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盧卡奇思想研究和爭論中的若干理論問題之我見

>>>  古風悠悠—傳統政治與精神文明  >>> 簡體     傳統


  盧卡奇是20世紀著名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家,西方馬克思主義的創始人。他的思想和理論,特別是青年時期的思想,在國際馬克思主義研究界引起了廣泛而熱烈的爭論。如何正確地評價盧卡奇的思想,對于我們科學地研究西方馬克思主義,把握馬克思的唯物主義思想的實質,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僅就盧卡奇思想研究和爭論中的若干理論問題提出自己的淺見,并求教于學術界。
      一、研究盧卡奇的思想應有正確的方法論原則
  我國學者對盧卡奇的思想,特別是對青年盧卡奇的思想的研究總的看是主觀的批判多于客觀的介紹。生吞活剝多于同情的理解,其原因主要在于缺乏科學的研究方法。體現在:或者脫離西方歷史文化條件,把它同我們信奉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具體結論作簡單的類比;或者脫離盧卡奇一生理論探索的歷程,割裂青年盧卡奇同晚年盧卡奇的思想聯系,著力凸現青年盧卡奇思想的缺陷,無法真正反映盧卡奇思想的實質;或者把盧卡奇看作是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的“異端”,否定他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貢獻。
  筆者認為,研究盧卡奇的思想首先不應該脫離他所處的歷史文化條件,抽象地看待他的理論命題。這是因為,從盧卡奇思想的主旨看,他主要是為了反對第二國際中對馬克思主義科學主義和自然主義的理解,要求恢復馬克思主義辯證法的權威,確立人在歷史進程中的主導地位;從他所處的歷史條件看,西方資本主義較為發達,其統治方式同俄國存在著明顯的差別。體現在西方資本主義更多地依靠其意識形態的作用,使工人階級認同其統治的文化秩序,其統治是總體統治。在這種情況下,工人階級精神發展的程度對西方革命至關重要,因此盧卡奇相當重視對西方資產階級意識形態的批判和文化批判,顯示出和經典馬克思主義理論不同的理論關注點;從盧卡奇所處的文化背景看,西方文化從古希臘哲學起就蘊涵著邏各斯精神和奴斯精神,前者代表科學、理性、規律;后者則代表主體的情感、意志、思想及其活動。在古希臘哲學中它們主要是從本體論的角度論述的。直到近代,才由笛卡爾奠定了科學主義哲學的范式,其特點是從主、客二分出發,注重研究自然知識;維科則在《新科學》中要求哲學智慧應使人自身得到完善,強調哲學要給人存在以理解和希望,使哲學與人的價值、意義聯系得越來越緊密,奠定了人文主義哲學的范式。德國哲學則是這兩種哲學傳統的匯合,德國既有康德、黑格爾理性主義哲學家,也產生了哈特曼、赫爾德的人文主義哲學,這兩種傳統到現代進一步發展為西方科學哲學和人文主義哲學。他們既相互對立,又相互滲透,共同構成了西方文化,馬克思主義哲學就產生和發展于這兩種哲學傳統中。就馬克思主義的創始人來講,馬克思注重從歷史主義方法和人文主義傳統,著力探尋了人的異化、價值、意義,以及人的解放問題;恩格斯則更多地受科學主義傳統的影響,注重對自然辯證法、社會結構、社會發展規律的研究。馬、恩的這種不同的理論興趣為馬克思主義在不同民族文化傳統下、不同哲學家的個性影響下的不同發展奠定基礎。大體而言,盧卡奇更多地受西方人文主義傳統的影響,注重馬克思主義的批判性、價值性,不能像有些同志那樣,簡單地把盧卡奇同西方哲學的關系看成是他用西方唯心主義哲學同馬克思主義融合,把馬克思主義黑格爾化。因此,只有首先立足于西方的歷史文化條件,才有可能正確地評價盧卡奇的思想。其次,研究盧卡奇的思想不應該割裂他青年時期和晚年時期思想的聯系,孤立考察他青年時期的思想。這是因為,從盧卡奇思想發展的歷程看,青年盧卡奇從反思西方革命經驗教訓出發,認為革命失敗的主要原因在于沒有發揮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批判性、戰斗性功能,沒有把辯證法看作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基礎和核心。因而,他強調人的主觀因素在歷史進程中的主導地位,強調辯證法的重要性。但是,青年盧卡奇走到另一極端,即夸大了人的主觀因素的作用。這是他青年時期思想不成熟的一面。但他是個嚴肅的馬克思主義者,歷史進程中的主觀和客觀因素的關系問題成為他一生努力想要解決的問題。直到他晚年的《關于社會存在本體論》一書中,這個問題才得到較好解決。不能因為青年盧卡奇理論的失誤,就拋開他一生理論探求,把一個嚴肅的馬克思主義探索者說成是無知的反馬克思主義者。
  最后,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里,我們把馬克思主義發展史狹隘地看作是幾個革命導師、革命領袖“一線單傳”的歷史,把其他形態的馬克思主義看作是“異端”,把他們置于馬克思主義的對立面加以研究和論述,這種做法當然使我們不能正確評價盧卡奇的思想。
      二、如何從總體上把握青年盧卡奇的《歷史和階級意識》?
