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大都市區城市化特征、問題與對策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中圖分類號:F291.1 文獻標識碼:A 文獻編號:1000-8462(2000)05-0063-04
  大都市區的形成和發展是現代城市化進程的一個重要特征,也是21世紀世界城市化發展的主導趨勢。80年代以來,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在發達地區的特大城市區域,城鄉之間經濟聯系日趨強化,城鄉空間結構和資金、產業、人口等生產要素的空間流動發生著快速的變化,都市區乃至都市連綿區迅速形成和發展,成為我國城市化研究的新的課題。
  山西作為內陸資源型省區的典型代表,在城市發展及區域城市化方面既遵循城市化的普遍規律,又顯示出其特殊性。本文即從太原都市區發展的實際出發,并通過與我國發達地區大都市區發展狀況的比較,來揭示其發育特征、水平和演進規律,以為合理引導和有效推進內陸大都市區城市化進程提供參考依據。
  1 太原大都市區的基本特征
  1996年,山西省共有設市城市22個。根據我國學者對都市區界定普遍應用的標準[1],全省可劃出太原、大同、陽泉、長治、臨汾5個都市區。其中,太原大都市區是省內發展水平和集聚程度最高的都市區,包括太原市區、古交市、榆次市,總面積4280.0km[2]。
  1.1 都市區現狀發育階段的界定
  判斷都市區所處的發育階段的基本依據是城市人口和基本職能在空間的集聚與擴散狀態。參照國內外相關研究方法和太原市的城市特點,將太原都市區分為中心區、城市擴展區、近郊區和遠郊區四個空間圈層。中心區東起建設路、西至新建路、南起南內環街、北至城北街,包括南城、北城區13個派出所的全部或部分管轄地域,面積24.81km[2];城市擴展區為河西區、南城、北城區中心區以外的地域,面積143.4km[2];近郊區即南、北郊區,面積1,291.9km[2];遠郊區為郊縣及榆次、古交兩市。利用1982年、1990年和1996年三個年度的非農業人口統計資料,分析太原都市區及郊縣兩個時段非農業人口增長的空間特征表明:①1982-1990年間,城區人口增長速度快于郊區和郊縣、城市中心區快于城市擴展區。②1990-1996年間,城市中心區人口仍在增長,沒有出現市中心區人口負增長的現象,但增長速度已趨緩。空間特征按遞增速度快慢依次是郊縣、近郊區、擴展區、城市中心區。③兩個階段相比較,城市中心區、城市擴展區人口增長速度在下降,以中心區最為明顯;近郊區和遠郊區非農業人口增長速度在提高,尤以近郊區增長速度提高最顯著。④進一步分析1989-1994年城區非農業人口的增長情況,期間共增加10.28萬人,其中自然增長達12.33萬人,凈遷出人口2.05萬人。從1992年開始城區出現人口凈遷出,且遷出數量在逐年增加。說明中心區與擴展區實際已出現人口遷出現象,但較快的自然增長使中心區未出現人口負增長現象(見表1)。
  上述分析可引出三點結論:①1990年以前,太原大都市區處于集中型城市化階段;②1990年以來,太原大都市區已步入由集中型城市化向郊區化的過渡階段,進入霍爾模式的相對分散階段,呈現出郊區化的前奏,都市區尚處于形成階段;③都市區被認為是郊區化階段的產物,隨著人口郊區化的推進,都市區會以較快的速度擴展,太原市轄縣也會逐步成為其組成部分。
  表1 1982-1996年太原大都市區人口變動Tab.1 The change of population of Metropolitan District in Taiyuanfrom 1982 to 1996地域        1982-1990年  1990-1996年   人口密度/人/km[2]          平均增長率   平均增長率  1982   1990   1996城市中心區       2.46      1.98    22,181  26,936 30,305城市擴展區       2.26      2.12    4,607   5,685  6,349近郊區         0.52      5.00         371   402     古交     18.9      7.10          99   110     榆次     3.28      3.17          341   369遠郊區  陽曲     2.45      4.05          67   68     清徐     2.04      5.87          427   464
  
  1.2 都市區的集聚規模與水平
