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知識分子身份

>>>  古風悠悠—傳統政治與精神文明  >>> 簡體     傳統


  在后現代網絡傳播時代,全球化問題引起了持續不斷的爭論,中國知識分子以自己的知識性眼光和心性為中國未來發展作出艱苦的探索,為全球化時代中的中國文化價值定位并力求作出當代人的價值選擇。但學界也有幾個忽略不得的問題:一是以西方中心話語為方向,把中國現代化看成全盤西化,成為分享第一世界學術強勢的權力知識分子;二是以一種狹隘的民族主義為理由膨脹為一種極端的后殖民敏感性,在一種不切實際的變形的自我巨型想像中,成為一種新冷戰思維的播撒者。這兩種方式,看似不同其實有內在的相通性,即都是對自己的民族文化和身份重建喪失了信心,從而成為當代世界文化的消費者而非創造者。
  如何在經濟全球化中為中國文化和人的精神發展定位,成為知識分子的迫切工作。在我看來,真正的知識分子應該在“形而中”、“形而上”和“形而下”三個層面對社會現實加以關注。就“形而中”層面而言,知識分子強調一切文化制度社會都與人的欲望有關,討論各種欲望及其壓抑和敞開問題,就觸及到人的全面發展、片面發展、片斷性異化、社會制度、社會公正等問題;進入“形而上”層面,將引發關于死亡的看法以及此岸彼岸的宗教問題的思考,對理性的設限和對禁忌的設立,以及關于生命終極意義問題的追問問題;進入“形而下”層面,則關注社會邊緣群體,諸如下崗女工、邊緣人、社會底層處境的思考等。
  然而現實狀況是:知識分子在當今世界中又是無力的,他們的無力表征為總是將思考放入一些過分高遠的巨型想像中,而往往成為與現實脫節的人(浪漫主義者),或者抱怨自己來到世界太早,提前生了一百年(如尼采)。他們在這個“與時俱進”的時代,或者不斷改變自身的身份,或者在這個冷漠的、對立的、冷戰的世界中顯得是那樣的迂腐、空洞、疲憊而喪失思考和批判的力度。正因為知識分子的無力,使其基本素質和人文關懷的構成出現了驚人的退化。知識分子如何在新世紀的浪潮中,在全球化的思想中面對真正的問題,并走出自己狹小空間,進行學風轉向以后的中國思想的重新確立,并且把這種思想波推行到我們當代最為迫切的文化價值重建和精神生態化中,使中國思想成為人類思想財富中的一部分,可以說是相當急迫的工作。
社會科學報滬④J1文藝理論王岳川20022002王岳川 北京大學教授 作者:社會科學報滬④J1文藝理論王岳川20022002

網載 2013-09-10 21:22:22

[新一篇] 重建人文與知識分子

[舊一篇] 重民揚善,心儀自由  ——孟子思想研究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