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 簡體 傳統 |
金匱腎氣丸和六味地黃丸,我適合那種?
懸賞分:0 - 解決時間:2007-2-26 12:20
我感覺自己可能由于手淫過多而導致精神不振,夜晚睡眠打呼。多夢.小便次數增加,而且比較渾濁,味道也比較大. 記憶力減退,精神不能很好的集中,很容易走神,以前我兩天一次手淫,可能有10年了吧,我去醫院查血,舒張壓高,脂肪肝,很容易疲勞,坐不住,好動
提問者: vivi8008 - 童生 一級
最佳答案
你的癥狀偏于腎氣不足,當以金匱腎氣丸以治之。請參
金匱腎氣丸用方瑣談
作者:盧云 來源:中華現代中醫學雜志
摘要:金匱腎氣丸為六味地黃丸基礎上加溫陽之桂附二品,也稱桂附八味丸。1 用方心法“虛勞腰痛,小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腎氣丸主之”,“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飲一斗,小便亦一斗,腎氣丸主之”。《金匱》用其治腎虛腰痛、消渴,后世醫家注解甚多,喻嘉言之言尤為精妙:“《金匱》用八味丸治腳氣上入,少腹不仁者。腳氣即......
金匱腎氣丸為六味地黃丸基礎上加溫陽之桂附二品,也稱桂附八味丸。其方意源于陰陽互根之理,所謂“善補陽者,必以陰中求陽,則生化無窮。”故用六味地黃丸滋補腎陰,用肉桂、附子溫補腎陽,則能補水中之火,溫腎中之陽。
1 用方心法
“虛勞腰痛,小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腎氣丸主之”,“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飲一斗,小便亦一斗,腎氣丸主之”。《金匱》用其治腎虛腰痛、消渴,后世醫家注解甚多,喻嘉言之言尤為精妙:“《金匱》用八味丸治腳氣上入,少腹不仁者。腳氣即陰氣,其虛勞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則因過勞其腎,陰氣逆于少腹,阻礙膀胱氣化,小便不能通利,故用之以收腎氣。其短氣有微飲者,飲亦陰類,阻其胸中之陽,故而短氣,故用之引飲下出,以安胸中也。消渴病,飲水一斗,小便亦一斗,此腎氣不能攝水,小便恣出,源泉有立竭之勢,故急用以逆折其水也。夫腎水下趨之消,腎氣不上升之渴,非用此以蟄護封藏,蒸動水氣,……后人謂八味丸為治消渴之圣藥,得其旨矣”。可知凡腎氣不足所致的腰痛、肢冷、水腫、小便不利或頻數、消渴、咳喘、心悸、眩暈等病,皆可隨癥選用。筆者在臨床中發現,用好此方辨證是關鍵。而怎樣辨證呢?筆者認為,內傷雜病最好選用臟腑辨證,而在運用臟腑辨證之前,先以八綱辨證,分清陰陽、表里、虛實、寒熱,則用方不致大謬矣。其次,進行臟腑辨證,以腎系疾患為例,須先熟知腎的各種生理功能,如腎藏精,腎主水,主納氣,在志為恐,在液為唾,在體為骨,主骨生髓,其華在發,在竅為耳及二陰。了然于心,結合腎系疾患的各種病理臨床表現即可推斷出腎臟氣血陰陽失常所致各種病癥的發生機理,從而辨出其為腎氣、腎陰、腎陽或陰陽虧虛,而對證選方,自能獲效。
2 驗案舉例
驗案1,,男,72歲,就診于1982年5月7日,病者有高血壓病史10年,血壓在160~190/100~110mmHg之間,長期用心痛定、復方降壓片、利血平等藥治療,血壓始終無明顯下降。近半年來,病人覺精神萎靡不振,頭目眩暈欲仆,倦怠乏力,形寒肢冷,夏日仍穿棉襖,口渴喜熱飲,飲水不多,口淡無味,不思飲食,心悸、怔忡,小便短少,夜尿頻,舌體胖大苔白而潤,脈沉而細。辨證:腎氣虧虛,沖氣上逆。治法:補腎益氣,平沖降逆。方藥:金匱腎氣丸合苓桂術甘湯,制附片30g,桂枝15g,茯苓30g,澤瀉15g,丹皮15g,熟地15g,懷山藥30g,山茱萸15g,炒白術30g,懷牛膝15g,炙甘草10g。 水煎服,患者服藥5劑后,諸癥明顯減輕,尤其是畏寒肢冷幾乎消失,如常人穿衣,又服藥10劑后,改用復方降壓片1片,1日3次,維持血壓140/80mmHg左右。
