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村鎮文化的多元性特征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新時期村鎮文化是現階段農村社會生活的反映。農村經濟體制的改革,農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多種經濟成分的共同發展以及農民生產經營管理自主權的擴大,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城鄉交流的增加,為村鎮文化的多方位發展提供了客觀條件。在許多地方,文化的傳統的內容和形式,新中國成立以來各階段所形成的為大多數人所接受的新的內容和形式,以及城市的、村落的、本地的、外來的各種內容和形式,均有不同程度地保留、吸收和發展。這改變了以往那種單一型的文化模式,初步形成了一種以本地文化為主體,雜以各種內容和形式的文化多元性格局。
  當前,我國正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村鎮文化具有多元性。
  第一,表現為農村經濟成分的多樣性及文化表現形式的多樣性。農村的經濟體制改革,打破了原來單一的具體統一的經營管理和農民按工分分配等制度,實行各種形式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農民具有了生產經營和分配自主權。這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生產經營的積極性。同時,改革、開放,發展市場經濟的各項政策,使得鄉鎮企業異軍突起,集體經濟、個體經濟、私營經濟、合作經濟、家庭經濟等各種成分經濟蓬勃發展,農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農民“富而思樂”,各種文化活動如雨后春筍,迅速崛起,文化娛樂種類和方式更加多樣化;各種文化設施得到改善和補充;為發展經濟,文化與經濟聯合,文化為科技助力,文化與教育結合,開發了多種類、多樣式的文化活動。同時,一些本地傳統文化應運回歸與變異,或原封不動,或改頭換面,登上新時期的文化大舞臺,借以滿足一部分農民的文化需求。外來文化、城市文化,也隨著農村經濟活動的頻繁交流,進入農村廣闊天地,不斷被農民改造,認同與吸收,成為多元性村鎮文化中的新景觀。
  第二,村鎮文化的多元性還表現為各民族、各地區、各村鎮農民的生產、生活方式的多樣性。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地域廣闊,經濟發展不平衡,不同的地區,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傳統,不同的經濟發展水平和不同文化素養的各種農民,都有不同的利益,不同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需要,因而具有不同的生產、生活方式和價值意識。例如:村鎮中不同民族的地方,其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等都有很大不同。沿海地區的物質生產發達于內地;漢族地區的經濟發展快于少數民族地區;瑤族、苗族、壯族等民族好歌,維吾爾族、蒙古族、朝鮮族等民族善舞。同是節日喜慶活動,漢族有社戲、社火、秧歌會、高蹺會、龍燈、旱船、太平鼓、小車會、大頭娃娃、吵子會、幡會、大鼓會等;壯族有“三月三”歌圩;傣族有潑水節;苗族有斗牛、踩蘆笙、游方;瑤族有達努節;蒙古族有那達幕大會;彝族有火把節等。
  第三,村鎮文化的多元性,還表現在各民族、各地域農民的崇神信仰的多樣性。崇神,依照中國傳統文化理解,泛指對神道的信仰和崇拜。中華民族是善于造神的民族,歷代祖宗為后人所造的天神地@①共 240余尊:上自玉皇、王母,下至灶王、灶王奶奶,地、水、火、風均設神@①各司其職,城隍、土地、判官、山神、財神、倉神、獄神,就連廁所也要設置廁神管制。舊時,中國大地廟宇遍地,崇神意識、崇神活動滲透于中國人日常生活的各個領域,衣食住行、婚喪嫁娶、生老病死無處不彌漫著崇拜神道之風;建房屋要看風水、卜吉兇,出門要走吉時、占禍福,上山敬山神、下海拜海神、豐收祭谷神、祈雨求龍王。婚娶要拜天地,葬禮要燒化紙錢以賄賂冥府中的大小鬼卒、判官、閻王。新中國成立后,農村崇神文化活動大部分被取締,有的轉入地下。進入80年代以后,改革開放,發展市場經濟,農民們在滿足了部分物質生活需要的同時,也激發起多種精神需要,一時間,傳統的、本地的、外地的、甚至外國的崇神文化活動紛至沓來。甚至宗教,如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天主教等以及一些民間雜教也伴隨著遍及農村各地。每個宗教都有自己特殊的道德準則、行為規范、活動方式、思想信仰,以及宗教書籍、宗教畫像、雕塑等,由此形成宗教文化的多層次、多元性景象。由于宗教在農村中所具有的特殊的“心理安慰作用、倫理教化作用及維系和組織團體力量的作用等”,使其得以在相當范圍的農村中存在與發展。
