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文而雅,義忘私隙的魏國一代儒將

>>>  民初歷史變遷觀察  >>> 簡體     傳統

  李典,字曼成,山陽巨鹿人。通篇《演義》,他的出場不可謂不多,但很少有獨當一面的時候,鮮有突出戰績,書中關于他的出彩描寫也不多,大都時候是“忽兩路軍從山后殺出,一路李典,一路某某”之類的話語,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助手加副將的類型,給讀者容易留下一種“此人平庸”的成見,更有人詆毀其“乃雞肋將佐”。
  非也。李典實際上是曹營中極其重要的一員,更因為風格類型迥然不同于其他將領,深受曹操器重。且在年少時即追隨曹公,共患難同安危,經歷大小無數戰役。作為最有發展潛力的將領卻又中年崩殂,曹魏損失之巨,只可從后來司馬氏用兵點將捉襟見肘可見一斑。張合、曹真年紀較李典尤長,既為都督大將,倘典仍在,豈非元帥乎?
一、年少有為,才高志堅
  李典本一書生,年少好學,博覽群書,頗有才華。而且家庭成分很好,是東漢末年河北的世襲地主。其父親李乾,早期即跟隨曹操組軍攻剿黃巾起義。《三國志》有一段關于李乾的記載:呂布突襲兗州的時候,曹操派李乾回老家乘氏安撫民眾。李乾手下有幾千家賓客,當然是呂布拉拢的對象。就派出薛蘭李封試圖招降李乾,李乾不從,遂為薛李二人所殺。當時的兵馬是父死子繼,李乾死后,李典理所當然的成為了其父所率領的數千部曲的領袖。也許在之前李典就已經在軍中供職,或許此時才正式加入曹軍。但李典沒有發揮特長成為一介謀士,而是選擇了統軍作戰,殊為不易。
  李典參加的第一次戰役就得以獲勝,且手刃仇人。他和曹操一起攻擊薛蘭,李封,大破之,并擊退呂布的援軍。曹操非常欣賞他的才華,指定他長期跟隨身邊。接下來在平定兗州之亂的戰役中有功,任中郎將,離狐太守。
  《演義》中李典是第一批加入曹軍的將領,僅次于鐵哥們樂進,比曹仁夏侯敦等人還要早。按照現在的說法,他也算的上是“元老級人物”了。可也許誰都不敢相信,當時李典拜中郎將時最多只有十六歲,參軍的時候更早,大概剛剛超過現在的兵役年齡線(殺薛李時是195年,逍遙津戰役是215年,李典死時36歲,即使逍遙津戰役后馬上就死,他當中郎將的時候也最多只有16歲)。這般弱冠少年,即已經是統率萬余人的大將,怎不叫人佩服稱奇。
  再想想三國其他的少年英雄,陸遜出道時21歲,只是一個幕府,周郎、馬超都是過了二十歲才開始統軍。至于張遼拜中郎將時年齡不詳,但既然跟隨呂布那么多年,年齡肯定不小(遼典不和,有沒有這方面的原因?)。
  即使后來曹營將才如云,李典年齡雖幼,卻因早年參加隊伍,始終穩居大將之列。而且李典志向堅定,是曹操信賴并重點培養的對象。
二、另類將領,智勇雙全
  曹操的兵員構成以北方人尤其河北、山東人為主,將領大都善勇力,稍乏智謀。李典雖是河北人,但卻和不少江東、蜀漢將領一樣,以智謀取勝。張合雖亦有機巧,在臨陣形勢的判斷上,卻較李典差之甚遠。
  有兩個相似的地方,張合追趕諸葛亮的撤軍,立功心切,孤身犯險,誤中埋伏,被流矢射死。而李典也有一次類似的追擊行動,卻能夠冷靜對待,全身而退。在博望坡戰役中,雖然最終劉備軍獲勝,但充分體現了李典的智慧。如果領兵的是李典而不是夏侯敦,獲勝的也許是曹軍。李典跟隨夏侯敦征討劉備,劉備見大軍到,把軍營燒掉退兵。夏侯敦領兵追襲,李典看出其中有詐,勸道:“無故退,疑必有伏,南道狹窄,草木深,不可追也。”夏侯敦以及曹營里另一位名將于禁卻都看不出如此淺顯的道理,想是恃著兵多,以為可以用大象踩死螞蟻的方式把劉備軍打垮,傻乎乎的就猛追了下去。于是毫無懸念的就中了埋伏,最后還是李典帶著兵去把焦頭爛額的夏侯敦救了出來。
  還有一次,曹操攻擊袁譚袁尚,李典和程昱負責運軍糧,當時走的是水路。袁尚派高蕃率軍駐守在河上斷絕了曹軍的水道。運輸隊不得過,曹操對此也沒有什么辦法,只能讓李典看著辦,水路走不通就走陸路。高蕃看到對面的只是曹軍的運輸隊,沒有放在眼里,又有地利之便,防備比較松懈。李典由此看出了有可乘之機,認為攻之必破,對程昱及其他將領進行了耐心的說服工作,達成共識,渡河進擊高蕃(注意,說服的是以膽略和智謀出名的程昱),大破之,打通了曹軍的水路。按年份算,當時李典也就是二十出頭一點,有此膽色,有此敏銳的觀察力,可以說已是良將之才。
