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中國特色的可持續農業技術體系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中國農業大學農學系 北京 100094 高旺盛)
  摘 要 本文簡述了當前世界可持續農業發展動態,認為發展集約型可持續農業是我國可持續農業技術的基本方向,并且討論了集約型可持續農業的技術目標與技術特征;建議“九五─2010”年期間要重點研究推廣五大類型可持續農業技術體系。
  關鍵詞 可持續農業 技術體系
   * * *
   1 世界可持續農業技術發展動態概述
  可持續農業是針對當今世界面臨人口、資源、環境、能源、食物等有關人類生存與發展的重大問題,而于80年代初由美國等發達國家首先提出來,迄今為止,可持續發展戰略已成為世界各國的行動綱領。 FAO等國際組織也已擬訂出了旨在實現“增加產量,消除饑餓;增加收入,消滅貧困;保護資源環境”三大可持續性目標的“可持續農業與農村發展(SARD)”計劃,成為世界農業科技未來頗受關注的重大熱點問題之一。近年來,關于可持續性農業技術的研究也不斷深入。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重要動向:
  1.1 低投入的可持續農業(LISA)
  其核心是不用或少用化肥,以控制農產品過剩,從而達到改善環境,降低成本,增加收入。由美國首先提出,但實際應用很少。
  1.2 高效率可持續農業
  強調農業高效率,在保證必要的農用資本與營養物質投入的前提下,強調資源綜合管理與現代化經營,建立主要依靠科技進步的農業生產體系,由美國倡導,與實際結合較緊密。
  1.3 降低購買性資源投入的可持續農業
  其主要技術特點:降低農場外如化肥、機械、農藥等投入;重視農業系統內部資源的循環與利用效率。由美國、德國等發達國家提出。
  1.4 生物學派可持續農業
  其主要內容在培育高生物潛力的品種之上,采取生物性的輪作、生物防治與農機肥料等降低農場外部資源消耗,謀求可持續發展。在德國、英國等開始流行。
  1.5 綜合型可持續農業
  其主要內容包括合理優化與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農業資源,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用養結合,保護環境等。
  1.6 環境保全型可持續農業
  其主要特點:一是強調以提高效率來保護環境;二是以大幅度削減人工合成品的應用等來保全環境;三是以人類生態活動區域為中心,因地制宜地保護生態。
  以上模式的共同特點側重于環境保護,以降低投入,保護環境為首要目標。而且均為發達國家所倡導。
  1.7 勞動集約型可持續農業技術模式
  在人少地廣、食物缺乏的國家或地區,為了提高可持續性,主要特點是強調以投入大量廉價勞動力來提高土地生產力,提高農產品的自給率。目前主要適應于如西非等一些勞動投入不足,經營粗放、單產低下、生活貧困的不發達國家。
  1.8 土地集約型可持續農業技術模式
  在人多地少的國家或地區,為了提高可持續性,必須充分地、全年式地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土地,實行土地利用率與產出率為核心目標的技術改造。最典型的如我國臺灣的“精致農業”,荷蘭的“設施工廠化高效農業技術”等。
  由此可見,當代世界持續農業的興起,為各國根據國情及農業發展需求趨勢,選擇適合于本國的可持續農業科學技術及發展道路,提供了借鑒研究的機遇。
   2 中國式可持續農業技術的基本方向與特征
  我國相對于其它發展中國家而言,最突出的國情就是人口多、耕地少、人均資源相對缺乏,地區發展不平衡,農村經濟水平仍然相當落后。農業可持續發展面臨人口、資源、環境、社會、以及市場等諸多壓力。因此,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道路及持續性農業科學技術的選擇,是當前需要深入探討的重大問題。
  2.1 基本方向——集約型可持續農業
  集約型持續農業(亦可稱可持續性集約農業)與國外提倡的一般意義上的可持續農業發展模式的根本區別在于強調集約化經營,即在適度增加和科學使用農業投入的前提下,集約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自然資源和經濟資源,促進農業系統的土地集約、勞力集約、資源集約,從而實現既高產高效又可持續發展,保障農業生產持續性、農村經濟持續性與資源生態持續性“三大持續性”協調發展。該發展思路產生于80年代中后期,現已被社會各界廣泛接受,并已列入《中國21世紀議程》優先發展項目計劃。
