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來關于“近代中國衰落城市”研究綜述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馬克思的唯物辯證法告訴我們,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一個產生、發展和衰亡的客觀運動過程,運動是事物發展的內在規定性,是客觀存在。發展與衰落是事物存在、運動趨勢的兩種背向運動。城市“是直接從生產中得來的”(注:《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8頁。),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必然產物,是存在于客觀世界的一個社會文明載體。因此,它與其他客觀存在物一樣,有其自身發展演變的規律性。同時,它與其他事物一樣,也必然有一個產生、發展和衰變的歷史過程。城市的衰落從本質上講代表著一個城市發展周期的結束。
  綜觀近代中國城市的研究現狀,據不完全統計,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末,中國大陸出版的有關近代城市研究的專著和資料集達500余部,相關文章上千篇(注:曾業英主編:《五十年來的中國近代史研究》,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年版,第307頁。)。這些研究成果涉及近代單體城市研究、近代區域城市研究、近代城市整體研究、城市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等各個層面的研究,還包括近代中國城市理論框架和研究方法的突破性進展等諸多領域(注:何一民:《五十年來的中國近代城市史研究》,曾業英主編:《五十年來的中國近代史研究》,第330、331、336、338、307頁。)。隨著近代中國城市史研究的逐步深入、研究領域的不斷拓展,關于近代中國衰落城市的研究也已越來越引起學術界的重視,特別是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關于這一課題的研究,已先后取得了一系列頗有見地的研究成果,某些研究已具有突破性進展。在此僅就近十年來的研究狀況略陳管見如下。
    一、關于城市“衰落”概念的界定及其特征
  關于這一問題的系統研究,截止目前其研究成果甚少,所能見到、且較為全面地闡釋這一問題的,僅有吳相利的《論城市的衰退與復興》。吳文認為:所謂城市發展過程中的衰退現象是指“城市在發展過程中表現在文化、社會、建筑及經濟等方面出現的停滯、倒退和衰減,亦或是在與其他城市比較過程中地位的降低等。”(注:吳相利:《論城市的衰退與復興》,《綏化師專學報》第20卷第3期(2000年9月)。)他認為,城市的衰落現象應包括以下幾個基本特征。(一)相對性與絕對性:一個城市如果其經濟實力規模及人口規模數量在發展中減少了,這就屬于城市的絕對性衰退;一個城市從經濟及人口規模上看雖然都有所發展,但從區域內城市之間比較上看,由于諸種因素作用,其發展速度會低于區域內其他城市的發展速度,其在區域內城市中的地位作用下降,屬相對性衰退。(二)暫時性與永久性:從時間上看,有的城市衰退只表現在某一個較為短暫的時間內,在歷經三、五年的建設后很快扭轉了經濟衰退局面,并在恢復了原城市發展水平基礎上又有了新的發展;有的城市衰退表現出階段性,如西方國家城市發展受經濟危機周期影響存在著周期性階段性衰退現象;城市本身也因產業結構調整等原因而存在著階段性發展問題,加之更為復雜原因的影響,使城市發展與衰退相交替進行。(三)整體性與局部性:城市的衰退有的表現在城市的全局,即整體性衰退,就是一個城市的決定性因素衰退或因素全面衰退,導致城市全面衰退;有的城市可能只是某一方面衰退下去,更多的城市衰退是表現在城市的某方面內容上衰退,體現出城市發展過程中有規律性的新陳代謝現象。(四)突發性與漸發性:有的城市開始衰退時速度比較快,形成突變,使城市發展遭受巨大打擊;然而更多城市的衰退是漸進性的,需歷經十幾年、幾十年的發展變化才能在漸變積累過程中產生較為明顯的衰退現象,這屬于漸發性衰退,它在城市中的反映是經常而普遍的。(五)普遍性與特殊性:有時城市的衰退是普遍的,涉及大量的城市同時發生衰退,城市人口規模大幅度下降、城市經濟萎縮;在城市普遍表現出較好發展勢頭的情況下,也可能有一些城市受個別特殊性因素影響表現出衰退,這為特殊性衰退現象,它是由特殊性原因引起的。(六)可調性與不可調性:有的城市的衰退是可以進行調節減緩的;而有的城市的衰退從當時當地條件來看,則是不可以調節的。(注:吳相利:《論城市的衰退與復興》,《綏化師專學報》第20卷第3期(2000年9月)。)此外,作者還對導致城市發展進程中出現“衰落”的原因進行了一定程度的分析。
