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學生占領國會事件背后的經濟因素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臺灣學生占領國會事件背后的經濟因素

海寧    2014.04.01

   最近臺灣學生占領國會鬧事,具體前因后果請點擊查看:臺灣學生占領國會事件 

   表面上,是年輕人和很多人反對服務貿易,背后其實臺灣經濟20年增長乏力的成分最大,再背后的大背景,是過去20年大陸的相對工資,相對房價,相對經濟實力上升后,而香港,臺灣經濟20年止步不前,讓部分香港人,臺灣人原先的優越感大幅度下滑甚至崩潰,產生了失意,失望,無助憤懣心理。前期李嘉誠的港口工人罷工,大罵大陸游客是蝗蟲的,都是基于類似的大背景。

    全球的大背景則是,1989年華盛頓共識 美國極力推動的全球化,全球貿易自由化之后,全球貧富差距拉大,貿易品一價定律之下,全球勞動力價格的趨近,使得歐美中產階級陷入貧困,而沒有社會保障安全墊的發展中國家,在經濟周期性危機后容易引發社會危機和沖突,比如茉莉花革命,比如占領華爾街運動等,都是這個大背景下的產物。中國在1990-1991年曾經短暫反對全球化(反和平演變),后來在鄧小平1992年春天南巡后,“反和平演變”的宣傳才銷聲匿跡。

   1992年到2002年,再到2012年,大陸沿海很多教師,公務員,文職工作者,體力勞動者的收入,從1992年才及當時同期香港人,臺灣人的4%左右,上升到2002年的10%左右,再上升2012年的30%以上。更有3000萬以上大陸家庭的收入,已經超過一半以上的臺灣家庭,香港家庭,尤其是去香港臺灣旅游的那些人。

 
   1992年,2000年,是臺灣經濟的兩個頂峰,也是李登輝政府,陳水扁政府敢于“戒急用忍”抵制大陸經濟影響的堅強后盾,也是兩個臺灣走下坡路的分水嶺年份。

   1992 - 2008,李登輝8年,陳水扁8年,臺灣從領先韓國10年,到落后韓國10年,主要差別是韓國主動迎接全球化和中國大陸的影響,而臺灣抗拒全球化和這個大陸的影響。當然,責任其實主要不在他們倆,而是臺灣大的風氣就是如此,他們不過是順風利用民意的政治人物而已。

   馬英九政府此時推動臺灣經濟全球化,已經為時已晚,作用不大。但是不推進,臺灣增速會落后更多。

 
    韓國經濟發展簡史(中文版)

   逆天下大勢潮流而動,是多么得難以成功。 1910年代的天下大勢是民權,而袁世凱居然稱帝導致中國政治分裂,讓中國錯失1910年代工業化良機(那個年代的工業化,主要是鋼鐵,煤炭,機械,和槍炮制造。至于當時的飛機坦克就別幻想了)。

 
   1992年,臺灣人均GDP就達到近1萬美元,而韓國不過7000美元(按當時的美元計價,當時的美元比現在值錢許多),2004年臺灣被韓國超越,此后差距拉大,臺灣落后韓國越來越多。

   其實韓國農民也經常組團到世界各地反全球化,反對韓國加入各種貿易組織,不過在韓國財團和政治精英的壓制下,他們是“反對一直可以有,但是反對一直無效”,現在韓國基本上已經實行了接近零關稅,這是因為韓國經濟受益于全球化,然后韓國樂意降低進口關稅換取國際市場,良性循環。

   1992年鄧小平南巡后,大陸改革開放火爆啟動,李登輝看到了趨勢,想逆趨勢而動,戒急用忍,希望臺灣成功抵御大陸“低物價,低人工成本,零地價”的沖擊,告訴臺商投資海外可以,但是別去大陸,李登輝自然沒成功,越早到大陸發展的臺商賺得越多,聽李登輝去東南亞投資的,收益平平,甚至有的在1998年東南亞騷亂中血本無歸。

 
   2001年,中國大陸加入WTO。 2001-2002年,韓國全智賢的《我的野蠻女友》火爆,韓國影視劇,韓流第二輪大爆發大發展,同期臺灣柴智屏打造的F4出演的《流星花園》《流星花園II》更火爆。這是韓國娛樂在金融危機復蘇后再一次大發展的年份,但卻是臺灣娛樂影視的頂峰,背后經濟因素也占很大成分。

   2001年以后,上臺的陳水扁一邊貪錢,一邊沿用“反大陸經濟影響”,而且臺灣社會藍綠對立,加上臺灣人工,土地等成本高,自然經濟不振。

   
   中國大陸從明朝永樂大帝奪權后,一直反全球化,1840-1842年被英國的堅船利炮打開了5個口子(上海,廣州,廈門,福州,寧波),1980年,1992年以后中國大陸主動融入全球化,經濟得以爆發式增長,沿海勞動者收入從臺灣香港同僚的3%上升到10%再上升到30%以上,不過20年而已。
 
    
 

 


海寧的博客 2014-07-03 12:04:12

[新一篇] 你來杭州,我才不帶你去西湖

[舊一篇] 比爾蓋茨賣萌求關注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