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訓”:家族教育在中國古代最有效的手段

>>>  古風悠悠—傳統政治與精神文明  >>> 簡體     傳統

文/郭齊家

“家訓”一詞見之于典籍所載可能并不很早,但作為社會教化和家族教育的“家訓”卻很早就產生了。如《尚書》中的《周書》就有周公告誡侄子周成王的事,“周公歸,恐成王壯,治有所淫佚,乃作《多士》,作《無逸》。”(《史記·魯周公世家》)以警成王,此亦訓體。從一定意義上說,這是我國最早的家訓了。在《史記》中,也有有關家訓的記載,如《史記·貨殖列傳》記曰:“任氏以此起富,富人爭奢侈,而任氏折節為儉,力田畜。田畜人爭取賤賈,任氏獨取貴善。富者數世,然任公家約,非田畜所出弗衣食,公事不畢則身不得飲酒食肉。以此為閭里率,故富而主上重之”。所謂“家約”亦即家規、家誡之類的家訓。

南北朝時《顏氏家訓》誕生了。“古今家訓,以此為祖。”(王三聘《古今事物考》二)“六朝顏之推家法最正,相傳最遠。”(袁衷《庭惟雜錄》下)顏之推(公元531-約590年以后)為了“整齊門內,提撕子孫”,用自己的人生經驗來教育自己的的后代。這是他一生關于士大夫立身、治家、處事、為學的經驗總結,反映了這個時代一部分家族教育的史實,提出了士大夫家族教育的普遍問題,在古代家庭教育發展史上有重大影響。有人用“一個父親的叮嚀”這樣一句話來概括其內容與主旨,頗能得其精神。范文瀾先生說:“《顏氏家訓》的佳處在于立論平實。平而不流于凡庸,實而多異于世俗,在南方浮華北方粗野的氣氛中,《顏氏家訓》保持平實的作用,自成一家言,所以被看作處世的良軌,廣泛地流傳在士人群中。”

《顏氏家訓》以儒家思想為根本,宣傳儒家傳統道德觀念和刻苦讀經、養心歸心等為人處世的哲學,又崇信佛教,認為佛教的“五戒”與儒家的“五常”相當,當奉之以化民俗;兼論文字音訓,考證典故,品評文藝,并對當時社會風尚有比較真實的論述。揭露當時士族教育的腐敗,主張以傳統儒家倫常教育子弟,反對培養難于“應世經務”的清談家和空疏無用的章句博士,主張培養對國家有實際效用的人才,從政治家到工程建設管理人員,為此強調家庭教育是基礎。認為家庭教育應從胎教開始,縱然做不到胎教,也要及早從幼兒時期開始,切勿喪失及早進行教育的最佳時機。家庭教育應嚴格要求,不能一味溺愛和放任,父母在子女面前應莊重嚴肅,既嚴格又慈愛,把愛和教結合起來。注意周圍環境對子女的影響,要求審慎地看待子女左右的人,以防導入歧途。從小學好語言十分重要,語言教育是基礎,如不從小對子女進行正確的語言教育,將對子女留下極不好的影響。訓導子弟珍惜時光,勤奮讀書,切磋交流,互相啟迪,反對“貴耳賤目”以訛傳訛的學風。這些論點至今仍有借鑒意義。 


“家訓”:家族教育在中國古代最有效的手段

 

家訓家教是我中華文化的一大特色(資料圖 圖源網絡)

南宋理學大師朱熹(公元1130-1200年)也撰寫了《家訓》,言簡意賅。

“父之所貴者,慈也;子之所貴者,孝也;君之所貴者,仁也;臣之所貴者,忠也;兄之所貴者,愛也;弟之所貴者,敬也;夫之所貴者,和也;婦之所貴者,柔也。事師長,貴乎禮也;交朋友,貴乎信也。見老者,敬之;見幼者,愛之。有德者,年雖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雖高于我,我必遠之。慎勿談人之短,切勿矜己之長。仇者以義解之,怨者以直報之。人有小過,含容而忍之;人有大過,以理而責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人有惡,則掩之;人有善,則揚之。處公無私仇,治家無私法。勿損人而利己,勿妒賢而嫉能。勿逞忿而報橫逆,勿非理而害物命。見不義之財勿取,遇合義之事則從。詩書不可不學,禮義不可不知。子孫不可不教,婢仆不可不恤。守我之分者,理也;聽我之命者,天也。人能如是,天必相之。此乃日用常行之道,若衣服之于身體,飲食之于口腹,不可一日無也。可不謹哉!”

