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當前經濟運行中幾個熱點問題的認識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如何認識當前的經濟形勢
  如何認識當前的供需關系
  如何把握宏觀調控的重點和手段
  如何看待資金供應問題
   * * *
   如何認識當前的經濟形勢
  對上半年經濟形勢的分析,提法比較多,認識也不盡一致。歸納一下,大致有四種:一是相當好,是近幾年來少有的好形勢;二是總體運行態勢良好,但結構性矛盾突出;三是宏觀形勢好,微觀問題多;四是成績大,形勢好,問題突出。如何正確認識上半年經濟運行形勢?
  首先,認識形勢的根本標準要統一到江澤民同志在中央黨校講話精神上來。
  今年5月29日,江總書記在中央黨校省、部級干部培訓班上講話中指出:“從現在起到下世紀頭十年,是我國向第三步戰略目標邁進的關鍵時期。在這個時期,能不能建立起比較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能不能保持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的發展,是我們必須解決好的兩個關鍵性課題”。江總書記提出的兩個關鍵性課題,應當是我們評價當前經濟形勢好壞的兩個基本標準。
  當前國民經濟運行總體上是繼續朝著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方向發展的。突出表現在:一是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認識在進一步深化,人們的思想觀念在進一步轉變。對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經歷了從不認識到逐步認識,最后達到統一認識的過程,對盡快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更加迫切。二是價值規律進一步發揮作用,市場的基礎性調節作用越來越強。生產要素市場的完善,價格的放開或調整,使得市場對資源的優化配置作用越來越明顯。三是市場競爭機制和優勝劣汰作用明顯增強。市場和生產開始向優勢企業和名優產品集中。四是企業改革進一步深化。通過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試點,摸清了搞好國有企業的路子,企業經營機制進一步轉換,企業適應市場的應變能力明顯加強。五是政府經濟管理體制改革進一步深化,管理對象由微觀轉向宏觀,管理手段由行政手段為主轉向經濟、法律手段為主,管理方式由直接干預企業生產經營逐步轉變為使用宏觀調控手段通過市場機制間接調控企業。由于“軟著陸”宏觀調控政策措施的成功實施,經濟運行宏觀環境漸趨寬松,有利于企業改革與發展。
  今年來國民經濟保持了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好勢頭。
  一是國民經濟在平穩回落中保持了持續快速發展。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比去年同期增長9.5%。夏糧創歷史最高水平,產量達2600億斤;工業生產平穩增長,鄉及鄉以上工業增加值比去年同期增長11.6%;第三產業發展加快,增加值同比增長8.3%。
  二是投資、消費增長適度。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3.5%,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4.1%,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分別增長9.7%和12.1%,高于同期經濟增幅,國內需求繼續保持對經濟的較強拉動;外貿出口大幅增長,外匯儲備繼續增加,出口總值同比增長26.2%,截止6月底外匯儲備已達1209億美元,比年初增加159億元。
  三是財政收支狀況改善,金融形勢基本正常。上半年國內財政收入同比增長29.9%,支出增長21.1%,收大于支388.5億元,同比多增加287億元。6月末貨幣供應量M[,1]和M[,2]同比分別增長20.6%和19.1%,M[,1]增幅比年初提高1.7個百分點,M[,2]回落6.2個百分點,與同期經濟增長速度相比基本正常。
  四是通貨膨脹得到有效控制,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今年來物價漲幅進一步回落,商品零售價格和居民消費價格同比分別上漲1.8%和4.1%,生產資料價格穩中有降。城鄉居民收入繼續增加。
  其次,要用全局的眼光、發展的眼光來認識當前經濟形勢。
