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的邊緣立場與文學的批判功能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我們在《人文關懷與歷史理性的雙重缺失》(《文學評論》1998年第4期)一文中曾經指出:在肯定文學關注社會問題、介入社會現實的同時要充分考慮到文學的特殊性,主張這種關注應當是有距離的,而這個距離在藝術上表現為超越對社會現實問題報道式的反映;在價值取向方面則表現為在評價社會歷史現象時堅持歷史理性與人文關懷的雙重思想“光束”,“當它們不得不在兩極中進行選擇的時候,則寧可對‘歷史’有所‘不恭’,也絕不以任何理由認同現實的罪惡、污穢和丑行,而拋棄人文關懷的尺度。”由于篇幅的限制,我們對于后一種距離的闡釋不很充分,以至于有人認為我們的“人文關懷”是“抽象”的,缺乏具體的歷史內容。為此,我們想就后一種距離再做必要的申述。
  首先我們認為,人文知識分子,尤其是具有社會責任感的作家藝術家,其主要的社會與社會功能是站在“邊緣”的立場上對于一個社會中角色處于支配地位的思想潮流及其實踐進行審視與反思。在我們看來,一種文化立場或文化話語的批判性是以其“邊緣性”為前提的。困為真正現代意義上的批判必然是站在“邊緣”立場上對處于中心地位的思想潮流及其在實踐中所產生的弊端所進行的批判。任何一種思想潮流或文化觀念一旦獲得中心地位,就有可能變為一種強勢話語,從而產生排他性,排斥邊緣的文化話語,導致人的精神文化環境的失衡。我們覺得一個時代的健康的精神環境應當是一種各種文化思想、價值取向相互制衡、良性互補的環境,人文知識分子的使命就是以自己的特殊勞動促成這種環境的形成。從意識形態理論來看,我們認為意識形態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意識形態包括政治意識形態、經濟思想意識形態、哲學意識形態、倫理意識形態、法意識形態和審美意識形態(如宗教、文學、藝術)等。各種意識形態雖然最終要由社會的經濟基礎來解釋,但其又有相對的獨立性。政治的意識形態對其他各種意識形態雖有影響,但不是決定一切的。馬克思、恩格斯從未說過審美意識形態要從屬于政治意識形態的話。審美意識形態的獨立性常常是對處于中心地位的政治的、經濟思想的意識形態保持距離,不但不一味依附于它,相反要批判性地審視、反思這種政治的、經濟的意識形態在實踐中所產生的社會效果。新時期以來決定以后不再提“文藝從屬于政治”,就是基于文藝作為一種審美意識形態的邊緣地位及其功能,可以發出不同的聲音,甚至是批判的聲音,從而在與主流話語保持張力中,產生必要的制衡機制,促進時代的健康的精神環境的形式。
  這樣,一個人文知識分子的立場永遠是邊緣的立場,至于這個立場的具體內容批判的具體對象則可以甚至必然根據批判者或批判話語所處的語境而定,并且隨著這個語境的變化而變化。落實到當前的社會現實,我們認為今天中國文化界、思想界、特別是經濟學界占據主流的是“發展就是一切”的意識形態,而這種“發展”(或“進步”、“歷史進步”)又普遍地被片面理解為經濟、物質或科技的發展(下面提到的“發展”均指這種片面的發展或發展觀),對于這種特定意義上的歷史發展觀持質疑與批判態度的聲音則處于邊緣,在這種情況下,作家基于人文理想對于歷史發展的反思與批判的態度就顯出了它的特殊意義。
  中西方的現代史都充分證明了作家藝術家基于人文主義的立場對于現代化的意識形態的警惕與批判是有益于人類精神環境的平衡、人的全面發展的。作家藝術家的“邊緣”立場的意義除了在于精神文化環境的平衡以外,還在于:由于知識結構與評價角度的不同,作家藝術家更多看到了歷史發展的復雜性、負面性,歷史發展所付出的道德代價,從而從另一個角度真實地揭示了歷史的本來面目。在人類的歷史上,歷史與道德常常出現二元對立現象,在激烈的社會轉型時期就尤其如此。這體現出歷史發展的“悲劇性”,體現出歷史發展維度與人性完善維度的不同程度的錯位。現代西方的偉大思想家都深刻看到了現代化過程在文化、精神、價值、信仰方面造成的巨大負面效應,看到了合理化的弊端(韋伯)、啟蒙與理性的片面化發展(霍克海默)、資本主義工業化社會中的異化(馬克思)、個人主義的價值觀導致攫取型的原子式孤獨個體(弗羅姆)、知識與社會控制以及極權主義統治的關系(福柯、霍克海默),以及現代化導致的人與自然的分離(海德格爾),等等。在這種情況下,堅決站在非主流立場的西方現代派作品幾乎都是反現代文明的(反科技理性、物質主義、工具理性、工業化、城市化、科層制度等),現代派的作家也基本上都是對于現代化持批判或否定的立場,從而構成了哈貝馬斯所說的“文化現代性”傳統,文化現代性雖然也是社會現代化的產物,但又對社會現代化持批判立場。這種立場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主流意識形態(自從人類社會進入現代以來,經濟發展、物質進步、征服自然、個人自由等一直是主導的思想意識)的盲點,客觀上有助于使人認識和警惕社會的現代化所付出的沉重的代價。福克納的作品則走得更遠,竟然反對南北戰爭,為北方的莊園主制度“辯護”。但歷史理性的缺乏似乎并不妨礙他們的作品的思想與藝術價值。常言道:可信者不可愛,可愛者不可信。如果福克納為南方的工業化進程唱贊歌而不是唱挽歌,很難想象他的作品還有如此強大的藝術力量。