朱熹的《家訓》今天讀來對于我們的家教、調解家庭、鄰里關系、構建和諧家庭、和諧社會仍有很大啟發借鑒意義,雖是歷史資料,仍可化腐朽為神奇。

明末清初的朱用純(公元1617-1688年)字致一、號柏廬,也寫了一篇《朱子治家格言》以訓誡家人,對后世影響頗廣。“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即昏便息,關鎖門戶,必親自檢點,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居身務期儉樸,教子要有義方。”“人有喜慶,不可生嫉妒心;人有禍患,不可生喜幸心。善欲人見,不是真善;惡恐人知,便是大惡,見色而起淫心,報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禍延子孫。家門和順,雖饔飧不繼,亦有余歡;國課早完,即囊橐無余,自得至樂。讀書志在圣賢,為官心存君國。守分安命,順時聽天。為人若此,庶乎近焉。”其語句兩兩對應,讀起來瑯瑯上口,文風平實,很少用典,貼近下層,為人傳誦不絕。

家訓的形式有很多種,如訓誡、遺言遺訓、書信、詩歌格言警句、著作等等。如諸葛亮的《誡子書》說:“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把修身、養德、明志聯系起來,認為只有寧靜、儉約、淡泊才能有君子之行。也就是說,首先要在個人的內心世界營造一種寧靜、淡泊的氛圍,不為外部世界的物欲而迷惑,這樣才能達到“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這樣的訓誡力量是十分深刻的。又如《曾文正公家書》約有330多封,是歷史上家書保存最多的。家書寫得辭意懇切、語言簡煉明暢,苦口婆心娓娓道來,肺腑之言躍然紙上,令人感奮。由于曾國藩的子弟有不少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材,所以人們都認為他“教子有方”,《曾文正公家書》也就格外受到推崇。

家訓往往是由家庭中的長輩或有名望、有社會地位的子弟所撰寫,作為為人處事的準則傳授給家庭的子弟,教育家庭的子弟;也有的是由子弟追記長者之言、垂范后世的。家訓大多是撰寫者本人或家中長者人生經驗和感悟,他們“語語折衷于圣賢,而日用倫行不出其范圍”,在鼓勵子弟上進和“折衷于圣賢上”表現出共同的價值取向。它們不僅包括日用道德準則、家庭倫理和價值觀念、行為處事的規范和戒條,還包括生活的情趣、職業的選擇、讀書學習的技巧以及各種社會角色的預期等等。為了使子弟能成為一個好人,于是他們把道德準則和價值觀念、知識傳授給子弟,要他們讀書耕田、布衣蔬食、以清貧勤苦立家業。為了子弟讀書進仕,增長見識,修養心性,于是他們教給子弟讀書、修身養性以及學習的方法和技巧。為了子弟立身處事,保住家業,他們告誡子弟選擇好一門職業,掌握好一種技藝,并把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的知識、經驗傳授給他們。由于家訓作者們的豐富人生經驗、較高的文化學術修養,以及他們對子弟的殷殷期望,使他們與自己的子弟之間,既有教育者與被教育者之間的關系,也有家長與子弟親情相向的關系。因此,他們在教育子弟時,既注重知識教育,也注重道德教育、人生教育,這三種形式的教育往往交織在一起,形成中國古代家訓教育的一大特色。

家訓、家教的目的,是為了子孫“敦倫立品、修身樹德、紹繼家風、培育人才。”在子孫入世之前,完成其人格教育,教其如何修德、守分、進學、處世、立業等等。從一篇篇家訓中,可以看到先賢先祖的苦心,真是為子孫作百代計。當代國學大師湯用彤先生(公元1893-1964年)在教育其子湯一介先生(曾任北京大學哲學系資深教授、中華孔子學會會長)時說:“家風不可中斷。一個家庭應該有他的家風,如果家風斷了,那么這個大家族也衰落了。”所以我們應該重視古代的家訓家教,重讀古人經典家訓,重立今人家教觀念,培植家風、修身齊家、故曰:“家和萬事興、子孝人倫正。家風看世風,此淳彼亦淳。”這也是當代家長和教育工作者們應關注的。因為子弟個性、人格的形成,家訓家教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家訓家教也是我中華文化的一大特色。

 


網載 2015-05-25 22:58:40

[新一篇] 三國人為啥都是單字名?

[舊一篇] 研究:走路可治癌 每日2公里罹癌死亡減半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