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列寧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我認為,不必去介紹列寧的一系列活動。我想,最好是把報告局限在能反映出列寧的一些具有個性和特點的方面,就像一個普通的人和一位活動家。在所講的事實之間,可能并沒有什么內部的必然聯系,但這并不重要,并不影響對列寧的全部認識。在任何情況下,我都不可能向你們介紹比目前更多的東西。 
    山鷹  
  第一次與列寧相識是在1903年。這次相識不是個人見面的,而是采用通信的方式,但仍給我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這種印象永遠地印在我的全部的黨的工作中,我當時在西伯利亞流放之中。
  同列寧的革命活動相接觸是19世紀90年代后期,尤其在1901年之后,《火花》的出版,對我的信仰起了很大的作用,我發現列寧不是一個普通的人,他在我眼里不是平凡的黨的領導者,他是真正的黨的組織者,因為他,只有他明白我們黨內部的本質和刻不容緩的需要。
  當我把他同黨的其它領導者進行比較時,列寧--普列漢諾夫--馬爾托夫--阿克謝里洛特及其它人,他們比列寧整整矮了一頭。列寧在同他們的比較中,不是平平常常的領導人,而是一個典型的高層次高水平的領導人,山鷹,是不知道恐懼的。在斗爭中勇敢地引導我們的黨,在從未經歷過的俄國革命的道路上前進。這個印象竟是這么深刻地留在我的記憶中,使我覺得必須給在國外僑居的好朋友寫封專門談列寧的信,也想從他那里知道對列寧的評價。
  過了一段時間,大約1903年末,我收到了一封平常的,然而熱情的,內容豐富的回信,是列寧的回信,憑這封信使我與列寧相識。列寧的信不太長,但他給了我們黨的工作實踐大膽無畏的批評,對近期黨的工作計劃作了簡明扼要的闡述。列寧很善于對這些復雜的東西進行論述,并且是那么通俗、鮮明、扼要又具有獨到之處,每一個句子不像是在說,而是在射擊。這封普通又有獨到見解的信,使我認為,列寧是我們黨的“山鷹”。我無法諒解自己的是,列寧的這封信,按地下工作的老規矩,如同其它信件一樣被燒掉了。
    謙虛
  第一次與列寧相見是1905年12月在達米爾符爾斯(芬蘭)的布爾什維克代表大會上。我希望看到我們黨的山鷹,一個偉大的人,偉大得不僅是政治上的,如果可能,也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因為列寧在我的想象中是一個巨人。我是多么失望!當我看到的是一個最普通的人,一個比中等身村還要矮的人。說真的,與平常人,毫無優秀之處。
  一般地說,一位偉大的人物,平時總是晚些時候來到會場,為的使到會的人懷著神秘的心情等待著他的出現,并且在偉大人物到來之前,人們都要提醒:“肅靜……肅靜……他來了。”這種宗教式的習慣對我們來說并不算多余,因為這可能引起人們的尊敬。我很失望的是,當我知道,列寧比會議代表來的還要早,并躲在一個角落里同一些普通代表進行著平常的談話。我不掩飾,這完全打破了我印象中的常規和習慣。
  后來我才明白,這是列寧的平易和謙虛,這是不易覺察的,不引人注目的,這種品性,在各種場面,都不能強調自己高大的地位。這個特點充分顯示出列寧偉大高尚中的一點。作為人民群眾的領袖,這是極其難得和可貴的。
    邏輯的力量
  在這次大會上,列寧有兩句強有力的話,是關于時局和土地問題的。遺憾的是沒有保留下來。這是相當鼓舞人心的講話,受到與會所有人的歡迎。列寧論證簡明清晰、簡略準確,沒有那些只想追求好印象的嬌柔造作,沒有令人頭暈目眩的姿態和故意賣弄的詞句。這一切都使列寧的發言優于到會的其它人的發言。但使我折服的倒不僅僅是列寧的講話,這不過是一個方面。使我極為佩服的是列寧在講話中的那種不可戰勝的邏輯力量。這些話聽起來似乎是比較生硬,但卻很嚴謹,有理有據,慢慢地使聽眾被懾服。正如所說的那樣,在他的談話中,沒有任何多余的東西。我很理解代表們所說的,列寧語言的邏輯力量是強有力的觸角,像一把鉗子,沒有力量能擺脫它對你的制約和“擁抱”,你要么是投降,要么是徹底失敗。
