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我國區域研究中的若干新概念的討論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一、區域問題的研究背景
  (一)發達國家的研究背景 80年代中期以來,發達國家區域研究中,對傳統的“自上而下”建立增長中心的政策進行了反思。經驗表明:長期的經濟增長來源于知識創新能力,然而單純依賴外力(外來資本以及本地自然資源稟賦等)將造成脆弱的國民經濟。很多國家都在探尋和實踐依靠內力發展地方經濟的道路(endogenous regional development),尋求以知識和技術為本的區域發展戰略。(注:Bergman E M,MaierG & Todtling F: "Reconsidering regions", In: E M Bergman, G Maier and F Todtling, eds., Regions Reconsidered: Economic Networks, Innovation, and Local Development in IndustrializedCountries, New York:Mansell, 1991, pp283—299.)
  這種認識是技術進步和組織變革的反映。二十多年以來,發達國家內的資金積累方式已經從所謂福特制轉向后福特制。19世紀福特在底特律倡導的生產方式所形成的傳統工業區域,其特點是使用不靈活的、落后的機器,狹窄地定義職業種類,利用低技能的勞動力,大規模地生產標準化的產品。其典型組織模式是所謂“增長中心”模式,以垂直一體化的主導工廠為主,后向聯系(與原料供應地的聯系)十分廣泛。在傳統的工業區域衰退的同時,標準化產品日常裝配的制造業分支工廠越來越多地建立在其邊緣區域或第三世界的生產地點。
  70年代中期以來發達國家的柔性生產方式使用程序控制的機器和可靈活調度的勞動力,大公司垂直分離,并利用企業之間轉包、戰略聯盟等關系,使產品開發、生產和營銷一體化。相應地,出現了一組新的機構,它們能夠處理勞動關系,以及勞動力培訓、競爭法規和金融市場等問題。這些緊密聯系的企業和機構在地理上集聚在一起,創造了新的產業空間。因此,大量文獻對這些具有活力的新產業空間的發展機制進行了研究。
  (二)我國的研究背景 在我國,“煙囪鱗次櫛比”、“沸騰的礦山”式的工業蓬勃發展局面也已成過去,傳統的工業區衰退,耗費自然資源而大規模生產的產品出現了積壓,“傻、大、黑、粗”的機械大量閑置,利用單一技能工人的剛性流水線停滯下來,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轉變,幾百萬勞動人口失業,而且失業率呈上升趨勢。從生產技術來看,這種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剛性生產方式和資本主義的福特制類同,它阻礙了生產力的發展。另外,實踐將證明,僅僅依靠廉價勞動力和土地、基礎設施來吸引外來資本,也不能獲得健康的發展。
  目前,我國正處在市場化、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三維空間中,受到至少這三個變遷大浪的沖擊。變遷之浪造成的激流,使得過去的很多理論都無所適從。雖然科教興國的大政方針已定,但是在區域發展戰略中還存在很多認識誤區,一些思維定式亟待更新。
  80年代初期,我國區域發展的含義是國民生產總值的數量增長,并伴隨著產業結構的變化。和一些發展中國家一樣,我國曾經實行所謂“趕超型”戰略,增長極、增長軸等概念在各地屢見不鮮。但是,現代工業集中在少數相對發達的核心地區,地區差異不斷加大。近些年來,由于“諸侯割據”和缺乏科學決策等諸多原因,各地不顧條件“筑巢引鳳”,并大量重復投資于機場、港口建設,而且屢禁不止,已經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注:〔美〕梭羅:《談談中國基礎設施建設問題》,《人民日報》1997年3月3日,第10版。)
  企業是區域的行為主體。90年代中期出現了盲目組建大集團的又一股“風”。一些地方出現了由于政府部門“拉郎配”而造成子體未救活、母體先拖垮的現象。(注:陳頌清、黃嶸:《培育重量級選手》,《人民日報(海外版)》1996年3月16日,第3版。)中小企業的培育問題至今仍未明確提到區域發展的高度來認識。
