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開放意識與民族精神——兼論“殖民文化”傾向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殖民文化是一個政治性、范疇性、民族性很強的概念,是人類文明進展到資本主義階段之后發生的一種極為復雜的文化現象,也是東西方話語體系和話題體系相互交錯和影響的一種文化運動。因此,在世界文明日益呈現多樣性、國家和民族文化之間互相開放和吸收的現代社會歷史環境下,對殖民文化問題如何認識,如何界定,如何采取科學的戰略和恰當的對策,便成為思想文化戰線一項重大的、特殊的、長時期的理論課題和復雜任務。特別是在堅持文化的開放意識和民族精神相一致的問題上,要有精心的思考和精當的戰略,不可出現大的偏向。
   一、關于殖民文化的含義和表現
  在社會生活的多元結構中,一種令人憂慮的“殖民文化”傾向正在社會轉型的縫隙中滋生起來,且有不斷蔓延之勢。殖民文化不是單方面的存在與行為,它是一種關系,是強權主義同被壓迫民族之間的一種精神支配關系。當代的所謂“殖民文化”,從強權者方面說,是指他們利用自己的經濟優勢和政治滲透,利用文化輸出的主導權,通過各種文化傳媒,把自己的意識形態強制性地灌輸給第三世界,削弱第三世界的國家主權意識和民族文化精神,進而造成體現強權者意識形態、經濟利益和霸權意識的一種文化體系與形態。因此,殖民文化的背面,是一種強權文化、霸權文化、種族文化。從第三世界來說,“殖民文化”則是指一個國家和民族受到強權國家的經濟侵略和政治滲透而出現的喪失民族精神和本土特色的文化形態。因此,殖民文化的正面,是癱塌了民族脊梁的一種疲軟文化、畸型文化、混血兒文化,沒有任何獨立的民族精神力量,而且常常成為強權主義者政治侵略或經濟侵略的附庸或工具。
  西方霸權主義的文化殖民主義,在冷戰時期,文化侵略多限于官方組織行為,硬性滲透,目標直露,手段強暴,而且同“戰爭邊緣政策”掛鉤。進入本世紀七十年代以后,即“后冷戰”時期,其文化侵略呈新的態勢:一是全球式的文化轟炸,以各種傳播媒介和現代方式向全世界傾銷其文化產品;二是采用比較軟化、溫和的手段,似乎彬彬有禮、和顏悅色,以“對話”、“交流”、“援助”、“慈善”的方式,巧妙地灌輸給第三世界;三是利用廣告進行文化侵略,通過各類誘人的廣告,將西方的消費觀念、生活方式、價值取向等擴散給第三世界,其中帶有深刻的資本邏輯;四是文化侵略和經濟掠取結合在一起。(參見劉潤為:《殖民文化論》,《求是》1995、5)
  綜合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當代殖民文化的本質主要表現為三個方面:
  1、殖民文化在終極價值上,是強權主義者政治利益、經濟利益、軍事利益的一種新的體現。資本存在的目的在于自身的無限度增殖,資產階級的全部生命意義在于不知饜足地乃至不擇手段地追逐利潤。殖民文化正是資本主義、帝國主義在本土之外以掠奪的方式追逐經濟利益和資本利潤的一種手段一種形式,因此,殖民文化是一種反人道,反文明文化形態。
  2、殖民文化在主體精神上,表現為西方種族中心論和被殖民者民族精神的衰落與瓦解。殖民主義者極力制造并宣揚西方種族優秀論和西方文明中心論,抹煞東方民族的優秀精神和對世界文明的歷史貢獻,對東方民族極盡丑化和蔑視。他們積極兜售為強權者利益所需要的文化精神,對被殖民者的民族心理、民族潛意識進行滲透、強暴、同化和扭曲,企圖造成第三世界民族文化的整體變型。因此,當代殖民文化是一種種族式的反人性的文化形態。
