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譯文] 現在我渡過漢江趕回家鄉去,怎知離家越近,心情就越緊張。因為怕傷了美好愿望,以致遇到同鄉,也不敢打聽家鄉情況。

  [出典]  宋之問 《渡漢江》

   注:

   1、   《渡漢江》 宋之問

      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2、注釋:

    此詩一說作者為李頻,理由是因為李頻的宦跡未曾到過嶺南,而宋之問曾被流放嶺南。

  漢江:即漢水,長江最長的支流。源出陜西,經湖北而入長江。

  嶺外:五嶺以南的地區,即今廣東、廣西一帶。

   3、譯文:

      我離開家鄉到了五嶺之外,經過了一個冬天,又到了春天。因為交通不便,我和家人沒有聯系,已經很長時間了。現在我渡過漢江趕回家鄉去,怎知離家越近,心情就越緊張。因為怕傷了美好愿望,以致遇到同鄉,也不敢打聽家鄉情況。

 

  4、宋之問   宋之問,字延清,一名少連,漢族,汾州(今山西汾陽市)人。一說虢州弘農(今河南靈寶縣)人。初唐時期的著名詩人。

     宋之問約生于唐高宗顯慶元年( 656年?~712年),并沒有顯赫的門第家世。父親宋令文起自鄉閭,矢志于學,交友重義,“比德同道。理閫探索詞源論討”,多才多藝,不僅“富文辭,且工書,有力絕人,世稱三絕。”唐高宗時做到左驍衛郎將和校理圖書舊籍的東臺詳正學士,饒著聲譽。在父親的影響下,宋之問和弟弟宋之悌,宋之遜自幼勤奮好學,各得父之一絕;宋之悌驍勇過人,宋之遜精于草隸,宋之問則工專文詞,成當時佳話美談。上元二年( 675年),長得身材高昂、儀表堂堂的宋之問進士及第,登臨“龍門”,踏上了仕進正途。
  宋之問春風得意之日,已是武則天皇后實際把握朝政之時。武后承應“貞觀”,勵精圖治,選拔人才,不拘一格,宋之問以才名與楊炯被召分直內文學館,不久出授洛州(今河南洛陽市東北)參軍。永隆二年( 681年),又與楊炯同入崇文館充學士。天授元年( 690年)秋,武后稱帝,改國號為周,敕召宋之問與楊炯分直于洛陽西入閣。15年間,宋之問很快由從九品殿中內教躋身五品學士,為時人欽慕。唐朝學士之職,以文學言語被天子顧問,出入侍從,禮遇尤寵。家世低微的宋之問以此更是感恩耀榮,視為得秩于祿的捷徑與保障。他在《奉敕從太平公主游九龍潭尋宴安平王別序》中說:“下官少懷微尚,早事靈丘,踐疇昔之桃源,留不能去;攀君王之桂樹,情可何之。”典型地表白了他的這種心態。武后雅好文詞樂章,宋之問巧思文華取幸。一次游洛陽龍門,武后命群臣賦詩,左史東方虬詩先成,武后賞賜錦袍。及宋之問《龍門應制》詩成奉上,“文理兼美,左右稱善”武后奪東方虬錦袍轉賜給他。這樣的予奪,既反映了武后對靡麗頌德詩風的提倡,也表現了宋之問這時的創作方向,對他的聲名和地位都有很大的影響。武周時期,宋之問不僅扈從武后朝會游豫,而且奉承武后近幸的媚臣外戚宴樂優游,自感“志事僅得,形骸兩忘。”這樣的追求和生活使他逐漸沉溺和墮落,并自覺不自覺地陷入了統治集團內部爭權奪利的政治漩渦之中。