  當前,在經濟運行中存在的問題,歸納起來大致有兩類,一類是發展中的問題,一類是局部存在的問題。比如,當前反映較多的部分生產能力閑置、企業下崗、待崗人員增多的問題,主要是由于前些年盲目重復建設,產品結構和技術裝備狀態不適應市場需求變化所致,這些問題將通過結構調整和再就業工程的實施逐步加以解決。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和經濟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的逐步轉變,企業經營機制進一步完善,企業管理機制的強化,暴露出來的問題會逐步得到消化、解決。
  再次,在看到有利形勢的同時,也要特別注意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難題。
  隨著兩個根本性轉變的不斷推進,工業企業將面臨下面幾個難題:
  第一,速度效益型的路子會越來越窄。由于國家今后較長一段時期內將繼續實行適度從緊的財政金融政策,市場需求將呈平穩增長趨勢,社會總需求不會大幅度擴張,以前那種粗放型以數量擴張為主的高增長速度不會出現。
  第二,好壞企業的差距將繼續拉大。在優勝劣汰的市場經濟規律作用下,市場向優勢企業和名牌產品集中,部分中小企業的大路產品在市場競爭中的地位越來越弱,價格競爭和市場淘汰機制的作用將繼續增強。企業兩級分化趨勢將進一步加劇,一些行業和部分企業的效益可觀,對國民經濟的支撐作用越來越強,但部分行業和企業的生產經營將面臨更大困難。
  第三,資金結構性需求不足的局面短期內難以根本改觀。資金流向效益高的地區、行業和企業,這是市場經濟的客觀規律。隨著專業銀行商業化步伐的加快,企業化經營的商業銀行采取扶優扶強、錦上添花的做法將不可避免,有限的資金必然向優勢大企業集中,這將進一步加劇中小企業資金緊張局面。因此,部分地區、行業和企業資金運營效率不高和工業流動資金不足的矛盾將繼續并存,而且會不斷突出。
  第四,企業扭虧增盈難度加大。隨著生產要素配置逐步市場化,企業增支減利因素將繼續增加,煤炭、電力、石油等能源原材料和運輸的提價,將加大企業生產成本,減少企業利潤,增加企業扭虧難度。
  第五,就業和再就業問題將日趨嚴峻。隨著兼并破產、減人增效力度的加大和技術進步的推進,企業下崗人員將繼續增多,社會不穩定的因素增加,必須加以妥善解決。
   如何認識當前的供需關系
  供需關系問題主要是供需總量平衡與結構優化兩個方面。總量平衡是個相對的動態的概念,沒有絕對的總量平衡。從社會發展的角度看,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需求會不斷擴張,原來總量平衡的狀態被打破,發生了新的不平衡;隨著技術的進步和生產能力的擴大,使擴張的需求得到滿足,經濟總量由不平衡逐步達到一個新的平衡。這種過程循環往復,促進經濟不斷發展,推動社會不斷進步。
  在分析當前供需關系時,有三種不同看法:第一,當前總供給與總需求基本平衡;第二,存在著有效需求不足問題;第三,存在著結構性需求不足問題。總體看,當前總量平衡問題已基本解決,相對突出的是結構性問題,以及相關的質量與效益問題。
  經過近幾年的治理整頓,我國經濟已實現軟著陸的目標,經濟總量得到了改善,一些重大供需矛盾已基本解決。首先是糧食問題。就當前的情況看,糧食儲備是充足,供應有保障。第二是煤炭、電力、石油和交通等基礎行業。在目前的經濟調整階段,基本上能達到供需平衡。過去電力最緊張的地區用電緊張的狀況最近也得到了緩解,上半年煤炭積壓嚴重,交通運輸量由于貨源不足下降。第三是商品供應狀況。不論是生產資料市場還是消費品市場,物資供應都很豐富,多數已轉為買方市場。
  站在組織生產的角度上,從感情上來講應支持有效需求不足的看法,目的是希望國家采取政策刺激消費,從而達到擴大生產的愿望。但站在全局的立場來看,結構性有效需求不足的提法較符合現實。這就要求在當前部分生產能力閑置和產成品積壓過多的形勢下,企業切不可盲目追求產量產值,應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加快產業升級、產品創新和企業組織結構優化,切實加強企業內部管理,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生產經營成本,全面提高企業競爭力,依靠多品種、高質量、低成本來開拓國內外市場,從而達到擴大生產,提高效益的目的。所以,不抓緊實現兩個根本性轉變、加快結構調整,我國的工業發展就沒有出路。
   如何把握宏觀調控的重點和手段
  宏觀調控的目的主要有兩個,一是改善和解決經濟總量問題,二是解決結構問題。從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看,市場經濟有三種基本模式,在調控手段的綜合運用上各有所側重:一是以美國為代表的消費者導向型自由主義的市場經濟。二是以德國為代表的社會市場經濟。三是以日本為代表的政府主導型社團市場經濟。我國實行的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既與資本主義市場經濟有本質的區別,但也具有市場經濟的一般共性,因此,資本主義國家在發展市場經濟中的許多成功經驗和合理做法,反映的是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和現代化大生產的內在要求,我們都可以大膽借鑒、學習和采用。