  《歷史和階級意識》一書是盧卡奇一生引起爭論最多,影響最大的著作。在我國學術界,部分同志認為青年盧卡奇正確地反對了馬克思主義中的機械決定論、經濟決定論和宿命論,第一次科學地闡明了馬克思主義辯證法和實踐對于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礎地位,對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和意識在歷史上的重要性作了辯證的理解;還有部分同志則批評他把馬克思、恩格斯對立起來,把馬克思主義黑格爾化,拒絕自然辯證法和反映論,開創了和列寧主義相對立的西方馬克思主義思潮。
  筆者認為應當從總體上把握青年盧卡奇思想的理論主題,注重研究青年盧卡奇思想的二重性。這是因為,《歷史和階級意識》是盧卡奇走向馬克思主義過程中的“學徒期”的著作,該書既總結了西方革命失敗的經驗教訓,結合西方歷史文化條件,對馬克思主義若干理論,如異化、辯證法、哲學本體論等作了可貴的探索,這是他理論的積極方面;同時,由于西方資產階級哲學的影響,特別是黑格爾哲學的影響,該書又有若干理論缺陷。該書的這種二重性決定了我們既不應該忽視、否定該書中存在的理論缺陷,更不應該脫離他一生的思想發展,特別是該書同他晚年的《關于社會存在本體論》一書的聯系,即他對馬克思主義本體論探索的歷程,來研究和評價青年盧卡奇的思想。
  從上述指導思想出發,筆者認為,青年盧卡奇思想的理論主題是如何通過發揮馬克思主義的批判性、戰斗性功能來對抗資產階級意識形態和商品經濟形成的物化意識,最終形成工人階級統一的階級意識。因此,在理論上,他相當重視人的主觀因素在歷史上的重要地位,重視主、客體辯證法、人的實踐在馬克思主義理論中的中心和基礎地位。由此,他堅決反對第二國際理論家忽視辯證法,單純用經濟因素解釋馬克思主義的機械決定論思想。他認為,要真正領悟馬克思主義的真諦,必須從人類實踐出發,恢復馬克思主義辯證法,把社會歷史、社會歷史中的人及其實踐作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本體。應該說,他重視實踐、辯證法在馬克思主義中的重要地位,從總的方向上看無疑更符合馬克思的原意。而馬克思主義哲學本體到底是自然、還是社會歷史,這也正是蘇聯模式的馬克思主義和西方馬克思主義爭論的焦點。盧卡奇對第二國際庸俗馬克思主義的批判,以及對馬克思主義哲學本體論反思,在當前對我們反思馬克思主義的真諦,正確理解馬克思的文本,仍有重大的理論意義。
  也應該看到,盧卡奇雖然正確地看到辯證法、實踐對馬克思主義的重要地位,但他又把辯證法局限于社會歷史領域,對恩格斯的自然辯證法展開錯誤批判,忽視了馬克思主義哲學本體論的自然基礎,使他不可能正確闡明人的主觀因素在歷史中的創造作用。對此,他有深刻的認識。(參見《歷史和階級意識》新版序言)。也正是這一缺陷,即歷史發展進程中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的關系,成為他以后一生理論探索的中心問題,直到他晚年的《關于社會存在本體論》一書中才得到正確解決。而他青年時期的理論缺陷又影響了后來的理論家。如法蘭克福學派沿著盧卡奇的思路,運用辯證法的批判性,揭示西方人的異化境地,但由于他們的辯證法失去了現實基礎,使他們對資本主義批判變成了一種抽象的哲學批判。同時青年盧卡奇強調主觀因素歷史作用的思想被后來的理論家所發揮,以至于他們反對任何形式的決定論,包括辯證決定論,從而陷入唯心主義。盧卡奇除了探求了馬克思主義哲學本體論外,還提出了許多富有意義的理論論題。如:異化、意識形態理論、馬克思主義和黑格爾哲學的關系等。他在論述這些論題的過程中,同樣既有天才般的理論創見,也有他馬克思主義理論“學徒期”的理論失誤。這一切都體現了他思想的二重性。只要抓住了這種二重性的特點,關于他青年時期思想性質的爭論是不難解決的。下面就圍繞青年盧卡奇《歷史和階級意識》一書爭論中的幾個重大理論問題做簡要的評析。
  1、有人認為,青年盧卡奇把馬克思主義黑格爾化, 開創了和列寧主義相對立的所謂“西方馬克思主義”(帶引號的否定意義上的馬克思主義)思潮。