    宋之問在武后晚年先后轉任尚書監丞、左奉宸內供奉,武后媚臣張易之、張昌宗兄弟“雅愛其才”,召他與好友杜審言、閻朝隱、沈佺期、王無競、尹元凱及李適、富嘉謨、劉允濟等文士預修。宋之問與閻士隱等多代工張賦篇入集,傾心媚附。書成,于長安二年( 703年)遷司禮主簿。神龍元年( 705年)正月,宰相張柬之與太子典膳郎王同皎等逼武后退位,誅殺二張,迎立唐中宗,宋之問與杜審言等友皆遭貶謫。宋之問貶瀧州(今廣東羅定縣)參軍,諸事艱難,慕念昔榮,次年春便秘密逃還洛陽,探知友人張伸之與王同皎等媒誅宰相武三思(時張柬之被貶),后使人告密,擢任鴻臚主簿,“由是深為義士所譏”。景龍元年( 707年)七月,太子殺武三思父子后死事,宋之問上表歌頌武氏父子功德,請造唐中宗神武頌碑,探獲賞識,于次年遷考功員外郎,并與杜審言、武平一、沈佺期、閻朝隱等首選修文館直學士,“及典舉,引拔后進,多知名者。”其時朝廷朋黨爭立,由于他傾附安樂公主,遭太平公主忌恨,進言中宗.于景龍三年( 7O9年)將他下遷越州(今浙江紹興市)長史。

    唐中宗年間的政治動蕩及個人寵辱無常的經歷,使宋之問感觸良深,而由朽爛陳腐的宮廷來到清新秀麗的水鄉,也使他開始滌凈心靈,境界升華。他在越州寫的《祭禹廟文》,在真誠歌頌了大禹治水、救災拯民的千古圣德之后寫道:“先王為心,享是明德。后之從政,忌斯好佞。酌鏡水而勵清,援竹箭以自直;謁上帝之休佑,期下人之蘇息。”反映了這種思想情感上的轉變。因此,他在越州登山涉險,訪察民生,“頗自力為政”詩歌創作也開始轉入了健康清新的軌道,“流布京師,人人傳諷。”但是,就在宋之問開始走上“新生”之路的時候,又一次宮廷政變將他逼上了絕境。景云元年( 710年)六月,臨海郡王李隆基與太平公主誅殺韋后和安樂公主,擁立唐睿宗,以宋之問嘗附二張及武三思詔流欽州(今廣西欽州市東北),后以赦改桂州。先天元年( 712年)八月,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后,宋之問被賜死于徙所,結束了最后的人生旅程。

    宋之問政治上無足稱道,品行也多有可譏,但卻是知名當世的詩人。由于宮廷詩人的局限,代筆捉刀的束囿,志向理想的低淺,他的詩文不少是歌頌功德、粉飾太平、浮華空泛之作,但隨著顛簸人生,接觸社會,歷練生活,他也創作了一些好的作品,令人耳目一新。他在楊炯死后寫的《祭楊盈川文》,采用四四制式,字字有聲,句句華歆,內容言簡辭切,悲涼真摯,催人淚下,與他代筆寫的《為宗尚書祭梁宣王文》、《為宗尚書兄弟祭魯忠王文》等相比,文華情感,殊若天壤。

    作為文人,宋之問也因其低劣的人品而遭人唾棄,不僅表現在其對待政治趨炎附勢的態度上,也表現在一樁廣為流傳的命案上。自古凡是文人都愛好文字,一日宋之問見其外甥劉希夷的一句詩“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頗有妙處,便想占為己有,劉希夷不從,宋之問于是用裝土的袋子將劉希夷壓死,被稱作“因詩殺人”。

    作為詩人,宋之問年輕時即已知名,“尤善五言詩,其時無能出其右者。”從《宋之問集》和《全唐詩》所收作品來看,他對當時體裁多能把握,運用熟諳,佳作名句也有可觀。如短歌《冬霄引·贈司馬承楨》訴友情句:“明月的的寒潭中,青枯幽幽吟勁風。此情不向俗人說,愛而不見恨無窮。”五言古詩《題張老松樹》喻高潔句:“百尺無寸枝,一生自孤直。”七言古詩《明河篇》思征夫句;“明河可望不可親,愿得乘槎一向津。更將織女支機石,還訪城都賣卜人。”五言絕句《送杜審言》表離別:“臥病人事絕,嗟君萬里行。河橋不相送,江樹遠含情。”五言長律《靈隱寺》繪勝景句:“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皆清新坦易,抒情真摯,暢美如畫。宋之問為文賦詩,講求比興,屬對精密,點劃入微,對詩的聲律化有重大貢獻。他與沈佺期在齊、梁沈放、庾信到初唐四杰創作發展的基礎上,努力加以實踐和總結,使律詩各體制都達到了成熟定型的地步,明確劃開了古體詩和近體詩的界限,并運用這種形式,寫出了優秀的作品,如《江亭晚望》、《晚泊湘江》、《題大庾嶺北驛》、《度大庾嶺》等。

