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中國文化產業現狀的思考與建議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中國經濟的大發展帶來中國文化產業的崛起,尤其在黨和國家重視精神文明建設,狠抓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大背景下,重視文化、重視科技、重視教育形成風氣。如文化設施的建設無論數量、速度,還是規模都是歷史上無法比擬的。中央和地方共同奮斗,大中小并舉,使博物館、展覽館、圖書館、文化館、紀念館等等有如雨后春筍。陸續建設圖書大廈的省、市、自治區已經有16個。中國的圖書出版社從1980年初期的幾十家發展到560家,公開出版的報刊現有上萬種。 電視劇制作每年超過2000部,計算機的普及以年增長40%速度發展……。今天的文化產業,無論教育、科技、廣告、媒體等,在資金籌措的操作管理等各方面的能力都是今非昔比,在質與量上都有了巨大的進步。可是,比起泱泱大國的需要,比起發達國家的水平,比起人民群眾的愿望和五千余年歷史文化的深厚積淀,中國的文化產業的現狀只能算是初期階段,還處在待開發的低級水平。
      (一)差距與優勢
    1.我國文化產業的差距是全方位的
  (1)規模小、質量低是目前文化產業的總狀況。以出版業為例,1996年經營額雖然再創新紀錄,全國500 多家出版社和上萬家書店的總銷售額160余億元人民幣, 但是同期美國一家排名靠前的麥格勞·希爾出版公司年收入總額是29.35億美元, 折合人民幣幾乎高出中國全國出版業銷售額的三分之一。(注:1997年第9期《出版參考》) 另據《世界圖書報告》公布的1993 年圖書營業額中國是15.1億美元,美國是225億美元,日本是91億美元, 人口僅為中國三十分之一的韓國還有22.1億美元。在當年的國際圖書貿易中,中國圖書的出口量僅占世界總貿易額的0.04%。德國一家大圖書批銷公司可供書品種有60萬種,而且具備24小時內將所訂圖書送到歐洲任何一個零售店的能力。日本最大的東販、日販公司可供書目也達到30萬種。中國目前最大最全的圖書批發機構按現貨較多時統計,品種還不到4萬種。又如旅游業,1996年大陸提前4年實現本世紀末國際旅游收入突破百億美元大關的目標, 達到102億美元,但是如此業績卻仍排在土地范圍只有1092平方公里的香港地區之后。首都北京,面積1.68萬平方公里,人口近1300萬,1996年接待國際游客220萬人次;而面積640余平方公里、 人口僅310萬的新加坡接待國際游客是730萬人次。(注: 1997年5月8日《北京日報》)如果北京的接待量能夠達到1990年時馬來西亞接待國際游客的水平(744.3 萬人次),進而接近那一年奧地利的水平(1901萬人次),不僅經濟會跨上一個大臺階,而且完全可以徹底擺脫那些消耗珍貴水源和能源,造成無窮污染,又經營十分困難的傳統產業了。
  (2)盲目性大、效率低下、資源浪費毀棄現象嚴重。 計算機硬件普及率在城市已經相當可觀,但是除簡單輸出輸入,進行文字處理外,真正開發其功能的計算機擁有者并不多。各種機構只要能籌來資金,就都拍攝電視劇。但是往往因制作平庸,難以被電視臺收購,許多電視劇一經完成便直接入庫封存。幾年前各地盛行建設人工景點之風,因游客寥寥,資產損失慘重。近日報載沿海一地區擬投資40億元再建一處新的人工景點。國家文物局官員為此發表談話,稱其數額超過全國文物經費總額,呼吁多關心真文化,少造些假文化。文化資源的閑置或破壞是一種更嚴重的浪費,目前文化歷史遺存就面臨這個問題。