  在這種情況下,根據1997年2 月公布的國家統計局《關于第三次全國工業普查主要數據的公報》,我國“一些新興產業,如石油化工、電子及通訊設備等的比重有所上升,一些傳統產業,如紡織、橡膠等的比重有所下降,但產業結構的總體格局變化仍不明顯”。
  當前,我國改革進程進入了攻堅階段。繁榮的國家是由繁榮的區域構成的,區域發展問題關系到民族的生死存亡。開放政策的實施,信息技術的發展,既極大地拓展了人的視野,又猛烈地沖擊著當代中國社會。作為工業化和信息化并存而相對落后的發展中國家,我國在未來征途上,挑戰多于機遇。本文的目的,是對我國區域研究中可以借鑒的若干重要的新概念進行討論。限于篇幅,本文對概念的描述進行了適當的化簡。
      二、關于區域研究的若干重要概念的討論
  (一)基本生產要素和高等生產要素  根據美國哈佛商學院波特教授的分析,生產要素分為基本要素和高等要素。前者包括自然資源、地理位置、氣候條件、初級勞工等;后者包括高技術人才及其創造力、科教機構和領先學科、現代化的電訊網絡等。基本要素狀況如石油儲量、人口、土地面積等,是“遺傳”的或先天條件;高等要素需要長期的投資,是“人造”的,后天開發的。(注:梁能:《跨國經營概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由于交通通訊和貿易的迅速發展、可替代原料的增多等,基本生產要素對于發展的重要性正在下降,同時高等生產要素重要性上升。這不僅因為高等要素是發展知識經濟的必要條件,而且因為其稀缺性——它難以在公開市場上獲得,也難以通過建立國外分公司的辦法獲得。高等要素的開發不但需要大量資金投入,而且需要相應的社會、經濟、政法環境,需要相應的機構體系,以促進科研和產業等各部門及其人員的緊密配合。
  區域和國家的競爭優勢主要是建立在其高等要素的基礎之上的,而對于國家和區域來說,頭等重要的是營建高等要素所需要的創新環境。
  目前我國很多地方仍然習慣于如數家珍地羅列本地的自然資源,或者津津有味地介紹本地的地理位置,而未能以長遠眼光致力于高等要素的培育和保護。
  (二)比較優勢和競爭優勢  我國區域研究的學者已經熟知亞當·斯密和大衛·李嘉圖的比較優勢理論。不同的國家和區域的經濟和文化提供不同的利益,產生了資源成本方面的差異。除了資源成本差異以外,在約束成本上也有變化。例如,環境法規約束的成本在世界各地是不同的;某些公司把對環境不利的生產過程放到環境法規薄弱的國家和地區。
  波特等人提出的國家競爭優勢概念不僅對國家的發展,而且對區域的發展都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國家(或區域)競爭優勢的問題,說到底是若干特色產業的競爭優勢問題。國家(或區域)應當創造條件(一種經濟、社會和政法環境)來影響特色產業的競爭力。波特教授1990年告誡說,臆想培養出一兩個“國家冠軍”企業來參加國際競爭而獲得優勢,是錯誤的,因為國家競爭優勢產業是由在區域內成組產生的企業促成的。它們獲得成功的原因,是由于具備最有生氣的、最富有挑戰性的國內環境。特色產業持續創新與升級,從而獲得國家競爭優勢,取決于該國在以下四方面的條件:(1)生產要素條件,(2)需求條件, (3)相關支撐產業,(4)廠商結構、戰略與競爭。 這四個決定因素形成一個“菱形構架”的系統。(注:Porter M: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Harvard Business Review,Vol.68,No.2,1990, pp73—93.參見拙作“別樹一幟的國家競爭優勢理論”, 《管理世界》總40期,1992年,第213—214頁。)1990年以來,國家競爭優勢的理論在一些國家區域和城市的戰略規劃中得到了大量運用。
  我國目前很多區域研究文獻仍然延續比較優勢的思維,離競爭優勢的分析相差甚遠。
  (三)價值鏈  區域的成功在于構筑價值鏈,而不是把產業作為不可分的整體來看待。價值鏈,即創造價值的一系列不同而又相關的經濟活動的總和,包括基本增值活動(從購入原材料開始,經過生產活動,直到售后服務的生產經營環節)和支撐增值活動(生產性和非生產性的開發和管理環節)。(注:參見拙作《現代工業地理學》,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4年,第91—93頁。)這些價值活動可以在大企業內部進行,也可以充分利用企業的外部能力(其它企業的能力)來進行(正如方正集團所認識的“有所為,有所不為”);可以在本地區進行,也可以跨地區甚至跨國進行。
