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認知觀念的辨析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DV價值討論的史前背景
    在上世紀膠片時代建立起來的影像觀念,曾經滿足了千萬人鏡中觀“我”、想像中實 現欲望、窺視里滿足隱秘的心理需求。膠片時代哺育的藝術觀念,注重群體的藝術語言 ,形成專業化十足甚或高不可攀的電影表現技巧和藝術規范。這一規范不僅在于創作人 員的行業要求、技術部門的技術指標,還在于培養了無論觀者還是作者的“職業化”觀 念,行業的規則、操作的復雜、分工的細致,使“電影”不僅穩固著藝術的創作名聲, 而且高傲地保持著個體難以高攀的標桿,于是,電影藝術就成為影像的藝術性創造,需 要專業化培養和排斥常人的自發性“業余”創作。影像美學的深遠影響和電影藝術的成 套規矩,使電影形成本有的特點,非此即彼,即便表現的是現實生活,也是透視著的生 活,不是生活本身。所以,電影公認是藝術的創作。
    開始改變膠片觀念的電視,大規模的呈現非夢幻的即時性特點,由于攝像技術的簡便 性和可操作性,電視的個體表現可能的范圍大大擴大,新聞在場、連線直播、記錄過程 等都成為現實,電視大幅度跨越了群體藝術的框框,實現了快捷方便的個性操作的可能 ,傳播信息的特性如潮般逐漸漫過藝術阻隔的堤壩,不免遭致沒有藝術品位的鄙薄,在 “影像藝術”的成規和高傲觀念看來,電視不僅沒有藝術可言,也連帶沒有多少文化可 談。但電視的確給予影像藝術新的操作方式和表現技巧,更為自由的表現生活,成為電 視迅速占領家庭視覺需要的主要原因。電視紀錄片的更為蓬勃發展,是電視再現生活觀 念的落實化。
    即便電視在幾十年發展過程中形成了不亞于電影藝術的藝術表現規則,但被藝術認可 還處在眾說紛紜的比較尷尬局面。然而電視借助電子傳播的迅捷優越性,也開始高傲的 睥睨一切,無論人們怎樣認識,電視的機構性規則依舊堅挺,和電影不必相關的獨立自 我領域特點,造就了電視的行業霸權,在洋洋自得的輿論權利主宰的背景下,電視整體 的傳播規律日漸強化,不同于藝術審美規律的傳播規則以強勢的要求和節目欄目化要求 ,決定節目創作的框框和律令。原本朝向自由卻顯然更受牽制的創作,也沒有逃脫無處 不在的行規節制,電視的個人獨立創作空間在閃現光芒前景的同時又幾乎難以撐開更為 自如的天地。
    技術帶來了觀念和操作變化的可能,DV時代的降臨,使期望擺脫行業成規束縛,自由 表現創作欲望的人們看到了曙光。小巧靈活的拍攝機器、簡單的操作方式、一定技術指 標的聲畫影像、自由迅捷的個體表現,使DV新時代猛然突現在影像藝術面前。而更為重 要的是觀念變化,伴隨DV出現的社會觀念變化說明:沒有什么規范是不可改變的,絕對 的觀念遭到實踐的重大打擊,觀念的變革從本質上會導致新時代的來臨。比如,新世紀 最大的觀念變化是中國人的認識新時代到來,上至中央政府對管理觀念巨大轉變,服務 人民第一次真正落到實處;以人為本的認識從上到下開始確立,諸如對收容人員法規變 化,諸如為考生著想從7月改為6月高考的時間變化等,而經歷抗非典后人們認識到許多 工作不是不可以加快效率,官員不是不可以深入百姓,機構不是不可以改變傳統習俗, 辦事不是不可以簡化手續,等等。而DV本身導致的藝術觀念變化也同樣是和社會觀念變 化同步實現的。
        DV性質的辨析
    僅僅幾年,寬泛意義的DV創作開始呈現普及之態。近年全國范圍的DV創作大賽和媒體 展播活動,標志著DV時代的大眾關注度,專業刊物的不斷介紹證明DV的影響不可小視, 不少專事于操持DV進行創作的行家已經在業界頗有影響,DV拍攝的電視電影也有上佳的 表現,紀錄片的規模化和電視機構主動采納愛好者的新聞現場拍攝,更鼓勵推動著DV創 作的行程。以鼓勵大學生DV創作為己任的北京大學生電影節已經連續舉辦4屆大學生DV 創作大賽,從一開始的幾十部參賽作品到現在的180部參賽作品,不僅數量激增,顯示 了學生自主創作的熱情,而且質量提高,一些作品還頗為真實感人,單個創作質量比之 當今的銀幕電影和電視電影都并不遜色。證明DV創作的精神在創作中顯示著實績與更大 的天地。