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當代資本主義的三個認識問題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中圖分類號:D0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8860(2003)04-0075-06
      當今的全球化是資本主義歷史的終點嗎
  當今的全球化進程達到了什么樣的高度?如果我們將經濟全球化認定為全球化歷史進程中最高級階段,將作為一個歷史過程的全球化進程設定為最后一輪周期的到來,那么得出資本主義將進入它的歷史終結的結論是不過分的。但是,如果進一步深入考察全球化的歷史以及它內在的發展邏輯,就會發現上述結論是比較輕率的。
  作為歷史進程的全球化與資本主義世界歷史的發展進程是緊密聯系和息息相關的,但是一旦全球化得以確立,它又具有自身相對獨立的發展邏輯。從它與資本主義的關系看,正如美國學者希爾施所說:“資本主義的發展從一開始就是在對市場的緊密依賴關系中進行的,全球化是它的一個基本特征。”[1](P28)全球化至今經歷了四個波瀾的發展階段。從公元10世紀開始的所謂全球化進程實質上是初見全球化端倪的醞釀階段。根據沃勒斯坦世界體系的理論分析,全球化進程的物質基礎主要為生產、貿易、金融三個主要因素在全球空間和時間范圍內的擴展。而公元10世紀起歐洲大陸在兩個極點上為此積累條件:一是歐洲北部布魯日的興盛,由于和平的恢復導致人口逐漸增加和大農莊繁榮,從塞納河畔和馬恩河畔紡織工場的生產十分繁忙,到12世紀,布魯日就與“伊普爾、圖魯和墨西拿一起,組成佛蘭德交易會網。因此,城市的地位被抬高到它自身之上:外國商人常來光顧,工業生產活躍,與英格蘭和蘇格蘭建立了貿易聯系”,“布魯日從此成了四通八達的中心,其重要地位不亞于地中海、葡萄牙、法國、英國、德國的萊茵地區以及漢薩同盟”[2](PP94-95);二是意大利諸城邦的繁榮,從9至10世紀,隨著威尼斯商人的遠程貿易逐漸走上正軌,“威尼斯人和熱那亞人,雖然首先是商人,但由此順利地創建的一批出口工業,生產奢侈品或日常用品。兩個城市都發展強大的造船工業和與其有聯系的行業”[3](P236),隨后,佛羅倫薩、米蘭、比薩等意大利城市都慢慢擠進在海上稱雄的經濟霸主的行列,它們的商路通達印度、錫蘭等南亞地區,貫通亞洲直達中亞和草原的中心并直至北京,深及烏克蘭、俄羅斯內地以及多瑙河流域各國。以上兩極的匯流既是世界全球化進程的準備和醞釀階段,也是以商業為主要特征的全球化進程首先在空間擴展的第一波。全球化的第二波是從15至16世紀的地理大發現以及所導致的商業革命加速全球空間的急劇擴展。15至16世紀之間歐洲在生產領域并沒有值得一提的技術發明,但是在貿易和金融領域卻空前的大發展。首先“在1430—1540年的百余年里身兼商人、航海者和征服者三職的歐洲人探查了非洲的所有海岸,并最終實現了環繞整個非洲大陸的航行”[4](P24)。他們不僅控制了印度洋上的貿易,而且發現了美洲大陸,這種海上貿易的發展在世界全球化進程中具有革命性意義,即“定期性的國際貿易在人類歷史上首次建立起來。歐洲已不再是一塊閉關自守的大陸,它已日益成為世界經濟的一部分”[3](P367)。其次是金融的革命使資本集中達到空前的程度,信貸技術即貸款、匯票、證券、債券、銀行券、紙幣等工具幾乎在每一個歐洲國家廣泛運用,企業的結構更加靈活并出現子公司,所有的大港口都設立了海運保險公司,而這些更加促進了貿易的發展,并且為工業革命即生產領域的大發展準備了條件。全球化的第二波沖擊力是巨大的,如果說全球化的第一波是準備和醞釀階段,或者說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全球化,而第二波則是生產、貿易、金融三大要素開始全面在世界范圍內(空間)加速擴張(時間)的開始。全球化的第三波是18世紀以生產領域的飛躍性變革——工業革命所啟動的世界經濟一體化。馬克思的《共產黨宣言》描述了這一時代的變革。