    沒有哀聲嘆氣
  第二次見到列寧是1906年斯德哥爾摩我們黨的代表大會上。正如所知道的那樣,在這次代表大會上布爾什維克成立了少數派,遭到了失敗。我第一次看到列寧以戰勝者的姿態出現。他不像那些領袖,在失敗后,為氣餒所包圍。正相反,失敗使列寧凝結了自信的精神,鼓勵自己的同伴去投入新的戰斗,迎接新的勝利。我說列寧的失敗,那究竟是怎樣的失敗?應該看一看列寧的敵人,在代表大會上的勝利者普列漢諾夫和其它一些人,他們很少像一個真正的勝利者,因為列寧在對孟什維克的毫不留情的批評中,把他們批得體無完膚。我記得,也正如我們所記得的那樣,布爾什維克的代表們,圍在列寧的身邊,望著他,向他問會議的一些事。在一些代表的話里流露出倦怠、灰心之意。列寧的回答是:“不要氣餒,同志們,我們一定勝利,因為我們是正確的。”相信自己的力量,相信勝利--這就是列寧當時對我們所談的一切。
  總是說,布爾什維克的失敗是暫時的,布爾什維克不久的將來一定是勝利。“在失敗的情況下不哀聲嘆氣”是列寧在一切活動中的最大特性,這一特性幫助了他把始終不渝忠誠于革命和相信黨的力量的一切力量都團結在自己的周圍。    
    沒有高傲
  在1907年倫敦的另一次代表大會上布爾什維克成了勝利者。我頭一次見到列寧是作為一個勝利者的角色。一般說勝利可以使領袖們頭腦暈眩,使他們妄自尊大和狂妄。常常是為自己的勝利而慶賀,然后安于現狀。但列寧一點也不像這些領袖們。相反,取得勝利后,他保持著警惕和戒備。記得列寧是怎樣堅定地提醒著與會的代表們:“第一,不要陶醉于勝利,更不要以勝利自居;第二,要鞏固勝利;第三,要徹底消滅敵人,因為他們只是打了敗仗,但遠遠還沒有被徹底消滅。”他尖刻地嘲笑那些與會者,因為他們輕率地相信,從今以后同孟什維克的斗爭已經完結了……他從容地說明,孟什維克在工人運動中還有一定的根基,同他們還應該卓有成效地斗爭,千方百計地避免過高估計自己的力量,尤其對敵人的力量估計不足。
  “不要以勝利者自居”這是列寧性格中的一個特點,這一特點幫助了他冷靜地估計對手的力量,也使黨在任何可能的意外事件中得到保護。
    原則性
  黨的領袖不能不珍視自己黨內大多數人的意見。布爾什維克,是力量,是領袖不能不重視的力量。列寧比其它所有的黨的領袖都明白這一點。但列寧從不做多數的俘虜,尤其這個多數缺乏原則基礎的時候。在我們黨的歷史上經常是這樣的,當多數人的意見或者黨的暫時的利益同無產階級的根本利益發生沖突時……這時,列寧毫不動搖地站在原則的一邊反對“多數”,甚至在這種場合,他不怕表態,一個人反對大家……正如他常說的“這就是有原則的政治,就是唯一正確的政治”。
  在這方面,最有代表性的事例有兩件。
  第一件事。1909年至1911年期間,當黨粉碎反革命,經受完全解體的時候,這是對黨的不信任時期,是一個不僅知識分子,連部分工人,都從黨內逃脫的時期,是地下工作被取消的時期,是取消主義和混亂的時期。不僅孟什維克,連布爾什維克都出現了小的派別和潮流,大批地脫離了工人運動。大家知道,正是在這一時期,出現了完全取消地下工作和組織工人參加合法斗爭的思潮,并產生了自由黨人斯托雷平式的黨。列寧當時是唯一沒有屈服于這股社會思潮且高舉黨性旗幟的人,他集中了所有分散的力量,以驚人的耐力和非同尋常的頑強,同所有的各式各樣的工人運動內部反黨勢力進行頑強不妥協的斗爭。
  都知道,在黨性的爭論中,列寧是后來的勝利者。
  第二個事實。1914年至1919年間,帝國主義戰爭正在熾熱狀態。當所有的,差不多是所有的社會主義的和社會民主主義的政黨都陷入了“愛國主義”的狂熱之中,賣身充當了帝國主義的走狗。這就是第二國際,在資本主義勢力面前放下了自己的旗幟,這些人,在沙文主義浪潮沖擊下沒能站穩,像普列漢諾夫、考茨基等人。列寧是當時唯一的同社會民主主義和社會和平主義進行堅決斗爭的人,也揭穿了蓋德與考茨基徹底變節的行為,痛斥了中間的不徹底的“革命者”。列寧明白,他是極少數,但這對他無所謂,因為他知道,真正擁有未來的,具有前途的政治,那就是國際主義。因為原則性的政治是唯一正確的政治。