  1996年底,太原大都市總人口283.6萬人,占全省總人口的9.1%,人口密度663/km[2],是全省平均人口密度的3.3倍。省內比較,人口集聚程度較高。與我國發達地區都市區相比,人口密度僅為京津唐核心區和長江三角洲核心區的1/2,相當于遼中南核心區的人口集聚水平。
  太原大都市區共設3市16個建制鎮,城鎮駐地人口228.8萬人,非農業人口204.4萬人,城市化水平80.7%,屬高度城市化地域。1990以來,都市區總人口年均遞增為1.64%,高于全省同期1.17%的平均水平;都市區非農業人口年均遞增率2.28%,低于全省3.29%的平均水平。說明盡管太原大都市區總人口和非農業人口仍處于集聚階段,但非農業人口集聚已趨緩。
  太原大都市區是全省經濟集聚程度最高,規模最大,產業結構轉換相對較快的區域。1996年,都市區GDP、工業總產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分別占全省總量的22.5%、19.2%和14.7%。全省大中型工業企業中,有32%集聚于本區域。在都市區GDP中,一、二、三產業的比例為5.7∶55.9∶38.3,與全省比較,第三、第二產業分別高出全省平均水平5個和4.5個百分點。“八五”期間,都市區GDP、工業總產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平均遞增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都市區經濟集聚速度仍較快。然而,與我國發達地區大都市區相比,太原大都市區無論經濟集聚程度還是發展速度仍有較大差距。GDP密度僅為珠江三角洲核心區、長江三角洲核心區和京津唐核心區的38.0%、35.5%和43.9%。“八五”期間GDP年均增長率僅為珠江三角洲核心區的53.8%,相當于遼中南核心區的發展速度(見表2)。
  1.3 都市區城市化的空間差異與空間擴展
  太原大都市區城市化總體水平雖然較高,但城市化空間差異較大,在都市區204.4萬非農人口中,有80.1%集中于中心市;城市總人口的71.3%集中于中心市。都市區城市化水平的空間分布為:郊區37.2%、古交53.1%、榆次57.3%。這種城市化水平的地域差異在區域城鎮體系的規模結構上,表現為衛星城、外圍小城鎮規模、基礎設施與中心市之間存在著巨大的落差,外圍城鎮、衛星城規模普遍偏小。太原市域的清徐、陽曲、婁煩,未能進入都市區,其城市化水平與都市區差異更大。三縣之中以清徐縣城市化水平最高。1996年清徐縣城市化水平僅24.8%。由中心市、外圍縣市到邊緣縣,太原都市區城市化空間分異形成由高度城市化地域、中等城市化地域到初級城市化地域的演變。
  城市化最明顯的表現是景觀城市化,即由農村地域向城市地域的轉變。大都市區這種空間轉變模式包括中心城市處延擴展型、飛地擴展型和一般城鎮發展型三種模式。太原大都市區空間擴展主要為中心城市外延擴展型。以工業郊遷擴散為例,1983-1994年太原市外遷工業企業20個,絕大部分遷至建成區邊緣。都市區外延擴展近年來受交通指向作用顯著,空間擴展模式由攤大餅式向軸線擴展模式轉換。
  1.4 都市區城市化的區域基礎
  鄉村非農化及其所推進的鄉村城市化是都市區城市化的自下而上的動力。都市區的非農化水平從一個側面反映著都市區的區域基礎。1996年太原都市區農村經濟結構中,農村非農產業產值占農村社會總產值的比重均在90%以上,其中僅農村工業所占比重即在55%以上。農村非農化水平遠遠高于全省平均81.5%的水平。與農村經濟結構演化相對應,農村勞動力就業結構亦在發生著明顯的變化。1990年郊區、古交、榆次從事農業生產的勞動力比重分別為47.1%、54.5%和67.5%,1996年演化為46.0%、52.7%和62.2%,均有明顯的下降。都市區平均農村非農勞動力就業比重比全省平均高13個百分點,是全省非農化水平最高的區域。然而,與我國發達地區都市化區相比,農村非農化水平仍有較大差距。1995年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農村非農勞動力比重分別達到60%和80%以上。
表2 太原都市區與沿海都市區集聚程度比較Tab.2 The comparation of the degree of agglomeration of Taiyuanmtropolis and coastal metropolis地區        人口密度     GDP密度     人均GDP          /人/km[2]    /萬元/km[2]    /元/人太原都市區       663       686.1      10,354珠江三角洲核心區    793       1,806.8      22,775長江三角洲核心區   1,239      1,931.8      15,587京津唐核心區     1,320      1,559.7      11,809遼中南核心區      661       683.5      11,194
