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革時代的文學批評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在深入學習鄧小平理論、紀念改革開放二十周年之際,在文學有了極大發展同時又充滿矛盾和困惑的今天,總結二十年來的成績、研究探討文學發展的理論問題,是很有意義的。
      一、鄧小平理論是新時期文學批評的理論前提和思想基礎
  講新時期文學,離不開鄧小平理論。文學與鄧小平理論的關系不僅僅反映在鄧小平對文學問題的論述中,更主要的是體現在鄧小平理論的精髓與核心、他的認識論和方法論對新時期文學發展的影響上。譬如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生產力是決定因素,發展是硬道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改革是第二次革命,現在的世界是開放的世界,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等。這些觀念和與此相聯系的思維方式是一種巨大的思想力,它啟動和推動了我們整個社會的輪子,為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注入活力、帶來生機,也給文學的發展開辟了新的廣闊道路。二十年文學之變化,無不與這種思想力的沖擊和影響聯系在一起。如果沒有鄧小平理論,我們可能至今還在“二元對立”和“三突出”的藝術思維模式中徘徊,文學批評也許始終離不開那種不是用作品說明理論便是用理論批判作品的老路。鄧小平理論,作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引導中華民族從貧窮落后走向昌盛的一面旗幟,作為新的時代精神和民族文化精神的代表,也是新時期文學批評的理論前提和思想基礎。
  文學永遠離不開現實中的人和人的現實。不管作家是否意識到這一點,他都不得不面對正在變革中的生活,尤其是已經進入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階段,盡管作家可能有著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情感方式和不同的表達方法,但無一作家例外,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解讀和說明這個現實的變化。哪怕是描寫歷史的作品,也無法擺脫現實對他的影響和他對現實的感受。所以現實主義批評,必須同時面對文學文本和現實生活兩個客體。因此對現實的認識至關重要,它是當今文學批評的生命線。不理解變革中的中國現實,就不會有大氣的史詩般的文學巨著,也不會有有思想、有份量、有深度的文學批評。這是我們的文學批評所面臨的一種挑戰,也是一個難題。新時期文學觀念的差異和對立、批評的分野和流變,都或多或少與此相關聯。所以,研究當今中國的文學批評和文學理論問題,離不開這二十年里所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離不開改變中國貧窮落后歷史的思想武器鄧小平理論。
      二、新時期文學批評的三個階段和三次論爭
  我國新時期的文學理論批評,從發展的角度看,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一,撥亂反正時期(1976年—1982年)
  這個階段的中心是批判極左的文藝路線,把被顛倒了的理論是非顛倒過來。是解決現實主義與偽現實主義、與文化專制主義的矛盾。當時的理論批評,在恢復文學藝術的現實主義傳統方面起了重要作用。批判“三突出”創作方法,批判“根本任務論”,推倒“文藝黑線”論,為所謂“黑八輪”翻案,對“文藝從屬于政治”的命題提出質疑,重提“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等等。清除十年內亂制造的種種流毒,以及長期“左”的思想所造成的嚴重危害,文藝理論批評工作者以從未有過的熱情和規模投入這場戰斗,可以說完成了一項有歷史意義的重大任務。