  在全球化市場中,取得競爭優勢需要的重要資源越來越多,合作戰略變得與競爭戰略同等重要。為此,從企業來說,要分析所需物資或信息是生產還是購買,選擇本企業在價值鏈上應處的戰略環節,與其他企業進行各種形式的合作。政府應當建立解決糾紛的良好機制,并為公司提供聯系渠道。這就是說,地方政府的重要任務是推進聯系的建立,具體合作伙伴的選擇由企業自主決策。
  國家或區域的發展,應是從附加價值低的活動(如簡單裝配業)向附加價值高的活動(如研究與開發和營銷等)升級的過程。馬來西亞最近實行的“制造業++”戰略,就是這樣一種發展。(注:Lim I.& Nesadurai H:"Managing the Malaysian industrial economy: thepolicy and reform process for industrialization",In:SeiichiMasuyama, D. van den Brink & Chia Siow Yue, eds.,Industrial Policies in East Asia, pp185—215.Singapore & Tokyo:  ISEASand Nomura Research Institute, 1997.)
  在我國,區域發展至今停留在用“支柱產業”來帶動其它產業發展這一概念上,例如,各省、區、市“九五”計劃中,將汽車列為支柱產業的有22個,將機械列為支柱產業的有16個;將電子列為支柱產業的有24個。(注:新華社:《早調整早主動》,《文匯報》1997年3月17 日,第1版。)而各地“支柱產業”的發展, 又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大企業集團,這是一個認識誤區。
    (四)生產系統  費里克森和林德馬克(Fredriksson andLindmark,1979)提出了生產系統的概念,即生產某種最終產品的一個或多個企業所發生的一系列聯系,包括發生在物質、服務和信息等方面的直接或間接的聯系。(注:Fredriksson C G & Lindmark L G:"Fromfirms to systems of firms:a study of interregional      interdependence in a dynamic society",In: FEI Hamilton and GJRLinge(eds)Spatial analysis,industry and industrial environment1, New York:Wiley, 1979,pp155—186.)在西方特別是美國歷史中,企業為了控制供應鏈,采取了通過收購或吞并進行垂直一體化的方法。例如亨利·福特擁有一座為汽車坐墊的生產供應羊毛的牧羊農場等。但20多年以來,生產系統的垂直一體化(即全部價值鏈環節組織在大企業內部)的趨勢正在削弱。
  現在,國際經驗說明,公司正在越來越多地采用外購而非自己制造的戰略,承包出去的組織形式越來越普遍,這種現象稱為垂直分離。可以看到,由于發展技術的愿望而漸趨流行的合作關系,使得專業化企業在地理上集聚的要求日趨強烈,在區域內發展了高度的社會勞動分工。
  從我國目前來看,只有少數發達區域,例如珠江三角洲的東莞市域內,生產系統垂直分離的專業化企業在地理上靠近,而技術落后、不正當競爭等是中小企業過分分散的主要原因。區域研究中,重要的是分析區內企業的聯系(本地聯系)和區內外的聯系(非本地聯系)。區內聯系的增強和交易費用的降低可以促進區域生產綜合體形成。(注:參見Wang Jici & Wang Jixian: "An  analysis  of  new- techagglomeration in Beijing:A new industrial district in Beijing?",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 Vol.30, 1998, pp681—701.)
