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從生到死都難以逾越“家庭”這一魔方的影響與制約。中國是個重視“家庭”而忽視“個人”的國度,是家庭主義價值觀念最發達的典型。家庭的興衰榮辱與每個成員都息息相關。“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一個有罪株連九族,這種觀念必然導致家庭強大的向心力。因此,“家庭”為社會普遍關注,從漫長的封建社會走過來的中國人,家庭觀念猶為濃厚,他們大多都有這樣的思想:希望自己的家庭、家族興旺發達,希望兒孫們能揚名顯親、光宗耀祖。對“家庭”的重視,引起人們對家庭教育的重視。許多偉人、名人的成長都與家教分不開。孟母教子,岳母刺字,幾千年來一直傳為佳話。人都是從家庭教育中成長起來的,家庭會影響人的一生,而家庭又是社會的最小組成單位,它不會孤立地存在,總是與社會的方方面面發生著各種聯系。“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古訓,就充分體現了家與國的辯證統一關系。家庭的社會性也決定了家教的時代性,現代化家庭與社會、與時代的聯系就更密切了。家教不能脫離時代,賈政、崔夫人、高老太爺對“玷辱家門”的兒女們的教育、懲罚是令人難忘的,但他們都是時代的落伍者,也是家教的失敗者,我們不能象他們那樣企圖用舊的觀念和方法塑造后代。落后的思想、僵化的思維只能培養出社會的畸形兒、廢物。時代不同了,家庭教育的方法也應有所不同,應該跟上時代的步伐。
當前,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日益深化和現代化進程的加快,越來越多的人用社會轉型來指代這個時代。這個時代相對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新時期”來說,是個迅速發展的時代,嶄新的時代,也是跨世紀的轉折。它觸及各個領域,我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無論是現象表層,還是觀念本質都發生了重大變化,即由傳統農業為主的自然經濟向工業為主的現代經濟轉變,由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型,整個中國逐步從封閉、半封閉型向開放型轉型。在這大轉型、大變革中,舊的思想意識、價值觀念和行為規范都被打破,而新的價值體系、規范體系還來不及完全建立起來,這又給轉型期的家教帶來新的困惑,也提供了新的機遇。
如何培養跨世紀的新人?這是在新的形勢下對教育者提出的新課題,每個家庭也將面臨著新的考驗和新的挑戰。兒童在家庭中長大,在家長的撫育下成長,因此,改造、優化家庭環境便成為轉型期家教至關重要的問題。美國社會學家帕森斯認為,少兒把家庭作為一個參照群體來認同,從而將家庭的規范變成自己的一部分。家長是家庭的文化創造者和傳播者,如何優化家庭文化環境,建設好一個向上的、文明的、健康的家庭文化環境,家長負有極其重要的責任。自改革開放以來,大多數家庭都已脫貧致富,很重視家庭建設,置家俱,裝修房子舍得花錢,大家都在美化家庭,使之生活過得瀟灑、舒適。這是一種家庭文化,看起來很現代化,但這是在媚俗的追求中建設起來的物質文化。物質富裕之后,在精神文化建設上卻缺乏自覺的意識和明確的目標,甚至在社會俗文化的消極影響下,精神文化滑坡。現在有的家庭麻將天天打,武打、色情的錄相天天放,擾得孩子無法學習不用說,還對孩子的成長帶來極壞的影響。有的家庭鉆在錢眼里出不來,為了賺錢昧著良心說假話、做假事、賣假貨,沒有真假好壞的做人準則。有的家庭行賄,有的家庭受賄,有的家長天天吃吃喝喝,吹吹拍拍,如此等等的家庭文化環境能使新生一代健康成長嗎?要培養出好的后代,必須從建設好的家風做起,家長要為孩子做出表率。兒童教育家蔣金鏞說得好:“沒有導之以行的家教是空虛的,毫無言行示范的家教是脆弱的。”(1994年11月27日《光明日報》)