 

    5、這首詩是宋之問(此詩作者一說是李頻,此從上海辭書出版社的《唐詩鑒賞詞典》)從瀧州(今廣東羅定縣)貶所逃歸,途經漢江(指襄陽附近的一段漢水)時寫的一首詩。詩意在寫思鄉情切,但卻正意反說,寫愈近家鄉,愈不敢問及家鄉消息,担心聽到壞的消息,而傷了好的愿望。語極淺近,意頗深邃;描摹心理,熨貼入微;不事造作,自然至美。

  前兩句追敘貶居嶺南的情況。貶斥蠻荒,本就夠悲苦的了,何況又和家人音訊隔絕,彼此未卜存亡,更何況又是在這種情況下經冬歷春,捱過漫長的時間。作者沒有平列空間的懸隔、音書的斷絕、時間的久遠這三層意思,而是依次層遞,逐步加以展示,這就強化和加深了貶居遐荒期間孤孑、苦悶的感情,和對家鄉、親人的思念。“斷”字“復”字,似不著力,卻很見作意。作者困居貶所時那種與世隔絕的處境,失去任何精神慰藉的生活情景,以及度日如年、難以忍受的精神痛苦,都歷歷可見,鮮明可觸。這兩句平平敘起,從容承接,沒有什么驚人之筆,往往容易為讀者輕易放過。其實,它在全篇中的地位、作用很重要。有了這個背景,下兩句出色的抒情才字字有根。

  宋之問的家鄉一說在汾州(今山西汾陽附近),一說在弘農(今河南靈寶西南),離詩中的“漢江”都比較遠。所謂“近鄉”,只是從心理習慣而言,正像今天家居北京的人,一過了黃河就感到“近鄉”一樣(宋之問這次也并未逃歸家鄉,而是匿居洛陽)。按照常情,這兩句似乎應該寫成“近鄉情更切,急欲問來人”,作者筆下所寫的卻完全出乎常情:“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仔細尋味,又覺得只有這樣,才合乎前兩句所揭示的“規定情景”。因為作者貶居嶺外,又長期接不到家人的任何音訊,一方面固然日夜在思念家人,另一方面又時刻担心家人的命運,怕他們由于自己的牽累或其他原因遭到不幸。“音書斷”的時間越長,這種思念和担心也越向兩極發展,形成既切盼音書,又怕音書到來的矛盾心理狀態。這種矛盾心理,在由貶所逃歸的路上,特別是渡過漢江,接近家鄉之后,有了進一步的戲劇性發展:原先的担心、憂慮和模糊的不祥預感,此刻似乎馬上就會被路上所遇到的某個熟人所證實,變成活生生的殘酷現實;而長期來夢寐以求的與家人團聚的愿望則立即會被無情的現實所粉碎。因此,“情更切”變成了“情更怯”,“急欲問”變成了“不敢問”。這是在“嶺外音書斷”這種特殊情況下心理矛盾發展的必然。透過“情更怯”與“不敢問”,讀者可以強烈感觸到詩人此際強自抑制的急切愿望和由此造成的精神痛苦。這種抒寫,是真切、富于情致和耐人咀嚼的。

  宋之問這次被貶瀧州,是因為他媚附武后的男寵張易之,可以說罪有應得。但這首詩的讀者,卻往往引起感情上的某種共鳴。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作者在表達思想感情時,已經舍去了一切與自己的特殊經歷、特殊身份有關的生活素材,所表現的僅僅是一個長期客居異鄉、久無家中音信的人,在行近家鄉時所產生的一種特殊心理狀態。而這種心理感情,卻具有極大的典型性和普遍性。形象大于思維的現象,似乎往往和作品的典型性、概括性聯結在一起。這首詩便是一例。人們愛拿杜甫《述懷》中的詩句“自寄一封書,今已十月后。反畏消息來,寸心亦何有!”和這首詩作類比,這正說明性質很不相同的感情,有時可以用類似方式來表現,而它們所概括的客觀生活內容可以是不相上下的。

 

