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程標準》的教育觀

>>>  文章華國詩禮傳家—精彩書評選  >>> 簡體     傳統


    認真研讀《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以下簡稱《新課標》),對照以往的《教學大綱》及傳統語文教育思想,我認為《新課標》在語文課程觀、教學觀、學習觀、教材觀、教師觀、學生觀等方面都有“革命性”的變化,學習和推廣、實踐和實施這些教育理念應是我們不可推卸的職責。
      一、語文課程觀
    《新課標》課程價值取向非常明確,那就是“一切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礎的語文素養。”“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這兩句話,一句闡述語文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一句闡述要面向學生的全面發展。
    《新課標》明確了語文課程的“性質”,認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語文課程標準》在“總目標”下,提出各學段的“階段目標”,體現了語文教學的整體性和階段性。從“總”看,“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一條縱線,使語文素養成為一個整體;從“分”看,四個學段“識字與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五個領域一條橫線。
    《新課標》還強調了語文課程的實踐性和綜合性。《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在教學中努力體現語文的實踐性和綜合性。”“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語文課還是綜合性很強的課程,“新課標”特別提倡“綜合性學習”和“跨學科學習”,并竭力倡導語文與自然、社會、生活相結合,走開放性的“大語文”教育道路。
      二、語文教學觀
    《新課標》認為語文教學的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語文課程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豐富語言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語文課程還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展。”
    《新課標》倡導語文教學方式應該是“平等對話”。《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這一“對話論”觀點直擊傳統語文教學的“滿堂灌”“一言堂”,改“傳話”為“對話”,并提倡“平等”的民主的師生關系。
    《新課標》重視教學手段、媒體的“現代化”。《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培養學生“運用現代技術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新課標》對語文教學評價也做了較大的改革。首先,認為“語文課程評價的目的不僅是為了考查學生實現課程目標的程度,更是為了檢驗和改進學生的語文學習和教師的教學,改善課程設計,完善教學過程,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其次,認為評價價值取向應是“全面性”,應“突出語文課程評價的整體性和綜合性”,強調評價“要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幾方面進行評價”。第三,認為評價的重點是“形成性評價”。《新課標》在“評價建議”中指出:“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是必要的,但應加強形成性評價。”第四,認為評價方法要多樣,“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相結合,更應重視定性評價”。第五,認為評價主體要互動多元,“實施評價,應注意教師的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與學生之間互相評價相結合”。
      三、語文學習觀
    《新課標》首先強調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方式”。
    研究性學習是《新課標》提倡的學習方式,它具有自主性、開放性、實踐性和探究性的特點。
    《語文課程標準》極力提倡“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列舉了語文綜合性學習的主要形式:1)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2)聽說讀寫能力的整體發展。3)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的溝通。4)書本知識與實踐活動的緊密結合。
    《新課標》又提出了發展個性、注重差異的嶄新的學習理念。《語文課程標準》要求我們“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
    《新課標》還積極倡導“信息化學習”。要求學生從小學開始就“學習使用鍵盤輸入漢字”“利用圖書館、網絡等信息渠道嘗試進行探究性閱讀”,“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資料”。《新課標》還十分重視“電影、電視、廣播、網絡”等課外學習資源的開發。
      四、語文教材觀
    《語文課程標準》在“教材編寫建議”中明確地表達了異于傳統語文教學的“教材觀”。