  3、殖民文化在形式運動上,表現為由話語體系的演變逐步深入到話題體系的演變。“話語”是指文化理論工作者從事學理研究所憑借和使用的一整套語言符號系統,包括理論性專業性名詞、術語、范疇、命題、表述形式、思維狀態、文化觀念及理論體系。話語體系的建立與完整,是一種學科、一種學說建立的支柱與標志,也是一個時代、一個民族文化學術趨于成熟的表現。因此,殖民者的文化侵略,首先從推行自己的帶有霸權特色的話語體系,破壞被殖民者民族話語體系開始,進而深入到話題體系。這里所說的“話題”,是指那些既具有民族特色而又帶有普遍涵蓋意義的命題及理論概括,亦即與一個民族自己所處的特定歷史階段相應的,表現民族文化思維和價值系統的重大話題。因此,“話題”是“話語”的核心。一個民族失落自己的話語當然是一種禍患,但更為嚴重的危險是失去自己的“話題”體系,失去自己的文化思想和科學價值追求。西方霸權主義者正是沿著由“話語”到“話題”的方向來推行其文化侵略的,使被殖民者的母語在削弱,文化在貶值,意識形態逐步發生變形和變質。因此,殖民文化是一種畸形的病變的文化形態。
  當代殖民文化的特征,也可以歸結為三個方面:
  第一,它往往不是赤裸裸的文化侵略表白,而是伴著人類文明的相互交融和滲透,民族文化之間的互相交流和吸收的過程中進行,潛移默化的特點很突出,因此不易防范。
  第二,它往往不是強硬灌輸,而是迎合著某些民族和地區追求新奇、崇洋媚外的心理與價值需求,將經過他們編碼的文化體系、文化產品通過科技手段和先進包裝,利用國家之間的文化協議、國際交往規則和某些民間渠道輸送進來,因此不易控制。
  第三,它往往不采取同被殖民者民族文化、民族心理直接抗衡和沖突的形式,而是盡量選擇溝通和契合的方式,引發第三世界民族文化傳統中一些消極落后因素的泛濫,造成一種強大的文化逆流,因此不易阻塞。
  殖民文化是當代西方強權主義者推行霸權主義和全球戰略的重要形式,殖民文化對被殖民者來說,又是民族文化的一種衰微和病變。因此,反對殖民文化的最根本的道路,就是建設本民族的文化精神和文化體系。
   二、關于民族文化的價值與建構
  民族文化是一個民族獨立的重要力量和標志,是一個民族昌盛的重要表現和景象,是一個民族發展的重要動力和根基。因此,任何一個民族都必須建立自己獨立的文化。一個民族的文化,是在本民族長時期的生產實踐、社會實踐、審美實踐中形成發展起來的,是一個民族的人文精神、價值觀念、民風民俗、話語體系、文化心理結構的集大成。一個民族可以很貧窮,甚至可以暫時失卻自己的國土,但任何時候都不能失去自己的語言和文化。在建設民族文化的歷史進程中,應當注意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優長,但也必須有效地遏制西方文化的消極影響。西方文化中有不少科學的合理的成分,應予借鑒和吸收。先進的科學的文化,總是具備一種開放意識和品格,注重于民族文化之間的交流和吸收,以豐富和發展自己。但任何一種文化,都有自己發生和發展的實踐過程,沒有一種文化可以作為判斷另一種文化的尺度,民族文化之間沒有優劣之分,只有發展歷程長短、歷史積淀厚薄的差異。西方文化是西方資本主義經濟和社會體制的反映,摻雜著許多消極的反科學的丑惡的東西,必須加以鑒別和抵制。西方的拜金主義、利己主義的價值觀念,沖擊著我們的民族文化主體和民族精神體系,必將引起民族意識中落后的陳舊的丑陋的現象的泛起,長此以往,必然導致民族文化精神和文明體系的變質和瓦解。前面提到的西方的拜金主義和東方的拜神主義發生的合流,是我國當前諸多社會問題爆發的重要根源。被人們稱為當今社會八大公害的暴(暴力活動)、拐(拐賣婦女兒童)、嫖(賣淫嫖娼)、賭(賭博)、假(假昌偽劣產品)、黃(黃色書刊)、迷(封建迷信)、毒(販毒吸毒)越來越呈現蔓延和猖獗之勢,其思想觀念的根源,就在于這種拜物教和拜神教出現合流,造成了一種強大的文化逆流和滲透力量,嚴重損害著民族文化精神的主體和時代精神的主旋律,使社會道德水準明顯滑波。因此,建設民族文化,強建民族精神,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質與人文修養,是擺在我們面前的嚴重任務。
  建設民族新文化,應遵循科學的思路、原則和價值觀念。
   (一)確立科學的指導原則和民族文化的主體精神。
