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道德與人類素質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1 可持續發展的倫理意蘊
  可持續發展以其深刻的思想,豐富的內涵,深遠之立意為世人所認同。它不僅是人類21世紀發展的理性選擇,而且標志著人類發展觀、價值觀和倫理觀的一次新飛躍。
  可持續發展的最終目標表現在時間上,就是既要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損害后代滿足其生存需要的能力,實現人類的延續與文明的進化;在空間上,在每個歷史時段上,既要保障人類的基本生存需要,又不斷提高人類的生活質量,實現人的全面發展。這種發展的價值目標就是人類整體與長遠的利益。因此,損害人類共同利益的極端個人主義、利己主義或群體主義以及損害后代利益的資源掠奪浪費行為是不可持續性的,因而在道德評價上是惡的。
  可持續發展主張當代人之間應具有公平公正的生存與發展權力。由于歷史的種種原因,當代社會存在巨大的貧富差距。利用不平等手段和方式,廉價地過多地利用地球資源,掠奪不發達地區資源的行為,已開始受到國際公眾輿論和道德評判的譴責。一部分人的發展不應損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富有國家地區的人們應對自己的發展行為實行自律,并且履行扶持貧困的責任和義務,已成為國際社會的共識,消除貧困,給世界以公平的生存與發展權力成為可持續發展進程中優先考慮的問題。這既是人類生存的人道主義原則也是人類真正平等的道德要求與道德責任。
  可持續發展強調當代人應兼顧后代的利益,保證子孫后代的生存需要。由于地球資源的有限性,人類的經濟活動方式,直接影響到資源的持續性。工業時代那種浪費式掠奪式的資源開發和利用方式,急功近利的短視行為已對人類生存環境和根基造成嚴重破壞,危及人類的未來。因此,把一個完好的地球交給我們的后代,給后代留下一個健全的生態環境,不損害后代的生存與發展利益,已成為全球意識,成為對當代人類的一種強烈的代際倫理要求。
  可持續發展要求尊重、實現和維護自然價值,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進的崇高境界。肯定和追求人類的價值,但又把自然視為有其內在價值的“伙伴”,尊重自然,擯棄對自然的極端功利主義態度,建立一種人與自然互利共生、和諧發展的新型關系,可謂可持續發展思想的深邃之處。在實踐中,則通過完善社會經濟活動,如尋求科學的資源評估和定價方法,把資源核算納入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的方法,以及制定自然資源的價格政策等經濟手段,真正體現和實現自然的價值。
  可見,可持續發展是以一種跨時空的恢宏視角,深刻揭示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利益關系與道德評價。特別是其所蘊含的生態倫理思想,確立了人與自然的道德關系,具有強烈的時代性和挑戰性。
      2 生態道德與人類素質和能力發展
  佩切伊認為,當代人類的全球危機在一定程度上是人本身的危機,是人類沒有發展自身的素質和能力,聽任蘊藏在自身內部的各種巨大潛能休眠的結果。只有以提高人的素質、開發人的最深處的各種能力為目標的人的革命,才能改變人們的生活態度,提高純煉人的內在價值。
  生態道德是對人與自然關系的倫理學認識,它是當代人類素質以及人類深層能力的一種發展,是人類科學素養、精神價值和道德水平提高的體現。
  生態道德以生態學以及現代系統理論的發展為科學前提和方法基礎。生態學從個體生態學發展到人類生態學,不僅向人們描述了地球上生命的生存與發展,提供了地球生物圈的知識,揭示了人與自然環境相互作用的生態規律。而且為人們提供了一種生態學的思維方式,一種生態系統整體性與動態性的觀點,成為人類在自然界中行動的重要理論依據。羅爾斯頓認為,“環境倫理學是從最新的生物科學派生出來形成的”(注:H.羅爾斯頓:《生態倫理學存在嗎?》,《國外自然科學哲學問題》,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第146頁。)。 