    二、關于近代中國城市衰落的宏觀性研究
  近十年來關于近代中國城市衰落的宏觀性研究,已經有了突破性進展,也取得了部分研究價值較高的學術成果。(一)章開沅、羅福惠主編的《比較中的審視:中國早期現代化研究》一書中,通過對近代中國工業和農業生產力發展水平的具體分析,用中外對比的研究方式,揭示出近代中國大多數城市,尤其是內地城市發展的停滯和衰落。“即便少數通商口岸興旺發達,人口仍難大規模向城市轉移。”并認為這是近代中國城市化嚴重滯遲的根本原因。(注:章開沅、羅福惠主編:《比較中的審視:中國早期現代化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17-431頁。)(二)戴鈞良在對近代中國城市進行分類研究時,認為:衰落“城市多是傳統的手工業及商業中心,由于經不住資本主義入侵的競爭,或因商路的改變及新交通線的開辟,其重要性為其他城市所取代,因而相對衰落(注:戴鈞良著:《中國城市發展史》,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330頁。)。(三)何一民在其所著的《中國城市史綱》一書中,通過對近代中國城市的系統分析,對西部及內陸部分城市的發展緩慢、滯遲的原因進行了系統的歸納和總結:1.僻居內地,交通不便,與國內外資本主義市場聯系薄弱,生產落后,資金不足,城市發展缺乏動力;2.政治混亂,軍閥割據,內外戰爭不斷,盜賊橫行,城鎮屢遭破壞;3.農村經濟日趨崩潰,農民生活極度貧困,購買力下降,農村市場萎縮,不能為城市的發展提供足夠的農產品,限制了民族工商業和城市的發展(注:何一民著:《中國城市史綱》,四川大學出版社1994年版,第328-331頁。)。隗瀛濤主編的《中國近代不同類型城市綜合研究》運用對比分析的研究方式,對近代不同類型的城市進行系統研究,該書中有大量的篇幅涉及到衰落城市問題,例如,在“交通與近代城市的盛衰”一節中,著者用了相當的文字和材料對華北、華中、東北、運河流域等地區的城市衰變情況進行了具體分析研究,以說明交通與城市興衰發展的密切關系(注:隗瀛濤主編:《中國近代不同類型城市綜合研究》,四川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第784-798頁。)。此外,在部分區域性和個案城市研究中,有關“近代中國衰落城市”問題的研究,其理論分析和某些結論也具有揭示全局性問題的參考價值(參見第三部分)。
    三、關于近代中國區域性衰落城市的研究
  關于近代中國區域性衰落城市的研究是學者們關注的一個重點,已取得的研究成果頗為豐富,其代表性成果及主要觀點如下。(一)曲曉范和周春英在對“近代遼河航運業的衰落與沿岸早期城鎮帶的變遷”的研究過程中,通過對清末民初東北社會變遷的歷史性分析,在詳細考察遼河航運業衰落的主要成因基礎上,以社會學的互動理論為研究出發點,揭示了遼河航運經濟的衰敗與遼河流域早期城鎮帶的解體和遷移之間的內在聯系。作者認為,遼河航運的衰敗對區域社會發展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是多方面的,這其中最突出的一點是導致了遼河流域大約半個世紀的逆城市化變遷。(注:曲曉范、周春英:《近代遼河航運業的衰落與沿岸早期城鎮帶的變遷》,《東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4期。)(二)梁家貴在對近代中國城市發展的基本特點進行科學的歷史分析后認為:近代中國城市不僅分布不均,而且城鎮經濟發展極不平衡。既有經濟畸形繁榮、像暴發戶似興起的租界城市,如上海、天津、漢口等;又有充滿殖民地色彩的帝國主義獨占城市,如青島、長春、哈爾濱等;也有隨著傳統手工業的逐步解體,中世紀以來許多著名的工商業城市,如蘇州、杭州、佛山、順德、松江、太倉等的日趨衰落;還有因近代新式交通的興起,一些傳統商路上昔日曾繁華非常的城市一落千丈,如山東聊城、臨清等一批運河沿岸城鎮便因京廣、津浦鐵路線的開通而日益冷清。作者認為:少數大城市畸形發展、不斷近代化與大量中小城鎮發展停滯、建設落后,這就是近代中國城市發展不平衡的概貌。(注:梁家貴:《淺析近代中國城市發展的特點》,《聊城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2期。)