  建構民族新文化應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特別是要堅持以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基本指導方針,把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同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結合起來。
  馬克思主義文化觀的要義,可以表述為:文化是反映社會經濟、政治和歷史實踐的觀念形態的本源觀;文化應體現民族精神和時代旋律的本質觀;文化應堅持傳統化與現代化相結合的歷史觀;文化應成為人類文明表征和優秀精神食糧的品格觀;文化應服務于人民事業、現實斗爭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功利觀;文化(藝術)是創造也是生產的價值觀;文化事業應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發展觀;文化事業應面向市場經濟的效益觀。上述要點,構成了馬克思主義文化觀念的科學體系,并由此產生了系統的、辯證的、歷史的文化價值觀和文化方法論。這是我們建立和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體系的基本指導方針。
  在民族文化發展和衍變的歷史長河中,先進的思想圣哲、文化學者、理論權威們總是試圖建立一種獨立的文化思想和觀念體系,作為民族文化的主體思想或主體精神。這種歷史性的嘗試,是極其必要的,也極其富有成果,成為民族文化歷史長河的主干道,勾畫了民族文化發展的歷史軌跡。
  在中華民族文化發展的歷史進程中,建構民族文化主體思想的代表人物有四位,即孔夫子、孫中山、毛澤東、鄧小平。
  1、孔夫子。作為中國文化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作為儒家文化的創始人,其學說在兩千余年的封建社會中一直被視為文化正宗,奠定了中華民族思想文化和精神支柱方面的重要根基和基因,至今仍有深厚的影響。孔子在政治上主張“克己復禮”,注意緩和社會矛盾,強調以德治國,以禮興邦。在倫理思想上,提倡以“仁”為最高道德標準,包含著尊重人的意義。在社會關系和人際關系上,孔子主張“和”,“君子和而不同”,意謂人與人之間應各自保持不同意見,但又能互相合作,不相沖突。這是一個很深刻的觀念。在天道觀上,相信天命論,但不多談天道。在認識論上,主張學而知之,不恥下問,敏而好學,實事求是。在教育思想上,主張有教無類,因材放教,學思結合,首創私人講學之風,并開美育思想之先河。孔子思想和學說的核心部分(即仁、德、禮、和、教),構成了他身后兩千余年華夏民族的文化主體思想,影響之深,延續之久,史無前例。這中間,自有政治、經濟、歷史的各類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孔子學說本身,具備一種博大的文化內涵,具有一種因時而變、善擇他家學說之長的自我調節、自我豐富的意識與品格,同人類的本質、意識、心理、道德、信仰、追求等多有契合與相互激發之處,同歐美資本主義文明、現代社會倫理思想也多有吻合和啟發之點,從而使儒學干預歷史和現實的功能具有超階段的力量。在新的世紀之交的歷史轉變時期,在人類精神文明因物質與科技的發展與膨脹而面臨新的混亂和改造之際,中外有識學者仍把人類與東方文明的新曙光寄托在孔氏儒學的再度興盛上,又一次證明了儒家學說的博大與精深,也展示了中華民族思想道德文化的偉大生命力和歷史延伸性。