在DV熱潮方興未艾中冷靜思考相關的問題,一些疑惑也難免產生,人們認知DV 的方式很不相同,簡單層面的工具說(認為DV就是普通人可以掌握的攝制工具)、自由情 感表達說(認為DV可以表達個人不受拘束的自由情感)、代替影像說(認為DV觀念取代傳 統影像觀念)、毀滅銀幕電影說(認為DV是代替電影和電視的新的影像時代創作,他者死 亡,DV取勝)、無足輕重小道說(認為DV只是個人玩弄的小玩意兒,對于藝術創作無足輕 重),等等,都顯示著認知的莫衷一是狀態,而相反相成的議論也證明著新起的DV還有 著理論與實踐進一步深化的路程要走。因此,這里的觀念辨析就不是可有可無的。
    1、根本價值。在認知DV的諸種概念中,認為DV僅僅是一種便捷的攝像工具的認識不在 少數,常人認為DV就是可以操縱的攝像工具的欣喜感,遮掩著更為深入的理性認識。其 實,跨越簡單層面的認識來看,DV精神意義的存在應當是個體藝術的自由創造,也是廣 泛的自主創作的途徑,既是不拘一格的藝術想像力顯示,也是多樣化創新的情感表現。 從這一意義上看,DV其實是一種新時代的標志,進入個體精神世界的展示可能時代,和 在長期形成社會道德規范和約定俗成觀念的基礎上,承認個人精神創造和意志力表達可 能合理性的時代。所以,DV價值其實不是簡單的工具擴大的現實性可能,而在于觀念形 態的擴展和某種精神自由意志的真實顯露。也正因為如此,未必DV創作或新紀錄運動就 會帶來影像革命的具體實現而巨大躍進,其實也可能直截了當的暴露委瑣的精神狀態, 顯示軟骨或變態的現實人格缺陷,以及整體群落甚至社會階段性的精神缺失,當然,更 可以顯示寬泛創作群落的積極精神和社會整體的自由發展進步情態。所以,DV給予我們 接近真實的世界呈現,讓人們睜開眼睛看世界,實現直接意義的更好的溝通心靈價值, 是DV最為可貴的地方。所以我們強調:“DV就是一個走向溝通的開放世界的橋梁”。
    2、DV創作的普泛性意義。自然,DV給予了自由的創作空間,不受成規約束的大膽創新 ,鍛煉延伸眼光的心靈需要,記錄青年人的情感顯現。DV帶來一個非常重要的東西,就 是普通的人特別是年輕人、普通大學生,能夠透過它來看生活,表現生活感知,傳達對 世界的看法,DV像他們延伸的眼睛和耳朵,附著于形體而形隨心動。所謂DV新時代,并 不意味著每個人操持的DV拍攝就會如何出色,但它給予常人、更多人介入拍攝的現實可 能,而且其給予人更為自由無拘束的表現生活的態度和可能性是最為重要的。從幾年來 大學生電影節DV創作拍攝整體來透視,年輕人對生活的感覺拍成DV作品,哪怕是只言片 語,都會是讓人感到真實性,不僅是影像,還在于支配影像的情感心理。當然年輕人拍 的時候要擴大生活面,是顯然需要忠告的東西。而拍攝視角就很重要,因為它某種程度 呈現的是不一樣的態度和情感。眾多人都在實踐DV,有的人采取新聞的角度,有的人是 情感投射角度,還有的是紀錄片的創作。多樣的創作都應當可行,關鍵是你要表現出新 世紀大學生群體創新的東西。對于DV創作而言,不一定要苛求拍得多么完善和“藝術” ,但肯定要拍出自己的觀念,拍出對生活的渴望和認識。對大學生拍攝,最重要的就是 這種創新的意識,然后踏踏實實把它實現。影像之外的生活很寬廣,有很深的內涵可以 挖掘。DV動手的一個意義就是會發現生活的豐富性實際上隱藏在細微末節的地方。細節 的東西能投射出拍攝者的心胸和情感。所以,DV其實是實踐的藝術,過程證明價值,過 程顯現精神。
    3、DV表現的藝術理想狀態。DV是藝術創作而不僅僅是原始記錄,這是確定DV意義很重 要的認識。有人望文生義的認為DV就是個體的玩樂手段,無關創作,所以和藝術沒有牽 扯關系,這不免似是而非。其實隨意的自然記錄、自我的生活記錄固然也是一種DV使用 功能,但不是DV的真正意義,而DV概念的存在就是新的創作,個性的精神表現,進而是 藝術創作,實現情感認識的藝術表達。包括記錄的精神含義,也是藝術精神的一種體現 。如果把DV作為純粹意義的個人工具來認識固然不錯,因為作為廠家出售的DV就是機器 ,但人們談論的“DV”實際上是作品概念,于是DV既是自由精神的個體體現,但也是藝 術創作。以為藝術個性只能是個體獨一性的體現,與藝術創作共同規律隔絕的觀念,絕 對沒有掌握藝術精神。