  6、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這是一個游子的心境,創造出了一個充滿親情的鄉,這樣的鄉,又望斷了多少遠鄉人的腸?從前是那么地喜歡這句詩,一個“更怯”,一個“不敢”,透露出出門在外者多少復雜的心事,這心境又讓我們從中窺出了多少催人感懷的景啊!然而心境一旦變更,美景也就蕩然無存。不知是哪位史學家,經多方探求,得知此時這位宋大詩人正在被貶偷逃之中,怯鄉之情一下子化為烏有,取而代之的是逃亡路上做賊心虛的緊張,這樣的事實創出截然不同的心境,截然不同的情景,用東坡的話說,真是煞風景。

   何以同是一樣的物,成全出不同的心?何以同樣的心,感傷著不同的景?何以同樣一句詩,知其景與不知其景會得出天壤之別的感觸?這就是環境與心境吧,相互扶持著,相互包含著,相互融合著。

      環境是心境的家,而心境是打開這小屋的門;環境是一片讓心境休息的沃土,而心境就是在這片沃土之上為我們開出的或平淡或絢爛的花。

 

   7、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就這樣,過了好幾個春夏秋冬,捱了那么漫長的歲月。現在要渡漢江了,一看到漢江,就不禁想起故鄉的水,仿佛故鄉就在前面。 

    哦,故鄉,我魂牽夢寄的故鄉!為什么離你近了,反而覺得更加害怕和惶恐了呢?種種担心和憂慮,會不會被證實? 想到這里,我簡直抬不起腿來,越走越慢,心里害怕碰到熟人,害聽到家里的消息。

 

   8、萬點鄉愁便化成了一張薄薄的機票。上飛機的前兩個晚上,我已是徹夜無眠。離家雖不久,心目中家的景象已經有些模糊,對家的向往卻愈加強烈。從太平洋的東海岸到西海岸,遙遙萬里,飛機在飛,我的心也在飛。從機窗俯視腳下如絮的白云,“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的詩句不時浮現在腦海。故鄉是流浪的終點,但是,為什么天涯游子的回鄉路,竟是如此漫長?無數的鄉愁,離家越近越濃。濃濃的鄉愁,理不清的愁緒,一齊糾纏著,拋灑在云朵上,任它飄來飛去。終于到家了,雙腳終于又踏上了家鄉的土地!母親的眼淚,父親的笑容,熟悉的鄉音,緊緊的擁抱,眼前是無數次夢中重回的景致,啊,真的是到家了!

  古人說:“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是啊,故鄉是天涯游子的最終歸宿,是潤澤游子心靈的一汪清泉。游子離鄉日久,思之深,怯之甚也,竟然不敢與來人說話。

 

   9、“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唐詩中所描繪的畫面,4月2日在南京真實上演。當晚,臺北飛來的MU5002次航班降落南京祿口機場,在其他乘客都下飛機后,闊別家鄉62年的國民黨老兵歐陽秋始終呆在機艙里不肯出來。在南京邊檢站檢查員近半個小時的勸說下,老人這才坐上輪椅,下飛機與親人相見。

  最后一名乘客拒下飛機

  4月2日晚,臺北飛到南京的MU5002次航班落地,南京邊防檢查站的官兵們正為旅客們辦理入境勤務手續。正逢清明時節,臺胞清明返鄉祭祖已出現一周多的高峰。經過20多分鐘的緊張忙碌,該航班旅客基本入境,這時,邊檢站值班科長唐曉進的對講機中突然傳來一個聲音:“報告科長,最后一名旅客拒絕下機!”

  唐曉進立刻登機一探究竟。原來,這位拒絕下機的旅客是一位83歲的老人,名叫歐陽秋,老家在宿遷,是一名國民黨老兵,當年在南京服役。此時的歐陽老人衣著體面,精神看上去不錯,卻像孩子一樣黏在座位上,再三拒絕機組人員的勸說,執意不肯下飛機。

  唐曉進正要上前跟老人家打招呼,對講機里又傳來消息:邊檢大廳有一個20多人的親友團在詢問情況,全是迎接歐陽老人的!