  2、孫中山。作為中國革命的偉大先行者,孫中山的思想和學說,特別是他的新三民主義(民族主義、民權主義、民生主義)思想,體現了東方傳統文化和西方先進思想的融合,成為一個時代中華民族文化的主體思想,其意義亦甚為深遠。在中國社會面臨巨大變革的歷史關頭,孫中山在政治上創立了三民主義思想理論體系,在中國奠定了民主主義的思想基礎;在自然觀上,把“以太”(最初系由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設想的一種“最純潔”的元素,十七世紀后被物理學界引用,認為“以太”是傳播能量的一種機械媒質,沒有質量,剛性極大,絕對靜止,無所不在。此概念已被現代科學所放棄)作為世界的根源,強調世界的形成是由以太(粒子)到地球,由生元(細胞)到生命,由生物到人類的過程;在認識論上,主張“知難行易”,知識應隨著事物的增加而不斷更新;在歷史觀上,認為求生存是社會發展的動力;在道德倫理觀上,主張“天下為公”,并注重融匯中西,對中國傳統道德觀念體系中的仁、智、勇、忠、孝等范疇做出了富有時代精神的解釋,對西方資產階級的自由、平等、博愛等進行了相應的申發和吸納。孫中山對建構中華民族嶄新的文化精神的重大貢獻,就在于它高揚文化變革的大旗,完成了從民族傳統文化向民族現代文化變革的歷史過渡或歷史中介的任務,因此我們也可以稱孫中山為中國文化革命的偉大先行者。孫中山的文化觀念和文化精神,代表了近代民族危亡中志士仁人御侮圖強、納新求變的歷史覺醒,表達了中華民族探求真理、奮發作為的生命意識和社會責任感。民族精神作為一種民族發展振興的精神支柱與動力,總是與每一歷史時期或階段民族的歷史任務緊密相聯的。孫中山對本民族文化傳統的批判與引伸,對外來精神文化的辨識或選取,其價值標準的核心就是是否有利于民族解放的歷史任務的完成。正是在這一意義上,孫中山成為中華民族近代先進文化精神的杰出代表。
  3、毛澤東。1993年,陜西師大出版社出版了一套“論說毛澤東叢書”,共七本小冊子,其中有呂明軍的《沖突與融合——毛澤東的文化觀》。該書從早期文化觀、新民主主義文化觀、社會主義文化觀、晚年文化觀、文化性格等五個方面,論評了毛澤東關于文化的本質、功能、發展階段,關于文化沖突、交融、發展,關于文化發展規律、新文化建構、文化方針政策,關于文化與革命、文化與人民、文化與生活的關系等的基本理論、觀念及思想體系。毛澤東的文化觀內容豐富,博大精深,紛繁復雜,變異鮮明,要做出精當的論評殊非易事。該書作者力求站在當今時代的峰巔來論說毛澤東的文化觀,并同其他六本小冊子分別論說的人民觀、民主觀、實踐觀、國情觀、社會主義觀、倫理觀等,構成毛澤東大文化觀的體系,從翔實的史料中引申出自己的命題和論辯,顯然是很有意義的。這本小冊子側重于對毛澤東的文化觀進行分析和闡釋,而對這種文化觀所包含的民族文化精神卻著筆不多或思索不深,但透過這本小冊子的史料輪廓,我們可以領悟到毛澤東文化思想所揭示所包蘊的民族文化精神,主要是:第一,在探求真理和民族解放道路的歷史進程中,實行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包括民族傳統文化的實際)相結合,建立實事求是的民族精神;第二,在艱苦的革命斗爭進程中,堅持正確的戰略戰術思想,建立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愚公式的民族精神;第三,在建設社會主義的進程中,面對國際上敵對勢力的封鎖和壓力,建立自主自尊、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民族精神。毛澤東是中國現代民族文化精神的偉大創始人,其文化思想和民族尊嚴意識將放射著持久的光芒。
  4、鄧小平。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創建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及思想體系,較為完整地闡述了中國當代民族精神的本質特征、時代特點、邏輯體系、社會功能,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世界性的意義。鄧小平關于中國當代民族精神的建設,其要義可概括為四個“統一”:社會主義與愛國主義相統一,實事求是同解放思想、敢于改革和創新相統一,維護國家和民族尊嚴同經濟、科技、文化對外開放相統一,物質文明同精神文明相統一。