有的家庭家風很正,傳統色彩很濃,但與今天的社會現代化很不融洽,代溝很深,矛盾很多,家教效果甚微。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如何使這個“細胞”不斷獲得新的活力,出路是改革。改革開放的社會環境迫使家庭的結構、功能、活動內容和形式都發生急劇變化,對待這種變化多數人缺乏自覺認識,只是被動適應,不知主動改革。王蒙的《堅硬的稀粥》有過激烈的爭論,我們不去探求微言大義,但就他寫的家庭的改革來看是極其艱難的,其難就難在專制的家長制不易打破,家庭民主化建立不起來。中國有大多數家庭仍是家長的一言堂,子女沒有多少說話的權利。聯合國1994年“國際家庭年”倡導每一個家庭應“在社會基礎上建設最小的民主單位”。這表明家庭民主化是兒童社會化的重要內容,也是社會民主化的基礎。家庭改革就要從這里改起。家庭民主化要求家庭每個成員的權利都要受到尊重,特別是長期被漠視的兒童的權利更要受到尊重。中國的家長有不少不知理解兒童、尊重兒童。就拿教育來說,多是定向式教育,即按照家長認定的人生目標,規范孩子的人生道路,全然不顧孩子的意愿和興趣。孩子愛好體育活動,家長怕耽誤學習,影響升學,就不讓孩子進球隊或田徑隊。孩子愛唱愛畫,愛寫詩,也要限制,生怕誤了“正業”。兒童的發展是在一個多維的空間和持續的時間中進行的,他們接受多方面的教育和影響,由此而引發的興趣和意愿不一定與家長相吻合,就應給孩子以充分的選擇自由。其他方面也應如此。實踐反復證明,父母嚴格要求與自己的規劃完全一致的孩子,往往成長中帶有很大的局限性。家長的任務不是強迫孩子按自己的定向去培育,而是去發現孩子的個性傾向,興趣和志向,促使它健康發展。某實驗中學辦了藝術班,高考后升學率頗高,校長在贊頌的詩中有這么一句:歪脖子樹也成材。所謂:“歪脖子”是這些學生論文化考試成績都是不怎么行的,特別是數理化成績差。但他們都酷愛藝術,在藝術上特有靈氣,他們就把這些學生招來,在藝術上精心培養,結果一個一個考取了藝術院校,走上了成才之路。家長都把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但不要去為子女設計未來,放心放手地讓他們自由成長,多點民主,少些專制。中國的家庭是“四世同堂”的穩定家庭,保留的傳統最多,關于傳統,優秀的傳統我們不僅要繼承,而且要發揚光大。但象那些“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為臣綱、父為子綱”的道德原則,完全是維護封建統治的等級觀念,則應堅決擯棄,它只能禁錮人的自我意識,扼殺人的個性,使人不成其為人,只會嚴重地束縛人們的積極性和進取、銳意革新精神,必然阻礙社會進步,社會的現代化就是一句空話。因此要實行家庭改革,建設一個有中國特色的科學化、民主化的現代化家庭,就必須沖破舊的傳統。家長首先要打破舊的傳統觀念,讓現代的、民主、自由的清新氣息吹進家庭,放孩子到自由的天地里去,象魯迅所說的那樣,讓其成為活潑、頑強、健康、挺胸仰面的形象,決不允許把孩子培育成低眉順眼、唯唯諾諾、拘謹、馴良的所謂聽話的孩子。而要做到這一點,對負有幾千年因襲重担的家庭和家長來說并不輕松,并不是每個家庭和家長都能做到的。家庭的改革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每個人都不能掉以輕心。