他雖然沒有使用全球化這一概念,但是他指出工業革命“使一切國家的生產和消費都成為世界性的了”[5](PP469—470)。工業革命是以生產技術為載體的巨大進步使以往的全球化加速擴張,以時間的壓縮拓展空間,以空間距離的拉近換取時間。生產、貿易的全球化如此,金融的全球化也是如此。為了給生產和貿易的全球性急劇擴張以有力的資本支持,合股公司首先發起于工業革命的英國,然后19世紀出現于歐洲各國,大銀行越來越多并提供新的銀行結構和銀行業務即公眾投資和企業貸款,銀行家與工業家開始互相滲透,生產、貿易擴展到哪里,金融業務提供到哪里,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銀行界與工業界之間有許多交錯重疊的利益。結構變得完全不同了,工業與銀行業中間不再存在明顯的界限。一個金融世界已經誕生,它既是工業家的世界,也是銀行家的天地”[3](P242)。全球化的第四波是20世紀70—80年代開始的以信息電子技術為標志的又一輪導致全球時空重新整合以及整個世界原有關系再結構的革命。20世紀70年代開始的信息技術的革命,則將全球化置于邁向一個嶄新社會范式的序列變化之中,網絡也許就是信息時代全球化最具革命的標志,它代表了一種質的躍升。這種全球化包括金融市場、國際貿易、跨國生產以及某種程度的科技和專業分工,可以在全球層次相互聯系,可以即時或在特定時間內以全球為規模而運作。這是一輪新的全球化的開始,而不是世界全球化歷史進程的終結。因為在這一輪全球化中,生產、貿易、金融雖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擴張,但真正“完全擺脫時間和空間的制約和負担,這個領域就是金融”[4](P111),而生產和貿易領域仍然具有廣闊的拓展空間。
  將上述全球化四個階段的發展綜合起來看,可以說它既不是全球化的終結,也不是資本主義已經走到終點或者是社會主義最終勝利的前階。第一波的全球化進程中資本主義正在封建主義的母體孕育。第二波的全球化催生了資本主義的萌芽和空想社會主義對早期自由資本主義的猛烈批判。第三波的全球化既加速了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也激化了資本主義內部長期以來所積累的矛盾,并且達到空前的程度,為空想社會主義向科學社會主義轉變以及社會主義成為一種運動和實踐,并且在20世紀取得一系列國家的突破提供了條件。但是,第四波的全球化出現了資本主義的相對穩定和世界經濟政治和社會的深刻變化,而社會主義正是在這新一輪全球化進程中遭受重大挫折。如果說20世紀末中國的改革開放以及所取得的舉世矚目的成就,是第四波全球化進程中世界社會主義事業重大突破,那么中國一國或者少數幾個國家的初步實踐,就是世界社會主義事業在新一輪全球化面前遭受重大挫折以后經過深刻反思和改革,開始了面向21世紀朝著嶄新的社會主義“轉型的前階”,根本不能說明這是世界資本主義終結和社會主義最終勝利的前階。至于全球化到底有幾輪,今天的全球化是否是全球化的最終階段,今天的人們沒有這個可能和知識回答這個問題,但是可以肯定全球化的進程將不以人們的意志而繼續發展下去,未來仍然有今天的人們所難以預料和難以理解的全球化大潮,沖擊未來的人們和未來的社會制度。
      當代資本主義面臨資本主義世界歷史體系的臨終危機嗎
  資本主義的歷史命運與世界資本主義體系的臨終危機是密切相關的。當代世界資本主義的發展處在什么樣的歷史階段中?世界資本主義歷史體系處在什么樣的發展水平上?對這些基本問題的回答無不關系到我們正確認識社會主義的歷史命運。而將當今全球資本主義確定在發展到“盡頭”和“極限”的位置上,則就意味著將當今世界社會主義的歷史命運的判斷確定在“前階”的位置上。這說明有的人對當代資本主義世界歷史體系的認識還存在局限。
