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學,呼喚綠色課堂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綠色”,一抹讓人清新至心靈的色彩,一股充滿希望的生命活力,一種返璞歸真、大道自然的和諧境界。綠色,這里用來形容課堂的境界,旨在說明語文課堂應追求濃濃的“綠意”:本色、真實而又充滿生命活力。
  眾所周知,語文教學的根本目的是學習者感受語言文字的魅力,學習文字組合的訣竅,轉化為自己的(書面的、口頭的)表達,逐步形成能夠獨立聽說讀寫的“言語能力”的。說白一點,語文是學習怎樣把“話”說美、把“文章”寫美、把“字”寫美的一門課,在此同時,提升精神境界。課堂是語文教學的主陣地,在這塊主陣地上,教師應引領學生積極地、主動地與文本對話,品味、積累語言,課內習得學習方法,為廣泛地進行課外積累、運用語言奠定基礎。然而,我們也不難發現,由于語文老師或解讀“語文”內涵的不確切或不到位,或課堂操作能力還不夠等,導致課堂中出現了一些非“綠色”的現象。
  現象一:學習主體錯位——非學習主人
  典型表現為老師是閱讀的主體。老師根據自己對文本的體驗感受,精心設計話題,提問引路。一堂課中幾個問題“環環相扣”,給學生的閱讀過程造成了一種被動的強制性的外在環境,給學生的閱讀思維編織了一個樊籠。這種提問的結果是全體學生在幫助老師解決問題。學生在這種背景下的閱讀,實際上讀的不是真正的文本,而是老師的提問;讀的不是作者對生活的感悟,而是老師對文本的感悟。當然,這個過程中也有學生的思考,但這是一種在老師提問背景下的思考,只是對“老師對文本的理解結果”的再思考,而不是學生作為主體自主閱讀過程中自然產生的對“文本本身”的思考,因而具有極大的限制性。
  現象二:學習過程泛化——非語文學習
  典型表現為語文學科特有的價值沒有充分體現:或教材受到冷落,無限度地向課外延伸、拓展;或者異化為思品課、歷史課;或挖深挖透,高唱人文主義;或背離了教學目標,為表演而表演;或集中大量的聲音圖像信息干擾學生的形象思維,使之對文本言語的感悟在多媒體的富有動感的演示中淺嘗輒止……“語文是個筐,什么都往里裝。”此類泛語文的教學現象漠視了那人事、情感、性靈背后的“言語”,學生親近的只是語文的“殼”。
  現象三:學習效率低下——無生成發展
  典型表現為學生經歷了一堂課的學習以后,在語文的知識、能力、素養方面的收獲很少——不會正確地默寫文中的生字新詞;不會讀意境優美文字;不會品深刻語句;更不用說通過此課積累的語言運用于生活中的語境,較好地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了。
  如何構建綠色的課堂呢?
  小學教學參考:語文版南寧7~9G39小學各科教與學吉春亞20082008
吉春亞 北京市北京小學,100051
作者:小學教學參考:語文版南寧7~9G39小學各科教與學吉春亞20082008

網載 2013-09-10 20:53:43

[新一篇] 語文教學需喚醒語言的原初詩性

[舊一篇] 語文教師的使命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