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中國美育的回顧與前瞻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中圖分類號:G40—0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 —2435(2001)03—0389—06
  20世紀中國美育,走過一條坎坷不平、艱難曲折的道路。幸運的是,最后20年終于迎來了新時代的曙光。
  隨著新世紀的降臨,在教育改革進一步深化,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條件下,回顧總結百年美育的經驗教訓,勾勒未來美育藍圖,對于建構新的藝術教育體系,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將有一定的意義。
   一、百年美育之回顧
   (一)美育觀念的自覺與學校美育的發端
  早在清朝末年,受西方資產階級哲學、美學思想影響,著名學者和教育家王國維(1877—1927)在我國歷史上破天荒第一次提出了美育的概念,比較系統地闡述了他的美育主張。
  1903年,王國維在通州師范學堂任教時發表了《論教育之宗旨》一文,指出:“教育之事業亦分為三部:智育、德育(意育)、美育(即情育)是也。”他接著又說:“三者并行而得漸達真善美之理想,又加以身體之訓練,斯得為完全之人物,而教育之能事畢矣。”在這里,王國維強調德、智、美、體四育,為教育領域不可或缺的四個方面,其終極目標則是培養出“完全之人物”。那么,什么是他所說的“完全之人物”呢?王國維的解釋,即是“精神與身體必不可不為調和之發達”的人,而美育則有“使人之感情發達”的作用。
  后來,王國維在清政府學部圖書局供職,又把目光投向美育,關注美育的實施途徑之一——藝術教育,寫下《論小學校唱歌科之材料》(1907年),文章說:“就小學校設此科之本意言之,則一、調和其感情,二、陶冶其意志,三、練習其聰明官及發聲器是也。”也就是認為音樂有熏染情操及開發智力的作用。這種作用,在王國維看來,主要依靠音樂自身的美來實現,如他所言:“則唱歌科之輔助修身科亦在形式而不在內容。”音樂形式美包括音高、節奏、曲調、旋律等要素,它們構成相對獨立的聲音美;內容在這里是指與音樂形式相結合的歌詞。但他并不從根本上否認內容的重要,所反對的只是那種“徒以干燥拙劣之辭,述道德之教訓”,要求“于聲音之美外自當益以歌詞之美”,即形式與內容的和諧統一;當二者發生矛盾時,則應承認音樂形式美具有特殊的審美價值。在此基礎上,王國維還進一步考察了藝術形式美在美育普及方面的作用。他認為:“古雅(指藝術形式美)之能力能由修養得之,故可為美育普及之津梁,雖中智以下之人不能創造優美及宏壯之物者,亦得由修養而有古雅之創造力。又雖不能喻優美及宏壯之價值者,亦得于優美宏壯中之古雅之原質,或于古雅之制作物中得其直接之慰藉。故古雅之價值自美學上觀之,誠不能及優美及宏壯,然自其教育之效言之,則雖謂其范圍較大,成效較著可也。”[1 ]這就從實踐方面肯定一般人能夠通過藝術修養獲得對藝術形式美的感受力和創造力,承認藝術形式美有獨立于優美、壯美之外的審美價值,且具有在大范圍普及的成效。顯然,王國維對藝術形式美的認識和探討,在當時是比較深入的。
  差不多與王國維提出美育主張的同時,中國留日學生沈心工和曾志@①在東京開始從事音樂教學研究活動。沈心工于1903年歸國,在上海南洋公學附小、龍門師范學校任教,次年編寫出版了《學校唱歌集》初集,曾志@①也在東京編寫出版了《教育唱歌集》,李叔同則于1905年到東京學習音樂、美術并從事話劇演出活動。以后,沈心工又陸續編寫出版了《學校唱歌集》與《國民唱歌集》共十余集,創辦了“樂歌講習會”和“美育音樂會”,將學堂樂歌活動推向社會。在學校美育方面,時任兩江師范學堂監督(即校長)的李瑞清,曾為藝術學科建設作出開創性貢獻。1905年的兩江師范學堂“規模宏大”,學生多達六七百人,按照清政府學部規定,只設圖畫、手工、音樂的課程,無藝術學科的建制。李瑞清本人擅長書畫,眼光敏銳,故呈經學部批準,增設圖畫手工科。圖畫包括中、西畫及用器畫、圖案畫等,手工包括各種工藝美術,這兩門是主科;并以音樂為副主科;再附加各種普通科為副科,以教育為總主科,每周上課42小時之多。由此可見,20世紀開頭,中國近現代意義上的美育和學校藝術教育,幾經一些有識之士的努力,總算有了一個正式的發端。
   (二)美育的啟蒙與藝術教育學科建設
  辛亥革命勝利后,蔡元培担任了民國政府首任教育總長。他在1912年2月10日發表的《對于新教育之意見》, 將美感教育列為五項教育主張之一。以后,蔡元培又專門就美育問題發表了許多重要文章和論著,申述他的美育思想觀點,表明他對美育的高度重視。
