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東西:向物質生活回歸

>>>  古風悠悠—傳統政治與精神文明  >>> 簡體     傳統

Img386753206.jpg

  文/曾柔

  豆瓣都走向電商,這是意料中的事。測試了4個多月的豆瓣導購平臺今天正式亮相(http://dongxi.douban.com/),并最終定名為“東西”。

  “東西”整個頁面依舊延續豆瓣的小清新風格,不過借鑒了Pinterest的瀑布流布局,每個東西都有圖片、價格以及評價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豆瓣頂部導航提供了“東西”入口,而且其并沒有按照“豆瓣讀書”、“豆瓣電影”這樣的方式命名,而是直接叫做“東西”。或許豆瓣有意將這個電商導購平臺獨立發展壯大。

  目前“東西”包括居家、數碼、戶外、美妝、吃喝、Geek、設計感等多個生活類別,支持來自淘寶、天貓、京東、1號店、亞馬遜、Etsy等多個國內外網站的商品鏈接分享和圖文評論。

  不過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分享商品鏈接的,上線初期至開放給了一部分用戶,這些用戶可以邀請好友進行分享,預計10月中旬全面開放。

  豆瓣為什么要做“東西”?

  美麗說、蘑菇街等電商導購都已經紅了一陣又黯淡下去了,豆瓣為什么還要殺進來?

  知名評論人白鴉在博客中這樣說:“東西”可以讓豆瓣更進一步生活化,讓豆瓣社會更進一步踏進現實。

  沒錯,是時候從精神生活向物質生活回歸了。豆瓣blog也承認,其實書影音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大家對于吃穿住用行等物質層面的討論需求我們還沒辦法很好的滿足。“今天,豆瓣“東西”正式上線,豆瓣的生活發現服務終于完整了。”

  回歸物質生活不僅僅是用戶,還有豆瓣自身,電商導購顯而易見的商業模式將為豆瓣帶來收入,這是繼豆瓣電影、豆瓣購書單、豆瓣閱讀之后,豆瓣在商業化上的進一步嘗試。

  對于豆瓣來說,“東西”不過是另外一種形式的書籍、電影,所有要做的事情是一樣的,發現,評論,分享。

  知乎網友劉炯Sharpmark的話更具有概括性,豆瓣是把東西(subject),評論(review),短評(comment),豆列(doulist)這個框架擴展到書影音之外的領域。將來,一切皆可評價和再組織。

  但是“東西”和書籍、電影、音樂也有不一樣的地方,就是它很容易被大大小小商家盯上,很容易變得雜亂無章。如何引導這些商業元素有序發展,如何更好地匹配用戶興趣點,這將是豆瓣需要面臨的考驗。


網載 2015-05-25 22:58:19

[新一篇] 鄭板橋教子 品德為重(圖)

[舊一篇] 宏揚中華美德——《24孝》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