現代系統理論則在更一般的意義上進一步揭示了生態系統作為復雜的自組織系統的目的性及其機制,為生態系統內在價值的確立提供了科學的依據。生態道德是多種思想的融合,它來源于處理人與人的社會道德,并在社會道德的基礎上,辨識生態系統的機能整體性特征,發現其內在固有的道德義務。這就是以生態學為基礎的倫理學。(注:H.羅爾斯頓:《生態倫理學存在嗎?》,《國外自然科學哲學問題》,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第147頁。)有學者認為生態學知識可從認識論、 價值論和邏輯三個層次上向生態道德轉變。有學者認為,生態哲學和系統哲學是生態倫理的本體論基礎。因此,生態道德的產生,可以說是生態學等科學知識的邏輯延伸,是人類科學認識的一種深化和拓展,是人類在必須服從生態系統規律的前提下作出的一種道德選擇。
  “誰要真正認識描述生命之物,先得尋找精神的本質歸宿,如果缺乏精神溝通,那它就沒有得到生命的全部”。(注:轉引R. 本尼迪克:《文化模式》緒言,華夏出版社,1987年。)人的生物性和社會性決定了人類對物質與精神的不懈追求。近代以來的工業化以“人是目的”,“人類利益是終極而唯一的價值”為指導思想,極力追求經濟增長,最大限度地滿足人的物質利益。但人的精神,倫理、道義,美德等崇高的價值卻被忽略或異化了。人與自然失去了親密的交往,自然只被視為人類的工具和手段。人與自然處于分離與對立的狀態,人類在物質和精神之間出現了嚴重的分裂與失衡。生態危機、社會危機實質上是人類的精神危機。正如湯因比所問:“從宇宙分出來的一個生物,怎樣才能在不消滅生命的前提下,使自己對宇宙有所貢獻呢?又怎樣不和另外分離的自我,不和宇宙的生命對立,而堅持自我呢?”人的社會性使之與宇宙有所分離,人的生物性又使之無法與宇宙對抗。因此,人只有與宇宙共生,與宇宙同行,與宇宙對話,與生命溝通才能達到物質與精神之間的平衡,“得到生命的全部”。而這就是對人的價值與自然價值的體認,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共生進化的崇高目標和理想境界。生態倫理思想表達了人類對價值,對精神歸宿的探求與追尋。
  道德是歷史發展的。人類的道德水平,道德素質隨著時代而進步,伴著文明而提高。生態道德不僅反映了人與社會的對話,更反映了人與自然的對話,是人類邁向生態文明社會的需要和要求,也是道德進化的必然。有道德才能高尚,有修養才能文明。較高的道德認識水平,應該包括對生命和自然的尊重,對保護自然和生命具有道德感情和道德習慣,能自覺遵循保護環境的行為準則和道德規范,履行對自然的道德責任與義務。生態道德素養將是崇高道德的一個重要標志。
      3 生態道德素養與生態意識的完善與提高
  要將新穎而富有挑戰性的生態倫理思想付諸實踐,使生態道德成為一種公民素質,生態意識的宣傳、教育、完善和提高,將是一個首要和必要的途徑。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修正自然價值意識
  由于西方近代人類中心主義觀念的影響,將自然視為人類征服的對象,索取物質利益的倉庫,自然所具有的價值就是為人所用的工具價值及商品價值的觀念仍普遍存在。因此,在宣傳生態意識時,首先要向人們揭示自然的內在價值,更新人們的價值觀念,使人們能夠將自然視為人類的伙伴,并產生一種尊重自然的態度,產生對自然的道德感情和關懷,形成自覺的強烈的道德責任和義務感。
    (2)升華生態美的意識
  “物體的美是其自身價值的一個標志。當然這是我們的判斷給予它的。但是,美不僅僅是主觀的事物,美比人類的存在更早。蝴蝶和鮮花以及蜜蜂之間的配合都使我們注意到美的特征,但是這些特征不是我們造出來的,不管我們看見還是沒有看到,都是美的。”(注:漢斯. 薩克塞:《生態哲學》,東方出版社,1991年,第58頁。)生態美是自然(包括人工自然)的一種價值體現,是自然價值與人類精神價值的融匯和溝通。只有對生命的熱愛,對自然的尊敬,對人與自然之間和諧同——崇高境界的追尋才能真正達到生態美的體驗,才能在美的享受中實現自己,超越自己。因此,我們應該加強生態美的教育。在學校教育中,應該培養學生熱愛自然,觀察自然,研究自然,欣賞自然的能力和美感。在社會中,培育公民的生態美意識。例如通過接觸大自然的旅游,豐富審美情趣,陶冶性情;通過營造美的居住環境,培養美的情感;通過美的培訓,提高審美的能力和修養。從對美的追求來培育人類對自然的道德感情,是提高人類素質的有效舉措。