  (五)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 對于區域發展問題進行深入探討,需要認識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的概念。“規模”是指生產系統的大小,由固定資產、職工人數、產量或生產能力的大小或多少來衡量。“范圍”是指生產系統的集合分離程度。指產品、工藝過程、市場及其地理區域的不同程度。從企業內部和外部的不同角度來觀察,這兩種概念可以組成四種情況:(1)把不可任意分割的生產活動放到企業內部進行, 產生內部規模經濟;(2)這類生產活動由于企業數增加而成本降低, 就是外部規模經濟;(3)企業內追求多樣化產品、 或規模經濟不明顯的生產活動由于特殊需求而放到企業內部進行,獲得成本節約,即產生內部范圍經濟;(4)當社會分工高度發達時, 在產品或設備整體性不明確的生產中,以及由于受到技術限制而不能達到內部范圍經濟的某些生產中,生產系統被肢解為許多較小的企業,通過外部交易結成網絡,獲得外部范圍經濟。(注:參見拙作《關于企業規模科學性的思考》,《中國工業經濟》,1997年第7期,第27—30頁。)
  在當今世界中,由于產品多樣化的要求和競爭加劇等原因,在企業和區域發展的某些戰略中,主導的邏輯應當是范圍經濟,而不是規模經濟。問題的關鍵是如何使不同的企業進行合作,并通過專業化產業集聚的地理手段來實現外部范圍經濟。在意大利中部和北部地區等發達國家的新產業區中,既合作又競爭的小企業組成網絡,成為高效的柔性生產綜合體,集體參與國際競爭,其經驗十分值得注意。
  目前,在我國很多企業集團都把進入《幸福》雜志500 強作為奮斗目標。對于中小企業的發展,往往機械地把它們看作必須被“吞并”、“收購”之列,未能加強培訓和促進合作,缺乏網絡思維而是停留于等級思維定式。
  (六)增長極和孵化器 增長極是由帕魯(Perroux,1955,1987)提出(注:Perroux F: A New Concept of Development, London, Croom Helm, 1983.),并由保德威爾(Bouderville,1966)等人引申(注:Boudeville J R: Problems of regional economic planning,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1966.)的概念,增長極理論表明了在區域內投資建立(或嵌入)推動型的產業之后,會通過乘數效應而帶動區域內其它產業的發展,從而促使周圍其它區域經濟增長的動態機理。這個理論在世界各國區域發展中曾經廣泛地采用。由于其過于簡單化和理想化,20世紀70年代后期受到過國際上有關研究者各種非議,但是從20世紀80年代末期開始在分析科學園政策時又重新得到了某些青睞。(注:參見拙作《關于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對區域經濟發展影響的分析構架》,《中國工業經濟》,1998(3),第54—57頁。)
  由于單純的增長極可能出現過分依賴外力并致使區域差異加大等問題,在新的區域發展戰略中常常用孵化器理論,強調小企業繁衍對生成區域活力的作用。(注:Malecki E: Technolog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Dynamics of Local, Regional, and National  Change, Essex: Longman Scientific & Technical,1991,pp343—349.)區域需要創造良好的孵化環境,促使新企業不斷地繁衍和集聚,區內的供應商、制造商和客商日益頻繁地相互作用,減少交易費用,產生協同效應,從而促進整個區域乃至全國經濟的產業結構轉換。
  新企業的衍生是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標志;企業家的成長和產業文化的變遷應是判斷區域發達程度的重要標準。但是在缺乏風險資本、交通和通訊不發達的地方,本地支持新企業啟動的條件不足,企業家成功的歷史很短,因此吸引大型成功公司的分廠,以保證基本的設施建設,可以為孵化小企業提供資金條件。但是,同時需要加強對本地企業家和創新企業的培育。
  我國對于自上而下的增長極戰略是不陌生的。而在當前再就業工程中,認真研究孵化器的概念和發達國家小企業創業服務中心的經驗,搞好創業指導和培訓,是區域發展的重要問題。
  (七)根植性(embeddedness)、結網和本地化 根植性,是企業扎根于本地的性質。企業的國際競爭力不僅取決于國家環境,更重要的是取決于它所在的區域和地方環境。公司—供應商—客商三位一體,在地理上盡可能接近,有利于使研究與開發、生產、銷售的信息及時反饋,減少交易費用。為了加快新產品開發和減少成本,需要靠近市場。無論是依賴當地資源的小企業,還是多區位的跨國公司,都需要扎根于當地的社會文化。只有這樣,才能密切接近目標用戶,考慮當地原有技術的基礎和聯系的界面,適應當地的法律和行政法規,建立標準和規范。(注:Granovetter M S:"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 theproblem of embeddednes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1,1985, pp481—510.)