  筆者認為,這種觀點是站不住腳的。這是因為:首先,從青年盧卡奇思想的理論主題看,他主要是通過批判第二國際機械決定論的指導思想,恢復辯證法對于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權威,發揮馬克思主義的批判戰斗功能,形成無產階級統一的階級意識。因此,他實際上是想通過恢復馬克思主義的真諦,尋找適合西方的革命道路,他理論的目的并非是想創立另一種和列寧不同的馬克思主義。同時他多次高度贊揚列寧對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事業的重大貢獻,認為正是列寧對他的批評使他走向了馬克思主義。其次,應該看到,盧卡奇的確比較重視研究馬克思和黑格爾思想的聯系。這不僅體現在他青年時期的《歷史和階級意識》中,他在斯大林時期還特地寫了《青年黑格爾》、《理性的毀滅》等著作揭示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淵源。這就需要我們弄清兩個問題:一個是盧卡奇為什么要這樣做?另一個問題是他強調馬克思和黑格爾思想的聯系點是什么?筆者認為,盧卡奇強調研究馬克思和黑格爾思想的聯系,具有歷史合理性。第二國際時期的馬克思主義者斬斷了馬克思和黑格爾思想的聯系,忽視馬克思主義哲學中的辯證法,把馬克思主義實證化;斯大林從政治實用主義出發,把黑格爾哲學看作是德國封建貴族反對法國革命的體現。正是在這種背景下,盧卡奇研究馬克思思想的淵源,探索馬克思主義的真諦,這是完全合理的,也是符合馬克思思想發展的真實歷程的。更重要的是,盧卡奇強調馬克思和黑格爾思想的聯系點是辯證法而不是唯心主義,而馬克思的辯證法和黑格爾辯證法又有本質的聯系。因為馬克思的辯證法是建立在唯物主義和歷史的基礎上。最后,有些學者之所以認為盧卡奇把馬克思主義黑格爾化,一個重要原因是他們認為《歷史和階級意識》中的“總體性、異化、主客體同一”等觀點來自黑格爾。我們認為,盧卡奇的總體性、異化主要來自馬克思。他反復引用馬克思在《資本論》中要求把資本主義社會看作一個總體的觀點,強調總體優于部分,其宗旨是反對機械決定論。他的異化直接來自馬克思對商品拜物教的分析。他的主、客體同一論的具體內容同黑格爾存在著原則的區別。當然,由于盧卡奇是通過黑格爾走向馬克思的,因而受黑格爾思想的影響也是理所當然的。但關鍵是要搞清盧卡奇思想的主流是什么。
  還要特別指出的是,由于青年盧卡奇思想的二重性,他理論失誤的地方,可能被以后的理論家所利用、發揮,甚至產生不好的影響,但這和主動開創某種思潮有著原則的區別,二者不能混為一團。
  2、如何看待青年盧卡奇對恩格斯自然辯證法、 列寧的反映論的批判以及對異化問題的研究?部分學者從盧卡奇對恩格斯、列寧的批評以及重視異化問題的研究中得出這樣一個結論:認為盧卡奇把馬克思和恩格斯對立起來,用青年馬克思的思想解釋馬克思主義,把馬克思主義人道主義化。
  筆者不同意這個觀點。筆者認為,首先應分析盧卡奇為什么要反對自然辯證法和反映論。從盧卡奇理論的目的看,盧卡奇反對的是把馬克思主義實證化的“自然科學唯物主義”,強調歷史的本質是人類實踐的產物。因此,在他看來,不應該脫離社會孤立地考察自然,因為自然本身就是工業和社會的產物,它具有社會歷史性特征。他認為,恩格斯的自然辯證法具有一種客觀主義和自然主義傾向,不符合馬克思的思想。其次,他不同意反映論,特別反對恩格斯對“實踐”的論述。認為把“工業和實驗”等同于實踐,實際上是一種實證主義思想。再次,盧卡奇在寫作《歷史和階級意識》時,還沒有看到恩格斯的《自然辯證法》、列寧的《哲學筆記》,無法完整地了解他們的思想。而在《反杜林論》和《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中,由于要解決的是如何捍衛唯物主義,不是專門的辯證法著作,理論的側重不同,造成了盧卡奇對他們思想的誤解。最后應該看到,青年盧卡奇思想的主流是反對機械論、經濟決定論,而不是要反對唯物主義,反對辯證法,不能因為他理論上的失誤,不顧歷史條件和實際情況,把一個嚴肅的馬克思主義者說成是一個無知的反馬克思主義者。也正因為如此,盧卡奇在《歷史和階級意識》一書的新版序言中,堅決反對資產階級學者借他理論上的失誤,宣傳“兩個馬克思對立論”、“馬、恩對立論”的做法。
  也應該看到,青年盧卡奇比較重視從人、人的實踐的角度來解釋馬克思主義,比較重視研究資本主義條件下人的異化問題,但不能由此說他創立了一種人道主義的馬克思主義。筆者認為,這實際上反映了在不同歷史文化條件下,不同哲學家個性影響下,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一種理解。盧卡奇受西方人文主義文化傳統和浪漫主義思潮影響較深,因此他對馬克思主義的理解和建構與我們根據恩格斯、列寧的思想所建構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就存在著較大區別,這恰恰體現了馬克思主義在當代不同歷史文化條件下,多流派的巨大發展。不應該因為其理論形態不同于我們的馬克思主義,就否定其探索的價值,甚至給他帶上“什么主義”的帽子。