  伴隨世界全球化進程并且與這一進程有著密切聯系的世界資本主義歷史體系的發展,至今經歷了以四種資本主義歷史形態為標志的四個周期。資本主義世界歷史體系是從14世紀逐漸形成的以熱那亞體制為核心的第一積累周期開始的。研究資本主義世界歷史體系的著名意大利學者阿銳基指出:“在資本主義發展成為一種世界性制度的過程中,意大利文藝復興運動作出的最具決定性的、最持久的貢獻是在融資領域之中。”[6](P115)早在13世紀末的貿易擴張中,作為一種現代資本主義形式的巨額融資,就被佛羅倫薩人發明出來,但隨著熱那亞領導的金融擴張,最初的資本主義體制的積累形成了第一個頂峰,即熱那亞“通過建立新的貿易路線,加上利用新的商業地區,歐洲世界經濟在一次物質擴張之后接著經歷了一次金融擴張,加強了資本對于擴大了的世界經濟的支配地位”[6](P150)。資本主義世界歷史體系的第二個周期開始于16世紀以荷蘭為核心的資本主義體制的建立。從16世紀開始荷蘭的商業體系的范圍從地區性走向全球性,一是把阿姆斯特丹變成歐洲和世界商業的物質集散中心,在供應物資的儲藏和交換中心的阿姆斯特丹,荷蘭資本家學會了調節歐洲世界經濟的平衡以及從中牟利的無與倫比的本事;二是推行把阿姆斯特丹變成歐洲和經濟的金融和資本中心市場的政策,到“16世紀和17世紀交替的時候,在損害熱那亞的交易會的情況下,阿姆斯特丹證券交易所的吸引力迅速增大,吸引著全歐洲對閑散資金和貸款的供應和需求”,“阿姆斯特丹越來越成為商業和金融中心,全歐洲任何重要的商務和政府組織都不得不在阿姆斯特丹證券交易所派駐代表”[6](PP164-165)。三是創辦政府特許的規模巨大的股份公司,以便對廣闊的海外企業空間行使專營權和統治權。在政府的特許下荷蘭東印度公司成為劃時代意義的成功典型,不僅迅速發展成為大股份公司,而且在巨額融資領域挫敗老的熱那亞人和新的英國人的競爭方面起到了最重要的作用。從18世紀80年代荷蘭危機的灰燼中站起來的是以英國為中心的世界資本主義體系的第三周期的到來。至18世紀60年代起,連續不斷的危機一直損害著阿姆斯特丹的金融市場,最終在1780年至1783年的危機中徹底地摧毀了它在歐洲經濟中的中心地位。與此同時,工業革命大大推動了英國的冶金、紡織、鐵路、機械制造和海陸運輸的發展,加上“英國單方面實施的自由貿易體制把整個世界與英國連在一起。英國成了獲得支付手段和生產手段以及銷售初級產品最方便、最有效的‘市場’”[6](P197)。倫敦花費了兩個多世紀的時間趕上了阿姆斯特丹,成為歐洲世界經濟的中心金融市場。另外,這一周期最為突出的標志是英國體系在世界貿易、工業革命和金融體系大擴張的時候,它也成為一個在規模和范圍上都是史無前例的、絕無僅有的領土帝國——日不落帝國。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第四個周期是20世紀初英國體系的崩潰和美國體系的出現。進入19世紀末英國體制內的危機來自國內和國際間資本的激烈競爭,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英國政府債務累累,財政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接著第二次世界大戰更使英國的國際地位喪失,而“以英國為中心的世界經濟的最后崩潰對美國十分有利。1929年大蕭條后的不到20年時間里,世界還是一片廢墟,而美國的國民財富和權力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無與倫比的高度”[7](P196)。戰后,美國黃金儲備占世界總量的70%,國民收入是西歐國家集團的兩倍多,它建議建立并控制了世界貿易組織,使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實際上成為與美國最密切和最重要的盟國的中央銀行協調行動的美國聯邦儲備系統。特別是在戰后美國國內企業經歷了一次組織革命,涌現了一大批縱向聯合的、官僚機構管理的公司,這些公司在完成國內范圍的聯合以后,立即開始跨國擴張,成為今天主導世界經濟的跨國公司。今天“美國在某種程度上已經勝過一個全面發展的民族國家。它是個橫跨大陸的軍事——工業聯合體,有足夠的力量來向廣大附屬國和盟國政府提供有效保護,對世界任何地方的不友好政府發出經濟上扼殺和軍事上消滅的有效威脅”[6](P327)。近一個世紀多來,世界資本主義歷史體系仍然處于美國體制為核心的周期中。