家庭現代化,不僅要打破舊的傳統觀念,而且要重視家庭文化建設,有無良好的家庭文化環境,對兒童的成長、文化素質的提高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家庭文化是需要灌輸的,兒童文化素質的提高更需要灌輸和引導。這引導除了家長言傳身教樹立榜樣外,更重要的是為他們選擇、提供書籍,書籍是兒童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糧。高爾基曾不止一次地談到他的童年時代怎樣受到書籍的教育、啟發和鼓勵,他說:“每一本書就象階梯的一小級,每攀登一級,我就愈脫離動物走向人——走到更美好的生活的理想,到達對于這種生活的渴望。”因此他把書籍稱作“人類進步的階梯”(《高爾基論文學》,中國青年出版社1956年版)。事實上小時候讀過的一本好書,往往會終生難忘。孩子對形象又有著特殊的感受能力,兒童文學當然地成為他們形象的“生活教科書”,少兒也把兒童文學看作自己的“伴侶”、“老師”。兒童文學是孩子最早認識世界的工具,是培養共產主義思想品德和高尚情操、增長科學文化知識和生活知識、發展想象能力和語言能力、滋養美感和審美能力的不可取代的工具,孩子離不開兒童文學。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人的文化素養的提高,很多家庭和家長已意識到它的重要性,社會和出版社也予以了特別的關注,只要到新華書店看看,那琳瑯滿目的兒童圖書和兒童書柜前絡繹不絕的人流就足以說明這一點。但是,文化市場也出現了令人頭痛、担憂的問題,文藝產品通過文化市場獲得經濟效益,使文藝事業增強了自己生存發展的能力,然而精神產品當作商品,本身得服從市場贏利法則,這又不得不帶來負面效應,一些人為了能賺錢,(特別是兒童圖書又好賺錢)他們便壞了良心,不擇手段,于是庸俗、兇殺甚至黃色的書刊象黃河缺口似的涌向市場,這些東西魯迅早在三十年代就指出過,是虐殺少年兒童的“中國的妖魔鬼怪”。《中共中央關于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若干重要問題的決議》中指出:“改革開放是解決中國問題的希望,實行開放政策也會帶來一些壞的東西,影響我們的人民”,如何對待這些“壞東西”,抵制它們對少年兒童的侵蝕和毒害,這是每個家庭和家長重要的使命。孩子是稚嫩的,可塑性很大,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馬卡倫柯說:“要很好的教育自己的兒童,是極為容易的事,并且也是愉快的、歡欣的和幸福的事情……如果你不能合理的教育自己的孩子,如果你們稍有疏失,對孩子關心不夠……再教育是需要更大的力量,更多的知識,更高的忍耐,而這就不是每個父母都能夠做到的。”可見形成兒童初步的正確觀念是多么重要。我們為孩子選擇的第一本書意義是多么的不尋常,孩子讀什么書,對他思想品德、道德情操、人生觀的形成影響極大,對他們的未來關系極大,而少年兒童的未來又是和整個人類社會、國家、民族的未來緊密相連的。
在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建設家庭文化?這是每個家庭面臨的新問題。改革浪潮和沖擊,打破了原有的文化生態平衡,真與偽、美與丑、善與惡的準則在動蕩中發生變形,古與今、中與外、土與洋在撞擊中進行交匯,傳統的觀念顯得不合時宜了,價值取向挪位了,生活方式更改了,行為規范改變了,精神信仰失落了,人們的金錢欲望在膨脹,追求物質利益已成風氣,人們的精神、靈魂難以找到安居之所。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改革家庭文化,如何教育后代,不少家庭茫然了,無能為力了,不少家長手忙腳亂缺乏良策,或到處埋怨責怪,或請家庭教師強化現代科學文化的傳播,或象賈政、高老太爺那樣,氣急敗壞地鞭撻不爭氣的兒孫,或到傳統文化中去尋找拯救家教危機的靈丹妙藥(曾國藩的《家書》行銷于世就是一例)。這說明人們在社會的轉型期亂了方寸,失去了判斷力、選擇力,完全讓潮流裹挾著前進,前面是什么世界,渾然不知。家教不能很好地處理各種復雜的關系,極容易走入誤區。
