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哲學的批判與批判精神

>>>  古風悠悠—傳統政治與精神文明  >>> 簡體     傳統


      一
  1.談到哲學的特點,人們很容易從各個不同的角度概括出若干個。而且不同的哲學學派都 具有自己的鮮明特色或特點。但哲學根本性特點是:必須滲透或貫徹著一種批判意識與批判 精神,這應是所有哲學都應具有的一個共同性特點。正如一個缺乏批判意識與批判精神的人 不可能成為真正的哲學家一樣,一種缺乏批判意識與批判精神的哲學也不可能具有真正的哲 學品格。哲學無論被看成是一只黃昏時起飛的貓頭鷹(黑格爾語),還是被看成“時代精神的 精華”(馬克思語),都蘊涵著對哲學批判品格的肯認。把哲學作為一只黃昏時起飛的貓頭鷹 時,它意味著哲學以反思維的方式對過去的歷史進行反觀與總結,并從中尋求對歷史規律的 解讀,而對歷史的反思即蘊涵著對歷史的批判。而哲學作為“時代精神的精華”并不是時代 精神的總匯與羅列,它意味著揚棄,意味著升華,揚棄與升華的前提與基礎即是批判。其實 ,不僅哲學需要一種批判意識與批判精神,人類所有的理論活動與實踐活動都需要一種批判 意識與批判精神。所不同的是,哲學對批判精神的貫徹要求更強烈。
      二
  2.然而,何謂批判?對于某些人來說,這也許是多余的話題,在他們看來,這不過是一個常 識性的問題。但對于時下大多數中國人來說,提出這個話題,解讀它的本質底蘊,不僅決非 多余,而且還顯得有些沉重和困難。這種沉重與困難,既源于民族傳統文化中批判意識的缺 乏,更由于一種特殊的原因導致人們對批判概念的誤讀或曲解。
  3.從歷史文化傳統上看,在五千年中華民族的文明發展史上,自春秋以來,文化的延續與 發展在其基本格局上,雖然存在著儒、法、墨、道、釋之間的相互競爭與并存,但占主導地 位的卻是儒家文化。而儒家文化的基本特點是:政治上的“法先王”;道德上的求“中庸” ;行為上的遵“古訓”;治學上的重“詮釋”。我們大體上可作這樣的判斷:在以儒家文化 為主導的文化氛圍中生存與延續的中華民族,原本并不富有批判意識與批判精神。一部《論 語》成為“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千古圣經;“孔孟之道”獨領風騷兩千多年綿延不絕。“六 經注我”與“述而不作”的治學遺風不衰,便可作上述判斷的例證與注釋。誠然,在中華民 族歷史上,也產生過像《紅樓夢》那樣的充滿批判精神的現實主義的偉大杰作,出現過像魯 迅那樣的富有批判精神的勇猛斗士,但在數千年的文明發展的歷史長河中,這畢竟屬于鮮見 的特例。儒家文化在兩千多年的歷史跨度中,雖然也存在著發展與演進,但這種發展與演進 ,并不具有批判與涅@①的性質,而是表現為考據與“詮釋”,具有百流同源的性質,即這 種 發展與演進不是以批判的方式實現的,而是以繼承與擴展的方式實現的。
  4.由于“特殊時代”的緣故,一股史無前例的“革命大批判”的烈火,使中華民族“有幸 ”地經受了一次“革命大批判”的“洗禮”。生活于那個“特殊時代”的人們,要么成為“ 革命大批判”的勇猛“斗士”,要么成為“革命大批判”的對象,這使他們大都在不同的境 遇中品嘗到“革命大批判”的滋味。正是通過這種滋味的品嘗,批判一詞才得以走進普通中 國人的生活。
  5.在“那個時代”里,幾乎沒有哪一個漢語詞匯比“批判”一詞更為人們所熟悉,它的使 用頻率之高,普及之廣,堪稱“史無前例”。即使從世界歷史的維度看,也可謂絕無僅有。 但對于“批判”一詞的把握與理解,無論是對于曾經參加過“革命大批判”的人,還是在“ 革命大批判”運動中被當作批判的對象而被批的人,大都既不是基于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悟讀 ,更不是來自于理智的沉思與覺解,在更大的程度上是來自于他們曾經經過的感性直觀。這 種感性直觀通常易于使人們將批判與“無情斗爭”、與“打倒”、與“掛黑牌、游大街” 甚至于“下跪”和坐土飛機聯系起來。在許多人的潛意識中,批判概念的底色是政治性的, 批判不過是殘酷斗爭與無情打擊的代名詞。