  作為民主主義革命家和教育家的蔡元培(1868—1940),他的美育思想帶有鮮明的現實針對性。早在1917年北京神州學會的講演中,蔡元培就提出著名的《以美育代宗教說》,要求“舍宗教而易之以純粹之美育”,他在五四運動浪潮發展之際,大聲疾呼,“吾國之患,固在政府之腐敗與政客軍人之搗亂,而其根本,則在于大多數人皆汲汲于近功近利,而毫無高尚之思想,惟提倡美育足以藥之。”[2](P218 )一針見血地指出政治的腐敗是國家的心腹大患,又從根源上揭示多數人中存在的思想痼疾,認為只有實施美育才能醫治病根,培養國民的高尚情操,進而改造國家與社會。這在當時真是振聾發聵之言,明顯具有啟蒙主義性質。在蔡元培的各項美育主張中,他談得最多的是美育的精神陶冶作用,而“陶養的工具”主是要藝術。他這樣說明藝術對人的思想情感的影響:“感情興奮之時,非理智所能調節,感情沉滯之時,非理智所能活潑也。孰調節之?孰活潑之?曰藝術。藝術者,超于利害生死之上,而自我興趣,故能養成高尚、勇敢與舍己為群之思想者,非藝術不為功。”[2](P529)又說:“藝術能養成人有一種美的精神, 純潔的人格。”[2](P219)從藝術能給人多方面的精神影響出發, 他還論證了藝術可以激活人的創造精神這一極有價值的理論觀點,指出:“美術(當時即指藝術)所以為高尚的消遣,就是能提起創造精神。……因為美術一方面有超脫利害的性質,一方面有發展個性的自由。所以沉浸其中,能把占有的沖動逐漸減少,創造的沖動,逐漸擴展。”[2](P330—331)又說:“占有欲屬于物質生活,為科學之事。 創造欲為純然無私的,歸之于藝術。……大學院設立藝術院,純粹為提倡此種無私的、美的創造精神”。[3](P220)關于藝術為什么能提起人的創造精神,在當時還是人們很少觸及的話題,蔡元培以其遠見卓識較早進行了探討,無疑是難能可貴的。
  由于蔡元培從民國初創就參與了教育方針政策的制定,因此,他的美育主張基本上被吸收為國家的教育指導思想,通過政權的力量,加上他本人的身體力行,付諸教育實踐,在教育界產生很大的影響,推動了美育的實施和美育機構的建立。例如,1912年9—12月間, 民國政府教育部先后頒布小學、中學、師范“規則”、“規程”,明確將國文、手工、圖畫、音樂列為“必修科目”。短短一、二年間,竟出版各類教科書40余種,蔚為大觀。1916年12月,蔡元培担任了北京大學校長,在他的直接領導與策劃下,原北大學生社團“音樂會”于1918年改名北京大學音樂研究會,后又改為教學機構:音樂傳習所,以“敦重樂教,提倡美育”為已任,聘請著名音樂教育家蕭友梅來校任教。
  1919年的五四運動,傳播了民主、科學的新思想、新文化,給我國美育吹來一陣陣清風,新的藝術教育學校和機構不斷涌現,北方有北京女子高等師范學校于1920年開設音樂體育專科。南方則有藝術大師李叔同的學生豐子愷等人發起創辦了上海專科師范學校,分設圖音、圖工組,又成立了中華美育會,劉海粟等200多人參加,連續出版《美育》雜志7期,公開“鼓吹藝術教育,改造枯寂的學校和社會,使各人都能夠得到美的享受”。到1925年,上海又陸續誕生了美術專科學校(原上海美術專門學校改名,內設音樂系)和藝術大學、國立音專等,使我國學校美育邁上一級新臺階。
  1927年10月,蔡元培再度負責全國學術及教育的行政領導工作。他仍然對美育,尤其是對中小學藝術教育給予極大關心,組織成立了藝術教育委員會及中小學課程標準起草委員會,蕭友梅委員曾對藝術課程教學目標提出建議:“以能辨別形式美惡,并領會其所表白之意,并有鑒賞名家作品之能力為最底限。”[4]在上述目標下, 課程設置及教學朝著審美方向有所傾斜,中小學教材編寫工作得到更多重視和加強,不斷取得進展, 如黃自等編著的《復興初級中學音樂教科書》六冊, 從1935年初版至1941年再版達21次,引起世人矚目。
  從20世紀開頭十年到30年代后期,在蔡元培等人的理論和實踐影響下,我國美育和學校藝術教育的歷史進程逐漸加快,經過不斷的改革、充實,藝術教育學科建設趨于系統化,從專業設置、師資培養、課程建構、到教材編寫,都有了一定的發展。
   (三)學校美育與社會美育的結合
