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傳統的失落、冷落與沒落  ——京劇與中國文化傳統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京劇作為中國傳統文化藝術樣式之一,在清末以至民國大部分時間內,不僅代表著中國舞臺藝術樣式的最高端,同時亦為大眾娛樂樣式的主流。然而,就文化背景而言,京劇史并非純粹的本土固有文化傳統的反映。相反,其形成至今的經歷,恰恰可以作為本土文化傳統日漸失落、冷落以至沒落的一個實例。
  一
  按照目前比較權威的一種意見,京劇形成于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以后至同治年間(參見北京藝術研究所、上海藝術研究所編著《中國京劇史》(上卷),1990年第一版)。而這一時期在中國文化史上的意義,并不僅限于京劇的形成。
  1840年鴉片戰爭,是中國文化格局質變的一個標志。自此,中國傳統文化結束了自漢代形成的、以儒家學說及其衍生形態為主流意識形態的大一統文化格局,進入了近代工業化世界的大門。有學者對從那時起至今的中國文化傳統格局做過一個考察,認為到上世紀前期,“中國社會至少已有三種傳統并存:在清中葉前定型的所謂本土文化傳統;由西方資本主義入侵后形成的所謂西學傳統;從本世紀20年代‘以俄為師’后出現的所謂蘇化傳統。到本世紀40年代末為止,這三種傳統互相碰撞、摩擦、猜疑、忌恨,也相互熟悉、容忍、吸取、同化,卻沒有完成整合的過程”。同時,“本土文化不僅從辛亥革命后逐漸退出政治層面,而且在五四運動后已逐漸轉入較低的文化層次”。(朱維錚《中國經學史十講》,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年1O月第一版,44頁。)這一事實表明,中國進入近代以后,本土文化傳統面對其他文化的沖擊,并未如以前歷次文化沖突一樣融合外來文化而形成新的傳統,而是成為新的多元文化格局中的一元。
  據此,如果上述京劇形成時間的判斷符合歷史事實,那么,我們也應該承認這樣一個事實:全部京劇史的文化背景,是1840年以后逐漸形成的多元文化格局。進一步的邏輯推斷,是隨著整個文化格局中本土文化傳統轉入較低文化層次,在京劇內部,本土文化傳統也在日漸衰落。
  二
  京劇形成之初,本土文化的影響無疑占據了決定地位,并因而形成京劇內部的本土文化傳統。然而,影響京劇的本土傳統文化,其構成則頗為復雜。概言之來源于昆曲的士大夫文樂理念、來源于徽商的實用功利價值觀念、來源于市民階層的休閑娛樂習俗以及來源于農民的草根文化意識交互為用,復經宮廷藝術趣味鍛煉、整合。上述文化形態各自并存而各成一定的傳統,對京劇內部構成產生影響。同時,京劇在形成過程中,并未在上述諸傳統中造就一種居于主導地位的文化理念。因而與本土文化傳統格局發生了抵牾。
  漢代以來的中國本土文化傳統,以經學為統治學說,形成文化上的大一統。這一文化格局自然影響到所有進入主流意識的文化樣式。以戲曲為例:昆曲最終成為“官腔”,與曲學的主導地位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昆曲作為明代中葉前后,文人階層對“文樂一體”理念極端理想化、純凈化的產物(參見劉潤恩《昆曲原理說略》,載《藝壇》第三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4月第一版。),以演唱理念的不同而有“正、草之分”、“劇、曲之別”。這種分野,在昆曲中,多少是一種共識。(參見洛地《詞樂曲唱》。人民音樂出版社,1995年8月,第一版。)而類似的共識,在繼昆曲而為“全國性大劇種”的京劇中卻恒未形成。京劇并沒有類似于“曲學”的理念作為支撐。換言之,京劇的“全國性”僅體現為實踐的發達,而未形成理念的一統。因而,其內部文化格局的多元性亦不可避免。
  京劇史初期內部多元文化格局,一方面導致京劇在以后的發展中易于融會不同文化傳統的影響,同時也是京劇在新的文化格局下遭遇文化沖突時難以找到立足點的原因。從某種意義上說,京劇之所以能繼昆曲而成為“全國性大劇種”,作為大文化背景的大一統文化格局質變是不可忽略的原因之一。
  三
  京劇進入成熟期中國京劇京8~10J5舞臺藝術張偉品20072007
作者:中國京劇京8~10J5舞臺藝術張偉品20072007

網載 2013-09-10 21:45:30

[新一篇] 本世紀中國李商隱研究述略

[舊一篇] 朱彝尊山水詩初探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