傅崇蘭于20世紀80年代中期,在其所著的《中國運河城市發展史》中,就近代以來運河流域的城市因運河河道淤積和鐵路的興修而導致流域內城市的衰落問題也有專論(注:傅崇蘭:《中國運河城市發展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三)史革新和朱漢國從中國社會發展研究的角度,分別對晚清和民國的城市社會興衰演變進行了專章研究。史革新在分析晚清衰落城市的原因時認為:晚清時期,社會動蕩不安,各地戰亂連綿不斷,使被兵地區的城鎮鄉村遭受嚴重的破壞。許多戰前曾是繁華的集鎮,遭兵災后,或者被完全毀壞,或者遭受嚴重摧殘,再無法恢復舊觀,永久性地衰落下去。與此同時,外來資本主義勢力的沖擊,也使一些城鎮的發展受到影響,出現了蕭條的情況。他認為:在晚清時期,一些歷來以工商業聞名的城市,如南京、杭州、開封、洛陽、太原、西安、揚州等,在鴉片戰爭后或者陷于停滯,或者日益衰落,走上了下坡路。他在總結分析其共性原因時認為主要有三點:第一,不利的自然環境的影響;第二,受社會經濟變遷的影響;第三,受戰爭環境的影響(注:龔書鐸主編,史革新著:《中國社會通史》(晚清卷),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53-167頁)。朱漢國認為:傳統城市向近代城市發展轉化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優勝劣汰的過程。近代城市是社會控制的中心和生產生活的中心,對交通、能源等有一定的要求。一些傳統工商業老城在封建時代異常繁榮,但到了近代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經濟重心、經濟結構和交通條件的變化或衰落下來,或被另一些條件較好的城市所取代,如大運河沿線的臨清、揚州、淮陰、淮安,冀中的正定,上海的嘉定,長江沿線的一些城市等。其他的城市也是因為交通不便,致使經濟重心他移而逐漸衰落。如正定原為冀中經濟中心,但京漢、正太路開通后,石家莊迅速繁榮,以便捷的交通取代正定而成為新的經濟中心,正定于是逐漸衰落為一小縣城。他認為近代中國城市發展變遷中,城市的封建性與現代性、民族性與殖民地色彩、貧窮落后與進步富裕的分野極其明顯(注:龔書鐸主編,朱漢國著:《中國社會通史》(民國卷),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75-177頁。)(因地理位置、經濟重心、經濟結構和交通條件的改變等原因,導致城市發展出現衰落問題的研究,早在1922年已有關于“中州”大地城市衰落問題的類似研究(注:《都市的發展與歷史考察》,《東方雜志》卷十九,第一號,第41頁。))。曹樹基在其所著的《中國人口史》第五卷“清時期”中,設“清末城市人口”專章,對清末(部分區域延伸至民國)北方地區(直隸、山西、陜西、甘肅、新疆、山東等省區)、東南地區(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等省區)、湖廣地區(湖南、湖北)以及其他地區的城市人口發展變化情況,用分期列表和理論闡釋相結合的研究方法,清晰地展示出這些城市人口的增減曲線。盡管本書不是研究城市史的著作,但透過人口增減變化的具體數據,這些地區城市發展興衰演變仍可一目了然。(注:葛劍雄主編,曹樹基著:《中國人口史》第五卷“清時期”,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第775-830頁。)(四)王守中、郭大松的《近代山東城市變遷史》是近年來區域城市史研究中頗具代表性的力作。該書按不同類型選擇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展開論述,對近代(1840-1927年,個別城市延伸至1933年)山東城市的發展作了整體把握,并對近代山東城市發展的階段、特點和動因作了扎實而系統的論證。在本書中,著者不僅對造成山東運河沿岸城市衰落的社會原因、經濟地理條件的改變、衰變過程等具體情況進行詳細梳理(注:王守中、郭大松著:《近代山東城市變遷史》,山東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99-102頁。),而且還對近代整個中國城市發展的緩慢性問題從動力因素、國際環境、國內背景等不同的角度進行了深入的探討(注:王守中、郭大松著:《近代山東城市變遷史》,山東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682-693頁。),從而為我們立體地展示了在近代這一特殊歷史發展時期山東城市發展變遷的全貌。