  結網的含義,是在激烈競爭的同時,企業跨越邊界,選擇性地與其他企業和機構結成長期的、穩定的、互惠的關系。(注:參見拙作《網絡環境:產業組織的嶄新形式—兼評企業‘上規模’的認識誤區》,《戰略與管理》1997年第3期,第109—114頁。)這種網絡關系, 既包括正式的、紙面上的合同關系,例如合資企業和跨國公司戰略聯盟,又包括非正式的信息交流,例如在座談會上、餐桌上、球隊中頻繁地面對面接觸等。在美國硅谷等新產業區中,企業間是平等互惠的,而不是支配與依存的聯系。大企業和小企業并存,國際聯系與區內聯系并存,貿易的聯系與非貿易的聯系并存。
  本地化,是與全球化相輔相成的概念。企業本地化對于區域發展十分重要。根據本人的理解,本地化有兩方面含義:第一,跨國公司當地化。例如,菲利浦要在中國發展,就要辦成具有中國特性的公司。從中國的“立場”出發,向中國用戶提供他們所喜好和接受的產品;由當地供應零部件;在當地招聘錄用技術人員。第二,我國公司本土化。任何企業,如果只與它國企業結網而不與本地企業聯系,完全依賴全球戰略,將會腐蝕母國本土區域的技術創新能力,造成對外國的嚴重依賴,這是很危險的。(注:參見拙作《關于北京中關村新技術區域發展問題的深層思考》,北京市社科院、北京市計委、 北京市統計局《北京市1997年經濟藍皮書》,景體華主編,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 1997 年, 第106—125頁。)
  (八)新產業區 1890年馬歇爾研究發現,創新是存在于一種“空氣”之中的。在一種小企業集聚的產業區中,某企業有一種新工藝,很快會傳播出去,通過人們的交流,新思想也會很快地被接受。(注:參見M·卡斯特爾和P·霍爾著,李鵬飛等譯,王緝慈譯審:《世界高技術園區:21世紀的產業綜合體》,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1998, 第282頁。)1988年,美國地理學者斯哥特在一項對美國南加利福尼亞的宇航綜合體的研究中發現,那里和歷史上馬歇爾所描述過的產業區有驚人的相似之處,因此稱之為新產業區。(注:Asheim B T, "Industrial districts ,inter-firm cooperation and endogenous technologicaldevelopment: the experience of developed countries", In: G Garofoli, A Vazquez-Barquero, eds., Organization of Production and territory: Local Models of Development, Pavia: Gianni  Inculano Editore, 1994, pp117—166.)在新產業區中的企業不僅有技術密集型,還有傳統勞動密集型的,很多中小企業和大企業共同完成生產過程。意大利東北部以及美國硅谷等少數經濟增長地區是馬歇爾式的新產業區。后來有些學者提出,廣義的新產業區還包容當今絕大多數新興的、以專業化生產為特點的就業增長的地區。(注:Park S O,Ma-rkusen A,"Generalizing new industrial districts: a theoreticalagenda and an application from a non-Western economy",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 27 1995, pp84—104.)