  資料來源:①山西統計年鑒1997;②沿海城鎮密集地區空間集聚與擴散研究。
  
  NU比,即勞動力非農化率與人口城市化水平的比值可反映區域非農化與城市化進程的協調程度。發達國家1988年,發展中國家1980年和我國1983年NU比分別為1.19、1.19和1.40。太原都市區的郊區、古交、榆次NU比分別為1.58、1.22和1.19,說明總體上農村城市化與非農化進程基本適應,僅郊區稍滯后。而外緣縣清徐、陽曲等大都在2.0以上,農村城市化嚴重滯后于非農化進程,這也是外緣縣未能進入都市區的重要原因之一。
  2 太原大都市區城市化的動力特征與發展趨勢
  2.1 影響都市區發育的基本因素
  上述實證分析表明:省內比較,無論人口、經濟集聚水平還是區域城市化進程,都市區均高于或快于其它類型區域,可以說是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及城市化的領頭羊。但是,與我國發達地區都市區相比較仍有較大差距,都市區發育尚處初期階段。其影響因素可概括如下:
  2.1.1 中心城市產業結構轉換仍顯滯緩,擴散力弱。在都市區形成和發展的初期,其主導力量來自中心城市巨大的能量擴散,而中心城市能量擴散的規模與速度又取決于自身集聚強度和城市產業結構的升級。只有在城市產業結構升級轉換中,特別是城市第三產業和新興產業的集聚和發展中,才能導致城市內部空間結構重組,促進人口、資本在空間上的流動與擴散。山西省中心城市盡管省內比較,產業結構轉換相對較快,但是,一方面工礦職能突出,城市重工業、能源工業與外圍區域工業聯系薄弱,對區域工業帶動作用有限。另一方面,城市第三產業、新興產業發展仍較緩慢。導致城市擴散功能薄弱,都市區發展動力不足。
  2.1.2 城市盈利能力和資本集聚能力較低,外力推動作用不強。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投資主體的日益多元化和市場一體化,國內外資本流動性日益增強。由于資本總是流向比較利益高的地區,沿海大都市區成為內外商投資的有利場所,對促進城市經濟和郊區城市化起到了顯著的作用,成為推進都市區發育的又一動力源。太原都市區由于區位條件、區域投資環境等因素,資本集聚能力普遍低下,外力推動作用不強。
  2.1.3 城市腹地經濟總體水平較低,自下而上的城市化動力不足。農村非農化進程可從一個側面反映腹地經濟水平。山西都市區邊緣縣非農化水平較低,且城市化嚴重滯后于非農化,制約著都市區擴展。
  2.1.4 區域基礎設施建設滯后,對都市區的經濟集聚和擴展生產嚴重制約。發達地區大都市區的形成發展與區域性基礎設施,特別是交通設施的完善是息息相關的。基礎設施的滯后必然影響到中心城市的經濟、人口的集聚與擴散。
  2.1.5 政策催化作用未能及時有效發揮。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退二進三”的城市空間重組,開發區建設等政策的制定和實施對發達地區大都市區發展起到重要的催化作用。山西城市相應政策的實施起步較晚,力度較小。這也是都市區相對滯后的一個原因。
  2.2 都市區發展趨勢
  從外部環境和自身發展態勢分析,太原大都市區正面臨著難得的發展機遇,發展潛力巨大。①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生產要素流動性日益加強,向大都市區集聚的趨勢會日趨顯著。②我國生產力布局政策的調整和鼓勵外資向中西部投放的宏觀政策,為地處東中西經濟地帶結合部的山西引進資金、技術、調整產業結構創造了新的機遇。依據經濟空間擴散的一般規律,產業西移和技術擴散將會對具有良好區位優勢和投資環境的都市區發展產生積極影響。③山西城市化即將步入城市化中期階段,城鎮體系建設需進一步強化中心城市。因此,都市區的發展符合山西城鎮體系建設的總趨勢。④太原作為省域中心城市經過近年來的快速發展,已具備較強的實力和進一步發展的基礎。
  3 太原大都市區發展對策
  3.1 都市區發展的戰略思路
  依據都市區的發展實際、動力特征和發展趨勢,太原大都市區發展的基本思路為:更新與強化都市區發展動力,加強和完善中心城市輻射功能體系,建立一體化的區域經濟運行和管理機制,協調發展區域性生態設施、社會服務設施和基礎設施。