  6.對一種畸形與扭曲的批判的感性直觀,不可避免地會導致人們對它的誤讀和曲解,而這 種誤讀和曲解導致了人們對它的恐懼。隨著那個“特殊時代”的結束與離我們的逐漸遠去, 時下的中國,批判一詞也幾乎從人們日常生活中消失,即使在學術刊物上,它的蹤跡也相當 難覓。批判差不多成為忌諱之詞。人們不愿輕易在話語與文字中使用批判概念,既怕傷害別 人,也怕沾上“扣帽子,打棍子”的不光彩嫌疑。也不愿接受別人贈與自己的批判,直面別 人對自己使用批判一詞時,要么為之憤怒,要么精神緊張,談虎色變。人們可以接受批評的 概念,卻拒絕批判的概念,在許多人的意識中,批評是解決人民內部矛盾的一種方式,而批 判則是解決敵我矛盾的一種方式。批評可以適用于同志之間,批判則只能適用于敵我之間。
      三
  7.其實批評與批判,無論是在漢語中,還是在英語中,二者的含義基本相同,并沒有本質 性的區別。在漢語中,批評和批判都含有否定、分析之意。在英語中,批判與批評屬于同一 個詞,即Criticize,其基本含義也是分析和否定。任何批判雖然都蘊涵著一種否定,但這 種否定是以分析與考察為前提與基礎的。在哲學中,批判的本真含義即是分析與考察。例如 , 康德在哲學史上被公認是一位批判哲學家,他的哲學通常被人們稱作是批判哲學。他終其一 生寫下了三大批判著作:《純粹理性批判》、《實踐理性批判》、《判斷力批判》。康德的 《純粹理性批判》是對純粹思辨理性的一種考察,其目的是弄清人類知識的來源、范圍與界 限。“實踐理性”的批判實際上考察的是那些規定道德行為目的“意志”的本質以及它們遵 循的原則。康德的批判哲學,無論是對“純粹理性”的批判也好,還是對“實踐理性”的批 判也好,批判的基本底蘊是考察分析。這種考察分析無疑包含著否定,但這種否定決非是打 倒或殘酷打擊的同義語,而是一種辯證的揚棄。
      四
  8.任何學科的批判,都大致包含著兩個方面:一是以實踐的方式對人們所直面的現實世界 進行批判;一是以理論的方式對人類過去的認識進行批判。但不同的學科由于具有自己獨特 的學科特點,由于各自的研究對象的指向不同,各自價值取向坐標不同,以及其批判向度與 觀察視角不同,因而各有特點,哲學因其自身的學科特點,決定了它的批判向度與觀照視角 相對于其它學科的批判來說,具有自身的個性特色。
  9.哲學批判的特色首先體現在它的觀照視角上。任何學科都必須直面人與世界的關系,但 無論是自然科學學科,還是社會科學與人文科學學科,它們所關注的都是外部世界或人的世 界的某一領域或某一方面,是從某一特定的視角去觀照、把握人與世界的關系。然而,哲學 作為一門研究世界觀的學問,它所直面的則是人們面對的整個感性世界,它是從總體上去把 握與觀照人與世界的關系。哲學的批判即是一種以揚棄的方式去審視與把握人與世界的 關系。哲學既以批判的方式審視著外部感性世界的發展,也以批判的方式審視著自身世界的 發展。
  10.哲學的這種總體性的批判視角,內在地決定著哲學批判向度的多維性。哲學之外的其它 學科,或以求真為目的,或以向善為目的,或以致美為目的。一般說來,哲學之外的其它學 科因其對人與世界相互關系的觀照視角的單一性,批判的向度也相對單一。即使是某些被人 們視作具有綜合與交叉性質的學科,對人與世界關系的觀照,也同樣不具有總體的性質。哲 學則不同,它作為一種世界觀與方法論,是以探尋人的存在的合理方式為出發點去觀照與審 視人與世界的總體性關系的,而人與世界的總體性關系既包括認知關系,也包括價值關系, 同時還包括審美關系。因為人與世界的關系不是一種簡單的服從與適應的關系,而是一 種以實踐與勞動為中介的受動與能動相統一的關系。而人的勞動不同于動物的活動。“動物 只是按照它所屬的那個尺度和需要來建設,而人都懂得按照任何一個種的尺度來進行生產, 并且懂得怎樣處處都把內在的尺度運用到對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規律來建造。”哲 學追求真、善、美的統一。求真、向善,致美是哲學追求的最高境界。因此,哲學在對人與 世界的關系進行總體把握時,要以真、善、美等不同的維度為參考坐標來進行批判與審視。
  11.哲學批判這種視角與維度的獨特性,也內在地決定了哲學批判的深刻性,哲學雖然以人 與世界的關系作為自己的研究對象,但它真正關心的是人自身,它是以人為軸心,以人的存 在方式為基本聚焦點。因此,哲學是從存在與發展的深層次上去把握與思考人與世界的關系 的。哲學的批判從歸根結底的意義上看,是對人的存在方式的一種批判。這種批判在廣度上 或全面性上,尤其在深度上,是其它任何批判所不能比擬的。因為哲學的批判指向的是人的 存在與發展,即指向的是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性問題。