  盡管新產業區最初源于歐洲與北美,但由于它經濟效率高和吸收就業能力強,博得了國際學者以及區域決策者們的青睞。新產業區成功的法寶是促使企業不斷創新,以及技術、經濟、社會三者協調并持續發展。1996年底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所作的世界發展報告中,曾經建議我國學習新產業區的經驗。(注:Roepstorff T M,“全球化對發展中國家工業的影響”(譯文草稿),UNIDO和EIU聯合發布,工業發展回顧研討會,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1996年,第1—4頁。)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這種新產業區存在的創新環境是區域發展的文化力,在這種文化力的推動下,供—產—銷企業在地理上接近,各類信息及時反饋,交易費用得以降低。新企業不斷繁衍,區內企業頻繁接觸,協同作用,呈現既競爭又合作的動態均衡局面,共同獲得成功。
  通過企業在本地的扎根和結網所形成的地方集聚,可以使企業構筑起交流和合作的橋梁,因此增強區域的技術創新能力和競爭力。區域創新環境,又稱創新網絡,是地方行為主體(大學、科研院所、企業、地方政府等機構及其個人)之間在長期正式或非正式的合作與交流的基礎上所形成的相對穩定的系統。(注:Braczyk H J & Heidenreich M:"Regional governance structures in a globalized world",in H. J.Braczyk, P. Cooke, M. Heidenreich, eds.,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London:UCL Press,1996.)企業間非貿易的相互依賴是建立在人間相互信賴的社會資本之上的(注:Fukuyama F: Trust:  The Social Virtues and the Creation of Prosperity,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95,pp69—95.),這是新的精神文明。 發達國家的政府把結網看作一種新的制度性的手段,從本區域企業的共同興趣點出發,為它們提供信息交流的場所和機會,活化本區域的物質和信息資源,增加企業的靈活性,減少不確定性,因而使企業和區域的創新能力得到持續發展。
  我國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形成了中小企業集聚區域(主要是高新技術企業區域和專業化的鄉鎮企業區域),以及由于招商引資而出現的各類工業開發區。這些新的產業空間雖然從發展階段來看與西方新產業區有較大不同,但是從技術進步的觀點來研究這些區域的發展戰略可能是有利的。有些區域(例如中關村區域)可以比作新產業區的胚胎狀態,從而進行深入研究。(注:參見拙作《簡評新產業區的國際學術討論》,《地理科學進展》,1998年第3期。)
  新產業區理論是分析新的企業集聚現象的重要工具。國外文獻研究指出,在存在不正當競爭和過度競爭而缺少合作交流的區域,將發生大量問題。(注:Scott A J, Storper M: "Industrializatio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Pathways to Industrializatio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M Storper, A J Scott, eds., London: Routl-edge,1992,pp8—16.)很多問題在我國各類新區域中已經或者正在暴露出來。根據最近對東莞、惠州等城市的調查,數千個與電子產業有關的中小企業,在地理上星群般地集聚在一起,它們雖然規模小,但活力很大。借助上述區域發展的新概念進行分析研究,提出相應對策,可以促使這些區域獲得健康的發展。
  綜上所述,本文討論了區域研究前沿領域中的若干新概念,重新解釋了生產要素、區域優勢、生產系統、地理集聚等問題。在21世紀即將到來的今天,深入探討這些新概念,科學決策,處理好硬環境(基礎設施等)和軟環境(創新環境等)、大企業和中小企業、等級制和網絡化等與區域發展相關的各類關系,對于我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北京大學學報:哲社版114~120K91中國地理王緝慈19991999市場經濟、全球化和新技術革命三個變遷大浪使得過去區域研究的很多理論都無所適從,然而目前在我國區域發展戰略中還存在很多舊的思維定式。基于這一認識,本文討論了區域研究前沿領域中的若干新概念,對生產要素、區域優勢、生產系統、地理集聚等問題進行了重新解釋。文章指出,加強區域研究,根據科學規律,處理好硬環境和軟環境、大企業和中小企業、等級制和網絡化等區域發展的有關問題,對于我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區域研究/競爭優勢/新產業區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9771027)資助課題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系教授 作者:北京大學學報:哲社版114~120K91中國地理王緝慈19991999市場經濟、全球化和新技術革命三個變遷大浪使得過去區域研究的很多理論都無所適從,然而目前在我國區域發展戰略中還存在很多舊的思維定式。基于這一認識,本文討論了區域研究前沿領域中的若干新概念,對生產要素、區域優勢、生產系統、地理集聚等問題進行了重新解釋。文章指出,加強區域研究,根據科學規律,處理好硬環境和軟環境、大企業和中小企業、等級制和網絡化等區域發展的有關問題,對于我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區域研究/競爭優勢/新產業區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9771027)資助課題

網載 2013-09-10 21:29:08

[新一篇] 關于建立年薪制企業指標考核體系的思考

[舊一篇] 關于改善我國保險市場監管的若干政策建議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