    1.面向時代。《新課標》提出:“教材編寫要……堅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教材選文要具有……時代氣息。”為“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奠定基礎。
    2.多元文化。《新課標》指出:“教材應體現時代特點和現代意識,關注人類、關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樣文化。”“教材要注重繼承與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這一要求體現了“立足民族文化、借鑒世界文化”的先進文化理念。
    3.人文內涵。《語文課程標準》說:“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向是深廣的。”因此編制教材,“選文要具有典范性,文質兼美,富有文化內涵”。
    4.資源開發。《新課標》指出:“教材的體例和呈現方式應靈活多樣。”“語文教師應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開發包括課內資源與課外資源、素材性資源與條件性資源、學科資源與活動資源、顯性資源與隱性資源在內的所有資源。
      五、語文教師觀
    《新課標》理念強調教師地位和角色的轉換。教師不再是知識被動的傳授者,而是一個主動的課程研究者、開發者和創造者。教師不再是學生學習的規定者,而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幫助者、合作者。因此,積極的、能動的教師形象正逐漸取代消極的、被動的教師形象。
    教師是課程的開發者。教師不再僅僅作為課程的消極接受者,而是要作為積極的課程開發者,這是《新課標》對教師提出的要求。教師開發課程主要表現在對“課程資源”的開發上。一方面教師要對“國家課程”進行“二次開發”,另一方面要開發新的“地方、校本課程”,再一方面還要開發“課外課程資源”。
    教師是教材的研究者。從廣義上講“課程”包含“教材”,對“課程”開發,就是對“教材”的研究和利用。教師不應成為“教科書”的奴隸、“教學參考書”的“傳話筒”,教師應有自己的觀點、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獨特理解、自己的審美情趣、自己的教學個性。所以《語文課程標準》才說:“教材要有開放性和彈性。在合理安排基礎課程內容的基礎上,給地方、學校和教師留有開發、選擇的空間。”
    “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語文課程標準》說,“教師應轉變觀念,更新知識,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素養。應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積極開發課程資源,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
      六、語文學生觀
    所謂“學生觀”就是教師對學生的看法,對學生在教學中地位的認識和理解,它關系到教學對象主體位置的確定,因此是教師首先要處理好的問題。《新課標》對這方面有鮮明的觀點。
    《語文課程標準》說:“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因此,學生必須從教學的“邊緣”進入教學的“中心”,那些無視學生的主體人格,不重視學生多元個性差異,不承認學生個性化學習的觀念和行為都是極其錯誤的。
    《新課標》特別強調語文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學生全面發展”,這是我國素質教育的目的和時代對教育提出的要求。我們認為“面向全體學生”“學生全面發展”應是語文學生觀的基本要義。
    《語文課程標準》對傳統教學大綱還有一個突破,那就是特別強調了對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這一點,我們認為是針對目前我國中小學生“動手能力弱”,沒有自己的思想、沒有自己的個性這一缺陷提出的。“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象力和創造潛能”“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于教學月刊:中學版杭州9~13G31中學語文教與學彭小明20042004馬丁·特羅在30年前首次描述了高等教育存在著三個以數量為標準的發展階段。這一理論是基于當時部分發達國家高等教育完成“大眾化”或“普及化”之現實,圍繞著高等教育內部革新問題而建構的,在方法論上,具有十分明顯的歸納取向,對高等教育發展與社會經濟發展之間互為因果的關系,缺乏足夠的認識。這一理論存在著內在的缺陷。
    當代高等教育的發展極大地豐富了我們對高等教育大眾化、普及化之功能及其重要性的認識。高等教育更多地體現著一國社會經濟的巨大利益,高等教育的發展更多地是國家意志的產物,對發展中國家來說,尤其如此。本文所指的第一堂課是教師與新生見面的第一次課。王燕/楊秀文Steps to Happiness彭小明 浙江麗水學院中文系,323000 作者:教學月刊:中學版杭州9~13G31中學語文教與學彭小明20042004馬丁·特羅在30年前首次描述了高等教育存在著三個以數量為標準的發展階段。這一理論是基于當時部分發達國家高等教育完成“大眾化”或“普及化”之現實,圍繞著高等教育內部革新問題而建構的,在方法論上,具有十分明顯的歸納取向,對高等教育發展與社會經濟發展之間互為因果的關系,缺乏足夠的認識。這一理論存在著內在的缺陷。
    當代高等教育的發展極大地豐富了我們對高等教育大眾化、普及化之功能及其重要性的認識。高等教育更多地體現著一國社會經濟的巨大利益,高等教育的發展更多地是國家意志的產物,對發展中國家來說,尤其如此。本文所指的第一堂課是教師與新生見面的第一次課。王燕/楊秀文

網載 2013-09-10 21:17:32

[新一篇] 《語文課程標準》獻疑

[舊一篇] 《語言文字應用研究叢書》評介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