  重視藝術與社會人生的聯系,是中國審美教育的傳統特點之一。早在辛亥革命勝利不久,魯迅就曾強調“美術(當時即指藝術)之目的……是以淵邃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尚,亦可輔道德以為治。”(《擬播布美術意見書》,1913年)此后,民國政府教育部對社會美育和藝術教育逐漸有所關注,1914年12月頒布的《整理教育方案草案》中提出:“學藝的社會教育,以廣施教化,增進全國國民之學藝為目的”,其具體內容之一為“增高審美思想,如設美術館、美術展覽會、改良文藝音樂演劇等”。在推行這一“方案”的十余年間,各省市紛紛成立了藝術館和民眾教育館(下設藝術部),將社會美育和藝術教育推進了一大步。30年代初,隨著日本軍國主義的魔爪一天天伸向我國,中華民族陷入空前危難之中,全國人民開始興起抗日救亡的熱潮,廣大教師、學生紛紛走出校門,運用多種藝術形式進行廣泛的宣傳活動,愛國主義浪潮洶涌澎湃,抗日救亡歌詠、街頭戲劇以及木刻版畫活動應運而生,成為當時強有力的號召手段。有鑒于此,國統區以及革命根據地各市縣教育主管部門都要求加強音樂課、圖畫課的地位,高初中由每周一課時改為兩課時。課外則組織各種形式的歌詠隊、戲劇隊,訓練音樂、戲劇人才,編審歌詠、戲劇教材等,以適應抗戰形勢的需要,發揚軍民團結與進取精神。
  這一時期,學校美育沖破圍墻與社會美育打成一片,社會上的美育活動刺激與助長了學校中的美育空氣,二者相互影響、相互促進。如在山城重慶,陶行知主持的育才學校師生就曾與市民一道舉辦了千人合唱音樂會,成為中國美育史上一樁盛事。更值得大書一筆的是,1938年在延安成立的魯迅藝術學院,設有文學、戲劇、音樂、美術四個系,成為革命根據地進行美育與藝術教育的核心;“魯藝”秧歌隊名聞遐邇;“魯藝”學員實行在校學習和分赴抗日根據地實習相結合,它有力地幫助了群眾性美育活動的開展。尤其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以后,各革命根據地的美育和藝術教育朝向縱深發展。《講話》指出“普及工作和提高工作是不能截然分開的”同時,又說:“我們的文學專門家應該注意群眾的墻報,注意軍隊和農村中的通訊文學。我們的戲劇專門家應該注意軍隊和農村中的小劇團。我們的音樂專門家應該注意群眾的歌唱。我們的美術專門家應該注意群眾的美術。一切這些同志都應該和在群眾中做文藝普及工作的同志們發生密切的聯系”。這無疑對推動藝術家重視社會美育,提高群眾的文化藝術修養和參加抗日戰爭的熱情,起了極大的指導作用。據當時的統計資料,在陜甘寧邊區的“綏、米、葭幾縣可平均每鄉有一班秧歌隊,各地學校秧歌活動,更形成群眾秧歌活動的核心。”(見1944年8月22 日《解放日報》)這大約是革命根據地學校美育與社會美育相結合的一個縮影吧。
  抗戰勝利后,由于國民黨反動派忙于內戰,無暇顧及藝術教育,學校美育與社會美育基本陷于停頓不前的狀態。
   (四)美育的失落與回歸
  新中國成立初期, 由于共產黨和人民政府對教育事業的重視, 于1950年就明確規定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的教育方針,我國學校美育得到大規模發展。經過1952年院系調整,專業藝術院校相對集中,培養出一大批國內外知名的藝術人才,成為我國美育骨干力量。各省市音樂、美術系科得到加強,布局更加合理,為中師和普通中學輸送了大批藝術教育師資。當時,各級各類學校的課外美育活動(學生文藝社團及展覽、演出等)可謂豐富多彩,社會上的美育活動(扭秧歌、腰鼓舞、大合唱、美術展覽等)也搞得有聲有色,省、市、縣以及部分鄉鎮的群眾藝術館、文化站、電影隊相繼建立,美育和藝術教育開始向農村地區普及。
  不幸的是,這樣良好的美育環境和勢頭沒有能夠持續發展下去。從1957年開始,連續不斷的政治運動,導致美育和藝術教育偏離它的價值本體。政治化代替了美化。1966年,一場空前的文化災難洗劫中華大地,學校美育和社會美育遭受嚴重摧殘,造成美育的失落。1976年9月, “文革”結束,春回大地。兩年后,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決定解放思想,實行改革開放,使我國進入新的歷史時期;接著不久召開的全國藝術教育會議,又使人們重新認識到美育的重要,藝術教育作為美育的主要形式和手段回歸校園,“美學熱”、“鋼琴熱”在20世紀80年代中國家庭和社會中波瀾疊現。
  但是,美育的發展道路并不平坦。隨著高考制度的恢復,在形成公平競爭選拔人才的合理機制時,也出現了“應試教育”的偏頗:千軍萬馬擠上一根獨木橋,家長、學校一齊把目光盯著升學考試。升學率成為評價教學質量的唯一標準,因而德育、體育被漠視,美育在整個教育領域被逐漸淡化,有識之士為此感到憂慮,大聲呼喚美育的再度回歸。
