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譯文]   我獨自在遠離故鄉的地方作客,每逢佳節就更加思念家中的親人。

   [出典]   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注:

   1、《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2、注釋:

  1、九月九日:指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民間有登高、插茱萸、飲菊花酒等習俗。

  2、憶:想念。

  3、山東:指華山以東(今山西),王維的家鄉就在這一帶。

  4、異鄉:他鄉。

  5、倍:加倍,更加。

  6、遙知:遠遠的想到。

  7、登高:陰歷九月九日重陽節,民間有登高避邪的習俗。

  8、茱萸:又名越椒,一種香氣濃烈的植物,傳說重陽節扎茱萸袋,登高飲菊花酒,可避災。

     3、譯文1:

  獨自在他鄉做他鄉的客人,每到歡慶佳節時,就更加思念家中的親人。我在遙遠的異鄉想象著,今天兄弟們登高的時候,大家插戴茱萸,就少了我一個人。

      譯成現代詩

  獨自一個人流落在外地,

  每到節日的時候就十分的想念親人,

  雖然很遠,但是兄弟早就爬上那經常爬的山了,

  他們身帶茱萸,就是少了我。

 

    4、王維是一位早熟的作家,少年時期就創作了不少優秀的詩篇。這首詩就是他十七歲時的作品。和他后來那些富于畫意、構圖設色非常講究的山水詩不同,這首抒情小詩寫得非常樸素。但千百年來,人們在作客他鄉的情況下讀這首詩,卻都強烈地感受到了它的藝術力量。這種藝術力量,首先來自它的樸質、深厚和高度的藝術概括。

 

  詩因重陽節思念家鄉的親人而作。王維家居蒲州(今山西永濟),在華山之東,所以題稱“憶山東兄弟”。寫這首詩時他大概正在長安謀取功名。繁華的帝都對當時熱中仕進的年輕士子雖有很大吸引力,但對一個少年游子來說,畢竟是舉目無親的“異鄉”;而且越是繁華熱鬧,在茫茫人海中的游子就越顯得孤孑無親。第一句用了一個“獨”字,兩個“異”字,分量下得很足。對親人的思念,對自己孤孑處境的感受,都凝聚在這個“獨”字里面。“異鄉為異客”,不過說他鄉作客,但兩個“異”字所造成的藝術效果,卻比一般地敘說他鄉作客要強烈得多。在自然經濟占主要地位的封建時代,不同地域之間的風土、人情、語言、生活習慣差別很大,離開多年生活的故鄉到異地去,會感到一切都陌生、不習慣,感到自己是漂浮在異地生活中的一葉浮萍。“異鄉”、“異客”,正是樸質而真切地道出了這種感受。作客他鄉者的思鄉懷親之情,在平日自然也是存在的,不過有時不一定是顯露的,但一旦遇到某種觸媒──最常見的是“佳節”──就很容易爆發出來,甚至一發而不可抑止。這就是所謂“每逢佳節倍思親”。佳節,往往是家人團聚的日子,而且往往和對家鄉風物的許多美好記憶聯結在一起,所以“每逢佳節倍思親”就是十分自然的了。這種體驗,可以說人人都有,但在王維之前,卻沒有任何詩人用這樣樸素無華而又高度概括的詩句成功地表現過。而一經詩人道出,它就成了最能表現客中思鄉感情的格言式的警句。

  前兩句,可以說是藝術創作的“直接法”。幾乎不經任何迂回,而是直插核心,迅即形成高潮,出現警句。但這種寫法往往使后兩句難以為繼,造成后勁不足。這首詩的后兩句,如果順著“佳節倍思親”作直線式的延伸,就不免蛇足;轉出新意而再形成新的高潮,也很難辦到。作者采取另一種方式:緊接著感情的激流,出現一泓微波蕩漾的湖面,看似平靜,實則更加深沉。