例如北京,已查明的古代文化遺存就有7309項,這是極其寶貴的財富。可惜長期以來對外開放的只有106項,約為總量的七十分之一。 全國城市大規模進行的舊城改造已開始傷及文化遺存。有的地方重復著某些國家的歷史錯誤,將有文化傳統的街區成片夷為平地。對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新加坡政府制定計劃要恢復5300多個在70年代被拆除的舊建筑,如當地原有華人、印度人、馬來人、西方人不同風格的居住街區等。僅最近修復的位于市中心附近的一座19世紀60 年代的修道院和女子教會學校, 政府便開支7000萬美元。(注:1997年5月8日《北京日報》)
  (3)理論研究不夠,宣傳組織不力, 尚未形成共辦文化產業的社會合力。國內關于文化產業還沒有系統闡述機理,能夠指導運作的有份量著作。因此陸續發展的文化產業由于缺乏正確理論的引導,多數規范化規模化水平很低。有的維持“等靠要”式的冷冷清清辦文化事業的舊模式,有的棄文經商單純追求經濟收入,經營隨意性強,屬于自生自滅的類型,文化產業應有的比較優勢沒能得到充分發揮。另外因宣傳較弱,組織不力,其它產業和綜合管理部門不了解、不理解文化產業的特點和規律,社會共同支持文化產業的氣氛與力量還很弱。
  (4)宏觀調控力度和領導管理工作有待加強。 部門式條條管理按照原有體制有強化的趨勢,如出版、影視等等。但是文化產業是巨大的產業群體,是跨行業、跨地區關聯度很高的產業系統,由于國家不設立專門的機構,文化產業對環境和發展條件的綜合需求便很難得到滿足,難以出現針對產業特點,符合產業規律,具有權威性的,有利于文化產業建設的規劃、政策、措施。即便有的部門和地方熱情很高也容易產生短期行為,因策劃、論證不科學或運作失誤而事倍功半。
  (5 )失控失衡現象暴露出中國文化產業和文化市場還很不成熟的一面。失控表現為文化產業在經營行為、職業道德和獲利方式上的不規范,如高價等;另外是缺乏社會責任感的丑惡現象蔓延滋長,屢禁不絕。如“黃賭毒”在娛樂業的泛濫;違法侵權在科技、出版業的猖獗;文物盜竊走私和造假之風對藝術品業的沖擊等等。它們直接敗壞了文化產業的形象,毒化了文化產業的生存環境。
  失衡首先表現在結構失衡,如娛樂業豪華消費場所數量大大多于中、低檔次場所。反之基礎性、效益間接性、高文化含量的文化產業獲得的社會資金又遠少于其它文化產業,造成質量型高檔次產業建設規模和速度的不足。再者是內容失衡,文化產業一些領域國產文化資源開發不夠,外國文化引進太多的局面還沒有大的改觀。第三是布局失衡,經濟發達地區和欠發達地區、城市中不同地域之間,都存在文化產業在數量上、內容上與需求不同步的問題。
  (6)還沒有形成一支素質較高,相對穩定, 熱心于文化產業開發建設的有識、有志、有力之士組成的基本從業者隊伍。
    2.中國發展文化產業的優勢條件
  文化產業是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市場經濟規律使文化與經濟趨同融合的結果。文化經濟時代的到來為文化產業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契機,文化產業的發展又推動文化經濟走向更廣闊更深刻的領域。除了與世界各國共性因素之外,中國文化產業還有其得天獨厚的優勢發展條件。
  首先是改革開放和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決策給中國經濟帶來近20年的持續高速增長,社會物質基礎大為雄厚,基本生產生活品供應大大豐富,文化教育空前普及,科學技術事業全面進步,社會需求在市場的作用下進入越來越強烈的文化消費增長的階段。黨和政府適時地推出大力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有力措施,使人民愿望和國家意志在振興文化上相統一,客觀規律與主觀努力相一致,中國文化產業擁有了良好的時代背景。