  更新與強化都市區的發展動力包括三方面的內容:①中心城市擴散效應的強化和擴散方式的轉化。這主要取決于產業結構的升級置換。中心城市進行職能重新定位,進一步明確其“區域中心”的地位,集中發展第三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促進人口和生產要素的流動和空間布局重組,是提高其擴散、輻射能力的關鍵一環。②改善都市區整體的軟硬投資環境,迅速提高區域盈利能力,以吸引國內外資本,形成新的發展動力。其中,改造與加快開發區建設步伐是一重要手段。③依托中心城市加快外圍縣市鄉村非農化步伐,是自下而上動力的基礎。改變鄉鎮企業的布局方式,實現由分散走向相對集中是自下而上動力得以實現的條件。
  加強中心城市輻射功能體系建設,關鍵是形成由中心城市——衛星城市——小城鎮構成的協調發展的區域城鎮體系。建設重點是:①積極調整核心區、衛星城市和一般小城鎮之間的產業關系,使之相關互補,運轉協調;②有重點地支持交通節點上的衛星城鎮崛起;③推動腹地產業結構、規模、層次與中心城市的銜接并構成互補,創造與中心城市接軌的產業條件。
  都市區的整體效益是在城鄉相互合作過程中得以實現的,在鄉村——城市轉型迅速的都市區,一體化區域經濟運行和管理機制的建立關鍵是城鄉一體化建設。重點解決:①城郊結合部的綜合開發與治理問題;②城鄉土地資源的保護與合理配置問題;③郊區生態環境的保護問題;④城郊農業發展和農村社區建設問題。
  都市區區域一體化的前提條件是基礎設施和社會服務設施建設的一體化。基礎設施、社會服務設施和生態設施的建設需從發揮區域整體優勢出發,進行統一規劃、合理布局、聯合投資、共同受益。
  3.2 都市區發展的調控建議
  理順管理體制,適當調整行政區劃。都市區是以經濟聯系為核心的樞紐區,必然會跨行政區域。隨著區域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現行行政區模式與都市區發展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諸如城郊沖突、城市間摩擦與結構趨同,基礎設施的重復建設等。國際上普遍采用的解決措施有:①建立高一級層次的大都市區政府,統一管理和解決區內的各種問題;②各級地方政府合作建立跨行政區的專門委員會,以協調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的建設。建議大都市區內太原市與榆次市之間建立協調規劃管理機構,統一解決城建,基礎設施建設,資源環境保護等共同存在的問題。都市區發展到一定階段后,適當調整行政區劃,建立大都市區政府。
  編制區域城鄉整體規劃,實行多層次協調有序的規劃管理。區域城鄉整體規劃包括三個層次的規劃:都市區協調發展規劃,著重解決都市區主要城鎮的規模,職能定位,空間布局以及涉及長遠發展又可能面臨沖突的重大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的規劃布局和總體土地利用等問題。它是都市區整體協同發展的總體框架和根本依據。市域城鄉整體規劃為第二層面規劃。市鎮區規劃為第三層面規劃。通過層次指導、橫向協調形成一完整的規劃體系。最高層次規劃由都市區協調機構負責實施。
  完善政策體系,發揮政策的調控催化作用。促進都市區發展的政策體系主要包括:鼓勵高新技術產業和第三產業向都市區集聚的產業政策;促進城市空間結構重組和土地利用合理化的布局政策;促進開發區發展,吸引外部資本的投資優惠政策;利于人口合理流動的戶籍政策等。
  收稿日期:1999-10-05;修回日期:2000-08-10
《經濟地理》長沙63~66K9地理郭文炯/白明英20012001大都市區的形成與發展是現代城市化進程的一個重要特征。近年來,有關我國沿海發達地區大都市區的實證研究成果較多。本文以內陸資源型省區中心城市太原市為案例,通過與發達地區都市區發展的比較來揭示其發育特征。結果表明:太原大都市區發育尚處于初期階段,無論人口、經濟集聚水平還是城市化進程與我國發達地區同類城市都市區相比仍有較大差距。其滯后的原因在于中心城市產業結構轉換滯緩,擴散力弱;城市資本集聚能力較低,外力推動不強;腹地總體水平較低,自下而上城市化動力不足;政策催化作用,基礎設施的先導作用未能有效發揮等方面。文章最后,提出了相應的發展思路及調控建議。大都市區/城市化/內陸城市/太原市metropolitan district/Urbanization/interior city/Taiyuan City基金項目:山西省軟科學基金資助項目(編號:971043),承蒙項目負責人張復明教授指導,深表謝意。