一、只盼孩子將來成龍,不知教育孩子眼下成人
中國的傳統是“望子成龍”,人人都想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一個特殊人才、拔尖人才、有“出息”的人才。現代化的社會需要有高度科學文化知識的高級人才,因此,在選拔人才、用人方面就非常重視學歷、學位,不管是當官還是成家都是如此。事實告訴人們,孩子“成龍”的道路就是追求高學歷的道路。家家都盼孩子將來成龍,為了培養后代可以盡其所有,舍得投入。投入了是否一定就有收獲?投入得越多,是否收獲就越大?事物的辯證法往往又不是如此。舍得投入是一種愿望的驅使,有無收獲是事物的發展是否合乎規律的結果。若要不事與愿違,就既要舍得投入,還要善于投入,這樣才能如愿以償。
在“望子成龍”驅使下的家教,至少有兩點已成為當今家教的盲點和誤區。一是“成龍”的觀念非常偏狹。孩子成長的目標就是上大學,每年高考“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就是這種偏狹的成龍觀念驅使的結果。人的成才的道路不是一條,應該是“條條道路通北京”。成才、“成龍”不是一個模式,有多種多樣的才,多種多樣的“龍”。改革開放之后,中央讓部分人先富裕起來,實踐的結果先富裕起來的這一部分多數不是高學歷、高學位的人,而是所謂“不三不四”賺大錢的人。說他們“不三不四”就是他們沒有高學歷、高學位、社會地位又不高,是一些人用傳統觀念看人的一個貶義詞。今天要搞活市場,經濟上靠的就是這部分人,難道他們就不是“才”,不是“龍”嗎?還是中國這句老話說得對:“行行出狀元”。二是投入有片面性。今天主要是投入開發智力的物質和金錢。智力開發需要投入,難道品德、個性、氣質的培養就不要投入嗎?總之,很多家長盼孩子將來成龍,不知教育孩子眼下成人。在一定程度上成人比成龍更重要,況且成人、成龍的因素很多,只注重智力發展而忽視其它方面,就會變成畸形發展,真正成才、成龍的道路是德、智、體全面發展。有個家長“望子成長”心切,孩子還是個小學生就去找名學者輔導,“名師出高徒”嘛!他在學者面前夸耀孩子的聰明和學習成績優異,而學者似乎早有所知,毫不動情地問:“你的孩子在毅力方面經過哪些鍛煉?”家長答不出來。學者說:“靠聰明只能考個好分數,沒有頑強的毅力是學不到真本事的,干不成大事情,成不了大才的。”學者沒有立即接受他的孩子,要孩子經過毅力鍛煉后再來學。毅力是成人成才的重要因素,卻為“望子成龍”的家長們忽略了,其實我們的古人早就非常重視,孟子說:“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第十五章)人生的道路是曲折的,干一番事業是艱難的,沒有頑強的意志、堅韌不拔的精神,在人生和事業的道路上遇到障礙越不過去,遇到挫折挺不起來,即使聰明絕頂,滿腹經綸也成不了大氣候,担當不起“大任”。說道理似乎人人都懂,但對待自己的孩子就生怕他(她)吃苦、吃虧。不知每個人的人生道路都是自己走的,誰也代替不了,今天有錢有勢的家庭都在充分地運用自己的權、錢送孩子上個重點學校,安排一個舒適的工作,進個效益好的單位,難道你的孩子真的就會這樣平平穩穩、幸幸福福地度過一生嗎?君不見多少帝王將相的后代落難,“大觀園”也終有沒落的時候,那些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少爺小姐們一旦失去了安樂窩,就無法生存了,或夭折,或出家,或乞討。