  為糾正“應試教育”的弊端,黨中央、國務院于1999年召開了改革開放以來的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及時作出《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重新將美育列為我國教育方針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美育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中的作用、地位及實施做了精辟的闡述。這就不僅為恢復美育奠定了思想基礎,而且對新形勢下如何發展美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新世紀的美育與藝術教育
   (一)轉變觀念,深刻認識美育與素質教育的關系
  21世紀是一個發展迅猛的知識經濟時代。我們面對全球化、信息化的激烈挑戰,國力的競爭更突出地表現在創新知識和有創造能力與實踐能力的人才的競爭。因此,教育被賦予前所未有的重要使命,被置于舉足輕重的優先地位。黨中央、國務院高瞻遠矚,適時提出:我國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戰略目標要從“應試教育”、“專才教育”的模式向綜合素質教育轉變,使學生在德智體美幾方面全面發展。那么,在全面推進的素質教育中,美育有哪些重要作用呢?①我們首先應該看到,美育在提升人的精神品質,引導青少年追求人生的意義和理想方面起著“潤物無聲”的作用。一般說來,德育和智育主要作用于人的意識、理性,而美育主要作用于人的感性、情感,它是在熏陶、感發中對人的精神起激勵、凈化作用,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人的情感、趣味、精神、氣質,是其他各育所不可替代的。②美育可以激發和強化人的創造沖動,培養和發展人的審美直覺和想象力。很多大科學家都指出,科學研究中新的發現不是靠邏輯推理,而是靠一種直覺和想象力。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彭加勒指出:“邏輯是證明的工具,直覺是發現的工具。”美育培養人的直覺、想象力和發現力,即形象思維(和人的大腦右半球相聯系)的能力。隨著思維科學的發展,科學家日益認識到,人的創造性思維的形成,正是建立在邏輯思維與形象思維統一的基礎上。在知識爆炸的時代,美育對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的培養,至關重要。③加強美育是經濟發展的直接要求。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一些商品的審美價值逐漸超過使用價值、交換價值而成為主要價值,21世紀商品的文化含量和審美情調,將成為制約經濟發展的關鍵性問題。因此,提高生產、管理人員的審美素質,加強學校美育和社會美育,十分必要。④加強美育也是改變應試教育的禁錮,落實素質教育的需要。人的個性發展是感性和理性均衡發展的結果,而應試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種片面追求理性發展的教育。在這種教育下,學生失去了豐富的感性和情感,變得呆板,嚴重束縛了個性的和諧發展。只有加強美育,才能促進個體的感性和理性的均衡協調,發揮個性自由和獨創精神。
   (二)藝術教育的結構層次與突破傳統教育實踐
  美育在學校里并不是一門課程,它的主要途徑是藝術教育。傳統藝術教育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普遍存在以知識、技能傳授為主,忽略審美創造的傾向,即“重技輕藝”。本來,藝術教育的內容結構,可分為三個層次:a.基礎的技能訓練,b.藝術知識的積累,c.藝術體驗與感受能力的提高。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認知、技能和情感三方面。但在實際教學工作中,老師往往將三者割裂,對認知、技能領域情有獨鐘,而對情感體驗方面卻缺乏關注;老師在課堂上花去大量時間講解枯燥的樂理或繪畫基本知識,對學生有無學習“興趣”卻不感興趣。例如音樂教學,據蕪湖一中學生中進行的452份問卷調查,98 %以上的同學熱愛音樂,但不喜歡學校開設的音樂課,87%左右的同學均認為音樂課本的部分內容過于陳舊,沒有時代感,不動聽,從小學—初—高中,不停地重復這些熟透的歌、樂曲,實在是沒有新意……這顯然不利于學生的成長和素質的提高。