  在發展目標上,集約型可持續農業的目標是多元化的,從國情出發,體現中國特色,重點強調6個方面:
  ⑴持續提高土地生產率、農產品自給率和商品率。這是人多地少這個不可逆轉之國情所決定的可持續性抉擇,也是滿足農產品高產出率的唯一出路。
  ⑵持續提高勞動生產率和增加農民收入。這是實現農村勞動力合理流轉,促進農村產業化及加快農村富裕的重要目標。
  ⑶持續改造農業基礎條件,建造相對良好的生態環境和發展基礎。這也是由于我國季風氣候,易旱易澇且中低產田面積廣、潛力大的基本國情所決定的。實踐證明,中國農業發展的可持續性在很大程度上與農田水利建設、農田基本建設、農田肥力建設以及水土保持、防風固沙等一系列基礎性工程密切相關。
  ⑷持續地提高智能投入,優化勞動者隊伍。因為現代化農業的可持續發展,離不開一支科技型的勞動者隊伍。很難想象在農村文盲半文盲勞力仍占總勞力1/3以上的國度里能夠實現現代化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⑸構建發達的商品化經濟結構。一個可持續的現代農業系統其必然是開放式的商品經濟系統。中國農業現代化建設也必須從根本上扭轉傳統自給自足農業的束縛,運用市場經濟規律,發展商品型農業,促進農業迅速走向市場化、產業化、社會化及國際化。
  ⑹優化培植可持續農業政策體系。在市場經濟中,農業自身固有的風險性,比較效益低等特點在我國顯得更為突出,同樣,農業為國為民的社會效益之大對于人口大國而言尤為重要。所以,從長遠來看,農業可持續發展迫切需要建立科學管理,有法可依、順通靈敏的農業保護政策與宏觀調控體系,才有利于全方位集約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社會經濟資源,包括信息資源和政策資源。
  2.2 集約型可持續農業技術特征
  集約型持續農業是在嚴格地以人多地少、資源有限等基本國情以及中國農業發展目標兩方面綜合分析基礎上而提出的一種新型技術發展思路,其技術進步的實質在于實現“高度集約化”與“可持續性”的協調統一。其主要的技術特征可歸納為以下三個方面:
  ⑴集約農作,持續高產。將提高土地利用率放在首位,不斷強化土地(包括農田、林地、牧業園地、漁業水域)利用的集約化程度,高度集約地多維(平面、空間、時間、主體、復合)利用每一塊土地資源,精耕細作,主攻單產,低產變中高產,中高產再高產。這是中國農業技術發展歷程中最為顯著的特征之一。
  ⑵高產高效,提高效率。努力提高農業生產的經濟效益以及資源利用效率、勞動生產率。為此,要因地制宜調整大農業結構以及農業內部結構,積極發展農產品加工業以及促進農業產業化技術;大力推行節水、節肥、節勞、節約的資源低耗型技術,顯著提高資源效率;使高產增收與資源利用有機地結合起來,取得生產持續性與經濟持續性的同步發展。
  ⑶改善生態,持久發展。在技術配置上要強調自然生態與人工生態相結合,傳統技術精華與現代高新技術相結合,資源保護與利用改善相結合的原則。堅持不懈地推行抗旱防澇、防治病蟲草害、改良中低產田、興修農田水利、發展林業、防止環境污染等一系列能夠強化農業生態可持續發展能力的技術工程,把集約高產高效農業發展建立在維持生態持續性及提高農業綜合生產力的基礎之上。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體現“可持續農業”的生態內涵及最終目的。
   3 今后重點研究推廣五類集約持續農業技術
  發展適合中國國情的可持續農業技術,是一項長期性的戰略任務,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要大膽探索,不斷實踐,在繼承和發展我國農業技術精華的基礎上,強調傳統技術與現代技術結合,常規技術與高新技術結合,生物技術與工程技術互相補充,從而形成可持續農業技術體系。就近期來看(10─15年內),集約型可持續農業技術的研究推廣重點內容包括以下5個方面:
  3.1 常規式可持續高產農業技術
  主要特點就是以提高單產(單位土地、水域或畜禽個體)為主攻目標,在集約化投入和科學管理的條件下,高產再高產,達到高投入高產出高效率的持續性目標。在我國應重點抓好如南北方高產復熟間套種技術、規模化集約式飼養技術、高產淡水養殖技術、“噸糧田”技術開發、高產超高產新品種開發等。