    二,“方法熱”時期(1983年—1989年)
  隨著改革開放的大形勢,長期封閉的中國文學,開始越來越多地接觸到外來的影響。詩和小說創作首先引入西方現代派手法,而理論批評要說明新的文學現象,僅依靠傳統的方法是不行的。這時,西方現代文論被大量翻譯出版,各種理論模式研究方法開始引入批評實踐,文學批評的一貫的社會政治視角的思維結構和指導性、批判性、思辨性的批評方法,受到了從未有過的沖擊。這次論爭的雙方是“傳統批評”同“新潮批評”,中心問題是“現代化與現代主義”。如在第一階段后期已經開始的關于“朦朧詩”的討論,關于小說觀念的討論,關于文學的主體性的討論,關于形式美問題的討論,關于內部規律與外部規律的討論,關于反映論的討論等。這是傳統文學觀念與現代文學思維的一次正面沖突。在這個時期,介紹進來的新的理論有:形式主義、新批評、結構主義、存在主義、文藝符號學、心理分析學、直覺論、接受美學、文藝現象學、闡釋學等,此時文壇上也第一次出現了“新名詞轟炸”。在大開眼界與頭暈眼花之中,人們也對文學批評本身開始了新的思考和認識。文學批評的意識和結構均發生了變化,開始出現了不同批評相位和批評方法的批評派別,并涌現出了一批傳達新觀念、新信息的文學批評的新生代。文學理論批評的變化,不僅同當時文學創作的演變相關,而且與音樂、繪畫、戲劇等藝術門類的生變相通,屬于一種長期封閉后突然開放而迸涌出來的現代文化思潮。江河奔流而又泥沙俱下。在這一時期出現大量生吞活剝、稀奇古怪的不規范的現象,是可想而知的。它是發展中難以超越和不可替代的一個環節。
    三,調整時期(1990年—現在)
  這一時期的文學批評,自然而然地進入了一種調整的狀態,進入了沉思的時期、整合的時期、自省和重新自我確認的時期。看來,不管文學如何超脫,政治和經濟的影響依然是實實在在的。這一階段的文學批評,在看似“沉寂”與“無序”的狀態中,努力在環境變化的過程中,尋求新的定位,探索新的理論框架和策略,創造新的存在和生長方式。這是隨著90年代中國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文學在市場經濟影響下所產生的一次變化。觀念形態、結構語言和表述方式,均在不動聲色中出現了變易。文學顯然變得更自由、更個人、更現代、更復雜、更難于把握。文學多元,已經成了無法改變的事實。這不是一個“我們希望它是什么樣”的問題,而是一個“它已經是什么樣”的問題。面對這個多元多樣多變的現實,中國文學批評顯得有些手足無措。在這一階段比較重要的論爭有:文學與道德問題,“嚴肅文學”的命運問題,人文精神問題,女性文學問題,個人寫作問題,文學批評中的“新”和“后”的問題,現實主義沖擊波問題等。這其中,延續時間最長、影響面最廣、論爭最激烈的是關于人文精神的討論。這場討論已經偃旗息鼓,并沒有明確的結論,但我認為討論本身告訴我們的可能比結論更重要。首先,這是一次沒有任何背景的文學理論批評界自發自主的討論,是一種排除了非文學因素的文學家之間完全自由的論爭;其次,討論由上海青年理論家引發,但卻吸引了全國一大批老中青知名作家、批評家、理論家參與,許多報刊都發表了文章,《上海文學》、《作家報》、《讀書》等進行過連續性專題報導,可以說是新時期撥亂反正之后規模最大的一次理論論爭;再次,人文精神在這里,不僅是文學思想和批評理論,更是一種文化思潮。探討的內容涉及到:道德文明同社會進步的關系,社會生活同精神生活的關系,世俗關懷同終極關懷的關系,以及理想與現實、中心與邊緣、生存目的和生命意義等等一系列與社會價值觀念和人類文化精神相關的問題。其實質是市場經濟下的文化發展問題。問題的提出,自有其歷史和現實的原因,它代表了社會變革和經濟轉型時期,知識分子的困惑,文學的困惑。反映了社會世俗化、商品化中,文化人對形而上的追求和渴望。但要真正改變社會人文精神的頹勢,唯有改革這條路。只有在不斷推進經濟、政治、文化改革的過程中,才能提高人的精神地位,提高人的自信、自珍、自強、自律能力,進而提高整個社會的人文素質。這是用無數歷史教訓和沉痛代價所換取的結論。我們應該永遠記住馬克思主義的這樣一個基本觀點:是人們的社會生活決定人們的精神生活,是人們的生產方式制約著人們的文明方式,而不是相反。