  因此,對傳統的“封閉式”教學模式必須有所突破,首要的是在教學觀念上應該明確:從單純知識、技能的培訓轉變到藝術素質的培養,也就是加強對學生的藝術感受與鑒賞能力、表現和創造能力的培養。實現這一藝術教育的本體目標,往往涉及多項教學內容,不只與某一門課程或某幾位老師有關,但人文藝術課程(如:中外藝術史、藝術概論、文化人類學、文藝心理學、美學及藝術欣賞等)應得到充實而不是削弱,應從面向藝術作品到面向藝術文化。其次可考慮選擇開放的教學“過程模式”。這種模式把課程開放成為教育對象探索、發現并獲得經驗的動態過程,著眼點更多放在學生的興趣和自由探索精神上,尊重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參與藝術創造活動的全過程,以發展自我。教師不再充當學生好與差的裁判員,而是作為平等的參與者,其任務不是教學生“學會藝術”,而是教學生“會學藝術”。
  藝術教學模式應該是多種多樣的,在教學模式的選擇上,要根據授課年級、教學內容、學生的年齡及心理特征靈活選擇。如已有人總結出適于中小學不同階段音樂教學的“游戲情景模式”、“活動參與模式”和“體驗評價模式”,就不能不問對象“一刀切”。
  再次,突破傳統藝術教育,需要強調實踐性,注意培養學生的“一專多能”的動手能力。多年來,由于高師藝術教育課程設置基本沿襲專業藝術院校的“專才”模式,畢業出來的學生很大一部分沒有把自己定位于“師”的位置,而是竭盡全力向“藝術家”靠拢,搞油畫的不熟悉國畫、版畫,對兒童畫、雕塑、粘貼藝術、手工制作、工藝設計等更是知之甚少;能彈鋼琴的不一定會即興伴奏,能唱歌的不一定會演奏,如此等等……。因此,我們在藝術教育課程結構改革中,應考慮建設大、中、小學銜接、配套的課程體系(包括教材),高師藝教專業在必修課之外,要適當增加選修課(包括限選課和任選課)。專業選修課的要求,應是拓寬學生專業和文化知識面,體現系科特色的課程。必修課與選修課的比例,一般安排為80%:20%左右。據了解,目前高師藝術教育專業的選修課開課率嚴重不足,教師學生普遍重視不夠,而且主修課占用課時過多。今后,高師藝教專業要取消主修課,強化“通才”、“通識”教育,以適應廣泛的社會需求。在這方面,德國包豪斯學院倡導學生從純藝術走向實用藝術的做法,很值得我們借鑒。美日等發達國家早已引入這種教育思想與實踐。
  特別應當指出的是,農村中小學校的藝術教育更顯得薄弱,藝教師資的缺口很大。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九億農民,全國中小學生的85%在農村。為支持農村學校開展美育與素質教育,揚州大學藝術學院勇敢地進行了培養“復合型”兩用(音樂、美術雙學科)人才的嘗試,已經培養了五屆(250人)畢業生,絕大部分到農村中學担任藝教師資。 這種“一專多能”的人才,頗受農民歡迎,嘗試取得了初步成功。
   (三)在創造中學藝術與藝術中學創造——創造性人才的培養
  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著重點,就是要培養富有創新精神的人才。江澤民總書記明確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美育在培養創造性人才方面,担負著特殊的使命。
  以美育為基本屬性的藝術(這里主要指音樂、美術)學科,在其組織教學的過程中,與以智育為主要目的的其他學科有著顯著的區別:后者以理性見長,前者以感性和情感取勝。
  發揮藝術教育的情感和感性作用,必須建立一種新型的師生關系。這種關系的特點,就是要將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結合,雙方展開良性互動,互相交流,教師要精心營造一種寬松自如的課堂環境(例如,座位形式可不拘泥于插秧式),保護和調動學生的興趣和愉悅情緒,通過藝術體驗和欣賞,讓學生積極向上的健康情感和勇于探索精神釋放出來。教師還要善于鼓勵學生即興創作或討論,允許學生標新立異,發表獨立見解或表現自我,張揚個性,充分發揮想象力。
  想象力,是一種重要的創造因子,也是創造的前提。不僅藝術創作離不開想象,科學創造同樣需要想象,黑格爾指出:“最杰出的藝術本領就是想象”;愛因斯坦曾說:“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的源泉。”因此,通過藝術欣賞、體驗或即興創編,讓學生想象的翅膀自由飛翔,發展形象思維和直覺,對于培養創造性人才極其有益。