      三、如何給盧卡奇在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定位?
  在我國西方馬克思主義研究界,由于受帶引號的西方馬克思主義概念體系的影響,部分學者把西方馬克思主義當作是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的異端,因此否定多于肯定。這種指導思想同樣存在于盧卡奇思想研究中,再加上在馬克思主義陣營中,長期的教條主義和政治實用主義指導思想,蘇聯模式的馬克思主義理論被視為唯一的正統,因此難以真正凸現盧卡奇思想的實質和他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重大貢獻,更不用說對盧卡奇在馬哲史上的地位予以合理的定位。
  筆者認為,要給盧卡奇在馬哲史上予以合理定位,首先應有正確的馬克思主義發展史觀。長期以來,我們習慣于把馬克思主義發展史狹隘地理解為“馬、恩、列、斯、毛”幾個革命導師和革命領袖“一線單傳”的歷史,把其他形態的馬克思主義,包括西方馬克思主義置于馬克思主義的“對立面”或“異端地位”加以研究和論述,這種“一線單傳”的歷史并不能真實地反映馬克思主義發展的實際。從馬克思主義發展的實際看,馬克思主義發展史應該概括為以馬克思唯物史觀為源,與各國具體實踐、文化傳統相結合,多形式、多流派的發展過程。只有這樣,才能改變過去把西方馬克思主義,包括盧卡奇的思想,置于馬克思主義對立面或異端地位加以研究的做法,真正平等地對待各種形態的馬克思主義。
  從盧卡奇本人思想來看,筆者認為,他對馬克思主義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理論貢獻。體現在:首先,他在教條主義盛行的時代,恢復了馬克思主義辯證法的權威,認為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不是死抱馬克思主義詞句和現存結論,而是應該運用馬克思主義辯證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他的這種反教條主義思想開啟了西方共產黨、西方進步知識分子逐步擺脫蘇聯哲學模式和社會主義模式,探索適合本國條件的革命道路,其意義在當時是巨大的,就是在今天仍有重要的啟迪意義。其次,他晚年提出的“社會存在本體論”,是20世紀對馬克思主義哲學本體論最深刻、最詳細的考察,從多方面啟迪了20世紀的馬克思主義者,開啟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發展的新方向,就是在今天,對于我們正確理解馬克思唯物主義的特質仍有重要意義。再次,他相當重視對馬克思主義哲學淵源的研究,從不同角度豐富了馬克思主義哲學史方法論。他還建構了系統的馬克思主義美學體系,提出了異化、意識形態批判等重要的理論論題。可以說,他是20世紀偉大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家,我們沒有任何理由忽視他,或者把他視為理論上的“異端”。正確的做法是:認真研究他走向馬克思主義的道路和他的思想,總結馬克思主義發展的規律,以便在今天更好地發展馬克思主義。
  收稿日期:1999.6.11
社會科學動態武漢43~46A1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研究王雨辰19991999作者單位:中南財經大學哲學研究所 武漢 430064 作者:社會科學動態武漢43~46A1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研究王雨辰19991999

網載 2013-09-10 21:19:02

[新一篇] 關于列寧蘇維埃建設思想的幾個問題  ——為紀念十月革命80周年而作

[舊一篇] 關于發明的哲學思考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