  調整不僅是觀念性的,而且是結構性的;不僅是思考和選擇,而且是文學自身的規律性整合。它的積極意義就是出現了文學批評的新思維、新格局。這是當初并未想到的,但卻是符合文學及其批評理論發展趨勢的。由有序到無序,看似力量在喪失,實則是一種進步,是在聚集新的潛能。因此,盡管當下的批評狀態不佳,令人失望之處頗多,但從發展的眼光看是有前途有希望的。今天,有些年輕人可以肆無忌憚地貶損文學批評,甚至否定它的存在,他肯定沒有想到他能夠如此隨心所欲,都是倚仗著幾代評論家和作家付出艱辛努力、甚至被批判監禁而換來的自由環境和寬松氣氛。是的,文學批評需要更具深度、更有力量、更切實際的理論思維和表述方式,也需要對人生社會有更深刻的理解、更長遠的思考和更現實的觀照。而這一切只有在開放改革的環境里開闊文化視野、拓展思維空間,在多元共生的條件下進行多角度、多相位、多層面的研究和探討,才可能實現。
      三、新時期文學批評變化的四個特點
  20年來,文學批評至少在以下四個方面與過去有了明顯不同。而這些變化是非常內在的、重要的,是我們建立新文學批評學不可忽視的內容。
    1.凸現主體意識
  強調主體、突出自我,是新時期文學批評理論思維和理論表述的一個明顯變化和重要特征。過去的批評,依附于作品,是文學創作的附屬品。現在更強調它自身存在的意義和價值,強調批評是一門獨立的學科。認為文學批評不能僅僅局限在對其對象的客觀的介紹、說明、解釋、闡發上,它同時也是發現、研究、創作和再生產。一些評論家在寫作中,開始超越對文本的分析判斷,致力于評論者主體思想及人格精神的表達。強調作品永遠是被感受到的作品,提出“我所評論的就是我”的口號。甚至在評論形式和敘述方法上也趨于隨筆散文化。新批評思維把文學批評視為評論者闡發對社會人生看法、外化內在感情的一種方法,它同樣是創造,是一種情感思維和生命運動的方式。所以,有人說評論對他無用,以為自己很“新潮”,豈不知評論家也很“現代”,他并不看重作家的認同,評論是他認識世界和自我實現的過程。文學批評已經在一定程度上成為評論家體現自身價值的自足的活動。
  即使完全分析作品,批評也不能跟著作家走。再大的作家在評論家手里都是一個客體,他不僅要說明作家在他營造的藝術世界中想要表現的東西,而要說明文本中無法表達的東西;不僅要剖析作家創造“真理”的過程,而且要解析作者的“無意識趨向”。無意識趨向就是文本中包含的作家意圖以外的東西,甚至與作者創作意圖相反的東西,這在批評理論中稱為“意圖謬誤”。就是說,作家并不見得比一切人都更理解他的作品。所以,批評的功能已經不那么簡單了。對讀者來講,它所提供的不僅是文本解釋,同時也是社會文化闡釋。批評的存在,既不再看成是為政治服務,盡管它離不開政治;也不再當作是為作家服務,雖然它離不開作品。它是一門自成體系的學科,是一種獨立的社會需要。這一點,在這一時期,變得愈來愈明顯了。
    2.思維結構多元化
  對文學藝術而言,無論是創作還是理論批評,一種理論、一種觀念、一種流派、一種方法肯定是不行的。藝術是極其個性化的東西,批評的理論概念、思維方法、切入角度也是多種多樣的。而這種特殊個性,用一位西方哲學家的話說,恰恰是從對某些形式的堅持和對某些形式的期望中,對老的、變得空洞的形式抵抗的克服中獲得的。只有各種流派相依共生,此起彼伏,新形式不斷否定舊形式,同時又為更新的形式到來創造條件,文學藝術及其理論批評才可能得到充分發展。多元批評,一是指批評的觀念方法,二是指批評的現實狀態。而這兩者都是客觀存在的,又都是有利于文學批評的發展和提升的。如撰寫《藝術哲學》的丹納所講的:“形式與派別越多越是相反,人類的精神面貌就表現得越充分。”
  新時期以來,尤其是90年代后,中國文學批評至少有這樣幾種形式:傳統的簡單社會學批評、發展開放的現實主義批評、人文精神批評、先鋒派批評、女性文學批評和文化批評。這其中,有的傾向于理想,有的傾向于現實;有的看重理念,有的看重情感;有的具體,有的宏觀;有的傳統,有的現代;有的激進,有的保守;有的已經陳舊,有的正在興起。它們既與中國當代社會變革的各個階段相聯系,又同世界文學思潮的演替相呼應。其差異的存在,顯然不是道德劃分,更不是個人好惡的結果,而是社會結構的整體決定著在社會中必要的文學類型。它們的消長與興滅是社會選擇的結果,借用弗洛姆的話說,“是基于那里的‘被要求性’而完成的”。所以,在確立各自的意義和價值時,如果能夠首先確定它們存在的合理性及存在本身的意義和價值,那就不會勢不兩立,而是另一種態度和方式了。