  重陽節有登高的風俗,登高時佩帶茱萸囊,據說可以避災。茱萸,一名越椒,一種有香氣的植物。三四兩句,如果只是一般化地遙想兄弟如何在重陽日登高,佩帶茱萸,而自己獨在異鄉,不能參與,雖然也寫出了佳節思親之情,就會顯得平直,缺乏新意與深情。詩人遙想的卻是:“遍插茱萸少一人。”意思是說,遠在故鄉的兄弟們今天登高時身上都佩上了茱萸,卻發現少了一位兄弟──自己不在內。好象遺憾的不是自己未能和故鄉的兄弟共度佳節,反倒是兄弟們佳節未能完全團聚;似乎自己獨在異鄉為異客的處境并不值得訴說,反倒是兄弟們的缺憾更須體貼。這就曲折有致,出乎常情。而這種出乎常情之處,正是它的深厚處、新警處。杜甫的《月夜》:“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和這兩句異曲同工,而王詩似乎更不著力。

 

     5、《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一詩,是王維十七歲時所作。王維少年時就與胞弟王縉離開家鄉蒲州到西京長安和東都洛陽客游。在詩歌創作方面的久負盛名,使他成為王公、駙馬、達官貴人的座上清客,這使他有機會大量接觸上層社會的生活,對世態炎涼和統治階級的腐敗生活有了深刻認識,并且產生了深深的厭倦。久而久之,思鄉懷親之感不斷襲擾他。特別是在他十七歲那年的“九·九”重陽佳節之日,達官貴人們都以家宴自娛,胞弟王縉也回蒲州去了,一種難以排遣的孤獨感和思鄉之情突然在舉目無親的詩人心中爆發,遂作《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了。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首句寫身在異鄉的詩人每到佳節倍加思念故鄉的兄弟親人。

  起句一個“獨”字,造境突兀,既刻劃出了詩人舉目無親、孑然孤單的形象,又傳達出抒情主人公寂寞凄涼的心境。兩個“異”字迭用,更加強了詩人的孤獨之感,為詩的畫面增添了凄楚的色彩。第二句是全詩的詩眼和感情主線。這里的“每逢”二字,突破了“九月九日”這一特定時間的局限,使人體會到詩中之情醞釀日久,今年九月九日的爆發只不過是碰到了重陽佳節這一導火索罷了,一個“倍”字,既渲染了今日思親之情的強烈,又表明了平日思親之經常。這兩句詩著重在寫詩人節日的感受,由于詩題已經點明時值重陽佳節,埋下了熱鬧歡愉的節日場面的伏筆,因而就愈使人感到身“在異鄉為異客”的孤寂的游子形象,更加鮮明。

  前兩句,可以說是藝術創作的“直接法”。幾乎不經任何迂回,而是直插核心,迅即形成高潮,出現警句。但這種寫法往往使后兩句難以為繼,造成后勁不足。這首詩的后兩句,如果順著“佳節倍思親”作直線式的延伸,就不免蛇足;轉出新意而再形成新的高潮,也很難辦到。作者采取另一種方式:緊接著感情的激流,出現一泓微波蕩漾的湖面,看似平靜,實則更加深沉。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由自己思親,想到親人節日必然也在想念自己,從而更加深了詩人珍視兄弟手足之情、思念家鄉親人的情思。古時有重陽節佩茱萸登高飲菊花酒可以消災避邪之說。這里,詩人巧妙地通過兄弟重陽佳節佩茱萸囊登高這一富有典型意義的生活細節來使兄弟思己之情具體化、形象化,用兄弟對登高行列缺了一人的遺憾心情來反射出詩人思親的心曲,更使人感到詩情真摯:委婉動人。

  這首詩注重感受和細節的典型性,“每逢佳節倍思親”的感受,既是詩人日常感受的升華,又是長期客居異鄉的游子節日感受的概括和總結,有相當的普遍性和代表性。登高插茱萸的細節,體現了節日兄弟聚首的歡悅,同時也具有濃厚的時代和地方色彩。正因為這首詩注重感受、細節、時間、環境諸方面的典型選擇,因而就形象逼真地表達了詩人具有典型意義的感情。因此千百年來屢經傳誦。

 

     6、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離開生于斯長于斯的故土,去到陌生的異地,總會讓人感到不習慣。何況在古代社會,不同地域間的風土、人情、語言、生活習慣相差巨大,交通又極不發達,這種環境的變換會更令人難以適應,思鄉之情自然也就更為濃重。

       王維十五歲即離鄉赴兩都游學,謀求進取。對這位熱衷仕進的少年而言,繁華的帝都雖然有著很大的吸引力,但畢竟是舉目無親的“異鄉”。而且越是繁華熱鬧,在茫茫人海中的游子就越顯得孤孑無親。詩人正是深解其中滋味,所以連用兩個“異”字,分量下得很足。一個“獨”字,又準確地概括了詩人此時的生活狀態:孤獨寂寞。