  建國以來,我國對國民經濟進行宏觀調控的基本手段有六種:一是金融手段,通過信貸規模和利率調整達到宏觀調控目的。二是財稅手段,通過增減稅目和調整稅率達到調控目的。三是價格手段,有意識地通過對一些關系國計民生物資的價格進行控制和指導達到調控目的。四是匯率手段,通過增加外匯儲備和匯率的適當調整實現外匯收支平衡。五是產業政策,主要是通過國家對產業形成和發展進行規劃,指導和引導社會資源在產業部門之間以及產業內部優化配置。六是行政干預。這6種宏觀調控手段各有不同的特點,不是置于同樣的地位,而是依據各個階段經濟運行中宏觀調控目標的不同而有所側重。實踐證明,采取金融、財政手段,輔之以物價、行政手段的宏觀調控,對改善和解決經濟總量問題是行之有效的。但當前我國正處在階段性經濟總量基本平衡、結構矛盾相對突出的時期,宏觀調控的重點應該由改善和解決經濟總量為主轉移到以結構調整為主上來,在宏觀調控手段的綜合運用上也應有所變化,即主要運用產業政策的指導和引導作用,同時要以金融、財政等手段起保證作用。
  主要運用產業政策手段來進行產業結構調整,應重點做好四個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搞好發展總體規劃,確定階段性的優先發展產業,即經常說的“選準新的經濟增長點”。例如目前選定房地產(主要是安居工程)作為優先發展的支柱產業之一。二是制定扶持支柱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例如,我們確定發展房地產產業,就應制定相應的政策予以扶持,可以采取貸款優惠利率,稅收減征或免征,購房分期付款等等。三得利用各種大眾傳媒定期或不定期向社會廣泛發布產業政策信息以及生產與市場信息,用正確的信息及時引導企業行為。同時,在實施產業政策手段時,要注意以下三點:一是產業政策既要有鼓勵功能,也應有限制功能。二是產業政策的制定應具有科學性和嚴肅性,要廣泛征求社會各方面的意見,在各方面意見基本一致的情況下才能出臺。三是執行產業政策要堅決,對所有的企業應一視同仁。四是產業政策也主要通過市場機制的作用來引導企業。
   如何看待資金供應問題
  資金供應總量充足與資金緊張同時存在,是當前經濟運行中存在的很有必要認真研究的問題。
  上半年經濟形勢比較好,可以說明資金供應是起到保證作用的。從金融機構的貨幣供應情況看,到6月末,廣義貨幣M[,2]和狹義貨幣M[,1]分別增長19.1%和20.6%,與同期的經濟增長速度相比基本正常。從社會資金供應情況來講,政策性資金導向有三個300億元,第一個是為兼并破產再就業工程安排的沖銷呆壞帳準備金300億元;第二個是“撥改貸”轉為國家資本金300億元;第三個是今年股市規模增加300億元,如都能到位的話,900億元相當可觀。還有100個上市企業吸收的流動資金和其它企業實債券吸收的資金大概有500億元。再算上企業的財務公司和結算中心等非銀行金融機構以及類似的非銀行金融機構吸納的資金,還有企業利用的外資亦很可觀。應該說,資金總量是充足的。
  但具體到一個地區,一個行業,一個企業,對資金的感覺和反映是不一樣的。造成的原因是資金狀態不平衡。第一是企業之間的不平衡。有人測算,上半年金融機構增加的貸款70%流到了國家重點企業,股市也基本上是向優勢企業傾斜。大型骨干企業、優勢企業和上市公司在資金上是寬裕的,相反,中小型企業困難企業資金更顯緊張,生產經營更加困難。第二是地區間的不平衡。存差地區和貸差地區資金供應狀況肯定不一樣。第三是行業之間不平衡。從上半年金融機構的存款看,企業存款增加較多的主要是三個部門:電力、通訊和鐵路。這三個行業資金供應寬松,而機械、有色、化工等行業就比較緊張。在當前資金供應總量較為充足的情況下,在國家堅持適度從緊的宏觀經濟政策作用下,寄希望于放松銀根來解決資金問題的可能性不大。企業還需從加強自身管理、提高資金運營效率等方面想辦法。上半年幾個資金運營的指標都不理想。產成品資金占用增加,應收帳款增加,資金周轉速度下降,資金利稅率、成本費用利潤率都較低,這些問題應該引起重視。
  造成企業流動資金緊張,還有其深層次的原因,流動資金異化就是其中之一。從企業帳面看,企業流動資產不少,但細分析,真正能用的則大打折扣,相當一部分資金已發生異化。內蒙古經貿委會同財政、金融等部門對全區工業企業流動資產狀況進行了調查,流動資金異化的主要表現:一是企業歷年虧損吃掉一塊。二是產成品和應收帳款兩項資金長期占用死掉一塊。三是企業基建、技改擠占一塊。四是企業遞延資產和待攤費用虛一塊。五是企業在兼并、聯合評估流動資產過程中,發生爭義懸掛起一塊。由此看來,企業流動資金緊張,生產經營困難可想而知。
  
  
  
經濟工作通訊京17-19F10國民經濟管理與計劃國家經貿委經濟運行局19971997 作者:經濟工作通訊京17-19F10國民經濟管理與計劃國家經貿委經濟運行局19971997

網載 2013-09-10 21:56:59

[新一篇] 對當代傳記文學的回顧與展望

[舊一篇] 對意識形態幾組概念的辨析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