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東南亞華裔青年的中西文化觀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內容提要 文章分析了東南亞各國華教事業的基本情況,論述了華裔青年中西文化觀沖突的原因,強調以中華文化的魅力感染青年,更好地發展華文教育,擴大中華文化的世界影響。
  主題詞 東南亞 華裔 青年 中西文化觀
  * * *
  經過世紀的風雨,和平發展已成為當前國際關系的主流。亞太地區將繁榮發展經濟放在首位,加強了本地區的合作,出現了“亞洲化”趨勢。東南亞地區的經濟發展在亞洲的經濟發展中占重要地位,而東南亞華人無論在人口比重、經濟實力、文化傳播等方面都對當地的經濟建設、文化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下個世紀,受過良好華文教育,傳承了中國文化傳統,熟悉中國國情的華裔青年,無疑會成為東南亞各國參與國際經濟競爭的一股優勢力量。因此,了解現在東南亞華裔青年的文化環境,探討他們的文化觀念以及文化心態轉變的因素,顯然是很有意義的課題。
   一
  東南亞的華人現在已多為第三第四代,他們生在海外,長在海外,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到西方文化,久而久之,對祖籍國文化已逐漸淡漠。
  菲律賓這個曾被西班牙統治三百余年,美國統治近百年的國家,其生活環境已相當西化,年輕一代很多人從小吃西餐,用刀叉,看外國卡通,過圣誕節,信天主教。1976年遵照憲法全面菲化后,菲律賓華校的華文課程全部取消,只能開一門“華文”選修課。學校的授課語言為英語,教材中選編了大量西方文學家作品,如:雪萊的詩歌、海明威的小說等。華裔青年無論是出國留學還是假期旅游,往往都選擇英美等國家,他們非常向往西方社會。
  泰國旅游業發達。隨著每年大量西方游客進入泰國,不僅將西方的科學技術、管理策略、語言和商品帶入泰國,也將追求享受的生活方式、腐朽糜爛的色情業帶入泰國。泰國同時又是一個充滿了佛教色彩的國家,中國的傳統文化在泰國,尤其是在華人居住集中的地方被大量保留。泰國的學校既過泰國本民族的水燈節、潑水節,又過中國的春節、端午節、中秋節;既有西方宗教的傳統節日又有佛教的節日,從這一點不難看出泰國東西方文化相互融合的痕跡。自70年代起,泰國企業結構出現變化,外國人在泰投資越來越多,英語普遍受到國民重視,而華文教育走向式微。現在一般的華人家庭,長輩能使用潮汕方言交談,子女卻只會聽不會講。學校實行同化政策,華文中學被取締,華文小學只允許每周授華文課一小時,華文師資嚴重缺乏。在泰國,華人中的有錢階層與平民階層對待中西方文化的態度大不相同,有錢階層在當地的經貿活動中占主導地位,他們出于商務的需要及崇洋心態,往往要把子女送到本國收費昂貴的基督教會學校,他們更重視子女的英文成績,以追求西方生活方式為榮,以有實力送子女到歐美留學或渡假為榮。平民階層大多居住在華人區,也沒有能力送子女讀教會學校,所以在平民家庭更多地保留了中國的傳統習慣。到90年代初,政府解除了對華文的禁令,華文的實用價值得到了顯示,華文教育開始振興。
  新加坡的華人占了總人口的76%,建國后,新加坡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新化”政策,同時也推崇中國的儒學,在全國推行過禮貌運動和華語運動,82年還正式把“儒家倫理”編入中學課程,以期抵御西化之風的嚴重襲擊,但是,新加坡的政治、經濟、法律、教育模式大多是從歐美移植過來的,西化后的物質文明也帶來了道德危機,部分華裔青年感染了一些吸毒與生活頹廢等不良習氣。