    (3)生態保護意識的社會化
  國際性的轟轟烈烈的生態運動,在喚醒人類的生態保護意識,譴責破壞環境的不道德行為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促進作用。在我國,人們雖有一定的環境保護意識,但仍是膚淺和局限的。我們應該大力宣傳和普及生態保護意識,使之成為一股強大的社會力量,成為一種自覺的公民意識。今年圣誕節香港特別行政區首任行政長官董建華先生響應香港“地球之友”的呼吁,支持“1997年綠色圣誕行動”,參與“減卡救樹行動”,許多政府部門和工商機構亦紛紛加入,對我們不無啟示。組建一些民間性環境保護組織,發揮其對環境保護的呼吁、監督和促進作用不失為一條好的途徑。另外,在幼兒和青少年中,培養純真的科學的環境意識已是刻不容緩。一個生動的故事或寓言,可以揭示人類與自然共生共榮的生存哲理。一個讓人敬佩的“環保英雄”、“生態勇士”玩具可以使幼兒和青少年感悟和建立生態保護的意識。因此,我們的社會應該努力為他們營造一個綠色的、無污染的精神環境。
    (4)建立綠色和適度消費的觀念
  工業化的發展,生產出無比豐富的商品。刺激消費,鼓勵消費成為商品生產的一個重要動力和目標。因此,工業社會倡導最大限度地滿足人的物質欲望,崇尚過度消費的物質主義生活方式。過度消費不是為需要而消費,而是為顯示自身的地位和身份,顯示自我價值的實現,對物質享受和奢侈消遣的無限制的追求。過度消費不僅是人的價值和精神的一種扭曲,而且是地球資源的一種極大浪費。如果所有國家的生產和消費都如此,那么對全球生態的影響將是毀滅性的。因此,在消費中考慮對資源環境的影響,以提高生活質量為目的的綠色和適度消費成為可持續發展的生活方式。我們應該大力宣傳和引導人們購買那些生產和使用中對環境和人體健康無害、符合環保要求的綠色產品,培育綠色消費的情感和市場。適度消費是一種有限制的追求物質財富與崇尚精神價值和精神享受的體現。它不僅符合自然的本性,符合保護生態的要求,同時更加符合人的本性。綠色、適度消費是人對自然的道德感情的具體體現。
    (5)強化生態補償和生態創造意識
  在傳統觀念中,自然資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因此,自然資源的價值得不到承認和體現。表現為自然資源無價,資源產品低價,以及資源要求的過度膨脹。人類養成了一種無償使用自然資源,任意污染環境,或者先污染后治理或大污染小治理等不良習慣。可持續發展提出了生態與經濟的可持續原則,提出了生產方式生態化的要求,實施清潔生產等措施。生態(環境)經濟學也提出了“外部不經濟性內在化”的觀點,運用價格機制、稅收、信貸、賠款等經濟杠桿,使社會損失計入企業的生產成本,使環境資源得以保護和補償,即“污染者負担”的環境經濟政策。然而,這些政策的實施,除了需要“立法”等“硬性”規范的外在制約,還必須有道德等“軟性”規范的內在約束,轉變企業家的觀念,使生態保護及生態補償等意識成為其自覺的內驅力,達到真正的自我覺醒和自我約束。然而,這將是一個任重而道遠的工作。我們不僅要補償破壞了的生態,更要創造美好的生態環境。綠化造林,應成為一種全民的生態創造活動;建設生態旅游區,應該成為旅游業發展的新思路;城鎮規劃和建設中更需要生態的觀念和思維。因此,在各行各業中強化生態補償和生態創造意識是時代的需要,社會的要求。
自然辯證法研究京33~35B8倫理學范冬萍19991999生態道德是可持續發展的倫理意蘊,體現了人類素質中科學素養、精神價值和道德水平的提高。因此,修正生態價值意識,升華生態美的意識,樹立綠色和適度消費觀念等方面,是提高人類道德素質的時代需要和嶄新內容。范冬萍,1965年生,哲學碩士,華南師范大學哲學所講師。郵編:廣州 510631 作者:自然辯證法研究京33~35B8倫理學范冬萍19991999生態道德是可持續發展的倫理意蘊,體現了人類素質中科學素養、精神價值和道德水平的提高。因此,修正生態價值意識,升華生態美的意識,樹立綠色和適度消費觀念等方面,是提高人類道德素質的時代需要和嶄新內容。

網載 2013-09-10 21:37:03

[新一篇] 生態文化價值取向的法律視角

[舊一篇] 生活方式與生活質量:中國社會福利研究的獨特視角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