CHARACTERISTICS,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URBANIZATION INTAIYUAN METROPOLISGUO Wen-jiong,BAI Ming-yingDepartment of Geography,Teachers'College of Shanxi University,Taiyuan030012,Shanxi,ChinaOne of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 urbanization is the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etropolitan District.In recent years,thepractical researches of Metropolitan District in coastal developedareas are increasing.On the basis of the study of Taiyuan City,the keycity of interior resource province,the paper indicates the metropolitan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in interior land,compared with those incoastal doveloped areas.  The study reveals that the Taiyuan metropolis is still inelementary stage and that there are rather gaps in population scale,inlevel of economic agglomeration and in urbanization.There are fourreasons at least for those.The first one is slow transformation and lowdispers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key city.The second one is lowcapability of urban capital agglomeration and weak outside force.Thethird one is low general level of hinterland and insufficient power ofurbanization.The last one is inefficient applyment of policy affect andof the guide of foundational facilities. At last,the developing thinkings and countermeasures areaccordingly put forward.郭文炯(1965-),男,山西大學師范學院地理系副教授。主要從事城市地理、城市規劃方面的教學與研究工作,發表學術論文近30篇,參加科研課題10余項。郭文炯 白明英 山西大學師范學院 地理系,太原 030012 作者:《經濟地理》長沙63~66K9地理郭文炯/白明英20012001大都市區的形成與發展是現代城市化進程的一個重要特征。近年來,有關我國沿海發達地區大都市區的實證研究成果較多。本文以內陸資源型省區中心城市太原市為案例,通過與發達地區都市區發展的比較來揭示其發育特征。結果表明:太原大都市區發育尚處于初期階段,無論人口、經濟集聚水平還是城市化進程與我國發達地區同類城市都市區相比仍有較大差距。其滯后的原因在于中心城市產業結構轉換滯緩,擴散力弱;城市資本集聚能力較低,外力推動不強;腹地總體水平較低,自下而上城市化動力不足;政策催化作用,基礎設施的先導作用未能有效發揮等方面。文章最后,提出了相應的發展思路及調控建議。大都市區/城市化/內陸城市/太原市metropolitan district/Urbanization/interior city/Taiyuan City基金項目:山西省軟科學基金資助項目(編號:971043),承蒙項目負責人張復明教授指導,深表謝意。

網載 2013-09-10 21:43:15

[新一篇] 天才·超人·赤子——從王國維的作家論看中西文化的融合

[舊一篇] 太平天國與近代早期的中西文化交流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