按:原發性高血壓多為肝腎陰虛,肝陽偏亢所致,治療多以滋水涵木,平肝熄風為法,但要注意陽虛高血壓也偶爾可見,因溫藥可助陽升壓,故必須慎于辨證,須掌握陽虛的辨證要點,病人常有全身性虛寒,兼有眩暈便溏、浮腫等癥,舌質青淡,舌苔白滑,脈沉細,而辨證確屬陽虛,則非溫降莫效。溫降高血壓,可加用懷牛膝引藥下行,桂枝易肉桂,可起平沖降逆之功,可能有些人會問,是否可和平肝潛陽藥合用,顯然違背中醫辨證施治的原旨,其效當然不好,甚至會起反作用,這就是我們為什么要說,中醫要有效,辨證是關鍵之意。
驗案2,患者,女,45歲,工人,1993年11月20日初診,有慢性腎功能不全病史3年,繼發腎性貧血,Hb 6~8g/dl,腎性高血壓,服用卡托普利25mg,每日3次,哌唑嗪1mg,每日3次,血壓140~160/90~100mmHg,相對較為穩定,BUN 15~18mmol/L,Ccr 300~400μmol/L,也較為穩定,院外服中藥治療,2周前因受涼而致肺部感染,致血壓升至200/120mmHg,無尿,BUN 32mmol/L,Ccr 800~1000μmol/L,住院抗炎,靜滴芐胺唑啉降壓及其他對癥治療2周,肺部感染已痊愈,但血壓須靠靜滴芐胺唑啉才能維持在150/90mmHg,少尿,每日400ml左右,BUN 20mmol/L,Ccr不低于800μmol/L。主管醫生勸其透析治療,因經濟原因而拒絕,而找我求治,就診時癥見神志萎靡,顏面白、面目浮腫,畏寒肢厥,裹以衣被、心累、短氣、動則難續,口淡無味,嘔惡清水口涎,不喜飲,飲食少思,腹脹,食入則甚,大便稀溏,小便色白短少,下肢水腫按之如泥,舌質青淡,苔白厚膩,脈沉而細,辨證:脾腎陽虛、水濕內停。治法:溫補脾腎,引水下行。方藥:濟生腎氣丸+理中湯:制附片30g,桂枝15g,茯苓30g,澤瀉30g,丹皮15g,生地30g,懷山藥30g,山茱萸15g,黨參30g,炒白術30g, 干姜15g,懷牛膝15g,車前草30g。 服藥1劑后,尿量開始明顯增多,每日1000~1500ml,血壓立即下降,停用芐胺唑啉,以心痛定10mg,每日3次,哌唑嗪1mg,每日2次,可使血壓控制在120~140/70~80mmHg,服藥5劑后,全身水腫消退,飲食基本正常,BUN降至10mmol/L,Ccr降至180μmol/L,停止輸液,再服15劑,BUN、Ccr降至正常,Hb升至9.2g/dl,好轉出院。出院后每月服此方10~15劑,直至2001年因急性腎盂腎炎致腎功能嚴重損害,Ccr 1200μmol/L,服中藥無效,而轉為腹透治療。
按:腎衰一病,既重又危,而其證往往虛實難辨,水火難分,陰陽難判,正如《醫家必讀》所說:“大實有羸狀,誤補益疾;至虛有盛候,反瀉含冤”,因此,辨證十分重要,而腎衰一疾以大虛為主,更有虛實夾雜之證,治則當大補不足,損有余,治本為主,兼以治標。如該病人一派脾腎陽虛之證,必宜溫補脾腎為主,又有水濕內停之標實證,故加牛膝、車前草、倍茯苓、澤瀉以利水下行,而獲顯效。
作者單位: 610071 四川成都,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急診科
參考資料:http://www.39kf.com/cooperate/qk/xdzyx/0601/2006-09-05-258710.shtml
回答者:糊涂王子的貓 - 舉人 四級 2-21 09:09
您覺得最佳答案好不好? 目前有 0 個人評價
50% (0)
50% (0)
網載 2011-02-22 20:27:07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