  當前,學校美育主要依靠每周一、二學時的藝術課,相當普遍的教學形式是教學生畫一幅畫或唱一首歌,內容僅限于知識、技能范疇,遠遠達不到審美效果。成功的藝術教學經驗應當超越文本意義,例如一位老師在教唱《我的家鄉日喀則》時,結合欣賞董希文油畫《春到西藏》,并載歌載舞地示范,讓學生感受藏族舞蹈的風格,進一步了解了藏族人民的生活和文化,調動了學生的創作熱情,拓展了藝術的文化內涵和審美空間。此外,教師應當從課內活動走向課外活動,進而打開學校大門面向社會實踐。現在,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極強,如通過電視、廣播、因特網等現代媒體的傳播以及參觀美術館、博物館、聽音樂會等等,可以獲取豐富的知識和審美信息。因此,組織課外、校外各種藝術活動非常必要,我省合肥、蕪湖、安慶、淮南等城市每一年或兩年組織一次中小學生主題合唱節(如“擁抱明天”、“慶祝建國五十周年”、“迎接新世紀”等),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今后,凡有條件的地方應把組織藝術活動當作一種審美文化載體來抓,盡可能擴大學生的審美視野和創造能力。
  總之,新世紀的美育與藝術教育任重而道遠,我們要轉變觀念,走改革之路,使美育更好地成為全面發展教育的一部分,為支持素質教育,培養富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服務。
  收稿日期:2001—05—05
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蕪湖389~394G1教育學段茂南/楊留兵/段曉靜20012001回顧了20世紀中國美育和藝術教育發展和演進的艱難歷程,指出美育和藝術教育對推進素質教育,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質發揮了重要作用,并就新世紀的美育和藝術教育的意義、方法和途徑、目標等提出了自己的見解。20世紀/美育/藝術教育  the 20th century/aesthetic education/arts educationReview and prospect of the China's aesthetic educationduring the 20th century  DUAN Mao—nan YANG Liu—bing DUAN Xiao—jing  (Dept. of Music,Wuhu,Anhui 241000,China)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hard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andevolution of the China's aesthetic edueation and artseducation of the 20th century; proposes that the aestheticeducation and arts education woul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carrying forward the quality education and improving thecultural quality of the whole nation;and puts forward the ownopinions of the significance, method, way and aim of theaestbetic education and arts education during the new century.段茂南、楊留兵,安徽師范大學音樂系,安徽 蕪湖 241000;  段曉靜,安徽文藝出版社,合肥,230063  段茂南(1935—),男,安徽蕪湖人,安徽師范大學音樂系教授;  楊留兵(1973—),男,安徽巢湖人,安徽師范大學音樂系講師、碩士;  段曉靜(1967—),女,安徽蕪湖人,安徽文藝出版社編輯,碩士。 作者: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蕪湖389~394G1教育學段茂南/楊留兵/段曉靜20012001回顧了20世紀中國美育和藝術教育發展和演進的艱難歷程,指出美育和藝術教育對推進素質教育,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質發揮了重要作用,并就新世紀的美育和藝術教育的意義、方法和途徑、目標等提出了自己的見解。20世紀/美育/藝術教育  the 20th century/aesthetic education/arts education

網載 2013-09-10 21:58:47

[新一篇] 白壽彝先生和辯證法

[舊一篇] 百年歷程:哲學的價值論轉向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