  我們面臨的問題是今天以美國為核心的世界資本主義體系是否進入了最后的臨終危機時期?從已經發展到今天的世界資本主義歷史體系的整個過程來看,還沒有材料證明今天以美國為核心的世界資本主義體系已經走到盡頭。熱那亞的資本積累體制周期從13世紀末至14世紀初到16世紀60年代出現臨終危機大約300年時間,荷蘭的資本積累體制周期從16世紀60年代至18世紀80年代出現臨終危機大約220年時間,英國的資本積累體制周期從18世紀80年代發起的工業革命直至20世紀30年代出現臨終危機以及持續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美國的崛起大約170年,美國的資本積累體制周期從20世紀50年代確立其在世界上的霸主地位至今才50余年。對此,我們可以提出兩個問題:第一個是今天以美國為核心的世界資本主義歷史體系是不是已經走到其歷史的盡頭,或者說臨終危機的時刻已經到來?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是否定的,從上述四個資本主義歷史周期看來,雖然表現出一個周期比一個周期越來越短的特點,而且無論任何一個資本主義世界體系都是要終結的。但是從今天美國在世界資本主義體系中的地位來看,這一個周期還處在上升階段而不是臨終危機的時刻。它在世界資本主義體系和整個世界事務中的地位仍然是舉足輕重的,它仍然是世界經濟的發動機,控制著世界貿易的主要方向,特別是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它繼續發起了新一輪的科技革命,使世界經濟、貿易、金融體制正在發生深刻的變革。同時它在世界政治事務中仍然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尤其是蘇聯的解體和冷戰的結束,美國更加在國際事務中充當“領導者”的作用,它雖然減少了海外駐軍,但是“隨著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擴展和亞洲——太平洋的發展,美國在世界上所有安全地區的‘地區平衡者’的角色,對維護世界安全和加強單一軍事安全秩序中所有地區的整合,仍然是至關重要的”[6](P261)。這一世界資本主義體制內部雖然有矛盾,而且總會有一天走上逐漸分崩離析的危機時刻,但是今天的情況還是要持續一個相當長的時期。第二個問題是以美國為核心的資本積累體制是不是資本主義世界歷史體系中的最后一個周期?從熱那亞為核心的資本主義世界歷史體系的確立到今天,資本主義世界歷史體系已經走過四個周期,以美國為核心的資本積累體制形成以前的每一個周期結束以后,都有更新的體系和更高的制高點來代替那個已經過時的體系和資本主義舊的發展平臺。今天以美國為核心的資本積累體制雖說是如日中天,但也不是永世長存的,那么在這一體制周期的壽終正寢之時,是否就與以前的幾輪資本積累體制不再相同,不再有更新的資本積累體制和資本主義發展的更高平臺代替它呢?從以往歷史的發展一般性來看,我們只能說一個更新的資本主義積累體制的出現可能是正常的。
      當代資本主義是國際壟斷資本擴張到極限的資本主義嗎
  資本主義的歷史命運不僅與資本主義世界歷史體系的發展密切相關,而且與資本主義的內在發展程度有密切的關系。認為資本主義已經走到歷史盡頭,當今世界已經到達邁向社會主義的最后一道門檻的觀點,其依據就是當今資本主義已經是國際壟斷資本主義,而且是國際壟斷資本擴張到極限的國際壟斷資本主義。這種對資本主義的內在發展程度的判斷和界定是不符合實際的。