四個“統一”構成了中國當代民族精神的邏輯內容,其中社會主義和愛國主義相統一,是當代中國民族精神的本質特征。因為從社會主義精神涵義來看,總是具有豐富而廣泛的愛國主義、民族主義的內容和形式;而從愛國主義的精神涵義來說,又總是以社會主義為其前提和核心的。(參見奚法人:《試論當代中國的民族精神》,載《文匯報》1995.12.30)鄧小平所確立的中國當代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思想,具有促進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的偉大凝聚力量,具有推進全民族成員積極奮進的偉大激勵力量,具有價值取向和價值整合的鮮明功能。
  通過以上簡要分析,我們可以認為,中國當代民族文化精神的建立,是對民族傳統文化精華不斷繼承的過程,是對民族領袖和文化先行者的思想文化理論不斷普及和深化的過程,是對各國科學文化的現代化成果不斷吸取的過程,是對我國現代化經濟建設、文化建設的成果與經驗不斷積累與總結的過程,也是民族化和現代化高度融合的過程。從這個意義上說,鄧小平的理論與文化思想,對中國當代民族精神的建構和豐富、對全民族的思想道德文化建設具有根本性的指導意義。
   (二)建立民族文化藝術的價值體系。
  文化藝術的價值,簡言之,是指文化藝術作為一種普遍而又特殊的形態存在,對人類社會實踐和社會文明所發揮的作用與效益,對文藝審美主體需要的滿足程度及文明導向方面的綜合功能與效應。
  民族文化藝術的價值,需要建立一個相對獨立而完整的價值體系。有了這個體系,民族文化和文化精神才能真正建立和挺立起來,才有承受吸取外來優秀文化成果、經受外來文化沖擊的巨大能量和力量,才有走向世界文化之林的基礎與可能。因為文藝的各種價值功能,對外部具有強大的伸展與建構新興邊緣學科的機能,其內部本身也處于互相依存、互相協調、互相沖撞、互相激發的狀態。因此,必須科學地把握這種價值體系及其內部結構,科學地加以調控和導引,才能充分展示文藝的審美功能和文明優長,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更好地發揮文藝的服務職能作用、文化規范作用、文明導向作用和人文素質功能。
  文藝的價值不是單一的,而是呈多重形態,可以歸結為六個方面:認識功能、教化功能、審美功能、功利價值、消閑功能、文明載體功能;并對應地形成六對藝術審美范疇,即真與假、善與惡、美與丑、利與害、雅與俗、文與野。這樣就突破了以往關于藝術審美的三大功能、三對矛盾范疇的認識,在理論上豐富了,在實踐上也有利于正確認識和解決文藝的功利性(商品性)問題,俗文藝的地位和改造問題,歷史古跡與文物的開掘、展示、保護、宣傳以及價值評估問題等,這樣,現實藝術創作、藝術生產、藝術鑒賞的許多困惑問題,就容易解釋清楚;相應的文化藝術政策(包括文物工作的地位、方針、政策)就會更為完整和科學。
  在文藝價值的多重結構中,各類價值既是互補,又是有序的。在文藝價值結構體系中,審美價值是主旋律,教育(認識)價值和商品價值是其重要的雙翼(教育價值為文化支柱,商品價值為生存支柱),消閑娛樂功能是總體價值實現的心理與機制基礎,文明載體價值則是歷史性的文化品格,各種功能在以獨特的方式和力度作用于社會生產力發展這一深層范疇上,取得協調和一致。
  藝術所表現的是人類的情感和審美趣味,這種審美情趣取決于民族的心理素質和文化習俗。民族諸要素,特別是表現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質將長期存在,民族差別將長期存在,因此民族特色,將是藝術的永恒品格。進一步說,傳統民族文化與現代民族精神的結合,將是藝術的堅實的根基。因為任何民族都有自己傳統的文化觀念和文化體系,這個體系是長期的文化淀積而形成的,它包容著民族的命運、發展歷史、語言、習俗、信仰、文化、群體關系、生產方式、審美趣味、價值追求、地域特色、經濟結構及其演變等。這顯然是一個民族藝術發展的最深厚的根基。