    四、關于個案近代中國衰落城市的研究
  近代中國個案衰落城市研究是這一課題中研究人數最多、涉及城市最多、研究程度拓展最深、取得研究成果最多的一個領域(著作和研究論文合計八十余篇、部(注:根據四川大學城市研究所1993年3月編《中國近代城市史論文索引》、《中國學術期刊網》和《超星圖書網》網絡查詢統計所得。))。在此限于篇幅,僅就其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作簡單介紹如下。
    (一)專著類(含專章、節)
  1.何一民主編的《變革與發展——中國內陸城市成都現代化研究》(全書分上、下兩編,近100萬字)一書(上編),對成都這個典型的內陸性城市從19世紀中葉到20世紀中葉早期現代化的啟動和初步發展歷程進行了全方位的研究探討。著者采用多學科的理論和方法,以六章近五十余萬字的宏大篇幅,“從國際國內的大環境考察了成都城市早期現代化的背景,探討了近代以來成都早期現代化的發展過程、特點和一般規律,深入分析了近代成都城市發展的原因及發展緩慢的制約因素”(注:隗瀛濤:《變革與發展——中國內陸城市成都現代化研究》“序”;何一民主編:《變革與發展——中國內陸城市成都現代化研究》,四川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第4、6頁。)。該書堪稱是研究近代中國個案相對衰落城市不可多得的力作之一。
  2.沈毅著《近代大連城市經濟研究》一書是研究近代中國城市階段性衰落問題的代表作。著者從近代大連城市所處的自然、社會歷史條件、城市人口、工商業、港口貿易、農業及城鄉關系等要素出發,將整個近代大連的發展史(1840-1949年)科學地劃分為五個不同的時期,并對每一個時期的發展狀況進行科學分析,從而為我們勾畫出了近代大連城市的起步、發展、突進、停滯、衰落的歷史全貌。(注:沈毅:《近代大連城市經濟研究》,遼寧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23-29頁。)
  3.郝良真、孫繼民著《邯鄲近代城市史》是研究近代城市階段性衰落問題的又一力作。著者以翔實的史料和充分的論證對近代邯鄲的開端、興盛、衰落、停滯、發展的歷史全過程進行了全面的闡釋(注:郝良真、孫繼民:《邯鄲近代城市史》,測繪出版社1992年版。),是研究北方地區階段性衰落城市的典型代表。此外,20世紀80年代中期,由陳榮華、何友良所著《九江通商口岸史》(注:陳榮華、何友良:《九江通商口岸史》,江西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和王驤等著《鎮江史話》(注:王驤等:《鎮江史話》,江蘇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都是研究近代長江流域相對衰落城市頗有價值的著作。
  4.顧朝林等著《中國城市地理》一書是第一本中國城市地理著作,在該書第三章“中國近代城市發展與分布”中,著者以相當的篇幅對近代中國城市的發展、城市規模的變化、近代城市的分布等具體問題進行了系統論述。更難得的是,著者以列表的方式,將近代中國部分城市(鎮)1843-1936年的發展趨勢,從區域面積、城鎮數、城鎮網密度、城鎮人口比重等具體指標進行長時段地分類詳列,用數據來充分展示不同區域、不同時段城市的發展與衰落問題(注:顧朝林等:《中國城市地理》,商務印書館1999年版,第65-83頁。),這在目前同類著作中是不多見的。同時,這種研究方法本身也為進行近代衰落城市研究開辟了一個新的天地。
    (二)論文類
  近十年來研究近代中國衰落城市的相關論文有七十余篇,按導致近代中國城市出現衰落的主要原因來分,其代表性成果有:
  1.因綜合性因素影響導致近代城市出現衰落的代表成果主要有黃桂蘭、白水的《略論近代九江城市經濟衰退的原因》和戴迎華的《論近代鎮江經濟衰落的原因》兩篇文章。黃桂蘭和白水的文章認為:近代九江城市經濟從開埠伊始到20世紀30年代初止,這期間雖有所發展,但隨即便轉向衰退。作者認為,導致這種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九江城市經濟結構不合理、城市經濟基礎薄弱、捐稅過重、帝國主義者侵吞、所處地理環境不利等綜合因素所致。(注:黃桂蘭、白水:《略論近代九江城市經濟衰退的原因》,《江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第3期。)戴迎華的文章認為:鎮江自古以來就是一個水陸交通非常便利的要津,其經濟、戰略位置均十分重要。鴉片戰爭前,鎮江已是南來北往客商云集之地。1861年5月,西方殖民者武力脅迫鎮江開埠后,鎮江開始了近代史上商業蓬勃發展的歷史時期,但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因鎮江口岸地位下降,城市發展則出現相對衰落。作者認為,導致鎮江衰落的原因主要三個:(1)地理優勢的喪失是鎮江經濟衰退的首要原因;(2)本地區工農業均不發達,缺乏支柱型的產業;(3)帝國主義殖民經濟的壓迫蹂躪。再加上連年的戰亂、天災人禍和整個民族經濟衰敗的影響,近代鎮江經濟的衰落便成為歷史的必然。(注:戴迎華:《論近代鎮江經濟衰落的原因》,《江蘇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第2期。)
  2.因交通條件改變等因素的影響導致近代城市出現衰落的代表性成果主要有朱和平的《朱仙鎮衰落原因與復興途徑試探》。該文認為:朱仙鎮曾因經濟繁榮而成為全國四大名鎮之一,但自清末以后迅速衰落,究其原因除交通因素之外,還有傳統的生產經營方式、傳統的商人階層構成及商業精神等內在因素的改變。作者最后指出:要使朱仙鎮得以復興,重振昔日雄風,應在建立具有地方經濟特色的商業衛星城的同時,恢復發展傳統的商品生產并利用歷史文化資源開發旅游產業。(注:朱和平:《朱仙鎮衰落原因與復興途徑試探》,《許昌師專學報》2000年第1期。)
  3.因區域優勢地位喪失等因素導致城市出現衰落的代表性研究成果主要有:(1)張文駒的《汴京的衰落和中原城市群的興起》。該文認為:政治中心由中原北遷,加之運河干線的重新確立,使汴京失去了重新建成經濟中心的基本條件。而隨著清朝末年京漢、隴海、津浦鐵路的先后建成,遠離鐵路交通樞紐的開封,區位條件更進一步相對劣化。到了20世紀,歷史上曾經一度是全國經濟中心的開封及其周圍地區,其區位條件、農業資源、生態環境差不多是全面退化,在這一切因素的綜合作用下,汴京的衰落就成為了歷史的必然。(注:張文駒:《汴京的衰落和中原城市群的興起》,《中國地質礦產經濟》2000年第8期。)文章最后還從區域經濟史入手,研究了通過現代礦業開發來促進河南經濟中興的具體途徑問題。(2)申維丞的《遼東灣畔輕紡工業港城——營口》,該文在對營口的百年興衰進行研究的過程中認為,近代的營口經歷了發展和衰落兩個明顯的階段。1861-1912年為營口的迅速發展期。1861年營口被迫開埠通商,列強紛至沓來強劃租界,修筑碼頭,開辦銀行、商號,加之1894年京奉鐵路修到關外,使營口經濟腹地的交通進一步得到改善,營口得以迅速發展。1912-1948年為營口發展的衰退期。1912年因大連港取代營口成為東北最重要的港口,使營口的區位優勢大為喪失。“九一八”事變后,日本占領營口,對其進行掠奪性開發,使營口再遭嚴重摧殘。到1948年2月解放前夕,整個城市更是一片蕭條,營口這座港口城市衰落到了極點。不僅如此,該文還對建國后營口城市發展的條件、工業結構、港口發展等今后進一步發展所必須解決的若干問題進行了研究探討(注:胡序威、楊冠雄主編:《中國沿海港口城市》,科學出版社1990年版,第23-29頁。)。(3)斯波義信的《寧波及其腹地》,該文在第一部分認為:由于上海的興起,寧波的區位優勢遭到嚴重削弱,城市商業走向衰落。輪船的出現又使寧波喪失了它的轉運職能,使寧波的腹地范圍縮減,致使自1896年杭州開埠以后寧波作為一個貨物集散中心的地位進一步下降(注:[美]施堅雅主編:《中華帝國晚期的城市》,葉光庭等譯,中華書局2002年版,第469-484頁。)。所有這一切導致寧波城市發展走向衰落。
    五、這一研究領域存在的局限和需要解決的問題
  城市史是以城市為研究對象,以揭示城市和城市社會的發展演變為目的。一個比較完整意義上的城市至少應包括十大要素:即城市的地域結構、基礎設施、人口、社會、行政管理、經濟、流通、信息、文化、生態環境以及各要素之間的聯系、發展和演變。(注:何一民等:《近代中國城市研究學術討論會綜述》,《近代史研究》1990年第3期。)從城市史的研究對象及其構成要素來衡量,目前學術界對近代中國衰落城市的研究,雖然在成果的數量上已有相當的收獲,個別領域甚而已有了質的突破。但是,從已經取得的研究成果來看,無論是從事城市史研究的學者,還是從事歷史學、經濟學、城市地理學研究的學者,他們所涉及到的研究對象或研究層面均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不是研究本身僅僅觸及皮毛,就是研究僅局限于一城一地和城市的某一方面或某一時段,其研究視野的廣度和深度均顯不足。許多研究對象和研究領域有待進一步拓展和進行更深層次的探究,某些領域則需要填補研究上的空白。