  資本主義在其世界歷史體系的發展過程中,熱那亞、荷蘭和英國體制周期中都處在自由資本主義時期,只是進入美國體制周期才進入壟斷資本主義時期。列寧在《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一文中這樣劃分自由競爭與壟斷時期:“(1)十九世紀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是自由競爭發展到頂點的最高階段。壟斷組織還只是一點不甚明顯的萌芽。(2)1873年的危機之后,卡特爾有過廣泛的發展,但是卡特爾在當時還是一種例外,還不穩固,還是一種暫時的現象。(3)十九世紀末的高漲和1900—1903年的危機,這時卡特爾成了全部經濟生活的一種基礎。資本主義便成了帝國主義。”[8](PP744-745)問題是20世紀資本主義在其自身的發展過程中是如何從壟斷資本主義發展到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然后再由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發展到國際壟斷資本主義,以及今天國際壟斷資本主義是不是走向極限?
  筆者認為,根據20世紀資本主義史所展開的發展邏輯,我們看到理論界一種所認為的所謂壟斷資本主義階段單獨存在的時間是很短的,而戰后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真正的起點從20年代末30年代初就開始了,實際上并沒有所謂的孤立的壟斷資本主義階段,所謂資本壟斷必然的結果就是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壟斷資本主義與國家壟斷資本主義之間沒有一道萬里長城。這是因為:第一方面,資本集中以及調整集中過程的危機,國家起著重要的作用。資本主義生產的發展加速著資本的集中,資本的集中處處顯示著國家的作用,尤其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資本主義的幾次兇猛的危機面前,是資本主義國家制定了統治工人階級的新方法,改革了與工人階級關系,實行了國內的保護主義,促進了托拉斯和國家壟斷的形成。第二個方面,在帝國主義矛盾的漩渦中壟斷資本主義與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沒有一條明確的分界線。列寧在《帝國主義論》中論及帝國主義的矛盾時引述了霍布森關于新帝國主義與老帝國主義不同的觀點。霍布森指出,在新帝國主義時代,一個日益強盛的帝國的野心已經為幾個互相競爭的帝國的理論和實踐所代替,其中每一個帝國都渴望擴大政治勢力和獲得商業利益。這種帝國主義內在的矛盾是一種動力機制,使得產生的壟斷資本主義以加速度的趨勢內生著國家壟斷資本主義。1914年爆發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正是這種機制作用的結果,為本國資本能爭得更多的利益,大戰中各國對經濟和社會的干預進一步加強。而第一次大戰結束后10年發生了震撼世界的經濟大危機,為了拯救資本主義免遭崩潰,各國又一次加強以“羅斯福新政”對經濟和社會進行直接而全面的干預,國家壟斷資本主義達到空前的程度,50多年來發展至今,作為一種成熟的和定型的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才真正建立起來。第三個方面,作為壟斷資本主義最為重要的標志金融的壟斷實質上就是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標志。由于金融能夠把不活動的貨幣資本變成活動的生利資本的特殊功能,造就了資本主義社會把一切貨幣集中起來交給銀行資本家支配的現實。作為私人壟斷,“隨著銀行業的發展及其集中于少數幾個機構,銀行就由普通的中介人變成萬能的壟斷者,它們支配著所有資本家和小業主的幾乎全部的貨幣資本,以及本國和許多國家的大部分生產資料來源”[8](P753)。作為國家壟斷,“集中在少數人手里并且享有實際壟斷權的金融資本,由于創辦企業、發行有價證券、辦理公債等等而獲得大量的、愈來愈多的利潤,鞏固了金融寡頭的統治,替壟斷者向整個社會征收貢稅”[8](P775),銀行與工業聯合,銀行又與政府聯合,金融寡頭統治一切,政府代表金融寡頭,金融寡頭控制政府,兩者融為一體。所以,“在金融資本時代,私人壟斷和國家壟斷是交錯在一起的,實際上這兩種壟斷都不過是最大的壟斷者瓜分世界的帝國主義斗爭中的個別環節而已”[8](P793)。可以說,私人壟斷資本主義與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是同一個事物,私人壟斷是國家壟斷的起點和必然前提,國家壟斷是私人壟斷的必然歸宿和邏輯結果。