一般意義的藝術創作,其恒定判斷物包括精神層面的無限創新和 精神想像力,也包括表現內容折射的創作者精神世界的內涵。藝術個性與藝術通見規律 之間不是矛盾抵觸,而是更高意義上的相通。于是,愈是無所拘束的個體意志表達也愈 有藝術精神可以追尋。就藝術精神而言,從近幾年優秀的年輕人DV創作中可以領悟到最 為重要的是對現實人生的人文關懷。自由意志的種子落腳在人文關懷的土壤上就能有豐 碩的收獲,DV天然鐘情于現實記錄,但把握嘈雜的自得其樂記錄與表現藝術韻味的差別 ,就在于能否表露創作者的人文關懷意識。比如《甘蔗》,記錄的是探家女大學生走過 悠長曲折的小路,回到家鄉,順帶為4~5個孩子補習功課,有一個每天與彎腰外公一起 走街串巷賣醬油的男孩,被呀呀讀書聲吸引,期望中被她邀來聽課,孩子孤僻但渴望知 識,老師教學中啟發孩子們說自己的喜愛物,卻被天真的學生問出自己喜歡甘蔗,于是 ,他懷著激動要求爺爺給一點錢買了甘蔗,卻被老師誤解為好吃零食不專心上課,藏在 石縫中的甘蔗又被其他孩子瓜分。為了實現對老師感激之情,他去向另一個欠爺爺醬油 錢的孩子討要1元錢,這個孩子家長病重,自己只有3毛錢給他,善良的討要者退還3毛 錢,沮喪地回家,發現辛勞的爺爺放在桌上的甘蔗,興奮地趕到老師家喊著老師的孩子 ,卻被告之她剛離開返回北京學校,奔跑的孩子遠遠看著三輪摩托載走了心愛的老師, 悵然不已。這一學生習作似乎不動聲色地記錄著生活的狀態,但鄉村生活的艱窘與真實 、老人勞作的周而復始與善良、孩子情態的質樸與真情、小老師教學的認真與樸直等都 帶著不動聲色地直白表現,特別是孩子內心世界的努力感恩、好心卻遭至誤解的委屈、 童真笨拙而執拗的表達,都格外動人心弦,記錄中飽含著創作者對人的生存狀態和情感 的關懷撫慰。DV乃至于其他藝術共同的準則不是稀罕世界的獵奇而是人本情感的關愛。
    4、DV創作應當注意主要問題。DV不是必然的藝術創造,前已述及DV其實更可能明顯暴 露創作者藝術情態包括缺憾的精神狀態或現實人格缺陷,或者折射社會整體群落的精神 缺失。事實上,作為創造性視覺體現和不拘一格的青春想像力,DV的要義不是技巧的完 善,而是多樣的藝術創造力。從根本上說,年輕人創作的幼稚不是技術上的單純,而是 一開始就唯唯諾諾的老套思想抄襲,和刻板的形式崇拜模仿。當然也有刻意遵循已經成 功的年輕人創作的現成“規律”,比如選取沉重政治題材(因為容易引起關注和顯示“ 深刻”),刻意表現生活陰暗面(以為這里有獵奇的吸引力、“新鮮”的表現領域),關 注城鄉結合部與小城鎮邊緣生活(因為的確已經有不少相近表現對象的引人注目成功作 品),追蹤單一化個體的瑣碎表現(因為這和個體直接感受有關,容易抒發簡單層面的認 識)等。DV沒有表現的界域,也不需要刻意的沿襲成規,但藝術創造應當避免明顯容易 造成問題的東西,從幾年來通見的創作問題來看,主要包括:(1)沒有細節的過程,一 些作品局限于生活流程的單向記錄,沒有發現的細節光彩,自然不會呈現吸引人的特色 ;(2)沒有情感關懷的記錄,一些作品記錄的真實性無庸置疑,但呈現在其中的是沒有 人格精神的撫慰和沒有人文關懷深度的現象而已,自然不可能產生動人的力量;(3)沒 有起伏與節奏的情節,好的表現對象可能就是不動聲色的故事,但表現的平鋪直敘與沒 有快慢變化的節奏會影響節目的效果;(4)沒有多元音響的空間,DV的紀實性與現場感 和所表現生活的渾融狀態應當相匹配,自然空間的多元音響再現是重要的因素,單一化 的聲音對于記錄真實性會造成影響。
    總之,在觀念上我們應當認清DV不僅是休閑玩弄的機器,而應當是藝術創造性的表現 舞臺,獨特的青春發現是支持藝術創造的天然支柱,所以對DV的熱情是青春的重要體現 ,而不拘一格的表現形式自然是青春創造性的必然,我們會在成功的DV中發現大量現實 生活的紀實作品,也可以看到形式不拘一格的實驗性創作,包括戲劇性強的劇情小品比 如《等》,與散文性抒情的詩畫創作如《渡》這樣的意韻之作。而更好的作品是對生活 的思考和真切情感的自然流露,于是,自如的技巧表現就會適時而生。
    
    
   電影藝術京108~110J8影視藝術周20042004主持人:本報記者 吳娟
    談話參與者:
    尹鴻:文學博士,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郝建:北京電影學院教授、影視編劇
    勞凱聲:教育學博士,北師大教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策劃人:本版主編 汪瀾
    主持人的話
    “暴力”和“美學”,原是兩個風馬牛不相及的詞,然而不知從何時起,它們結合成 一個新的詞——“暴力美學”,并逐漸演化成為一個流行的概念。不少熱門影視作品、 新版卡通書、動畫片、電子游戲紛紛以此作為招攬,與之相關的文化現象不僅與時尚和 消費有著密切的瓜葛,也成為被爭相闡釋和檢審的對象。“暴力美學”是如何產生的? 其確切的特征和內涵是什么?對于與他相關的文化現象我們該如何評價和看待?本期文化 視點欄目,邀請到三位專家就這個問題展開探討,以期對動態中的“暴力美學”現象有 所觸摸和把握。死亡/虛幻/虛構/Death/Illusion/Fiction此文原為作者2003年9月12日在當代北京史研究會第二屆理事會上的講話,發表前作者做了刪改。方輝
    山東大學東方考古研究中心,山東 濟南市 250100
    
    
      ——On the Theme of the Film Zhou Yu's Train
  Liu YingThe film Zhou Yu's Train presents us a scene of“running—getting lost—death”.Love,as a way for people's self—salvation and escaping from thecruel reality,has encountered a complete failure.Love itself becomesnihilistic and evasive and can hardly be achieved.This essay,through thedemonstration of the inevitability of death and the analysis of severalgroups of images,makes a comprehension of the thematic meaning of the film— —the deconstruction of love and the disposition of the living dilemma.教 作者:電影藝術京108~110J8影視藝術周20042004主持人:本報記者 吳娟
    談話參與者:
    尹鴻:文學博士,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郝建:北京電影學院教授、影視編劇
    勞凱聲:教育學博士,北師大教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策劃人:本版主編 汪瀾
    主持人的話
    “暴力”和“美學”,原是兩個風馬牛不相及的詞,然而不知從何時起,它們結合成 一個新的詞——“暴力美學”,并逐漸演化成為一個流行的概念。不少熱門影視作品、 新版卡通書、動畫片、電子游戲紛紛以此作為招攬,與之相關的文化現象不僅與時尚和 消費有著密切的瓜葛,也成為被爭相闡釋和檢審的對象。“暴力美學”是如何產生的? 其確切的特征和內涵是什么?對于與他相關的文化現象我們該如何評價和看待?本期文化 視點欄目,邀請到三位專家就這個問題展開探討,以期對動態中的“暴力美學”現象有 所觸摸和把握。死亡/虛幻/虛構/Death/Illusion/Fiction此文原為作者2003年9月12日在當代北京史研究會第二屆理事會上的講話,發表前作者做了刪改。方輝
    山東大學東方考古研究中心,山東 濟南市 250100
    
    
    

網載 2013-09-10 21:25:30

[新一篇] CEPA:香港地區經濟轉型的新契機

[舊一篇] EPR論證之哲學意蘊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