  從學術本身和社會現實的雙重需要出發,目前首先需要解決的是有關衰落城市的概念界定、研究領域的準確定位等一系列理論框架體系問題,這是研究衰落城市的前提和關鍵。其次,近代中國衰落城市研究涉及區域廣、城市數量較多、且時間跨度大、城市的個性化特征突出等具體特點,因此必須加強對有關近代中國衰落城市資料的收集、整理和分類等基礎性研究工作,這是對近代中國衰落城市及相關問題進行研究的基礎。第三,對近代中國衰落城區的整體性和宏觀性進行長時段、多角度、全方位地考察,這是準確把握近代中國城市衰落和城市發展問題的關鍵,是全面展示中國城市發展演變歷程的客觀需要。第四,要大力開展對區域衰落城市,尤其是中國中西部地區衰落城市的研究,這不僅是因為這些區域是近代以來中國衰落城市存在的主要區域,其衰落城市具有數量多、典型性突出的特點,更因為這些區域在今天與經濟發達地區的差距越來越大。對中西部城市衰落成因進行分析研究,探索其城市振興的途徑和方法,有利于加快落后地區的城市區域經濟建設和區域發展,逐步縮小區域間的發展差距,并最終達到共同富裕和中華民族的復興之目的。此外,在近代中國衰落城市研究中,還必須解決這樣一些相關問題,諸如:近代中國城市衰落的基本特征及其本質內涵;近代衰落城市的空間分布及演變;近代中國衰落城市的結構功能與產業構成;衰落城市對近代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不同類型衰落城市之比較研究;中外衰落城市的比較研究(廈門大學王旭:《工業城市的發展周期及其階段性特征——美國中西部與中國東北部比較》(注:王旭:《工業城市的發展周期及其階段性特征——美國中西部與中國東北部比較》,《城市史研究》第13-14輯,天津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該文通過對中美城市化可比階段的發展速度、經濟結構、城市規模、人口流動等進行深入對比研究,發現美國中西部已走完城市化全程,而中國東北未老先衰,發展周期比美國中西部短,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工業化城市有其特定的發展周期。),類似這樣的比較性研究的文章實屬鳳毛麟角);城市衰落與發展的內在運行規律研究;城市發展的趨勢、特點和規律;城市衰落的防控與復興;等等,都應當引起廣大專家學者的關注。
  衰落城市是城市群團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以史為鑒可知興衰”。在目前我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加快現代化建設的歷史進程中,廣泛開展對衰落城市的研究,既是城市史學本身發展的需要,更是現代城市建設和國民經濟建設的現實需要。從這一角度出發,開展對衰落城市的研究,既是專家學者的責任,更是時代所賦予的歷史使命。
史學理論研究京130~137K4中國現代史蔡云輝20032003本文就近十年來中國學術界關于近代中國衰落城市的研究進行了梳理和概括,對“衰落城市”的概念、整體宏觀態勢、區域研究、個案研究等進行了展示,并指出研究中存在的局限和今后研究中應注意和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近代/中國/城市/衰落蔡云輝,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博士生;郵編:610064 作者:史學理論研究京130~137K4中國現代史蔡云輝20032003本文就近十年來中國學術界關于近代中國衰落城市的研究進行了梳理和概括,對“衰落城市”的概念、整體宏觀態勢、區域研究、個案研究等進行了展示,并指出研究中存在的局限和今后研究中應注意和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近代/中國/城市/衰落

網載 2013-09-10 21:49:53

[新一篇] 近代蒙古文化與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

[舊一篇] 近十年來土族研究綜述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