  那么,今天的資本主義處在資本主義的哪一個發展點上呢?從資本主義世界歷史體系發展看,自由競爭的資本主義自13世紀的熱那亞開始到19世紀末的英國體系終結整整700余年;自1900—1903年危機導致壟斷成為全部資本主義經濟生活的基礎,到二次大戰后的資本主義走上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穩定的發展階段,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最多也只有100年的歷史。盡管出現了國際壟斷的趨勢,但是今天的資本主義與成熟和定型的國際壟斷資本主義相比仍然存在一定距離,更加談不上什么國際壟斷資本主義擴張極限的到來。這里相對于社會主義的歷史命運來講,有兩個相關聯系的問題:一是今天的世界處在國際壟斷資本主義的起點還是終點?自20世紀70年代至今,資本主義正在發生多方面的深刻變化,其中,從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向國際壟斷資本主義轉變正是這諸多方面變化之一,但是這種變化應該說還處在初期而不是末期。就國際壟斷資本主義的幾個特點分析:首先,從國際貿易秩序的層面看,二戰以后從初步規范世界貿易秩序的關貿總協定——布雷頓森林體系,到1995年真正形成世界貿易秩序體制——世界貿易組織建立,其間經歷了整整半個世紀。在這50多年中,納入這一世界秩序的人口在60年代至80年代只占世界人口的1/4,進入80年代以后一些發展中國家才逐漸加入到這一貿易體制中,直至90年代蘇聯的解體和東歐國家對貿易體制進行自由化改革,才有更多的國家開始融入這一世界貿易秩序之中。看來要形成所謂國際壟斷資本主義世界經濟秩序仍然有待時日;其次,從全球金融市場的擴張看,盡管從20世紀70年代以來,全球金融的流量和網絡的廣度、強度、速度和影響都是空前的,而且各國金融市場和世界主要的金融中心都日益根植于全球資本主義體系之中,似乎國際壟斷資本主義在世界金融體制中已經強大到極限的程度。但是“今天全球金融市場的關鍵特征是前所未有的活動量大多是投機性的金融交易發生的速度和金融深化的過程。這些特征意味著即使全球金融市場還未完全制度化”。國際壟斷資本主義金融擴張還處于前期,它只是顯示出“一個全球資本市場正在發展”,而“一個完全整合的全球資本市場仍在長遠的未來”[7](P305)、(P302);再次,從跨國公司和全球生產的層面看,20世紀80年代跨國公司的崛起以及它們在世界產出、貿易、投資和技術轉化中的卓越表現是史無前例的,它使壟斷資本主義在組織廣泛而密切的協調生產和分配的跨國網絡中所承担的角色越來越重要,在對全球生產力的組織、定位分配中越來越具有關鍵性。但是,這種國際壟斷資本同樣表現出它在前期的不成熟性,即貿易和生產的不平衡。在貿易上跨國公司占有世界的70%,而在生產上只占世界產出的20%。一個成熟的與國際壟斷資本主義相適應的全球生產網絡仍有待未來;最后,從科學技術的發展來看,如果沒有20世紀70年代啟動并一直延續至今的科技革命,所謂的國際壟斷資本主義是不可想象的。只有信息技術革命才使國際壟斷資本主義真正成為可能。所謂的國際壟斷資本主義的核心包括了金融市場、國際貿易、跨國公司和跨國生產等,這些要素在很久以前資本主義早就存在,只是到了20世紀70年代信息技術革命才真正將這些要素的潛力逐步發揮出來。隨之而來的第二個問題是:我們假定國際壟斷資本主義是資本主義內在發展的最后階段,那么國際壟斷資本主義的體系的成長將經歷多長的時間?或者說它的回旋余地有多大?今天我們還難以想象資本主義在國際壟斷階段以后還會經歷什么樣的發展階段。就是我們假定國際壟斷資本主義是資本主義發展的最后階段,今天也不能下結論說國際壟斷資本的全球擴張極限將迅速到來。在今天國際壟斷資本的全球空間是十分巨大的,處于資本主義中心的也是國際壟斷資本主義的核心國家有十幾個,處于國際壟斷資本主義核心周圍的國家有數十個,處于國際壟斷資本主義邊緣的國家有近百個。要將這些巨大的空間逐漸填滿,使國際壟斷資本主義到達極限,出現無以擺脫的危機,必然有相當長的時間距離。可以說,國際壟斷資本主義在今天以至今后相當長的時間內有著十分巨大的國際空間,社會主義面對當今的國際壟斷資本主義,其路途漫長而艱巨,其使命任重而道遠。
