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先圣: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非文學家”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自1901年法國作家普呂多姆獲得第一屆諾貝爾文學獎起,到2007年的英國作家萊辛,諾貝爾文學獎已經頒給了107位對世界文學做出杰出貢獻的人士。毫無疑問,他們中間,大多數都是著作等身的作家文豪,但是,其中也有幾位獲獎者,獲獎的原因并非是他們的文學作品。

瑞典文學院把第二屆文學獎頒發給了德國歷史學家蒙森。頒獎詞稱贊蒙森是“當今世界最偉大的修史巨匠”。蒙森家居住的地方與古羅馬有著密切的淵源、精通歷史的母親常常說:“我們跟古羅馬有著非常密切的淵源,可是現在還有誰知道古羅馬帝國的輝煌歷史嗎?”母親的話給了蒙森極大的啟示,也點燃了他研究古典歷史的興趣。在大學里,他把全部的精力用在對歷史的研究上,廣泛涉獵各種文化歷史知識。在他86歲去世的時候,共出版著作1513種,舉世矚目的《羅馬史》寫作歷時30多年,書中史料的翔實前所未有,簡直就是羅馬歷史的真實再現。瑞典文學院認為,盡管蒙森沒有專門的文學著作,但是他的歷史著作中間同樣體現著高深的文學素養,因此把1902年的諾貝爾文學獎頒發給了這位歷史學家。

1908年的諾貝爾文學獎頒發給了德國哲學家奧鏗。奧鏗1846年出生于德國的奧希里城,父親在他5歲那一年就去世了,后來哥哥又不幸去世,這促使他陷入深深的思考當中:“人為什么會突然死去?”上中學的時候,班主任是個哲學家,這使他愛好哲學的頭腦如魚得水。1862年,奧鏗考入了哥廷根大學的哲學系,從此,他就在哲學研究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他不斷地著書立說,一生著書30多種,數量之豐,為同時代哲學家所遠不能及。尤其是《偉大哲學家的人生觀》,深受世界讀者的歡迎和喜愛,先后再版16次,暢銷全世界。瑞典文學院認為他的全部哲學著作表現了很強的文學性,充分顯示了一個哲學家的寫作技巧,對于世界文學同樣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法國哲學家柏格森成為繼奧鏗之后又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家的哲學家。他生于巴黎,自小便接受典型的法國式教育,對哲學、數學、心理學、生物學有深厚興趣。1889年獲哲學博士學位,1900年任法蘭西學院教授。柏格森的生命哲學具有強烈的唯心主義和神秘主義的色彩,但他對種種理性主義認識形式的批判和沖擊,對于人類精神解放確有重要意義,因而不僅成為現代派文學藝術的重要哲學基礎,而且對現代科學和哲學也影響很大。他的著作采用的不是哲學界通行的要領法或抽象法,而是在風格上嚴謹和簡潔,像柏拉圖和培根的文章那樣,充滿了色彩和比喻,辭藻華麗,文字優美。1927年,“為了表彰其豐富而生氣勃勃的思想和卓越技巧”,他被授予諾貝爾文學獎。瑞典學院高度評價了柏格森的生命哲學在批判傳統哲學的理性主義機械論和決定論方面,具有解放人類思想的巨大意義,認為他的著作之一《創造的進化》是“一篇震撼人心的雄偉詩篇,一個含蘊不竭之力與馳騁天際之靈感的宇宙論”,“他親身穿過理性主義的華蓋,開辟了一條通路。由此通路,柏格森打開了大門,向理想主義敞開了廣闊無邊的空間領域。”

1950年,當羅素以“非文學家”身份獲得該年度諾貝爾文學獎的消息傳遍世界的時候,沒有人感到吃驚。人們相信,作為一個涉獵眾多社會科學領域并取得較高研究成果的哲學家、數學家、社會學家,羅素在諾貝爾文學設立的第50周年榮獲該獎是當之無愧的。世界公認,羅素無疑是這個時代最偉大的學者。他是理性主義和人道主義的代言人,是西方思想解放與言論自由的見證人。作為哲學家,羅素的主要貢獻在于數理邏輯方面,是邏輯原子論和新實在論的主要創始人之一。以此為基礎的現代分析哲學在西方近代哲學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作為社會活動家,他一生追求真理,積極參加社會政治活動,為維護世界和平,反對侵略戰爭,多次發表聲明和演講。羅素作為他生活的時代的思想界的泰斗,一直是當時全世界注意與爭論的中心人物。在人類知識和數理邏輯這兩個領域,他的創獲也是空前的。在研究的同時,他寫下了眾多著作,幾乎涉及社會科學的各個領域。1946年,74歲的羅素發表了著名的巨著《西方哲學史》,他深厚的功底與敏捷的思維在書中得到淋漓盡致的表現。羅素一生的追求可說是力圖作為大眾良知最熱烈的發言人,總是能夠出色地把艱深的學術思想深入淺出地普及于大眾,這些著作即使是從純文學的角度看,也是無與倫比的。

作為政治家的英國首相丘吉爾一直在全世界享有盛名。但是,這位政治家1953年也以“非文學家”的身份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他曾就讀于著名的哈羅學校,但生性執拗,學習成績不佳,只喜歡歷史和軍事游戲。1893年勉強考入陸軍軍官學校后,由于志趣相投,畢業成績名列前茅,獲軍官資格。因渴望冒險的戰斗生活,他以志愿兵和隨軍記者的身份先后參加過西班牙對古巴的殖民地戰爭和英國軍隊在印度、蘇丹、南非的戰爭,以作戰英勇,敢于履險犯難聞名。其間,在印度駐守的兩年中,他還廣泛閱讀了歷史、哲學、宗教和經濟方面的著作,以彌補自己在教育上的欠缺。1899年,丘吉爾退伍參政。30年代,由于法西斯勢力的崛起,歐洲形勢日益緊張,丘吉爾堅決反對英法等國的綏靖政策,成為強硬派領袖。他到處發表演講,揭露戰爭的危險。他的演說滔滔雄辯,被公認為出類拔萃的大演說家。1940年,他臨危受命,出任首相,領導英國人民保衛英倫三島,并積極展開外交活動,與美蘇結盟,形成國際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為反法西斯戰爭的最后勝利做出重大貢獻。丘吉爾的一生雖主要從事政治活動,但他的歷史著述和傳記寫作成就卓著。在1953年,由于他在描述歷史與傳記方面的造詣,同時由于他那捍衛崇高的人的價值的光輝演說,丘吉爾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魯先圣 2015-01-22 12:16:31

[新一篇] 陳 倉:劉備攤子里的圈子

[舊一篇] 蘇大可:少賺就是賠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