  再者是悠久的歷史文化積存,深厚的思想文化傳統,豐富的生活文化源泉和廣闊的國土、壯麗的山河、眾多的人民。它們既為文化產業提供著取之不竭的精神物質資源,又為文化產業創造著大有作為的市場。例如中國擁有著舉世無雙的典籍文化,10萬種珍善本古書構成綿延數千年的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體系;例如56個民族所組成的大家庭色彩斑斕的社會生活,顯示獨有的文化魅力;例如遍布城鄉的名勝古跡,無數展示東方文化之光的歷史文物,像是一座大的人類文化博物館。正是這一切有形與無形交織在一起的文化資源,使文化產業擁有堅實的基礎。
  另外是中國與世界共同進步所取得的現代文化經濟成果,如先進的設施、設備、科學技術、思想方法、體制機制、經驗教訓等等,它們使中國文化產業擁有智力、方法、運作手段等支持條件。
  具體到北京發展文化產業的優勢更為明顯。作為全國文化中心,科研文化機構眾多,高等學府林立,高級人才薈萃,文化產業龐大,是文化經濟的生產基地,又是對文化產品、文化服務需求很大的重要消費市場。作為古都,人文景觀、自然景觀資源儲量雄厚。作為對外交往中心,聚集著世界對中華文化的興趣。從經濟的角度講,需求可以創造一切。國際國內對文化的不斷增長的需求是促使中國文化產業必然強盛的最主要的優勢條件。
      (二)對策與建議
    1.加強對文化產業的調查研究,建立起“文化經濟學”和“文化產業學”的理論體系
  文化經濟發展的世界大潮蔚為壯觀,但是我們對其研究,對文化產業的認識仍然停留在現象羅列、觀點展示、局部探討的階段。關于“文化”的爭論也常常各執一詞,因“此文化”非“彼文化”也,并不能達到交流、溝通、統一的目的。理論的滯后制約著國家、社會和其它產業能動地幫助文化產業,也使文化產業內部深層次的問題不易解決,影響文化經濟健康成長。
  加強文化經濟理論建設的緊迫性還表現在市場和實踐都走在前面了,大量現實的問題已經擺在了面前。例如文化經濟怎樣分類并指導,不同層次、門類文化的產業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例如文化產業內容與載體的關系,與市場的結合點;例如文化產業輸出性及效果的衡量標準,文化產業最基本的運作方式;例如文化符號、文化附加值的經營模式和產業管理等等。即便是各國一些現有作法應該如何評判也是很有實際意義的課題,像對娛樂業、博彩業的重稅制度;表演業、出版業等實行的自給自足、自我發展式的免稅、低稅政策;對經典型、積累型、民族標志型文化產業的政府投入扶持作法;對學術、藝術、技術成果的考核激勵制度等。
  理論的完善將給文化產業外部環境和內部機制涉及到的方方面面以指導和勸誡,提供所需要的行為依據。
  所以應該將文化經濟、文化產業列入國家重點科研課題,結合其在社會經濟中的支柱作用和長時期的主導主體地位,考慮建立專門的理論研究機構和理論體系,在少數重點大學開設“文化經濟學”、“文化產業學”課程。
    2.制定文化產業發展的戰略規劃和實施計劃
  建立理論體系和制定發展戰略是互為基礎、相輔相成的建設舉措。為迎接文化產業的大發展,亟需有一個權威性的戰略規劃為文化產業明確方向任務,改善環境條件,解決綜合保障問題。