    “害怕”親人認不出他

  “歐陽先生,您的親人在外面等您,他們很著急,我們送您過去吧?”唐曉進溫和地說。聽說外面有親人等他,歐陽老人眼圈有點濕潤,但他立即轉過臉去,冷冷地丟下一個字:“不!”但是唐曉進沒放棄,繼續勸說道:“您看,我是邊防警官,您可以信任我,告訴我為什么不想下機,我好告訴您外面的親人,讓他們不要著急。”

  “我害怕……”歐陽老人嘴角艱難地發出囁嚅一般的嘆息。原來,歐陽秋老人已整整離開家鄉62年。62年來,他無時無刻不在想念家鄉、想念親人。如今是他第一次回家,眼前就是故鄉的土地,近處就是思念的親人,但是,當真的要踏上這片土地時,他卻膽怯了!“告訴我,南京現在變成了什么樣子?我說的話里還有鄉音嗎?我不知道該穿什么樣的衣服、梳什么樣的頭發,能讓我的家人一看到我就知道那是我,就是我……”歐陽老人似是發問,更像自問,眼神里有期待。

  見到妹妹他從輪椅上站起來

  唐曉進趁熱打鐵:“老先生放心,南京沒變,城墻、古樹處處都是,就是您的親人家里多了好多晚輩,現在就在外面等您。”聽了這番話,老人眼中放出神采。唐曉進趁機上前,一邊攙扶老人坐上輪椅,一邊說:“我們一起送您。”老人點頭答應。唐曉進立即通知開通綠色通道。接證,蓋章,問候。“歐陽先生,歡迎您回家。”檢查員朱詹把證件交還歐陽秋,老人的手在顫抖。

  不遠處望眼欲穿的,就是歐陽老人的親友團。他的妹妹,領著已是五世同堂的一家人,在邊檢通道不停向里張望。越來越近了,就在歐陽老人距離親友四五步時,他忽然生出一股與年紀不符的力量,一下從輪椅上站起來,快步走向妹妹,兩人的手緊緊握在一起,什么話也沒說,只是老淚縱橫……( 作者:耿雯    來源:揚子晚報   

 

   10、 唐朝宋之問貶官途中,作《渡漢江》,詩云:“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雖然宋之問是因巴結武則天的男寵張易之獲罪,但他所做的這首《渡漢江》卻是道盡游子的心聲。好一句“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宋之問在漢江上心懷故鄉,卻又害怕得知家人受之牽連的不幸消息,內心的惶惶然可想而知。而今,我們歸鄉,雖無貶謫之禍,但一想起故鄉人安康否,是否“海棠依舊”……一切的一切,就像一個個懸念,我們既担心自己不能接受某些變化,又盼望著新的奇跡出現,所以,“近鄉”仍是“情更怯”。

 

   11、“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這是生怕把故鄉遺忘了、又生怕被故鄉遺忘了的甜蜜憂愁。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這是沉浸在故鄉美麗風物中突然痛感生命流逝的戚戚悲傷。
  “舊路青山在,余生白首歸”,這是經歷漫長的煎熬與等待之后終于無悔歸來的落落圓滿。
  老杜說得好:“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我真的搞不明白,為什么老杜在歡欣雀躍的時候,就想要回家呢?家,是安放藏快樂的港灣嗎?老杜不僅把回家當作最大的快樂,而且因為快樂,所以要回家。這是一種快樂還是兩種快樂?
  余秋雨在《鄉關何處》一文中說:“在一般意義上,家是一種生活,在深刻意義上,家是一種思念。”余秋雨說家是一種生活,是從現實、感性意義上說的,說家是一種思念是從文化、精神意義上說的,我想再加上一句——“在特殊意義上,家是一種快樂。”這是從性情、心靈意義上說的。

 

   12、每一個地理名詞都不僅是一個符號,它背后停留著漫長的時間和浩淼的空間,假如足夠敏感,人們甚至可以感覺到泥土的芬芳。但即使是最敏感的異鄉人,也無從復制一種回憶,復制唇齒間空氣與泉水的甘甜;無法感受去鄉多年,“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的隱微心緒。只有在那個時間駐留過;在那個空間浸潤過;生命在某個地方緩慢地成長,才能捕

 
捉到該處最深沉的意象——它映照了某段時間內人們濃縮的記憶。

 
 