  現代民族精神,是指一個民族在發揚傳統文化的同時,吸取當代科技、文化、經濟的發展成果,吸取其他國家、民族的成功經驗,而形成的全民族的信仰、目標、精神和價值追求。這種現代民族精神,既包容了共同的民族心理素質,又體現了先進生產力的水平與特征,具有鮮明的時代性、民族性、價值性,無疑這又是民族藝術發展的強大動力。
  傳統民族文化應演進為現代民族精神;現代民族精神必須繼承傳統民族文化。傳統民族文化是藝術發展的精神支柱;現代民族精神是藝術發展的強大動力。因此,傳統民族文化與現代民族精神的結合,乃是藝術發展和繁榮的最深厚的、永不枯竭的根基。
  藝術的民族化,應主要體現為:充分反映民族的生活內容;體現民族的情感與審美特征;描繪民族的地域風情、習俗習慣;展示民族的心理素質、人際關系和文化風貌;突出民族語言的風格和習慣;采用民族特有的藝術形式、藝術格調。
  藝術民族化的基本特征是多方面的。一是從文化形態來說,民族化藝術始終是傳統民族文化同現代民族精神的結合,是一種不斷變革、不斷發展、不斷豐富的狀態;二是從文化思想來說,民族化藝術重在凝聚和弘揚民族靈魂和全民族的優秀道德傳統與價值觀念,始終存在著一個體現民族精神的文化鏈條;三是從文化結構來說,民族藝術從內容到形式到風格,都是一個多重網絡,展現著民族創造精神和風格的多樣化;四是從文化形式來說,民族化藝術總是以民族語言為其形式靈魂,包含著強烈的民族信仰,如民族語言風格、藝術形式風格、民族信仰象征等(蒙族的馬、西藏的鷹、傣族的孔雀、漢族的龍等);五是從文化走向來說,民族化的藝術總是同民族的與現代化相聯系著,從藝術的內容到形式,從藝術創作到藝術生產、藝術鑒賞,都受到現代化目標的吸引,帶上濃重的時代性特點。
  藝術的民族文化價值,在于它以獨特的方式弘揚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提高民族素質和民族自尊心,擴大民族文明載體,推進民族文化走向世界。
  文化的民族精神和開放意識具有歷史的一致性。這是文化的一種品格,也是文化建設中必須把握住的一條重要原則。在我國當代文化建設中,圍繞警惕殖民文化和發展民族文化問題,要注意處理好幾個方面的關系。
  1、堅持警惕殖民文化同實行改革開放的一致性。
  2、堅持反對殖民文化同遵循市場經濟規律的一致性。關于合資企業、產品商標、商品進出口、營業經銷方式與藝術問題等,國家都有明確的政策和法規,切不可把經濟活動中的一些涉外現象都看作“殖民文化”。
  3、堅持清除殖民文化同提高國民素質的一致性。殖民文化的最后實現,還在于被殖民者民族心理和民族精神的失衡與失落。因此,對殖民文化的有力抗衡,根基還在于本民族國民素質的綜合提高與優化。
  4、堅持抵制殖民文化同積極吸收外來話語成分的一致性。我們要維護祖國語言文字的純潔與尊嚴,不允許一些不倫不類的語文現象污染祖國和民族的語言文字。但同時,民族的語言文化又必須不斷豐富和發展,積極吸收外來語匯。漢語詞匯按《辭源》和《辭海》統計,大約在20萬個左右,而英語詞匯至少在60萬個左右。因此要提倡學習外語,把外語中優秀的成分吸收到漢語中來。民族語言文字的不斷豐富、發展和純潔,也是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走向興旺的重要標志之一。
   作者單位:吉林藝術學院
   責任編輯:江文
  
  
  
社會科學戰線長春148-154G0文化研究鄧也穆19971997 作者:社會科學戰線長春148-154G0文化研究鄧也穆19971997

網載 2013-09-10 21:57:45

[新一篇] 數字時代的管理革命

[舊一篇] 文化素質教育: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融合的起點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