  發展戰略規劃應該包括:國家對于文化產業的性質、地位,在現代化進程與未來經濟中的意義的闡述;發展文化產業的基本方針和戰略;我國建立強大的文化產業的基本要素和相應的政府行為、社會行為、經濟行為、法律行為的原則;體制、機制和政策;主要目標與戰略步驟等。
  在發展戰略規劃的基礎上進一步制定體現一定指導性和指令性的實施計劃,把文化產業真正納入民族和國家重大發展計劃的領域。
  一個體現國家意志、思路明晰、要求確切的規劃計劃,有利于動員各級政府和社會力量調整工作重點,重新配置生產力和資源,決定統一協調的建設姿態,有利于在改革的方針下進行體制、機制的相應轉變,尤其是有利于克服下述妨礙文化經濟發展,有害于文化產業建設的思想觀念,樹立正確的思想路線。
  A.對大制造、大化工的模糊崇拜。長期封閉落后的農業社會,使中國在很大范圍內,特別是在貧困地區有一種對機械工業深深的崇拜,“大躍進”時的“以鋼為綱”,改革開放初期流行的“無工不富”思想和一輪又一輪辦廠、開礦進行高消耗、高污染、高資源毀壞的過程,都源于這種崇拜。許多省市一說要發展經濟,馬上就想到要上一些工業的大項目,重復引進西方正在淘汰或準備放棄的人力密集型或者技術密集型的生產線、生產方式,不考慮人家用文化智力密集型產業會長期控制自己和自己發展文化智力型產業才是真正出路的道理。
  經濟發展的歷史證明:機械工業是開放性、競爭性的,隨著時間推移逐漸貶值;利用本地文化資源具有壟斷的性質,往往隨時間的延續會不斷增值。對過時的工業盲目崇拜而看不到自身存在經濟發展的比較優勢,無視擁有的壟斷資源,而去加入競爭性產業,是面對市場經濟不成熟心態的表現,也是一些企業和政府在投資方向、結構調整上遲遲下不了決心,最終造成產業趨同、效益下滑的重要原因。
  所以消除對大工業的盲目崇拜,樹立先進的、適度的、有特色的制造業是基礎產業,下一步經濟的大發展要靠文化產業的理念。
  B.虛文化、實經濟的潛意識。不了解文化是“人們追求幸福生活的物質行為及其成果”的性質,看不到文化對社會發展和經濟進步日益強化的決定作用,對文化采取虛無主義、愚昧主義態度,實質上是對文化與經濟的關系不認識,對已經處在文化經濟一體化時代不覺察的表現。有害之處在于這種潛意識妨礙對市場消費心理的把握,會導致因經營活動對市場需求的不適應而失敗。應該樹立以文化優勢及其規律保障經濟,以經濟膽識及其規律經營文化的意識,使文化“實化”,并與經濟揚長避短作為綜合力量走出越來越寬的發展道路。
  C.專注局部政績、短期行為、個案處置的思維定式。由于文化產業、文化經濟是講求長遠、整體、綜合的系統工程,具有跨地區、連續性、關聯性的特點,需要大市場、大融合、大交流的經濟形態和社會條件,不克服政治、經濟、方法、手段上的“近視”性、實用性,就難以端正對文化產業的態度。
  D.異域文化高于本民族文化的糊涂認識。在發展文化產業時樹立各民族文化的“對等觀念”和對本國文化的自信力,具有基礎意義。世界經濟發展史表明“時尚”是一種經濟化的文化現象。當一國處在經濟先進狀態時,局部地區文化往往對周邊相對落后地區產生吸引力和影響力,于是有可能上升為世界文化、輻射市場波及的領域。當該國民族精神頹敗、國力衰微、經濟上的先進氣概喪失后,世界文化逐步還原為局部地區文化,其世界文化地位被其它文化取而代之。中華文化自漢唐以來因國力強盛,曾千余年在周邊地區具有國際文化的地位。法國大革命造成的生產力進步使“巴黎時尚”國際化,例如俄國貴族長時期以說法語、遵行法國宮廷禮節和巴黎生活方式為身份的象征。工業革命使英國成為“世界的工廠”,“紳士文化”隨兵艦和商船走向世界。美國人在相當長的階段中對歐洲文化懷有自卑感,二次世界大戰后經濟的超越終于漸漸樹立起同歐洲文化對等的感覺,待成為世界首富后,美國文化、生活方式,它的電影、棒球等成了國際流行文化。日本經濟暴富后,日本游客漫步世界,日本料理、習慣、語言、文字乃至插花、茶道、柔道也出現世界化趨勢。最近的是東亞經濟30年高速增長,特別是中國加入之后,世界資金流向和市場發展中心的東移,中華文化、東方文化明顯重新崛起,“21世紀將是東方文化的世紀”的說法屢屢被國際漢學家們提起。
