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資源是現代企業生命之源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人力通常是指具有一定勞動能力的人,是構成生產要素的重要資源。人才應當屬于人力資源的范疇,但它不是一般的人力資源,是人力資源中具有高智慧、高技能、高品德,能進行創造性勞動的人,是人力資源中的優秀部分。現今大家常常研究的人力資源開發,一般是指具有勞動技能的普遍性人力資源的開發管理,而我們所要探討的是高層次的智力資源的開發管理,即在實現企業的管理科學化、現代化過程中,如何促進一般人力資源向智能人才的轉化,發揮人才資源在企業成長中的能動作用。
  人才資源的開發和管理是在人力資源開發和管理基礎上的深化與發展,是當代科學技術發展對企業管理,特別是人事勞動管理提出的新要求。“二戰”以后,由于科學技術和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人力資源開發逐步形成為一門綜合性的邊緣科學。美國的許多管理院校都把這門學科作為必修課程。60年代初,美國在人事管理的基礎上建立起人才管理部門;70年代以后,又出現了人力資源開發的機構。目前在國外許多發達國家的政府部門都設有人力資源或稱人才資源開發的組織管理部門,據不完全統計,至少有:1/3的企業設有人才資源的管理機構,以正確地處理和協調生產經營過程中人和人、人和物、人和事的關系,使這些關系達到協調統一,實現優化組合,充分發揮職工的才華與潛能,取得好的經濟效益。1960年美國經濟學家舒爾茨在《為人力資本的投資》的報告中指出,經濟增長的主要源泉,除了靠增加勞動力和物質投資以外,更主要的是靠人的能力的提高。有人還說,不發達國家之所以不發達,企業之所以不強大,其基本原因是人民處于不發達和素質處于不高的狀態,沒有實現人自身的巨大潛力。這就是說,國家之間貧窮的差距,實際上是擁有人才上的差距。
      人才是現代企業最重要最稀缺的資源
  在傳統的企業管理中,人們認為企業可利用的資源是有限的,人們常把資源或生產要素分為三種,即資金、勞動力和土地,企業要發展生產力,就必須有這三方面的投入。后來大量的實踐證明,勞動力多、土地大、資金充裕的國家和企業并不一定富裕和效益好,人們開始認識到管理也是一種資源,有人稱管理是企業的第四種資源,是一種能把土地、資金和勞動力有機結合起來而形成現實生產力的特殊資源。
  在20世紀初、中葉,一些管理學家通過對管理職能的實效分析與研究,認為一個廠商可用來創造股東利潤和員工福利的資源有5種, 即人力、資金、原材料、機器設備、產銷方法或技術。在以后的年代里,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和市場競爭的日漸激烈,又先后出現過企業資源的六分說和七分說,即在上面5種再加上時間和情報。直至現代, 人們比較普遍的認定,企業的資源無論如何劃分和深化,而人才資源是最重要、最稀缺的資源。更為重要的是,現代企業的人力資源不只是勞動力數量的滿足,而是具有一定質量基礎上的數量占有、使用、培養和提高。
  現代許多管理學家都說,早期的傳統產品屬“集成資源”,而未來的產品則屬“集成知識”,企業應當更加注重人的智慧、技藝和能力的提高與全面發展。作為企業的智能資本將會引起企業財富的大轉移,企業的經營成功,將會從自然資源的擁有者手里轉移到那些擁有思想和智慧的人手中,也就是說,未來企業的經營成功,不只是靠技術精、設備好、資金多、信息快等資源,而關鍵是靠那些能有效地掌握、并能很好地利用這些資源的、具有高智慧的人們。可見,人才不僅對社會經濟的發展,而且對企業的經營成功,都是屬第一位的最稀缺資源。
      掌握人才資源開發規律是企業管理的主旋律
  長期以來在企業管理工作中,是人管事,事管人,管人和管事并重,還是以人為中心進行管理,一向是人們困惑的問題。 只有到20 世紀60年代以來,人本管理受到企業普遍重視以后,大家才取得比較一致的共識,這就是要把對人、對事、對物的管理有機結合起來,并以人的管理為中心,這就是常說的人本管理,而人才資源的開發管理正是人本管理的核心內容。
