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我喜愛的文學(或其他)藝術形式

>>>  小樂的精彩夢想  >>> 簡體     傳統

我喜愛的文學藝術形式是散文。散文的話,貴在”形散而神不散“。如果我們說一篇散文屬于”神散而形不散“,那基本上屬于在罵這篇散文的作者沒有水平,寫的東西不知所云。散文自古就有,只不過古代的散文,多用文言文的形式呈現。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甲骨文,是和詩歌、戲劇、小說并列的文學體裁。

 

而近代的散文呢,多采用白話文。那無論是古代還是近現,散文的優點在于短小優美,生動有趣。

散文是與詩歌、小說、戲劇并稱的一種文學體裁,指不講究韻律的散體文章,包括雜文、隨筆、游記等。它是最自由的文體,不講究音韻,不講究排比,沒有任何的束縛及限制,也是中國最早出現的行文體例。通常一篇散文具有一個或多個中心思想,以抒情、記敘、議論等方式表達。散文主要分敘事性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議論性散文。

 

唐朝韓愈大力反對浮華的駢儷文,提倡作古文,一時有很多人追隨,后來又得到柳宗元大力支持,古文創作業績大增,影響更大,成為文壇的主要風尚,文學史上稱其為古文運動。以韓柳為首的古文運動的勝利,樹立了一種擺脫陳言俗套,自由抒寫的新文風,大大提高了散文的抒情、敘事、議論、諷刺的藝術功能。中唐以后,古文運動一度衰落,到了宋代,歐陽修再一次掀起了古文運動,此后的王安石、曾鞏、蘇軾、蘇洵、蘇轍等人都在古文革新運動的影響之下取得了各自的成就,后人將他們與唐代韓愈、柳宗元合稱為“唐宋八大家”。

 

明代中后期,王陽明的心學思想得以大的發揚,國人的精神思想得以進一步釋放,晚明的很多小品文,都是很值得一讀的。明清之際,國破家亡,涌現了很多跨時代的哲學家,像黃宗羲、朱舜水。畢竟到了清代以后,思想變得非常的鉗制,文字獄盛行,散文又漸漸失去了以往的神采。

 

直到了近代,外國人用洋槍洋炮撞開了國門,新鮮的思想如潮水般涌入。國人的思想也開始了中西的結合,孫中山的憲政革命雖沒有直接成功,但是帶來了新的思潮。當時民國時期的很多散文都是很值得一讀的,像梁實秋,林語堂的散文,講生活中的小品,都是很有閱讀的樂趣的,作為枕邊讀物,是非常合適的。

 

到了當代,那可讀的散文作品實在太多了,像周國平講人生哲學,林清玄、劉墉講為人處世之道,余秋雨的文化散文系列,都是自成體系,值得好好收集閱讀,細心揣摩。

 

閱讀鉆研散文,既要能鉆得進去,也要能跳得出來,畢竟散文貫穿古今,不能厚今薄古,也不能厚古薄今,應該兩相輝映,各取所長。讓古典的文章煥發出今時的魅力,讓今時的文章寫出古典的味道。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閱讀散文,也要能寫得一手好散文,表達內心豐富的情感,為生活添加色彩,描繪心中的細膩情感,與大眾分享,是一件美事。


小樂 2013-11-29 08:25:09

[新一篇] 10、我喜愛的職業

[舊一篇] 12、我喜歡的季節(或天氣)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