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行業協會的服務職能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一、德國行業協會的組織狀況
  德國行業協會的組織程度相當高。一家企業通常不僅是一個協會的成員,也可以同時從屬于好幾個協會。總體來說,德國的行業協會由三大類系統組成,第一類是:“德國雇主協會”;第二類是“德國工業聯合會”、“手工業聯合會”、“交通運輸業聯合會”以及其他專業協會;第三類是“工商會”。必須說明的是,上述三大類組織所屬的協會既有行業組織的性質,即是按行業從市、州到聯邦中央建立起來的,同時也有聯邦和州一級跨行業的聯合組織。因此,這些協會既反映各行業利益,同時也代表著各地區的不同利益。以上三大類協會的具體特點是:
    1、雇主協會
  目前,德國約有800多個雇主協會, 其中絕大部分為德國雇主協會聯邦合會的成員。各個不同行業的企業主在各地和各州組成了自己的行業協會,繼而在聯邦一級成立43個聯邦雇主協會,最后再由這些協會聯合成立了雇主協會聯邦聯合會。其總部設在科隆,最高管理機構是會員代表大會,下設理事會和常設機構。主要有:內部管理、勞資政策、職業培訓、社會保障等部門。
    2、工業聯合會及其所屬行業協會
  與雇主協會不同,德國工業聯合會完全是由工業部門的私人企業組成,有8萬家工業企業參加,下屬500多個行業和州一級協會。其中,聯邦中央一級的行業協會有34個,州一級的工業聯合會有15個,由它們共同組成德國工業聯邦聯合會。其總部也設在科隆,核心機構是主席團,下設理事會和常設機構。主要有:競爭秩序、職業教育、科技咨詢、能源與環境政策等部門。(注:德國工業聯合會手冊,1991年科隆。)
    3、工商會
  與以上兩大協會組織相比,德國工商會有3點不同:第一, 它開辦較早,如紐倫堡和漢堡的工商會早在16、17世紀即已出現。第二,它具有公法地位,即按法律所有工商企業都必須加入,無論是法人還是自然人,只要它們以某種方式從事工商業,就有義務成為工商會成員。(注:德國民法典第一章第二節第64條和第89條。)第三,它不按行業,而是按地區組織起來的。
  目前,德國有72個工商會和32個外貿商會,共代表著150 多萬家工商企業。它們的最高組織是德國工商大會,總部設在波恩。總部設有12個部門,下面再分為16個委員會開展具體工作。(注:德國工商大會年度報告,1995年波恩。)
      二、德國行業協會的服務職能
  德國行業協會的服務職能主要體現在信息、咨詢、職業教育三個方面。
  隨著技術的日新月異進步,經濟的快速發展,企業對各種信息的需求越來越迫切。行業協會把信息服務作為一項基本職能。當然,行業協會并不是簡單地搜集信息,而是要在搜集信息的基礎上進行分析、評估,然后才提供給企業,作為它們決策的依據。
  咨詢是行業協會提供服務的又一個內容。在日益激烈的競爭中,企業進行經濟決策的風險日益增加,這就要求行業協會能夠為企業提供全面咨詢。各協會根據會員要求出具鑒定報告,舉辦專業研究講座和報告會等。但是,各行業協會在提供咨詢服務這一點上是存在差異的。廣大中小企業由于資金、人力等方面的限制,往往更加需要獲得行業協會的咨詢。而大型企業一般都有相關的法律及經濟顧問,它們很少需要得到行業協會的幫助。在這種情況下,凡是以中小企業為主的行業協會,其服務工作就開展得較好,而以大企業為主的行業協會,其服務作用就相對小一些。
  行業協會還定期或不定期地開展職業教育工作。職業教育是在各種不同層次、為各種不同目標展開的,有的屬于專業培訓,有的是為兼職人員而舉辦的。
  此外,各行業協會還具有協調利益的功能,以統一的聲音向國家提出某些要求。
  協調利益主要是協調行業內的利益和行業之間的利益。例如:德國雇主協會致力于維護共同的社會政策,在與工會進行工資問題談判中盡量謀求達成某種程度的妥協,避免因勞資糾紛出現國民經濟大滑坡。同時,雇主之間需要經常交換意見,集體向政府提出改善經濟環境的要求。不僅如此,行業協會還依法享有直接參與國家有關立法的權利,根據1958年8月1日頒布的聯邦各部議事規程第23條規定,政府各部在制訂法令時應請有關協會參加,各協會的有關成員可以在聯邦一級的部門中以顧問、專業委員會成員或專家身份參加工作。
  當然,各個行業協會的服務職能是有區別的,這里僅列舉兩協會的具體職能。
    1、手工業聯合會
  手工業聯合會的全稱是“私法性質的德意志手工業聯合會大會”。其主要服務職能有:
  ①維護手工業經濟利益,協調各會員單位關系。
  ②定期報告手工業發展狀況,促進手工業技術進步。
  ③對手工業產品質量及價格可信性提出鑒定意見,并根據具體情況提供鑒定服務。
  ④開具原產地證明,設立業務介紹機構。
  ⑤協助新開辦者辦理手工業企業登記,吸收新會員參加協會。
  ⑥負責職業培訓工作,制定考試規則,組成考試委員會及組織徒工期滿結業考試。
    2、工商會
  德國工商會的主要服務職能有:
  ①向政府有關部門就交通、基礎設施、區域規劃等問題,提出建設性意見和建議。
  ②建立職業培訓和進修機構。工商會向工商企業不斷提供職業培訓和進修的宣傳廣告,負責聘請教師,組織期中和結業考試。
  ③向企業提供信息和咨詢服務。信息服務主要是通過工商會雜志傳播,雜志內容包括內部通訊、新公布的法律,國內外經濟形勢分析,國內外商業消息等。
  ④工商會還承担少量國家下達的任務,如定期書面報告并附統計資料,開具原產地證明,協助新開辦的工商企業到法院辦理企業登記等。
  ⑤設立解決競爭和貿易習慣方面糾紛的仲裁機構,解決會員在國內外經營中遇到的糾紛。
  ⑥設立海外常駐機構,為本國工商企業從事外貿、投資和技術轉讓提供咨詢服務。
  德國行業協會的資金來源主要是會員繳納的會費。具體繳納方式也不盡相同。工商會是每年按盈利的一定百分比繳納會費。而以中小企業為主的手工業聯合會則是按一定數額半年繳納一次。另外,行業協會提供的多數服務都是有償的,只不過收費標準比社會上要低一些。除了對會員提供服務外,行業協會還向協會以外單位提供有償服務,在國際交往中,行業協會還同許多國家的相同或類似機構交換信息,相互為對方會員提供必要的協助服務。
      三、德國行業協會對中國的借鑒意義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和發展,我國近年來各類行業協會正逐步建立起來,德國行業協會的經驗,在以下幾個方面有借鑒意義:
  1、抓好行業協會的登記注冊環節, 更好地發揮行業協會的橋梁作用,推動市場經濟發展。
  我國以企業為基礎的行業協會發展,還處在起步階段,其規模和影響遠不如德國行業協會大。有些地方的行業協會還沒有依法辦理登記手續。因此,當務之急是抓好行業協會的建立和健全工作,鼓勵各個行業的企業在自愿基礎上建立行業協會,改變依附于政府部門的狀況。對于已經建立的,要使其成為民主管理、民主協商、經費自籌、獨立運作的機構,使行業協會成為連接政府與企業的橋梁。
  2、有機地建立我國多層次的行業協會體系, 使行業協會的產生和發展有利于維護經濟秩序的正常化。
  我國從縣、市、省(級)到中央,建立的行業協會還缺乏有機的聯系,有時仍帶有行政主管的色彩,不是由下至上推舉產生的,因而其系統的緊密程度和鮮明性都不如德國行業協會。大部分行業協會仍然各自為政,表達的要求各式各樣,服務的范圍十分狹窄。甚至有些行業協會大搞地方保護主義,縱容會員企業從事不正當競爭活動,破壞了全國的經濟秩序。所以,進一步規范我國行業協會的組織結構,加強對行業協會的引導和管理,既關系到行業協會自身的秩序維護,也有利于整個市場經濟秩序的正常化。
  3、在提高行業協會專業人員素質基礎上,發揮行業協會的信息、咨詢和職業教育等職能。
  4、國家適當賦予行業協會一定權力, 樹立其在市場經濟中的威信。
  國家適當賦予行業協會某些審批(初審)、查驗、定價、紀律處分等權力。各個行業協會可在國家法律允許范圍內,加強自律和自我監督管理。
  5、鼓勵我國行業協會加強與外國行業協會的聯系, 促進我國外向型經濟發展。
  雖然我國多數行業協會還沒有能力在國外設立常駐機構,但是可以通過加強與外國行業協會的聯系來彌補這個不足。中外行業協會可以相互交換信息,為對方的會員來東道國從事貿易或投資提供咨詢,介紹合作項目和伙伴。
  總之,我國的行業協會是大有發展前途的,它們是市場經濟體制建立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中介組織,人們應當正確認識和主動引導這種組織形式,充分發揮其在經濟活動中的積極作用。
德國研究滬33~36F3工業經濟劉躍斌19981998武漢大學工商行政管理系 作者:德國研究滬33~36F3工業經濟劉躍斌19981998

網載 2013-09-10 21:44:10

[新一篇] 影響通貨膨脹的新因素:外資流入與外匯占款

[舊一篇] 德性論與規范論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