  因為企業不只是物質資源的集合體,而主要是人的結合體。企業由人組成,由人運營,為人而存在。企業的運營管理,實質上就是發動人去工作。人的才能和潛力能得到充分發揮,人才資源不虛耗和浪費,企業的生存成長就有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日本索尼公司董事長盛田昭夫說:“如果說,日本式經營真有什么秘密的話,那么,我覺得‘人’,就是一切秘訣最根本的出發點”。被人們譽為“經營之神”的松下幸之助也曾說,松下公司的口號是“企業即人”,并多次宣稱,“要造松下產品,先造松下人”。美國的李·亞科卡以自己在美國福特和克萊斯兩大公司長期管理的實踐經驗,總結出“管理就是發動其他人去工作”,認為:企業的成功在于人,在于那些富于激情和敬業精神的管理人才。
      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企業主體是人才群體
  人們都說市場經濟是能人經濟、智力經濟、人才經濟,也有人說當代市場經濟下的企業是知識生產。 據美國的經濟學家預測, 1900 ~1957年,美國物質資本投資增加4.5倍,利潤增加3.55倍; 人力資本增加3.5倍,利潤增加17.55倍;1919~1957年的38年間,在美國國民生產總值增長額中,有49%是人力資源投資的結果。前蘇聯有的經濟學家預測,1940~1960年,在蘇聯國民經濟增長額中,有30%是由于人力資源投資取得的。我國1952~1983年,國民收入總額的9 %是由于人力資源投資的結果。在本世紀末和未來的21世紀,我國經濟增長的主要途徑將必須放在人才資源的開發上,而基礎又主要是在創造社會財富的企業。
  可就我國的企業來說,既存在人多,又存在缺少和浪費人才資源的狀況。目前不少企業有大量的富裕人員,3個人的活5個人干是普遍現象,可是許多企業又缺乏會管理、善經營、技術精的管理人才、科技人才和技能工人,甚至有人呼吁職工素質不高、人才缺乏是我國企業跨世紀的憂患。上海的企業人才資源一直在國內保持有相對優勢,而實施跨世紀的發展戰略,與發達國家的企業相比,還存在有明顯的差距,他們已經提出了要實施“跨世紀高層次人才開發工程”。企業高級技工占職工總數的比例,標志著一個企業的科學技術水平。在80年代中期,這個比例,在美國為38%,日本為32%,原蘇聯為29%,在我國為2%。 另據有關資料,現在全國有1.2億職工,其中35歲以下的青年職工約8000 萬人,他們之中初級工占80%,中級工不到20%,高級工僅占1%, 而且很多人的實際技術水平達不到相應技術等級規定的應知應會標準。在本世紀80年代中期,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一個報告中就指出,能夠提高勞動生產率的能力,小學生為43%,中學生為108%,大學生為300%。在我國全國工業企業中,工程技術人員只占職工總數的4.6%, 技術工人隊伍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67%,高中、技校程度的占30.4%,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占2.6%。至于在企業內部人才管理中,論資排隊, 壓制人才;任人唯親,排斥人才;沒有競爭,束縛人才;不許流動,限制人才;只顧眼前,不育人才以及大量人才浪費的現象,都是人才資源開發管理中亟待解決的難題。市場經濟下人才資源配置的基礎在企業。只有眾多企業微觀基礎人才資源得到優化配置,企業人才群體現有能力和潛在能力都得到充分的利用、發揮,那么宏觀資源的人才優化配置才能有良好根基。
  
  
  
中國改革報1京⑤F31工業企業管理韓岫嵐19991999作者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工經所 作者:中國改革報1京⑤F31工業企業管理韓岫嵐19991999

網載 2013-09-10 21:33:12

[新一篇] 人性:西方心理學的誤區與中國文化的解讀

[舊一篇] 人文學科與公眾知識分子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