  馬來西亞自57年獨立后,馬來文被定為國語。然而與東南亞其它國家不同的是,華文教育雖然一度也出現過低潮,但是在華人社團,華文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他們不但擁有千余所華小,60所獨立中學,并且創辦了華文大專,在這些學校,漢語作為主要的教學語言,學生漢語水平頗高,能講一口純正的“國語”,對中國的傳統文化也有所了解,到中國大陸來留學的學生都能馬上入系學習專業,馬來西亞的華文教育是海外華文教育園中的一枝奇葩。
  印度尼西亞的華人約有1000萬,現在能說漢語的人在四十歲以上,能閱讀中文的人在五十歲以上。印度尼西亞的華文教育在東南亞地區是被政府限制最嚴的,沒有華文學校,為了薪火相傳,一度家庭教育成為學習華文的最普遍的方式。最近關于中文的禁令有所松動,華裔學生紛紛到中國大陸求學,在印尼本國也辦起了語言中心,華文開始熱起來,并將持續升溫。
  柬埔寨曾為法國殖民地。70年代的一場劫難使柬埔寨的華文教育出現斷層,幾乎成為空白,不僅沒有華文學校,華僑華人甚至無法公開以華語交談。90年以后,柬埔寨的華文教育形勢有所好轉,復課的華校如雨后春筍。由于多年戰亂,很多華裔青年沒有受到中華文化的教育,在思想生活作風方面受到西方思想的影響,表現得自由散漫。
   二
  盡管東南亞各國的國情不同,華文教育的發展也不平衡,但由于世界性經濟、交通、信息的發達,西方文化也就自然傳入各個國家。西方文明的流入是魚龍混雜的,有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管理經驗,有高度發達的物質文明,同時也有一些腐朽思想的不良產物。在東西方文化的碰撞中,人們必然對此作出不同的反響,分析一下,我認為華裔青年對中西方文化的態度大體可以分為以下三種:
  第一種態度為盲目崇拜,全盤西化。由于青少年人生閱歷淺,分析能力差,在多種文化并存的社會生活方式中,容易受到隨機因素的困惑與干擾,容易產生拜金主義,重視物質享受,在異國文化中迷失自我,思想感情與上一代華僑華人相距甚遠,再加上華文教育的衰微,使他們對中華文化茫然無知,他們沒聽說過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不知道李白、杜甫、屈原,他們沒學過“孔融讓梨”、“司馬光破缸”,更不了解魯迅、郭沫若、茅盾。他們真的以為西方的月亮比東方的圓,比東方的亮。因此,對西方文化,他們采取的是不分良莠,全盤吸收的態度。
  第二種態度是當中西文化發生強烈撞擊時,他們流露出猶豫彷徨,不知該何去何從。一方面他們承認自己是中國人,保有一部分中國習俗,愿意學習華文。但另一方面,他們又鄙薄他人的“中國化”,認為中國代表了貧窮與落后,他們對中國文化了解不深,只知道一些表層的文化現象,看不到它深刻內涵的魅力所在。他們從情感上傾向中華文化,不愿意數典忘祖,而理念上又追隨西方文明,在對待具體事物時,還是覺得西方的一套更有價值,無法說服自己與他人,總是處在矛盾之中。
  第三種態度是能夠較清醒地認識到多元文化是人類社會發展的需要,必須使本民族的文化與居住國文化相融合,使中華文化成為當地多元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他們肯定中華文化的內在力量,主張以中華文化的價值觀為基本取向,他們既能看到華文日益提高的實用價值和中華文化的優越性,同時也愿意吸納西方文化中科學民主思想的精華。
  東南亞各國華裔青年處在上述三種不同的中西文化觀念的沖突之中,既是歷史的必然,又是現實的必然。從歷史的角度,從他們先天的血緣角度說,“我是中國的血統”、“我是中國人”的文化情結始終籠罩著他們的家庭、生活及其社會活動圈,甚至,他們往往是用中國文化的價值尺度來評價著現實社會中的生活事件,決定著他們的取舍。另一方面,從現實的角度,從他們生存的具體環境來說,人的生存為第一要義,所以,所在國文化乃至西方文化的價值尺度又成了他們生存、奮斗的精要,而不可有所違背。正是在這樣的矛盾沖突中,他們有時會感到痛苦,感到生存環境的嚴酷,思鄉之情又往往引起他們對祖國的懷念;然而更多的,他們往往能在這些矛盾沖突中實行文化突圍,尋找中西文化融會的生長點和發展方向,以更好地適應環境、運用環境并進而創造環境。而華文教育,正是這樣一種引導他們鞏固并發展中華文化,使中華文化與當地文化相融合走向多彩多元的思想文化的學習過程。