他們的下場足以驚醒人們:不能讓孩子的生活過得太安逸、太舒服了。作家楊沫教育子女的格言是:置之死地而后生”,徐然、老鬼都到邊疆插隊,甚至遭受迫害坐過牢房,歷盡坎坷,終于成才。在人生的道路上“沒有神仙和皇帝,只有自己救自己”,各從“死地“求“后生”,走完各人的人生道路。當然,今天的社會環境變了,孩子不會置于“死地”,但也要讓他們吃點苦,經受一些磨難才行。有位母親帶女兒去看望爺爺奶奶,兩家相距四十來里,平常都是坐車去的,今天媽媽對女兒說:“我們搞一次旅游,步行去爺爺奶奶家好嗎?”女兒聽后非常興奮,和媽媽步行到爺爺奶奶家里去。一開始女兒走得很快,有說有笑地走在媽媽前面,走了十多里后便慢下來了,走到媽媽后面去了。走過二十里媽媽看到女兒走不動了,車子一輛一輛從她們身邊過去,有的出租車還停下來招呼她們上車,媽媽便鼓勵女兒說:“我們要堅持走下去,你想爺爺奶奶看到你是走來的該有多高興啊!坐車去就太平常,沒味道了。”疲勞了的女兒一下又精神抖擻起來,腳走痛了,腰走酸了還是堅持下去,一步一步地走到了爺爺奶奶家。爺爺奶奶真的象媽媽所說的一樣高興極了,女兒也高興極了。可惜這樣的家長太少了,她自找一點苦給孩子吃,讓她在苦中嘗到樂趣,鍛煉毅力。現在多是獨生子女,是家里的“小皇帝”,上學要送,放學要接,進大學父母還要陪著去,幫他們鋪床疊被掛帳子,生怕苦了孩子。孩子不吃苦,缺乏毅力是成不了“龍”的,弄不好就成了一條“蟲”。困難和挫折會帶給孩子痛苦和煩惱,但也就在排除艱難和挫折中孕育了戰勝困難的毅力,進取向上的精神,這將是伴隨他在曲折的人生道路上跋涉的可貴財富。人在成“龍”的過程中要成“人”,諸如責任感、敬業精神、奉獻精神、友愛精神、節儉美德等等,都是成“人”的重要因素,千萬忽視不得,要想將來成“龍”,必須眼下成“人”。
二、把前途認為是“錢”途
我們從升學就業的選擇中完全可以看到這種價值觀。現在不少人都想把子女送到將來能賺錢的專業去學習,進經濟效益好的單位去工作,因此有權有錢的孩子都奔財經、稅務、外貿等專業和單位去了。有的學生考取了本科不讀,要去讀財經、稅務的中專。問題不在于讀什么學校,進什么單位,而在于他們認為孩子將來賺錢越多前途越大,用這種價值進行家教就將家教導入誤區。
在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型時期,人們感到周圍的世界和自己的生活都在發生巨變,重義輕利的傳統觀念被拋棄了,中國人已不再恥于言利了,而且誰能賺大錢誰光榮,似乎大家都在“向錢看”,一切都在“向錢看”,唯利是圖的觀念在蔓延滋長,拜金主義在泛化,“款爺”成了人們崇拜的偶象。金錢是個實在的東西,少了它萬萬不能,但它又不是萬能的東西,要看它掌握在誰的手里,用什么觀念去賺錢、用錢。錢是個好東西,人可以用錢來辦好事,辦大事,開拓事業,振興國家和民族;錢有時也是個壞東西,“有錢能使鬼推磨”,它可以腐蝕靈魂,毀壞靈魂,把人變成鬼,變成魔,用錢來干壞事,損害國家和民族的利益,所以有錢能造福,也能致禍,社會上能賣高價的不一定是好貨,能賺大錢的不一定是好人,我們不能讓新生一代拜倒在金錢底下,拜金主義易生禍端,担負家教重任的家長們對金錢要有清醒認識,不可糊涂,千萬不能從重義輕利的傳統中走出來,掉到逐利忘義的泥坑中去。