  第四,村鎮文化的多元性還表現在廣大農民審美需求的多樣性。多種經濟成分、多層次的經濟消費水平、多種文化傳統背景、多層次的知識結構以及多樣式的文化管理體制,造就了農民多處審美趣味和文化需求,使幾乎任何一種文化形式都擁有自己的欣賞者和知音者、參與者。例如:從最原始的民間故事、民間歌謠、民間笑話到當代工業化社會的產物影視文化,從扭秧歌到交誼舞,從民間的“潑水節”到法定的“元旦”、“五一”節,都有自己的知音和實踐者。不同層次農民的精神生活有不同的需求,同一層次農民的消遣、娛樂方式也各不相同。
  第五,村鎮文化的多元性,還表現在外來各種文化的涌入,引起中外、城鄉等各種文化的撞擊、滲透,給村鎮農民的道德價值標準、思維行為方式和審美情趣等帶來多方面的影響。既帶來了活力,使村民們大開眼界,汲取了各國、各地人民優秀的、豐富的文化;同時又有一些負面的東西,這些負面的東西與農村農民性格中的陰暗面相結合,可能產生一些對農民和整個農村社會有害的后果。但我們不能不開放,只有在引進、消化、認同、吸收、甚至撞擊、競爭的過程中,才有比較和鑒別,從而繁榮、豐富村鎮文化,提倡有益的,抵制有害的,打擊犯罪的。
  第六,村鎮文化的多元性,還體現在農村文化管理體制的多元性,即形成了國家、集體、個人興辦文化的格局。過去,農村文化工作一直是官辦一統的,文化活動的內容、形式、規模、經費、發獎等都由各級文化部門統一安排,文化干部是活動的組織者和領導者,工作的“戰場”由文化干部自己確定,全社會的文化活動只許文化部門一家經營。近幾年,隨著市場經濟的推進,這種單一的文化體制已不適應村鎮文化建設的發展需要。今天的村鎮居民可以說具備了進行一定文化消費的經濟能力,已經改變了過去那種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傳統生活方式,開始有了從事文化活動和文化消費的精力和時間,村民們的文化生活已經變“要他干”為“他要干”,各種自娛自樂的、自發的群眾文化藝術活動如雨后春筍般發展起來,節日文化、民俗文化、鄉鎮企業文化、村落文化、影視文化等都各成體系地蓬勃開展起來,村民自籌資金興辦的秧歌隊、業余劇團、舞廳、卡拉OK歌廳、錄像廳、游藝廳等層出不窮,方興未艾,社會各界“三下鄉”(科技下鄉、文化下鄉、醫療衛生下鄉)活動一浪高過一浪,市場文化也在文化市場的引導下進入農村千家萬戶。
  市場經濟條件下,村鎮社會生活的多側面、多領域、多樣性,導致了村鎮文化構成的多種類、多因素、多元性。村鎮文化的多元性現象,大致包括以下主要內容:
  節日文化。節日文化又稱節慶文化,主要指村鎮廣大勞動群眾在節日期間舉行的各種喜慶活動。我國是一個幅員遼闊、歷史悠久的多民族國家,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傳統節日,而每個傳統節日又總是伴有動人的傳說,尤其是具有源遠流長、相因成俗的節慶活動方式。漢族和少數民族的大多數群眾居住在農村,尤其是少數民族,大多相對集中居住在同一村鎮,他們世世代代在一個地區生息繁衍,因而保持著各自慶賀節日的方式。這就構成了村鎮文化中風格迥異的節日文化。例如:傣歷新年,傣族群眾要舉行“潑水節”。屆時,既有唱歌、跳舞、潑水等祝福活動,也有祈求豐收的“堆沙”及男女求愛的“丟包”活動。再如:西藏人民每年初秋要舉行為期 7天的洗澡節,屆時,藏家男女老少都要帶上帳蓬、衣物、食品,奔向河邊溪畔,爭相下水沐浴、濯衣,然后就地住宿,盡情玩樂豪飲,歡度節日。蒙古族每年七八月份舉行的“那達慕”大會,也是傳統節日。節日期間,主要活動是摔跤、賽馬和射箭,新中國成立后又增加了電影、文藝、體育表演、圖片展覽等文化活動。除此之外,每當遇到元旦、五一勞動節、國慶節、八一建軍節、六一兒童節等新的節日,村鎮居民總是采取各種方式歡天喜地地慶祝一番,增添節日的歡樂氣氛。在村鎮文化中,節日文化是一種重要的文化現象。
  民俗文化。民俗文化是伴隨著人類社會產生而形成的文化現象,它是群眾千百年來形成的風俗習慣以及與某種風俗習慣相對應的活動形式。流傳至今的民俗,包括以下幾種類型:一是節日類民俗,如春節貼對聯、元宵節鬧元宵和猜燈謎、清明節放風箏、端午節劃龍舟、中秋節賞月、重陽節登高等。二是生產民俗類,如以物資交流為主,兼有文化藝術表演的廟會,豐收后的慶賀歌舞等。三是生活類民俗,體現在服飾、飲食、居住等各個方面的不同地方特點。四是禮儀類民俗,如春節拜年、結婚典禮、迎賓儀式、送終喪儀等。民俗活動總是要伴隨著歌舞音樂和其它藝術表演,因而,頗能吸引村民參與或觀覽。所以,村鎮居民總是把它作為自娛自樂的文化活動而表現出極大的熱情。應該說,與中國農民的生產、生活融為一體的民俗文化活動是他們吸收傳統文化營養的主要文化方式。近年來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當代中國農民已通過他們大膽的社會實踐,突破舊觀念和“左”的思想的束縛,把繼承傳統民俗文化和發展農村經濟、普及現代科技、改革和發展農村教育、開展群眾文化活動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努力尋找出一條繼承、發展傳統民俗文化、建設新型村鎮文化的正確道路。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傳統文化中的許多消極的、陳舊過時的東西,正是通過形形色色的民俗活動,嚴重地影響著當代中國的村鎮居民,使他們久久不能突破舊思想、舊觀念的束縛,因而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一些村民舉步維艱,這是我們需要下力氣解決的問題。