  有時候就連曹操也發現不了的問題,李典也能一眼識破。呂布用計賺曹操入濮陽城,欲將之一網打盡。來到空城下,眾將無人生疑,意圖一擁而入,唯有李典說到:“主公且在城外,容某等先入城去。”操喝曰:“我不自往,誰肯向前!”遂當先領兵直入……好一個李曼成!已經看破敵人詭計,卻為了既照顧曹操的生命,又照顧曹操的面子,甘愿自己代赴危難,其勇氣之佳、待主之忠、處理方法之巧妙,可想見!無奈曹操彼時的智力指數有限,與典韋等“勇士”自送虎口,被一場大火燒的狼狽不已。
  李典不但有極強的觀察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還有直接解決問題的能力。作為大將,每每身先士卒,沖殺在前,給手下將士以極大鼓舞(別忘了他是書生出身,估計沒怎么練過武功把勢)。在逍遙津大戰中,張遼搶盡風頭,卻別忘了李典的功勞,把孫權趕得跳橋、凌統逼得跳水,后來又率人困住虎將徐盛,都是他的杰作。書生拜大將,勇猛何懼哉,只可惜這是他在這三國中最后的發光場景了。
  實際上李典立功很多,尤其是和好搭檔樂進在一起的時候,更有攻無不克的架勢,兩人聯手先后戰勝頑敵高干、管承。李典也因此功升遷捕虜將軍,后遷破虜將軍。
三、儒雅好賢,謙遜禮讓
  三國志是這樣評價他的“典好學問,貴儒雅,不與諸將爭功。敬賢士大夫,恂恂若不及,軍中稱其長者。”一個人年紀輕輕被部下稱為長者,受到擁戴,不單單是他的資歷老,更有他謙和的人格感化他人的原因。一個軍事將領,懷儒雅之量,自身有文化,又懂得尊重知識分子,很有現代行政管理的意識,屬于現代型軍事干部(年輕化、知識化)。他的傳記中寫了這么一件事:
典宗族部曲三千余家,居乘氏,自請愿徙詣魏郡。太祖(曹操)笑曰:“卿欲慕耿純邪?”典謝曰:“典駑怯功微,而爵寵過厚,誠宜舉宗陳力;加以征伐未息,宜實郊遂之內,以制四方,非慕純也。”遂徙部曲宗族萬三千余人口居鄴。太祖嘉之。
  李曼成真國之棟梁也。在這亂世三國,把一族親人統統送到都城,一方面增加都城的人氣,一方面作為“人質”,以明自己的不二忠心。在受到太祖表揚,把他比作先賢時,又謙虛答謝,說自己膽小愚魯,功勞微薄,要盡全力報答“過厚的待遇”。這份謙遜之風,三國中更有誰人有?連龐統這樣的文士尚且爭功,更不要說其他的武將了。
  最能體現李典大度不爭功的例子還是逍遙津大戰。李典被曹操派到合肥,與張遼,樂進一起率七千多人鎮守合肥,防御孫權,曹操自己就跑去了打張魯。這七千多人對抗孫權十萬大軍,實在太少。面對危機,張遼認為等得援軍到,合肥也守不住了,應該主動出擊。雖然李樂和張從來就不和(不知道什么原因,三人應該都是有風度的人物啊),但李典卻沒有拘泥于私仇,慷慨激昂的說:“此國家大事,顧君計何如耳,吾可以私憾而忘公義乎。”遂分派任務,自己甘愿做張遼的副手,與張遼精選八百人,共同殺出城來攻擊吳軍,逼退東吳軍,打亂了吳軍的陣腳,大長了魏軍士氣。吳軍圍城十余日,見沒有破城的機會,只有撤走。這次大戰是曹軍的經典戰役,應該說,曹操能把三個有矛盾的人放在一起,說明他了解李典的風格道德,關鍵時刻一定會先公后私,擯棄前隙。
四、命如流星,國之大憾
  很可惜的是,這樣的將才卻英年早逝,逍遙津大戰后不久病死,年僅三十六歲。已他一生作為來看,如多活幾十年,成就必不低于他的好搭檔樂進,魏國的軍事政治形勢也許會有另一番氣象。曹操手下文武大員頗多,然年輕者少,文止有郭嘉,武有李典等少數,曹操“欲以后事托之”,無奈天不憐英才,兩人在赤壁前后分別故去,實為國之大憾也。直到后來,曹家皇帝一直沒有忘記李典,曹丕說:“遼典以步卒八百,破賊十萬,自古用兵,未之有也。使賊至今奪氣,可謂國之爪牙矣。”曹芳做皇帝的時候在曹操的宗廟里面留了一個位置給李典,肯定了他一生的功績。
  《三國志》將這位“國之爪牙”列為十八卷十魏將之首,評價甚高。李典未列入五良將之列,一則英年早逝,二則其謙遜禮讓,甘居末功。典既有此風操,后人又何須復為其抱不平!但感嘆其不假年而已。草一打油,權作結語:
  河北壯士出世家,從戎書生亦果敢。
  心懷忠勇刀槍來,身賦雅量談笑去。
  合肥城畔絕孤影,丞相軍前呼長者。

網載 2013-09-10 21:24:49

[新一篇] 漁民皇帝――陳友諒

[舊一篇] 狐偃 春秋時晉國的卿
回頂部
寫評論
相關閱讀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