  12.哲學批判深刻性的特點,決定了哲學批判的智慧性。哲學從它最初的意蘊上看,就是“ 愛智慧”,自古以來,真正的哲人通常被看作是智慧的化身。無論哲學怎樣發展與演進,智 慧都是其不可或缺的要求,在一定的意義上講,哲學發展的歷史,即是人類智慧發展的歷史 。 這當然不是說其它科學的發展不需要智慧,任何科學的發展都需要智慧。所不同的是,哲學 的智慧相對于科學的智慧來說是一種更為高遠的智慧。一方面,哲學作為一種探尋客觀世界 與思維發展的最一般規律的科學,它不能停留在對世界的個別方面與表面現象的認識上,也 不能單純地依賴于經驗事實,它必須透過現象看本質,既不能脫離經驗事實,又要超越于經 驗事實;而要避免現象的迷惑與防止掉入經驗的陷阱,這需要智慧的幫助。另一方面,哲學 因其關心的焦點是人自身的生存與發展,它的一個不變的使命是要使人的生存方式趨向進步 與超越,因此它需要不斷地對人們業已存在的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進行反思、拷問與批判。 哲學不排除對人們已有的行為方式與思維方式、生活態度與固有觀念進行辯護,但這不是它 的主 要旨趣,它更為重要的特點在于,對人們生活態度及其前提進行詰問與懷疑,并不斷對人們 業已習慣或適應的生存方式進行揚棄與超越。然而要實現這種揚棄與超越,并不是一件輕松 容易的事,它既需要勇氣,更需要智慧。
      五
  13.批判性是哲學應具有的品格,它更是馬克思主義哲學所具有的品格。馬克思主義哲學是 一種“實踐的唯物主義”哲學,這種“實踐的唯物主義”同時也是一種“共產主義的唯物主 義”。這種“實踐唯物主義”或“共產主義的唯物主義”不僅內在地蘊涵著批判性,而且相 對于以往的舊哲學來說,它的批判性也是革命性的。
  14.談到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批判性時,人們通常引證馬克思如下一種思想來加以理解:辯證 法在對現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包含否定的理解,即是對現存事物的必然滅亡的理解:辯證法 對每一種既成的形式都是在不斷的運動中,因而也是從它暫時性方面去理解,辯證法不崇拜 任 何東西,按其本性來說,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從辯證法的視角去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革 命性與批判性,應該說是有一定道理的,但還不足以提示出馬克思主義哲學批判的實質。深 刻的原因在于,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革命主要不是體現在它對黑格爾辯證法的改造上,而是表 現在它的實踐觀上。
  15.馬克思主義哲學作為一種“實踐的唯物主義”哲學,相對于先前的舊唯物主義與舊唯心 主義哲學來說,一個根本性的區別在于,它不滿足于對現存世界的理解與解釋,它的主要使 命是要“改造世界”,即要使現存世界不斷地革命化。如果說先前的舊哲學家們的主要使命 是力圖給世界描繪出一個清晰的圖景,當他們在從事這一使命時,也需要對業已存在的思想 及其前提進行反思與揚棄,從而也滲透著批判的話,那么,這種批判充其量只是一種停留在 純思維領域的純思維的批判,而不是一種訴諸現實的、感性的批判。當馬克思主義的“實踐 的唯物主義”哲學將其使命主要指向“改造世界”時,它不僅要正確的理解世界,因而需要 對人們過去形成的有關“世界”的思想觀念進行反思與批判,更重要的是要訴諸人的現實力 量對世界進行實踐的批判,并通過這種實踐的批判,使現存世界發生革命性的改變,改變得 相對于人的存在和發展來說具有越來越好的價值與意義。需要強調的是,在馬克思主義哲學 “改造世界”的話語中,既指向自然界,更指向社會歷史。因為在馬克思主義的哲學思路中 ,“實踐的唯物主義”與共產主義的唯物主義具有相同的意蘊。
  總之,馬克思主義哲學既是一種實踐的唯物主義哲學,同時也是一種批判的唯物主義哲學 ,而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批判性是奠定在它的實踐性基礎上的。實踐即是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 革命的基礎,同時也是區分馬克思主義哲學批判與其它哲學批判的關鍵所在。