家教中如何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念是社會轉型時期提出的一個新課題。在商品經濟日益活躍的時代,用傳統的安貧樂道、苦身度日去教育后代,是無法抗拒外部物質世界對他們的強大誘惑力的,簡單地教育孩子要淡化金錢觀念,也是彌補不了精神世界的內外失衡的。孩子們的正確的金錢觀念,是在大人們的正道賺錢,正確用錢的示范中養成的。現在的獨生子女都受到家長的分外寵愛,對他們的物質要求總是盡量滿足,家庭富裕起來了就讓孩子先富裕起來,成了“小款爺”、“小財主”了。有報載某小學二千余名學生過春節得“壓歲錢”一百三十四萬元。有位七歲兒童春節收到三千余元人民幣和一千多元港元。小孩子錢多了用錢就“大方”,好擺闊氣、講排場,某校一學生設宴過生日花去三千多元。有的家長不惜耗費巨資為孩子出風頭創造條件,如兒童學繪畫、書法、唱歌、彈琴等,其實才剛剛起步,就把他(她)視為天才,舉辦所謂書畫展、音樂會之類,花錢去請觀眾、聽從,陶醉在客人們的客套贊語之中,感到莫大的榮幸和驕傲。幼稚的孩子也以客套話當成自己的成績。這種用金錢膨脹起來的虛榮心是非常有害的。上述情況表明這些家長在培養“闊少”,用金錢在斷送孩子的前途還不自覺。跨世紀的人才決不是貪錢、嗜錢的動物,崇拜金錢的奴隸,他們是現代化事業的繼承者,未來世紀的開拓者,應有干大事業的本領,而不應有花錢的嗜好。
家長舍得花錢為孩子創造良好的環境,提供優越的條件,本來對孩子的發展是有利的,但條件好不是吃好、穿好、玩好、會花錢,這會使他們沉溺于安樂之中,滿足現狀,不思進取,定會失去很多成才的大好機會。節儉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教育后代戒奢侈崇節儉,培養二十一世紀的創業者,這是每個家長的義不容辭的責任。趙樹理是個大作家,有稿費收入,是個大干部,工薪不低,但他的兒子工薪低,寫信向他要錢:“父,錢!兒”,信很簡短,意思明確。回信也很簡短,意思也很明確:“兒,0!父”。趙樹理不是個吝嗇的人, 為拍上黨梆子《三關排宴》,將存款全部獻出,慷慨解囊。對兒子索金錢分文不給,是他教子的方法,也是嚴格要求子女的態度,不給孩子多花錢的機會,而迫使孩子去過艱苦、節儉的生活,這是成才、成“龍”的必要條件。今天許多有錢的父母應該向趙樹理學習,讓孩子多吃苦,少花錢。
人們的經濟生活正在向小康邁進,超前消費、拜金主義、游戲人生等不正之風也在同步增長,特別是國外和港、澳、臺高消費的“示范效益”,誘使人們在低收入的條件下追求高消費,甚至進城打工的農民也要進高級餐館或娛樂場所去“瀟灑”一回。社會風尚被扭曲,精神文明遭污染,在這種情況下對下一代更要培養事業心,節制金錢欲。人有多種欲望,而且許多欲望是有了錢才能實現的,較多的人金錢欲特別強烈,因此更需要理性控制,只有受到理性控制的金錢欲才會成為發展事業的動力;若失去理性,金錢就會象魔鬼一樣纏住你,使你終日不得安寧,甚至泯滅你的良心,只要能得到錢,什么壞事都會干,金錢欲對孩子的未來潛藏著無底的深淵,家長們要有足夠的認識。
家教是門大學問,而中國的家長卻缺乏應有的科學知識,這不只是工農群眾,就是有能力、有經驗的領導干部,也常是治國有方,治家無能,想讓子女成“龍”,結果卻變成紈绔子弟。一些有學問的專家、學者,著作等身,可是在教育子女方面卻象孩子一樣的幼稚,除了講大道理外,一切被感情牽著鼻子跑,跑入誤區,害了后代還不自覺。兒童不僅屬于家長、家庭,更屬于社會,對兒童的教育和對兒童所處的家庭環境的改革優化是中國教育發展的重要內容之一,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形成全社會的共識,采取有效的措施,必須引起全社會的思考,放到每一個家長和教育工作者的議事日程上來。
江西教育學院學報南昌46~49,87G52家庭教育林碧珍19981998 作者:江西教育學院學報南昌46~49,87G52家庭教育林碧珍19981998
網載 2013-09-10 21: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