  在這里我們涉及到一個在文學創作中的一般理論問題,即歷史尺度與人文尺度的關系問題。一般而言,作家在反映與評價社會歷史(包括事件與人物)的時候常常有兩個尺度,即歷史尺度與人文尺度。兩者的不同關系可以衍生出不同的創作追求與作品類型。其中有兩個基本的模式:
  第一種模式是歷史尺度與道德尺度的吻合或統一模式,一般情況下,它產生的要么是頌歌式的作品,要么是詛咒式的作品。在這種模式中,作品中被作家從歷史角度賦予肯定性(或否定性)的人物或事件,同時也是作家從道德角度加以贊美(或否定)的人物或事件。新時期之前的中國當代文學中這樣的創作模式一直占主流。作品中被作家賦予歷史發展必然性的人物同時也是道德上的完人,同樣,被剝奪了歷史發展必然性的則一定同時是罪該萬死的惡棍。由于這類作品在道德評價與歷史評價上沒有出現分裂或悖反,因而風格上具有單純、明朗的特點。但是毋庸諱言這種單純與明朗常常是建立在對于歷史、社會以及人性的簡單化理解的基礎上的。它人為地掩蓋或至少是忽視了社會歷史發展中存在的悲劇性二律背反(即歷史與道德的悖反、工具理性與價值理性的悖反、生活世界與工作世界的悖反)現象,慷慨地賦予歷史發展以道德價值上的合法性,客觀上起著美化現實、掩蓋歷史真相的作用;同時,這種創作模式也忽視、掩蓋了人性的復雜性以及人的道德品質與其歷史命運之間的悲劇性悖反(好人、君子沒有歷史前途,而壞人、小人倒常常成為歷史的弄潮兒。這就是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可悲事實)。由于看不到歷史與人性的悲劇性二律背反,所以在這種作家的筆下充滿了一種廉價的樂觀主義,一種簡單化的歷史與道德的人為統一。仿佛歷史的進步總是伴隨道德的進步以及人性的完善,從而我們的選擇總是十分簡單的:順應歷史潮流的過程就是道德上的完善過程,好人必然而且已經有好報,壞人必然而且已經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這里反映出某些作家常以當時的意識形態口號規范創作,而不是以自己對生活的真實體驗為創作之資源。
  第二種模式是歷史尺度與道德尺度的錯位或二元對立模式,它所產生的是挽歌式的作品;具有歷史必然性的人物或事件恰恰缺乏道德合理性的,而失去了歷史必然性的人物事件則未必也失去了道德上的合理性。這種作家與作品看到了并且勇敢地正視歷史與道德的悲劇性二律背反,看到了歷史的所謂“進步”付出的常常是良知、正義和詩意感情的代價,正因為這樣,偉大的思想家與作家藝術家在面對歷史的時候總是充滿剪不斷、理還亂的愁緒與悲憫,他們常常既不是簡單、天真地讓歷史發展服從自己的道德目標,也不是(或者說更不是)簡單地認同歷史的所謂“發展規律”,化身為歷史的代理人、代言人。他們知道歷史“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歷史的潮流不可阻擋,文人的“悲鳴”從來抵擋不住歷史前進的鐵蹄,這使得他們的作品充滿凝重的悲劇感和悲憫的情懷。但是他們決不簡單認同歷史的“鐵律”,他們以自己的作品記錄了歷史的悲劇性的悖反,他們的社會歷史見解有時是反潮流的甚至是反歷史的,與社會歷史發展的主導趨勢有些錯位乃至相悖,有時甚至還是十分“幼稚”的。在古今中外的文學史上都不難發現此類對歷史發展唱“反調”、唱挽歌有作家作品,挽歌是專門唱給已經或注定要被歷史淘汰的美者與善者的(所謂“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它們沒有歷史前途,但具有道德的正當性與審美價值,從而讓作家夢魂縈繞,悲從中來。既有歷史前途又有道德正當性的東西只能產生頌歌,沒有歷史前途又缺乏道德正當性的東西則產生咒語。它們都產生不了挽歌。然而中外歷史上的許多不朽之作恰好都是這樣的挽歌模式。比如,曹雪芹的《紅樓夢》寫出了封建社會必然衰落的歷史命運,但是作者對此感到無限的悵惘與惋惜;巴爾扎克筆下喪失了歷史合理性的貴族恰恰是作者同情的對象,而蒸蒸日上的資產階級(如拉斯蒂尼)則是惟利是圖的惡棍。
  值得說明的是,上述對于歷史發展的基于道德主義與審美主義的批判是有條件的。首先,只有當經濟發展、物質發展成為一個社會中主導的思想意識,科學技術與工具理性已經成為霸權,現代化的意識形態成為思想界的中心時,反現代化的道德主義與審美主義才具有批判的意義與功能。根據這樣的標準,我們不排除在特定的時期,道德主義、審美主義的思潮或文化話語本身也可能成為一個時代的主流思潮或強勢話語(尤其是當安與政治運動或大規模的社會改造活動勾連在一起的時候),這個時候,它同樣應該受到知識分子的反思、質疑與批判;其次,我們為“邊緣”的辯護還要受到人類普遍的價值規范的制約。我們不是為了“邊緣”而“邊緣”,也不是無條件地維護“邊緣”。比如,在現代世界上,那些同樣已處于“邊緣”的明顯違背人類的良知與尊嚴的原始風俗習慣(比如殉葬制度)就是應當否定的。
  
  
  
文論報石家莊①J1文藝理論童慶炳/陶東風19991999 作者:文論報石家莊①J1文藝理論童慶炳/陶東風19991999

網載 2013-09-10 21:41:46

[新一篇] 作品、產品與商品  ——古代文學作品商品化的一點考察

[舊一篇] 侗族文化與漢族文化的近似性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