  鄉鎮企業文化。鄉鎮企業是村鎮集體經濟的主要支柱,它作為一種村鎮重要的社會經濟實體,集中了一個鄉鎮、村鎮的優秀農民,承担著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雙重任務。改革開放以來,各地村鎮中的鄉鎮企業異軍突起,鄉鎮企業文化也應運而生。由于鄉鎮企業所處的地理、人文及社會歷史傳統等方面的特殊環境,孕育了獨具特色的鄉鎮企業文化。第一是鄉鎮企業文化表現出明顯的鄉土性。鄉鎮企業地處農村,企業文化主體絕大部分是當地農民,受地理環境、基礎設施、歷史傳統、農民文化心理的影響,職工的行為方式、思維模式、價值觀念等帶有明顯的鄉土性。第二是鄉鎮企業文化與村鎮文化相互滲透、相互融合,并越來越多地担負著帶動、影響和建設村鎮新文化的重任。鄉鎮企業文化內涵的核心是企業文化精神,即企業價值觀念、企業的主體觀念、發展觀念、市場觀念、科技觀念、人才觀念、競爭觀念等等,這種企業精神是當今中國鄉鎮企業文化的時代精神。這也正是中國農民所欠缺的基本素質。鄉鎮企業文化對村鎮文化滲透、影響,能促使村鎮居民轉變觀念,提高素質。第三是鄉鎮企業文化具有較強的教化功能、娛樂功能、激勵功能和輻射功能,所以,鄉鎮企業開展的文體娛樂活動,既是鄉鎮企業文化建設的主要內容,也是村鎮文化活動的重要內容。
  宗教文化。村鎮文化中的宗教文化,主要是指那些帶有宗教色彩、教徒和非教徒都可以參與的群體活動。這類活動,一般都與農民的生產和生活有直接關系,有的已演變為民俗。近年來,農村宗教活動呈現出復歸與增長勢頭。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農民素質不高,對生老病死的恐懼,對自然、社會現象的不解,對家庭、鄰里、婆媳、夫妻之間矛盾的回避,以及由于社會大變動,農村社會經濟的飛速變遷,新舊、中外文化在農村紛繁雜呈,沖突激蕩,引起人們內心精神世界的失落與不寧,從而向宗教尋找出路;另一方面,改革開放以來,微觀政策進一步放寬,宗教傳統得以復歸,農民信教更加自由,進一步對外開放,使得外國宗教趁勢而入,市場經濟的大發展,也給農民創造出更多的精神需要,如對市場風險的焦慮與閑暇時光的增加,農村經濟的發展為信教提供了物質條件。在這里,我們不更多地追究信教的深層原因,因為畢竟農村宗教與城市宗教有很大不同。村鎮居民信教、參加宗教活動,在很大程度上是把宗教活動作為一種文化活動、娛樂活動參與其中的。他們從宗教繁雜的禮儀中,從宗教那嚴格的教義、神諭、訓誡中感受到自我,找尋到尊嚴,體會到莊重;他們從宗教所解釋的自然與人,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中得到精神上的慰藉,等等。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些落后的村鎮,處于低層次的農村宗教,可能吸附有陳腐的思想觀念和愚昧的反科學態度,打著宗教的旗號,宣揚封建迷信甚至反動的內容,這應該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
  影視文化。村鎮影視文化即村鎮的電影、電視和錄像放映活動。農村經濟的振興,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農村文化事業的發展,影視業的迅猛興起,為農村影視文化的迅速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近年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農村出現一批影視放映個體戶,他們走村串鄉,巡回放映,使農民為看電影看錄像而犯難發愁的狀況大為緩解,大大豐富了村鎮居民的文化生活。一些地方的縣、鄉有關單位近年來還定期組織科教電影下鄉入村,為農民們放映有關農業科技方面的電影、錄像,普及農業科技知識,深受廣大農民歡迎。許多地方,看電視已成為農民群眾平時主要的文化生活。據調查,截至1996年年底,河南省全省農民家庭平均百戶擁有黑白電視機65.38臺,彩色電視機18.33臺,兩項加起來高達83.71臺,而且呈現出快速增長勢頭。 農民通過看豐富多彩的電視節目,不僅豐富了業余文化生活,而且了解了黨的方針政策,學到了科技文化知識,獲悉了外部世界的各種信息,開闊了眼界。這對于轉變農民的思想觀念具有重要作用。事實說明,村鎮影視文化的發展潛力還很大,在農村經濟和科技不斷發展的基礎上,它必將進一步活躍起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文化管理方面的缺位,一些內容粗制濫造,甚至黃色淫穢反動的影視作品,在城市禁止播放,在一些農村村鎮開始暗地播放,成為村鎮影視文化中的一股濁流。對此,各級管理部門應加大管理打擊力度。
