洞在清溪”點出了隱者的安居地。“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露濃。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鐘。”(《訪戴天山道士不遇》)李白的這幾句詩,描繪的是純粹脫離了紅塵的生活:水聲傳來犬吠,帶露的桃花更顯得濃艷可愛。林深樹密的地方不時會見到鹿,到了中午也聽不到鐘聲。可見這里是如何的清靜安謐。當眾多詩人描繪這種清幽神秘的世外仙境的時候,詩人劉禹錫卻頭腦清醒,他明確指出人們所神往的世外仙境并不能讓人真正地超脫。“桃花滿溪水似鏡,塵心如垢洗不去。”(《桃園行》)是啊,滾滾紅塵中的許多事像已經浸入心靈的污垢一樣,是永遠也洗不掉的。這樣看待塵世的影響,說明劉禹錫對社會的了解與認識還是極為深刻的。

 

 

   9、桃花源的水真美啊!看,一條幽碧神秘的小河從山腳流來,經過桃花山縱橫交錯的田野,在水源洞前又跌入桃花潭,而后又沿“真面目巖”蜿蜒飛瀉,經過方竹亭后入潛地數十米,最后冒出成溪。望著這一泓碧水,我們仿佛感受到了桃花源無盡的活力。難怪詩人張旭不由發出了“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的贊嘆。

 

 

   10、我們都是活在一種文化、一種偏見中。我們所擁有的,有好亦有壞,有對亦有錯,有美亦有丑。若我們肯張開眼睛,去看我們自己的長處及短處,我們才能去蕪存菁。但若我們只知閉上眼睛,我們也會“終莫知其丑。”

    張旭有一首詩名叫《桃花溪》,很有啟發性:“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望過去,遠遠有一座橋;在迷濛的煙霧中,我們問船上的漁夫:桃花片片隨水漂流,但桃花源究竟在甚么地方呢?我們如何找到真福的、生命的泉源?如何找到生命的意義?如何找到天主?

    我們需要張開眼睛;我們需要懇求上天幫助我們張開眼睛。只要我們在上天前承認自己是盲的,我們便可以得救。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盲的,我們每人的心中都有很多暗角:有我們看不見的,有我們故意不去看的,也有我們沒有能力去看的。今天,就讓我們懇求上天開啟我們的眼睛,去看到他要我們看的事物。

 

 

   11、在反復折騰一千年后,陶淵明不得不別出心裁,把“世界大同”的理想安放到“世外桃源”:“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既然藍圖作廢,只好向壁虛構——“桃花源”的不可求,反映了國人對在現實世界實現“大道之行,天下為公”已經絕望。事實也是,雖然后來還有史不絕書的唐、宋、元、明、清盛世,都是盛在地大物博,人口眾多,跟“天下為公,世界大同”已沒有關系。后人能做的只有面對現實,向歷史發問:“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青溪何處邊”?

 

 

   12、“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張旭的《桃花溪》還是讓人記起了那個武陵人的桃源一夢,嗬!這陶淵明惹得多少后人追尋,但人們也只見桃花整日隨水漂出,卻是尋不見那通往理想生活的洞口,那個并不是金裝銀塑的洞口。

    突然也開始憂慮,千百年白云蒼狗,那么滄海桑田的變遷之后,何處是我的“桃花源”,我甚至不清楚它的模樣,或清貧或富足,或平淡或絢麗,都不知曉,我也能見桃花流水,只是那紛亂的桃花片片迷了眼。前路總看不到是通往哪里,卻不能停下腳步,所有人都在催促說前途有繁花錦緞,你要比別人跑得快才好,我不知道為什么我跑得越快,就越是動搖,越是不知所措 。我并不浮華卻也找不到一處落定,自古“眾人恥貧賤,相與尚膏腴。”難道這就是時間也無力的嗎,我已經不知道自己用盡力氣能否脫俗,是否也能甘愿清貧自在山水,沒信心了,誰又能說雄心壯志就不容自在,只是自己更悲觀一點,人之須諛的幻滅感更強烈一點。

 

 

   13、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塵世中的我們,在鋼筋水泥的叢林里苦苦打拼,誰不渴望疲憊的肉身小憩,誰不希求漂泊的心靈回歸,可是,哪里去尋自己的桃源?

  有一個好友,曾經無數次地想象自己的桃源:有一幢憑海臨風的房子,窗外的庭院四周爬滿了常青藤,中間是或含苞或怒放的玫瑰,每夜枕著濤聲,在氤氳的香氣中入夢。但是等她得  到了這想象中的一切,她才發現,一個人若是不能和自己真心愛的人在一起,那么就算將世上所有的榮耀和財富都給了她,等到午夜夢回無法成眠,也同樣會淚成千行。

    所以桃源再好,也要問問自己心在何處?也要問問自己究竟在追求什么,桃源抑或是魔域?

    心無物欲,即是秋空霽海;坐有琴書,則成石室丹丘。錦城雖云樂,不如早還家。

    涉江而過,芙蓉千朵,詩也簡單,心也簡單。心有桃源,則身在桃源。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10:14

[新一篇] 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

[舊一篇] 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