  3.2 節水高產高效農業技術
  針對我國水土資源時空分布特征,從不同區域水資源可持續利用限制因素入手,大力研究開發以省水高產主線的生物和工程節水技術,提高水資源利用率,走出一條貧水國家可持續農業的技術道路。重點技術包括:北方干旱半干旱丘陵地區集水補灌技術、北方限水灌溉地區農田節水灌溉工程技術、耐旱省水高產品種或生物資源開發、標準化節水灌溉水利工程及農田基本建設等。
  3.3 節肥節藥低耗高效農業技術
  主要目標就是要在一定限度內,盡可能減少農業系統外部投入物質(化肥、農藥、種子、勞力)使用量,以降低系統外部投入成本,減輕農戶經營負担和環境壓力,同時還能達到高產持續的目的。在此方面,國內外已有不少的技術貯備和探索。主要包括:新型長效緩釋肥料品種與應用技術開發、高肥效率農作物新品種資源開發利用、精密平衡施肥技術、新型多元微肥或復合肥料、低耗農藥型抗病蟲轉基因品種、生物農藥開發、精量播種、種子包衣劑等等。
  3.4 耕地保護與中低產田改良技術
  主要解決保護寶貴的農田土地數量以及不斷地提高其質量并滿足持續高產的需要。重點方向應包括:障礙性土地的綜合改良技術、水土保持技術、低產土壤培肥利用技術、小流域綜合治理、荒地利用以及廢棄土地復退技術等。
  3.5 資源多級循環與再生利用技術
  此類技術在生產實踐中往往不易引起關注,其原因在于人們尚未充分認識到運用生態學原理和資源經濟學原則來指導農業持續發展的重要性。今后,應在該領域加大研究力度,推廣適用技術。重點包括:農林復合系統、農牧鏈鎖系統、沼氣技術、秸稈還田、秸稈資源化綜合利用、種養加一體化、農副產品深加工等。
  3.6 推動可持續性生物工程技術
  在今后農業發展中,生物工程技術有其更加廣闊的天地。為了滿足建立可持續農業技術體系的需要,生物工程應在克服重大非持續性因素方面做出突破性貢獻。從我國國情出發,應當重點解決4 大難題:一是運用轉基因手段培育抗病玉米、抗蟲棉花、耐鹽堿植物、多抗或雙抗型農作物品種以及動物新品種;二是利用生物工程技術培育高光合效率的新品種;三是運用生物技術攻克如稻瘟病、棉花黃枯萎病、玉米紋枯病、小麥銹病、豬口蹄疫等重大病害的防治機制與新技術;四是運用生物技術挖掘雜交水稻、雜交小麥、雜交油菜、雜交棉花以及畜禽雜種優勢等方面的生物潛力,實現生物生產力在遺傳上的突破。
   * * *
  On the road, goals and types about sustainable
   agrotechnique in China
   Gao Wangsheng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94) Abstracts Based on the developing trend about sustainableagriculture research in the world and also on the China'ssituation, it was considered that it is a basical way forChinese agriculture to develop "Intensive SustainableAgriculture" (ISA) in the future. The foundmental goals andtypes about ISA were also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Key Words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technical systemdevelopment.*
  *國家“九五”攻關專題《黃淮海平原SARD研究》內容之一。
  作者簡介 高旺盛,男,33歲,博士后,副教授,中國耕作制度研究會副理事長。從事耕作制度、持續農業、區域發展等方面的研究,獲省部級獎3項。發表論文30余篇,專著2部。
   (收稿日期:1996 ─11 ─18)
  
  
  
農業現代化研究長沙147-150F2農業經濟高旺盛19971997 作者:農業現代化研究長沙147-150F2農業經濟高旺盛19971997

網載 2013-09-10 21:29:49

[新一篇] 建立與國際市場銜接的特區經濟運行機制

[舊一篇] 建立和完善我國政府采購監管機制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