   13、 家是溫暖的港灣,家是老爸信任鼓勵的目光,家是老媽的千叮嚀萬囑咐。于是乎,我瘋狂地思戀心中的它,牽掛是世間最動情的組合,宋之問的“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怎能不叫你我動容?也曾豪邁又違心地說:“離家的孩子是最有出息的。”可此時卻難心安,夢醒十分想家的時刻,午夜我要撥通電話說“媽,我好想回家……”歇斯底里的脆弱不堪一擊,離家的人,盼家的心,深知有觸,但濃于水,已忘言。天未明朗,踏上月臺,鐵道的出站口,有家人的期許和守候,于親情,于心安,無人會說“沒所謂”。

 

  14、鄉愁,正是遠離故鄉,遠離童年時代的產物。歸根結底,鄉愁就是在空間上回不到起點、在時間上回不到原點的問題。鄉愁,卻不是回到故鄉可以痊愈的,時空流轉里,我們再也回不到當初的家園。于是,去國千里的蕭紅只能在《呼蘭河傳》里寫下童年的記憶;于是,年長些許的魯迅,在《故鄉》里卻永遠回不到記憶里的故鄉。其實,回去又能怎樣呢?君不聞“彼黍離離,彼稷之苗”的悲吟?君不聞“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的忐忑?君不聞“洛陽城里春光好,洛陽才子他鄉老。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的哭訴? 
 
    于是,我們只能“行行重行行”,從遠離家鄉的地方去到離家鄉更遠的地方,“卻把并州做故鄉”。余光中的《鄉愁》終于從一張小小郵票變成一灣深深的海峽;《鄉愁四韻》在羅大佑的吉它楊弦的歌聲中道盡臺灣兩代人共同的鄉愁;皤然白發的于右任先生在高山之上望海痛哭;年輕小子鄭愁予在去國萬里去國三十年前寫下生命的讖言:“我達達的馬蹄,美麗的錯誤。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 

 

 

   15、第一次看到“鄉愁”這個詞是在余光中先生的詩中。那時的我不過是八九歲的年齡,跟著老師念“鄉愁是一彎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年少時的我并不明白鄉愁是什么,但只覺得鄉愁定是很美很美的一種感情。
   多年之后,我看見了席慕容寫的那首詩,題目也是《鄉愁》,詩中寫道:“······鄉愁是一棵沒有年輪的樹 / 永不老去”。這時的我遠離父母在外念書,便也懂得鄉愁更是一種惆悵。
  席慕容的愛情詩大都是憂郁的神情,飽含著江南小鎮的梔子花香,而那些關于故鄉的詩句,則是長城外的青草芬芳以及婉轉蒼涼的馬頭琴聲。琴聲悠遠,芳草離離,可以傳到臺灣,傳到歐洲,傳到每一個蒙古人的心中。
  她去探訪故鄉。有激情,也有物是人非的感慨。當她遠遠望見,父親記憶中的府邸早已是一片廢墟時。她并沒有哭,只是自言自語道:“幸好父親沒來!幸好我沒有堅持一定要他和我一起回來。”有一首唐詩是這么說的:“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為什么不敢呢,明明是離朝思暮想的家鄉更近了一步,為何又偏偏謹慎担心起來?幾百年前的詩拋下的一個疑問,交與席慕容,她竟回答出了。
  故鄉,扎根在我們心里,即使你與它從未謀面,也會不自然的帶了些眷戀。你可以指著地圖上的某個地方,然后驕傲地和朋友說:“看,這就是我老家。”不管是老家,是故鄉,或是祖籍,都是血脈里解不開的心結,是一種許多年前的注定。
  鄉愁動人,卻不明媚,是一抹藍。她永遠藏在游子心中最隱秘的角落,但是不管怎樣,擁有者永遠可以在堆疊如山的情感中瞬間找到她。即使穿越千山萬水,也情懷不變。

 

   16、有人說,真正的家鄉是沒有人能夠回去的,你看見了蒼茫的來路,但循著那布滿荊棘的路途回去時,看到的無非是個愁字。我始信然。“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當我們耄耋之年重返故里,不管你是衣錦還鄉還是仍然落魄,內心里又何嘗沒有一絲“客”的痕跡呢?

 

   17、一個用“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的婉曲文化熏陶的民族,一個用“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的超脫情懷漸染的民族,一個用“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人格滋養的民族,怎么就失去了精神家園,忘了回家的路呢?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14:53

[新一篇] 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舊一篇] 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