  收稿日期:2003-07-30
江蘇行政學院學報南京75~80D1社會主義論叢王慶五20032003對待當代資本主義的現狀以及未來相當長時期的發展要有足夠的清醒的認識,對待當代社會主義面臨的挑戰要有足夠的充分的思想準備。尤其是要看到隨著人類各個方面的進步,世界歷史進程在加快,但作為世界歷史進程的社會主義不可能在幾代人和少數幾個國家內瓜熟蒂落。今天的社會主義可能處在新一輪復興的起點,而不是最終勝利戰役的開始;資本主義可能處在當前周期的鼎盛時期,而不是已經拉開了最終滅亡的序幕。當代資本主義/全球化進程/歷史體系/內在發展程度/Modern Capitalism/Progressof Globalization/Historical System/Degree of Inherent DevelopmentThree Recognitions of Modern Capitalism  Wang QingwuWe should not only be fully aware of the present conditions of moderncapitalism and its further development,but be mentally prepared for thechallenges that modern socialism will meet.We should know that despite ofthe advancement of societies and the speeding progress of world history,socialism as an inevitable part of the progress can't be mature in onlyseveral generations and few countries.The present-day socialism may be thebeginning of a new revival rather than that of a final victory whilecapitalism may be in the heyday instead of the beginning of a final death.中共江蘇省委黨校 法政教研部,南京 210004  王慶五(1957—),男,江蘇如東人,中共江蘇省委黨校法政教研部主任、教授,研究方向為科學社會主義和政治理論。 作者:江蘇行政學院學報南京75~80D1社會主義論叢王慶五20032003對待當代資本主義的現狀以及未來相當長時期的發展要有足夠的清醒的認識,對待當代社會主義面臨的挑戰要有足夠的充分的思想準備。尤其是要看到隨著人類各個方面的進步,世界歷史進程在加快,但作為世界歷史進程的社會主義不可能在幾代人和少數幾個國家內瓜熟蒂落。今天的社會主義可能處在新一輪復興的起點,而不是最終勝利戰役的開始;資本主義可能處在當前周期的鼎盛時期,而不是已經拉開了最終滅亡的序幕。當代資本主義/全球化進程/歷史體系/內在發展程度/Modern Capitalism/Progressof Globalization/Historical System/Degree of Inherent Development

網載 2013-09-10 21:33:54

[新一篇] 關于建立競爭者情報系統的思考

[舊一篇] 關于意識的研究思路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