      六
  16.哲學的批判不是無的放矢,不是任何哲學的批判都能獲得無條件的辯護。實際上,哲學 的批判不僅有一個深刻不深刻的疑問,更有一個合理不合理的問題。哲學的批判要具有深刻 性與合理性,必須以一定的批判精神作支撐。哲學批判精神是貫徹于哲學批判之中的靈魂, 它像一種普照的光,指示著哲學批判的路標。
  17.哲學的批判首先必須以一定的科學精神作支撐。科學精神是哲學批判活動中應主要依據 的參考坐標之一,因而它必然地構成哲學批判精神的內在規定之一。哲學的批判之所以需要 貫徹一種科學精神,這是由哲學與科學的關系決定的。關于哲學與科學的關系,我贊成這樣 的說法:哲學不等同于科學。但對哲學與科學的關系作以上基本肯認的同時,我還要補正一 句:哲學首先是科學。深刻的原因在于既然哲學研究的是人與世界的關系這一觀點已得到了 越來越多的人的認同,那么,研究人與世界的關系的前提,無疑首先要對人和世界作出正確 的 理解與解釋,然后才有可能對人與世界的真實關系進行探討。哲學雖然有別于具體的實證 科學,但哲學的發展必須以實證科學的發展為基礎,而不能背離實證科學。馬克思主義經典 作家曾一再向人們強調應建立哲學與科學的聯盟;并一再提醒人們,隨著科學的發展,唯物 主義也應隨著改變自己的形態。筆者以為,不能將哲學不等同于科學的話語,變成為哲學不 是科學的命題。哲學如果不首先理解世界,它何以能“改造世界”。哲學如果不具有科學性 ,換句話說,哲學的結論如果與實證科學的結論相矛盾,它何以具有徹底性并說服人?這樣 的哲學又何以有理由存在,又何以能夠存在?科學與科學精神構成一定時代的人類精神的重 要內容,哲學作為“人類精神的精華”,無疑內在的蘊涵著科學與科學精神。因此,當哲學 以批判的態度對人與世界的關系進行探討時,無疑應將科學精神貫徹其中。哲學的批判是不 是貫徹著科學精神,這是哲學批判是否具有科學性與合理性的基礎。
  18.哲學是科學,但不等于科學,這是說哲學中還有科學所不能涵蓋的內容,哲學的功能與 使命并不能由科學去單獨體現與完成。因為科學的使命是求真,即認識世界與理解世界,即 是說它所解決的是世界是如何的問題,而不能解決應如何的問題,它充其量只能為解決后一 個問題提供某些前提。哲學對人與世界關系的探究,并不意味著哲學對人與世界的必然性關 系的一種肯認與接受,它通常還要對人們先前形成的人與世界的關系的理解發出合理與不合 理、應當與不應當的追問。并在這種追問的基礎上,對人與世界的關系的理解進行重建與定 位。哲學的批判與思考既要求真,更圖向善,并且求真的目的是向善。正因如此,哲學的批 判一方面需要科學精神作支撐,另一方面也需要人文精神作支撐。事實上,哲學家們在對人 與世界的關系進行新的批判性的重建與定位時,總是在根據自己對時代精神理解的基礎上作 出選擇。其中,既滲透著民族文化與歷史傳統的作用,更滲透著哲學家們的個人情感與價值 理想的表述與追求。正如科學精神是構成人類的時代精神的一個不可或缺的內容一樣,人文 精神同樣是構成人類時代精神的一個不可分割的要素。在哲學的批判中,人文精神由于貫徹 著人們的理想追求與價值取向,因而在一定的意義上說,它決定著哲學批判的立場。
  綜上所述,似可作出如下的結論:哲學的批判首先應遵循科學精神,哲學不能與科學相悖 逆,對科學的任何悖逆都會使哲學走向荒謬。缺乏理性的哲學批判是不能說服人的。但哲學 的批判也應反映一定時代的人們變革現狀的要求,哲學的批判不是純邏輯的理性論證與演繹 ,哲學批判需要價值理想的牽引,一個沒有價值理想引導的哲學批判是不能感染人的。哲學 批判如果不能以它所蘊涵的批判精神去說服人與感染人,批判便會流于一種沒有實際意義的 情感渲泄。哲學的批判是需要情感的,但無理性的情感渲泄決不等于哲學的批判。
  字庫未存字注釋:
    @①原字上般下木
學海LL南京76~79B1哲學原理林劍20022002林劍,1956年生,哲學博士,華中師范大學政法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華中師范大學 武漢 430079 作者:學海LL南京76~79B1哲學原理林劍20022002

網載 2013-09-10 21:21:27

[新一篇] 論哲學的批判

[舊一篇] 論契訶夫的戲劇美學觀念及其革新實踐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