  都知道,關于新國際的爭論,列寧是勝利者。
  “有原則性的政治是唯一正確的政治”--正是這個公式,幫助列寧堅定了猛攻不可攀登的山峰的立場,爭取許多無產階級優秀分子到革命的馬克思主義一邊來。
    相信群眾
  懂得并從頭到尾地仔細研究革命歷史的理論家和領袖,也常常被不太體面的疾病所左右,這個病叫“害怕群眾”,不相信群眾的創造才能。在這樣的土壤上有時生長著某些領袖對待群眾的貴族作風。在革命的歷史上,雖然有時經驗不足,但都負有打破舊的建立新的使命。害怕則自發勢力可能猛烈起來,群眾可能破壞許多多余的東西。想要扮演一個保姆的角色,拚命地照書本上寫的去教育群眾,卻不想向群眾學習。這就是貴族方式的原則。
  列寧與這樣的領袖完全相反。
  我不知道其他的革命者,能像列寧那樣深刻地相信無產階級的創造力量和它的階級本能的革命合理性。我不知道別的革命者,能像列寧那樣無情地抨擊那些雜亂無章的自負的批評家們和越軌的群眾運動。記得在一次座談會上,對一個人的“革命后建立正常的秩序”的批評意見的回答,列寧不無譏諷地察覺并指出:想要成為革命者的人們,卻忘了真正的秩序,在歷史上,只能是革命的秩序。
  從這里可以看出,列寧所輕視的是那些盡可能地趾高氣揚居高臨下對待群眾和教條地教導他們的人。這里列寧孜孜不倦的教導是“向群眾學習”,領會他們的行動,細心地研究群眾斗爭的實踐經驗。
    天才的革命者
  列寧是為革命而生的。他是真正的爆發革命和領導革命的偉大巨匠和天才。任何時候,他都不會感到自由和歡樂,正如在革命動蕩的年代。我不能說出全部,列寧始終一貫地贊許革命的動蕩,并總是無條件地站在革命爆發的立場上,從來如此。我想補充地說一下,列寧英明的洞察力表現得如此的充分和優秀,就像革命爆發的時候,尤其如此。在革命轉折的日子里,他是一個遠見卓識的人,預料階級的動向和可能出現的曲折,對形勢分析了如指掌。勿庸置疑地講,在我們黨的周圍,“伊里奇最善于在革命的洪流游泳,就像水中的魚”。 
  列寧的革命計劃,戰術上的口號令人驚奇的清楚和極大的勇敢。
  可以通過一件典型的事實的回憶,看得出列寧的這一特性。
  有這樣一件事。十月轉折之前階段。當成千上萬的工農兵面臨后方和前線的危機時,他們要求和平和自由;當將軍團和資產階級為了“戰爭到最后”的利益而準備實行戰爭獨裁時,當克倫斯基企圖迫使布爾什維克轉入地下時……而西歐的“社會主義者”同自己的政府為了“戰爭全勝”的利益,平安地轉入了聯盟,在這個時刻起義意味著什么?在這樣的形勢下起義,就等于孤注一擲。但是列寧沒有害怕冒險。因為他清楚,以自己遠見的目光看到,起義是不可避免的,起義定能勝利。在俄國的起義,是加速結束帝國主義的戰爭;在俄國起義將激發熬苦受難的西方民眾;在俄國起義將改變帝國主義的戰爭為國內戰爭;在俄國起義將產生蘇維埃共和國,蘇維埃共和國將成為全世界革命運動的支柱。
  大家知道,列寧的這一革命的預見以空前未有的準確實現了。
        (本文是馬卡羅夫在克里姆林學員回憶列寧晚會上的演說)
  
  
  
  
呼蘭師專學報021-024A1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研究馬卡羅夫/姚紅霞19951995 作者:呼蘭師專學報021-024A1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研究馬卡羅夫/姚紅霞19951995

網載 2013-09-10 21:55:19

[新一篇] 關于出版業跨世紀發展的思考與建議

[舊一篇] 關于列寧“遺囑”含義的幾點理解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