  因此文化的對等原則符合社會發展規律,鄙薄民族文化,崇拜“舶來文化”,不僅沒有必要,也沒有社會經濟根據,這與吸收外來文化的有益成分是兩回事。只有文化自尊、文化自立,才能把文化產業放在正確的基點上,才能將用文化帶動經濟的意識轉化為領導者、經營者的思想態度,為文化產業的騰飛奠定社會思想基礎。
  可見,為文化產業制定發展戰略規劃和實施計劃具有現實和長遠的重要性,具有理論實踐的雙重指導意義。
    3.設立以國家文化產業發展委員會為首的領導管理體制
  文化產業群突出的綜合性,要求以往條塊分割的國家體制架構要做必要的調整,以使生產力配置、資源配置、文化要素配置的流通渠道暢通起來,使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規模擴大成為可能。文化經濟一體化的進程需要有權威職能、綜合效率、協調能力、經濟手段、文化水平的領導指揮體系代表社會利益、民族感情和國家意志實施有效的管理。如果仍然簡單保持經濟、文化、計劃、公安、工商、交通、消防、稅務、市容、街道等等分灶吃飯的格局,分兵把守,各自強調單行法規和部門職責,那么加上文化產業沒有一個統一的協調者和領導管理者,其環境條件很難改善,經營難度會繼續加大,本應為經濟基礎服務的上層建筑會反而成為束縛文化經濟的繩索。為了文化產業早日走上規模經營,高效產出之路,早日創造出占國民總產值50%以上比重的支柱產業實績,有必要盡快建立從中央到地方具有綜合協調權力的系統機構。
  仍以北京為例,現有220家以上的出版社,分屬各自不同的條塊,誰也不成規模,誰都在進行著使簡單勞動變為復雜勞動的全過程操作,上千家的圖書發行單位也是如此,完全違背了現代化生產的社會分工規律。統一的大市場不能真正形成,市場對資源配置的積極作用就不能很好發揮,但是如此分屬中央、北京、各部委辦、各軍兵種、各社會團體、各企業事業單位的文化產業因無人統一協調,只能走重復建設,小而全的低效益之路。本來一個相當于日本東販公司一半能力的圖書批銷機構,就可以用市場行為和經濟手段把幾百家出版社和北京及周邊省市幾千家書店緊緊聯系起來,達到資源合理配置的目的,但是如此明顯有益并有操作可行性的事情在現有管理體制下會因沒有權威牽頭領導,而根本無法提到日程上。更突出的還有旅游業。治安、交通、街道、市容、商業、旅游、文化、文物等多頭分散管理體制助長了割據風氣,阻礙資源開發利用,保護著敗壞形象和信譽的不規范經營行為,無法發揮整體優勢及擴大規模。北京大量的文化旅游資源受體制的局限而無法利用。
    4.將文化產業納入國家產業政策,加大宏觀調控的力度
  產業政策有多種解釋,英國的阿格拉的定義是:“與產業有關的一切國家的法令和政策。”美國社會學家認為“產業政策就是計劃”,我國的解釋接近小宮隆太郎等日本經濟學家的說法:“產業政策是為了彌補市場機制所可能造成的失誤,由政府采取的一種補救政策。”(注:《第四產業》第226頁)
  產業政策對經濟結構調整有著重要作用,是宏觀調控的基本手段之一,然而1994年中國公布的《90年代國家產業政策(綱要)》基本上未涉及文化產業,1996年國家統計局頒發的“社會發展水平的評價指標系統”雖然設了133個量化指標, 但是屬于文化產業的指標不僅少而且很不明確,如此狀況與文化產業現在和將來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比例是十分不一致的。應該根據文化經濟時代的新形勢和文化產業的實際需要完善國家產業政策,從而體現國家宏觀經濟導向,為文化產業的領導、管理、經營機制的建立和對其監測、統計、檢查提供政策依據。