       平日里,因為有事可為,這種感情被淹沒在來來往往的熱鬧中。而一到節日,眾人都回家團聚,只剩下詩人無處可去,這種思鄉之情就爆發出來,一發而不可抑止。

       “每逢佳節倍思親”的體驗,可以說每個飄零的游子都曾有過。但在王維之前,卻沒有任何人用這樣樸素無華而又高度概括的詩句成功地表現過。一經詩人道出,它就成了最能表現思親感情的經典格言,傳誦千古。

       王維是一位敏感、深情的詩人。在直抒胸臆后,他開始猜想此時此刻的親人們在做什么。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茱萸”,一種有香氣的植物。古代有重陽登高的風俗,登高時將茱萸插于頭上,據說可以避災。

       詩人遙想著家中的兄弟們佩插茱萸,登上了山的高處,環顧四周,卻發現少了一個人,那就是正獨處異鄉的自己。

       如果只是一般化地描寫自己身處異鄉,無法和兄弟們一起在重陽日登高,無法和親人團聚,雖然也能寫出思親之情,卻會顯得平直,缺乏新意與深情。高明的詩人另辟蹊徑,在結尾兩句一下將視野從長安拉向家鄉,將焦點從自己轉向親人。

       登高的兄弟們正興致勃勃,突然發現他們的大哥并不在身邊,大家的歡樂情緒頓時低落下來。而讓“缺席”的詩人遺憾的,好像不是自己未能和故鄉的兄弟共度佳節,反倒是兄弟們的佳節因少了自己未能圓滿快樂;似乎自己“獨在異鄉為異客”的處境并不值得訴說,反倒是兄弟們的缺憾更需要體貼。從中可見,詩人的思親之情是何等的深切!清人張謙宜評曰:“不說我想他,卻說他想我,加一倍凄涼。”

       王維的另外一首詩《相思》,敘寫對朋友的思念,末兩句“勸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和這兩句有異曲同工之妙。

 

    7、評 解

      古人或久宦在外,或久戍邊關,或長期流離漂泊,思鄉懷人之情往往極濃極重,這類詩歌因而也特別多。王維的這首小詩,與他后來那些精致優美的山水詩篇不同,寫得十分直白樸素,卻成為傳誦千古的名篇。從這首詩誕生后,每到佳節,客居他鄉的游子都會不由自主地吟誦它,用它排解心中的思鄉之情。  (劉學鍇)

 

      8、“每逢佳節倍思親”一語極其精警,為人人心中所有,又為人人口中所未有,千百年來也就引起廣泛的共鳴。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

 每年此時,都不禁想起王維這首膾炙人口的佳句.

 

 不得不承認,我國古人,特別是那些文人墨客們,他們的涵養早已經達到了一個登峰造極的程度,以至于令現代人望塵莫及.

 

 其實我們現在人想的很多所謂的創新東西,早就已經被我們的先人所反復把弄過多個輪回了.很多思想、感情,不是我們今人才有,古人早比我們數千年就想到了,而且古人們在經過幾代、十幾代、甚至是幾十代人的反復篩選、沉淀,已經形成很深厚的的積淀.這并不是一種猜測,或是對古人的一種絕對肯定、抬高,這是有證據的,我們從古人所留下的文字中就能體現出來.而為什么這些積淀為什么不被我們現代人所認知?很簡單,我們并不了解我們的先輩,或者說了解得不夠.

 

 可能很多人會將當代人疏于詩辭歌賦、崇尚快餐文化的情況歸咎于當時文化生活相對比較匱乏,使古人將更多精力放在做辭詠賦上.的確,不得不承認,現如今,我們大多數人都忙于各種事務,或學習,或工作,我們的大多數時間都被多種世俗事務所牽拌和占用.

 

 不管怎樣,總覺得當代人確實少了古人所具有的些許文化內涵.在極度注重財富的當代,我們在不知不覺中早已成為物質的一代.

 

雖然從融入全球文化的角度,這些變化都無可厚非,甚至是一種進步,但不可否認,如果從保持我國傳統文化的角度去考量,這的確是一種悲哀.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12:06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

    © 2022 - 民初思韻 - 清末民初傳奇時代的發現   探討傳統簡明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