   三
  一般來說,海外年輕一代華人對華文教育,對中國文化的態度會經歷一個從消極到積極的心理過程。產生這種變化的因素有以下幾方面。
  首先,華裔青年的民族情結導致對中華文化的依戀與認同。
  盡管多數東南亞的華裔青年是在居住國出生成長,經過幾代的變遷,他們的身份早已從前輩的僑民變成了華裔,變成了華族,他們不僅受到西方語言、風俗、宗教、觀念的影響,并且接受了相當西化的學校教育。但無論如何他們仍然是屬于華人群體的,這一群體是淵源于中華民族的,他們身上流淌著中華民族的血液,畢竟血濃于水,華人群體無論是浪跡天涯,還是生根海外,對中華文化始終有割不斷、揮不去的情緣。也正是這種民族情結,這種根的意識導致了華裔青年對中華文化的依戀與認同,也正是這一脈親情,永遠維系著華人與祖籍國的聯系。
  華人子女對學習華文的態度往往是:少兒時期,不諳世事,家長讓學,不得不學,處于一種被動狀態。進入中學后、課業負担重,缺乏語言環境,又看不到華文的用處,感到學習漢語是沉重的負担,總想擺脫,產生了逆反心理。而大學畢業后,開始認真思索,覺得做一個華人不會華文是很遺憾的,懷著對祖籍國語言文化的濃厚興趣,變被動為主動,積極學習華文。隨著歷史的發展與年齡的增長,他們漸漸體會到身為華人雖然可以在國外取得名譽地位上的巨大成就,但如果不懂祖籍國的語言,不了解祖籍國民族的文化總有無根浮萍之感,不知所從。而新一代的海外華人也只有把自己的民族文化作為立身之本代代相傳,才能產生一種巨大的凝聚力。因此在給華裔學生介紹中華文化時,他們喜歡追根問底,他們不滿足于知道黃山、黃河、長江、長城,他們希望深入了解中國文化的基礎、背景與內核,了解中華文化的發祥、演變與發展。這些內容較之他們居住國的社會文化大相徑庭,但是他們容易理解,容易接受,顯示出強烈的民族認同心理。
  其次,中國大陸的經濟騰飛與亞洲四小龍的崛起,證明了中華文化的魅力無窮。
  近年來,亞洲地區四小龍的崛起和中國大陸經濟的飛速發展,引起了人們的關注與思考。一些學者認為是傳統文化的動因推動了現代化的進程。事實上這些國家與地區都處在中國文化圈中,處在東西方文化的交匯點上。許多海外人士認為這一經濟現象與文化因素有著必然聯系,東亞地區這種現代化的模式顯示了中華文化思想的主流——儒家傳統的力量。亞洲四小龍的經驗表明:儒家學說培養起來的人際關系和自身素質能夠成為安定社會的力量,對建立一種敬業精神、群體精神,對創造穩定的投資環境都起了一定的積極作用。儒家學說所提倡的道德理性與自我完善,可以克服西方物質文明帶來的精神危機。這些國家與地區的國民價值觀與中國人有很多近似之處,保有中國的傳統文化心態。同時在政治、法律、教育等方面又接受了一些西方意識形態的影響,使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與流傳世界各地的西方文化互補共存,相互融合,形成了一種新的文化優勢,由此可見,在促進東亞經濟發展成功的多種因素中,中國文化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也就是說,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在特定的條件下可以轉化為發展科學發展生產力的精神動力,這使得中華文化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是其永恒魅力之所在。