  旅游文化。我國的文物古跡、風景名勝、奇風異俗,大多散布在農村地區。改革開放以來,觀念的變化使廣大農民逐漸認識到,開發當地旅游資源,是促進本地經濟發展和對外經濟文化交流的有效途徑。一部電影《少林寺》在全國放映,吸引了全國乃至全世界各地的游客云集登封市城關鎮,促進了本鎮經濟文化的大發展。目前,旅游文化已成為該鎮支柱產業,并帶動了其它相關產業蓬勃發展。因此,各地農民有目的地有計劃地整修名勝古跡,發掘奇異民俗,興辦能夠吸引中外游客的文化活動,在弘揚民族文化過程中,實現了旅游文化和地方經濟發展的融合,拓寬了村鎮文化活動的范圍。
  村鎮文化的構成遠不止這些方面,但僅此即可看出,村鎮文化的確是一種由多因子組成的多元性復合文化。
  村鎮文化的多元性特征,是指其在文化種類、文化樣式、文化形態和文化體制等方面的多元性、多層次、多因素。而村鎮文化在本質上是一元的,即現階段它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的組成部分。這是因為,第一,村鎮文化作為社會主義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植根于農村社會主義集體經濟的土壤里,存在于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勞動生活中,其本質必然是社會主義性質的。第二,農村文化的主體是為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農村服務的,因而決定了村鎮文化的性質是社會主義的。第三,村鎮文化的指導思想決定了村鎮文化的社會主義性質。在我國,村鎮文化和其他各項事業一樣,都是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的指導下進行的。第四,村鎮文化活動的目的決定了村鎮文化的社會主義性質。開展村鎮文化活動,決非可有可無,也決非單純地消遣娛樂,其目的是滿足農民的精神生活需求,豐富農村的文化生活,提高農民的文化素質和審美能力,推動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激發村鎮人民大眾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勞動積極性和創造性。圍繞這種高尚目的而開展的村鎮文化活動,其性質必然是社會主義的。
  村鎮文化作為由多種文化因素構成的復合體,在堅持社會主義性質的前提下,并不排斥某些為現階段法律所許可的宗教文化等非社會主義的文化因素。在文化建設上,鄧小平提出總體上是社會主義性質,但又具有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和中華民族的特色,允許一些非社會主義的但已成為人類共有的并對社會無害的文化因素存在。這一思想表明,村鎮文化在堅持社會主義性質的前提下應是多樣化的,而不應是清一色的。按照這一思想去做,不僅不會改變村鎮文化的社會主義性質,而且會使村鎮文化更加完善、豐富多彩,更加切合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現實。
  本文節選自國家“九五”社科規劃課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村鎮文化建設》
河南社會科學鄭州36~40G0文化研究陳曉峰20002000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村鎮文化呈現出多元性發展格局。本文深入探討了新時期村鎮文化多元性發展的種類、內容、形式,并揭示了村鎮文化的多元性特征最終統一為一元性的本質,即現階段它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村鎮文化/多元性/社會主義文化陳曉峰,1958年6月出生, 河南省委黨校《學習論壇》編輯部副編審。(鄭州 450002) 作者:河南社會科學鄭州36~40G0文化研究陳曉峰20002000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村鎮文化呈現出多元性發展格局。本文深入探討了新時期村鎮文化多元性發展的種類、內容、形式,并揭示了村鎮文化的多元性特征最終統一為一元性的本質,即現階段它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村鎮文化/多元性/社會主義文化

網載 2013-09-10 22:00:07

[新一篇] 論權力的兩重性

[舊一篇] 論梁漱溟的法文化觀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