    3.從思辨到分析
  批評的轉化還表現在闡釋方法上,即從思辨批評到分析批評。這種方法論的轉變是以認識論為基礎的。文學批評顯然不再被認為是一種完全用于引導和指導寫作的職業,它不再是一種確定的權威和價值的代表。就是說隨著文學的大眾化批評也在世俗化。它從居高臨下的位置開始漸漸回落到地面上,由思辨走向分析,這種變化并不是孤立的,而是本世紀人類思維的一種整體性變化。懷特為一本反映西方哲學的著作起的書名就叫《分析的時代》。
  思辨批評是觀念優先的批評,是目的論的批評。它把原則作為研究的出發點,文本是用來說明現成理論的材料。且不說過去的那種政治大批判,即使非常專業化的批評,也很難擺脫從預設概念入手的方法習慣的影響。與此相反,分析批評是觀點在后的批評,原則是分析的最終結果。分析批評更重視事物的多樣性、復雜性、不確定性和互補性,表現了對絕對真理的質疑。分析批評是一種探索過程、認識過程和研究過程的批評,是一種發現、體驗、思考的批評,給一部作品、一種思想帶來生命的批評。分析批評包含著“平等”的概念、“寬容”的概念,是理解性的、對話式的批評。理解,在這里不是一個純粹的主體行為方式,而是批評者和批評對象的存在關系;不是對立、而是合作,是在與文本的交流中,與作家彼此尊重,相互啟發,共同探討社會人生。所以,分析批評也是交流批評,是更開放、更自然、更貼近文學的批評。
    4.走向綜合的主流批評
  對文學批評的流變,一是如何用開放的發展的眼光看待它的潛在意義,二是它確實夾帶著各種“泥沙”,遇到了許多困難,處于一種低迷狀態。這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我們現在討論的不是愿望問題,而是“在場”問題,就是說,它是一個按照外在需要和自身邏輯出現的存在。而在這個不被看好的存在中,我認為最欠缺的最值得我們重視的是“主流批評”的狀態。這是造成批評低迷的主要原因。
  “主流批評”,是在現實批評中,從理論到實踐,起核心、骨干及主導作用的批評。傳統的簡單社會學批評,或者稱它為“理想主義批評”,已經很難適應急劇變化的社會和文學形勢。它是從一成不變的概念出發審視文學,以不變應萬變的方法評論作品。這種僵化的思維模式,與今天的社會和今天的文學很難融合。它雖有“主流”之名,卻未能担當起“主流”的重任,無法起到主角和統領的作用。主角“失語”是我們的批評無力的最大問題。中國文學批評需要有同改革開放相適應的理論思維,與鄧小平理論相匹配的理論策略。這就是“主流”批評的主流意識。沒有這個意識,就沒有高度,沒有力度,沒有深度,就在現實批評中沒有位置,就無法與各種流派對話,就失去了判斷是非的價值標準和強有力的思想支柱。
  走向綜合,是加強和提升主流批評的方法。綜合,是一種世界性的新的理論和文化趨勢,人們在尋求有效方法和理論來回答復雜的現實問題時,愈來愈趨向綜合。對文學批評來說,綜合是一種開放性研究思維。它是以中國傳統文化為背景,以歷史的美學的社會批評為基礎,廣泛吸取世界現代文學批評方法的優點,形成的一種綜合的、開放的、現代的、現實的批評方式。是一種富于改革開放創新精神和銳氣的批評方法。它能夠在復雜的社會結構中,在文學話語與其它話語的復雜聯系中,全面地、多角度地研究文學。它應該是21世紀中國文學主流批評的新模式。
  文學批評的現狀盡管不理想,但卻是有希望的;文學批評的問題雖然很復雜,但卻是在解決的。這一切,都是在發展變化過程中的現象,是歷史和文學變革的產物,我們只有正視這種變化,堅持改革、堅持開放,在社會歷史的進步中,不斷推進文學批評的進步。
  
  
  
光明日報京⑥J1文藝理論秦晉19991999 作者:光明日報京⑥J1文藝理論秦晉19991999

網載 2013-09-10 21:56:17

[新一篇] 變革與反思:共和國德育的歷史走向

[舊一篇] 古代“中和”觀及其現實意義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