  人們經常說中國人天生會做生意,在海外經商的華人通常在生意上都能獲得較大的成功,這種特殊的才能并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由于社會的影響,家庭的熏陶,耳濡目染,傳承了中國文化中儒家學說道家學說的精華,形成了一種民族的思維方式及行為規范。他們重視發揚群體的作用,重視發揮人的自身價值,重視自我道德的完善,懂得艱苦奮斗,懂得遵守紀律,懂得和氣生財,產生了一大批蜚聲海內外的卓有貢獻的企業家。
  亞洲四小龍及中國大陸經濟飛速發展的巨大成就和眾多海外華人在各國商貿活動中的成功實例,從國家與個人兩個方面印證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力量。這一現象引起了華裔青年的高度重視,從而使他們對中國文化產生了日益強烈的興趣。
  第三,隨著中國的強大,華文的實用價值越來越高,逐漸為世人所青睞。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中華民族之情愫正是通過華文載體傳播世界的,因此推廣華文是弘揚中華文化的必要手段。人們是在學習語言的同時了解目的語文化的。在華大學習的幾個菲律賓學生都說,沒學華文之前,只是讀美國小說,從來不了解中國文學,到了中高級階段,接觸到古今優秀文學作品,他們才驚奇地發現中國文學之美妙。人們通過漢語的學習,可以走遍祖國的山山水水,了解五千年的文明古國,可以看到列祖列宗的艱苦創業,知道先哲先賢的行為準則。
  出于旅游的需要,商務的需要,教育的需要,求職的需要,越來越多的華裔學生來中國學習漢語,經過一段正規的學習之后,回到他們的所在國,運用所學的漢語及中國文化知識從事經貿文化等事業,對當地的建設事業起到積極的作用。例如,華僑大學畢業的海外學生無論在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等國家多是事業有成,其中也不乏來中國投資者。因此,又吸引了更多的華裔學生來到大陸,探索中華文化之奧妙。總之,漢語熱必將掀起中國文化熱,而中國文化一定會伴隨著漢語熱走向世界。
  綜上所述,完全可以預見,下一個世紀中華文化將在世界上享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年輕一代海外華人中加強華文教育,弘揚中華文化的意義是不言而喻的。那么如何有效地在華裔學生中傳播中國文化知識,我想除了在語言教學的同時導人文化因素外,還應該開設一定數量的文化類課程,讓華裔學生更為全面地了解中國文化。
  歷史把人類帶入了世紀之交,站在世紀之交,回顧過去,中華文化世世代代哺育了炎黃子孫,而炎黃子孫也對自己的民族文化情有獨鐘;展望未來,古老的中華文化將更加年輕,更加繁榮,更加活躍,積極推動社會的現代化進程。為此,我們有理由預見:在21世紀多元多彩的人類文化中,中國文化的價值將會為世人所矚目。
  (金寧,華僑大學集美華文教育中心副主任)
   參考文獻:
  呂飛亞:《新加坡〈儒家倫理〉課程探析》廈門大學。
  趙吉惠:《論儒學前景與21世紀人類文化走向》、《中國文化研究》(11)。
  邵漢明:《現代新儒學評估》、《中國文化研究》(11)。*
  
  
  
華僑大學學報:哲社版泉州37-40,46D421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金寧19971997 作者:華僑大學學報:哲社版泉州37-40,46D421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金寧19971997

網載 2013-09-10 21:47:42

[新一篇] 論“新詩形式的兩個來源”

[舊一篇] 論東坡詞的“雅化”及其對詞史的影響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