  國外對文化產業的政策有許多可以借鑒,如法國對文化企業實行稅收優惠政策,非文化企業增值稅率是18.6%,文化企業為7%; 有益于公民身心健康的文化娛樂活動免稅。對高雅藝術演出減稅70%,對色情演出場所課以重稅。韓國對圖書出版發行業免稅,同時要求書業承担執行統一價格政策,不出版發行有害于社會的讀物的責任。歐洲也有國家對書業實行“零稅”政策。意大利還有褒獎制度,例如其憲法規定,對在社會科學、自然科學、文化藝術方面因高度成就為祖國增光的公民,設置5個終身參議員位置。還有鼓勵社會捐助文化產業的一些政策。
  國內從1985年后就有一些地區對文化產業免征營業稅、所得稅的事例。1995年中宣部、國家稅務總局在全國范圍內對宣傳文化單位實行所得稅返還,上海的一些文化性建筑就是利用返還資金建成的。社會對文化產業的投入也開始增加,寶鋼集團出資1000萬元設立“上海高雅藝術獎勵基金”便是一例。
  由于文化產業的產品和服務作用于人的思想心理,精神意識,品質道德和情趣習慣等等,有些因素是市場調節不了的,是不能商品化的,否則就會形成對社會強烈的危害。所以除去產業政策之外,從政治、法律、行政等方面加強宏觀調控是必須的。其實任何社會制度都未實行對文化產業、文化服務的完全商品化和市場行為化,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理念和法律制度也從未持完全不干涉態度。美國的布熱津斯基1992年在其《失去控制》一書里展示出文化產業負面效果的社會圖景:“以好萊塢影片和電視片廠家為代表的商業化大眾媒介,出于商業利益,迎合人民最低級的本能,倡導頌揚自我滿足、自我放縱和貪婪的價值觀念,不斷傳播自我毀滅的社會倫理,其結果造成道德敗壞和文化墮落,使社會日益腐敗。”(注:1996年12月17日《人民日報》)文化經濟的特性不可避免帶來復雜多變的新情況、新問題,它們是對民族的挑戰,也是對一個政府執政能力和駕馭社會發展能力的考驗,所以對文化產業的綜合宏觀調控是應該從理論、文化、政策、手段等各方面整體加強的嚴重問題。
    5.采取一些特殊措施全面發展文化產業
  發展文化產業需要對文化產業實際運行真實狀況的了解和把握,然而文化經濟的有些部分是難以完全量化的,所以應該設立專門機構,研究專門的辦法,對文化產業進行統計分析和情況評估,為宏觀決策、宏觀調控提供比較準確的依據。
  發展文化產業需要濃厚的文化氣氛和國民對文化日益增長的興趣。以活動為載體來提高民族文化的凝聚力應該是政府行為和產業行為的結合點。所以應該考慮設立“中國文化節”,并結合雙休日等時機有系統、有計劃地安排群眾可以參予其中的文化活動。
  發展文化產業同樣需要智力和科學的支撐。希望每個人或每個文化行業、文化企業都能良好運用理論知識和科學技能進行產業策劃是不可能的,因此應該由一批權威者和權威單位組成文化產業技術性委員會,用講座、培訓、刊物、咨詢等為產業服務,使文化產業的支持保障體系逐步完備起來。
  
  
  
北京社會科學4~10G0文化研究沈望舒19981998作者單位:中國書店 作者:北京社會科學4~10G0文化研究沈望舒19981998

網載 2013-09-10 21:41:56

[新一篇] 關于中國城市化問題的基本認識

[舊一篇] 關于中西邏輯的比較研究  ——由中西文化交匯引發的思考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