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 戰國時期政治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

>>>  民初歷史變遷觀察  >>> 簡體     傳統

    商鞅(約前390年―前338年),戰國時期政治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衛國國君的后裔,公孫氏,故稱為衛鞅,又稱公孫鞅,后封于商,后人稱之商鞅。在位執政十九年,秦國大治,史稱商鞅變法。


    商鞅年輕時好刑名之學,在魏相公叔座門下任中庶子(或作"御庶子")。公叔座臨終前將其推薦給魏惠王,惠王不能用。商鞅聞秦孝公下令求賢,發憤圖強,乃離魏去秦,以變法強國之術說孝公,孝公大喜。但甘龍、杜摯等大臣對變法并不贊成,他們制造輿論,以為"智者不變法而治","法古無過,循禮無邪",孝公不為所動,仍以商鞅為左庶長,下令變法。 
 
    變法令下達后,商鞅以三丈之木置于國都南門,募民有能徙木于北門者賞十金,但無人響應。他又將賞金增至五十金,有一人應募,即獲得五十金,以此來取信于民。當時太子犯法,商鞅刑其師傅公子虔、公孫賈。《戰國策》對此事的評論是:"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無私,罚不諱強大,賞不私親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遺,民不妄取,兵革大強,諸侯畏懼。"商鞅執法敢于不避貴勢,在秦國震動頗大,這是上下都能奉公守法的重要原因。


    新法令推行幾年后,秦國百姓家給人足,臣民勇于公戰而怯于私斗,故國勢蒸蒸日上,孝公以商鞅為大良造。兩年后,秦從雍(今陜西鳳翔)遷都咸陽,并第二次下變法令 。


    孝公二十年(前342),秦國富強。周天子和諸侯派人向秦祝賀。次年,秦乘魏在馬陵之戰中的失利而伐魏,魏公子昂率軍拒之,商鞅用詐謀虜取昂而破其軍,魏割河西(今陜西東部)向秦求和。商鞅以此戰功受封于、商(今陜西商縣、河南西峽一帶)十五邑,號稱商君。


    商鞅相秦期間,商鞅因執法較嚴引起秦貴族的怨恨。孝公卒后,太子惠王立。公子虔之徒為報夙怨,告商鞅有謀反企圖,派官吏逮捕他。商鞅打算逃入魏國,魏人因公子昂曾中其計而喪師,故拒不接納。商鞅不得已而歸秦,乃與其徒屬發邑兵攻鄭(今陜西華縣),兵敗被俘。惠王車裂商鞅于咸陽,并滅其族。


    商鞅為適應社會政治經濟變革的要求,從其“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的論點出發,強調教育改革,認為治理國家的根本是重農戰,要富國強兵就必須進行法制宣傳,培養法治人才。商鞅抨擊了提倡以詩、書、禮、樂為教育內容的儒家,主張“燔詩書而明法令”,要用鼓勵耕戰為內容的法治教育代替“先王之教”;認為法治是德治的基礎,法令必須“明白易知”;應以法官為師,給民眾解釋法令,使“萬民皆知所辟就”,把教育作為宣傳法制和培養法治人才的工具。 商鞅著有《商君書》傳世。


網載 2013-09-10 21:24:18

[新一篇]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晚唐兩大杰出詩人之一

[舊一篇] 善于謀國,不善謀身的漢武帝重要謀士
回頂部
寫評論
相關閱讀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