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師的初戀

>>>  文章華國詩禮傳家—精彩書評選  >>> 簡體     傳統



你可以愛


當我遇到她的時候,她二十歲。那時我們在坐落于越南高地上的徹悟寺院里。我二十四歲,是一個充滿了創造活力的藝術家和詩人。當時正是越法戰爭期間,很多人處于垂死的邊緣。當時我的一位師兄ThayTamThuong剛剛遇難。當我踏著臺階回寺院的時候,我看到一位比丘尼獨自站在那兒,凝望著附近的山峰。看到她那樣靜靜地站在那兒,我感到仿佛有一股清涼的風拂過我的面頰。以前我也見過很多比丘尼,但卻從未有過這種感覺。


請你也想想自己的初戀。慢慢地想,回憶一下它是怎樣發生的?在哪里發生的?是什么因緣把你帶到了那一刻。喚起那段經歷,帶著慈悲和智慧深入地審視它,你會發現有很多那時你并沒有注意到的東西。禪宗里有個公案叫做“如何是你父母未生之前你的本來面目?”這個公案的目的是誘請你去探索真我,即本來面目。


深入地審視你的初戀,努力發現它的真實面目,當你這樣做時,你將發現你的初戀并不是真正的第一次,你出生時的樣子也并不是你的本來面目。如果你深入地觀察,你會看到你真實的本來面目和你真正的初戀。你的初戀依然還在,一直在這里,繼續塑造著你的生命。


這是一個禪修的課題。


當我遇見她的時候,那并不是我們相遇的第一次。否則,愛怎么會這樣輕易地發生呢?如果我沒有看過雜志上的佛像(注:一行禪師小時候因為在一本雜志上看到了佛陀的像而種下了出家修行的種子),我們是不可能相遇的;如果她不是出家人,我也不會愛上她。她身上有一種巨大的安詳,是其他人所沒有的,那是由虔誠的修行而產生的。她曾在順化的尼姑庵里修行,現在,她出現在這里,一如盤坐草上的佛陀一樣安詳。看到她,童年時代拜訪隱修者、品嘗泉水的感覺再現了,成為了我們初次相遇的一部分。


在我看到她的那一刻,我在她身上看到了我向往和珍愛的一切。


作為一位出家人,她的威儀、走路、看人、說話的方式是無懈可擊的。她很安靜,除非別人同她搭話,否則她不說話。她只是垂視前方。她看起來就像觀音,寧靜、慈悲、美麗。我不時地看看她,但是時間都不長。如果她看到我那樣看著她,是很不禮貌的。十或十五分鐘之后,我道了請原諒,回到房間。我不明白發生了什么,但我知道我的安寧被擾亂了。我想寫詩,但一行也寫不出來。于是我開始讀別人的詩,希望能使自己平靜下來。


日子與以前沒有什么不同,但我卻明白了自己心中的那種情緒——我知道我愛上了她。我只想同她在一起,坐在她旁邊,看她。


那天夜里我幾乎沒睡著。第二天清晨打坐誦經之后,我提議去廚房烤火。天很冷,她同意了。我們每人一杯茶,我想方設法使她明白我愛上了她。我講了很多事情,但卻不能直接說。我談論著其它的事情,希望她明白。她慈悲地、專心地傾聽著,末了,她輕輕地說:“你說的話我一句也不懂。”


但是第二天,她告訴我她懂了。愛對于我是不容易的,對她則更為困難。我的愛像一場風暴,她被擊中了,被風暴席卷而去。她曾試圖抵抗,但沒有成功,最后她接受了它。我們兩人都需要悲憫。我們很年輕,但卻要被風暴卷走了。我們有作為出家人的最深沉的愿望繼續我們珍愛已久的事業,然而我們卻被愛俘虜了。


作為出家人,我們怎能繼續維持這份珍貴的愛情呢?出家人通常是不講這種故事的。但我想這樣做也有必要。否則,當年輕一代被愛擊中時,他們怎么知道該怎么做?作為出家人,人們都認為你不會墮入愛河,但有時候,愛情的力量比你的決心更強大。因此,這是一個關于戒律、正念、僧團、菩提心和自我完善的故事。


愛對她來說比對我更困難。她信任我,就像信任一位兄長,我對她也產生了真正的責任感。在原定住持回來的那天,她非常鎮定寧靜,言談舉止一如從前,只是她的微笑更光彩照人了。當有人愛你時,你就會顯示出更大的自信。


晚飯后,我們坐禪誦經,然后各自回房間。三天來我們倆都沒有怎么睡覺,我們知道我們需要好好睡一覺,以恢復精力,好見住持。他第二天肯定會回來。但是入睡是不可能的。午夜一點,我還醒著。我感到一種要與她呆在一起的強烈渴望。與她坐在一起、看她、聽她講話。


我清楚這是我們獨處的最后一點兒時間了。


那天夜里有好多次,我渴望去敲她的門邀她去禪堂繼續我們的討論。但我沒有去。因為我們有約在先,我必須履行諾言。我感覺到,她大概也醒著。如果我去她房間敲門,她肯定會很高興跟我到禪堂繼續談話的。


但是我控制住了。我心中的某種強大的東西在保護著她,還有我自己。


在那天夜里和所有那些珍貴的日日夜夜中,我從來沒有動過要握她的手或吻她的前額的念頭。她象征著我所熱愛的一切,我的關于慈悲、關于將佛教融入社會、關于實現和平與和解的理想。我心中的這種愿望是如此地強烈和神圣,以致于任何諸如握她的手或吻她的前額的舉動都將成為一種褻瀆。她象征著我生命中所有重要的東西,如果破壞了它,我會受不了的。


她呆在房間,像一位公主,而我心中的菩提心則是衛士,守護著她。我知道如果她發生了什么事情,我們倆都將失去一切,我們的慈悲理想以及將佛教融化于世間的愿望。我不必刻意去守戒,將佛法轉化為現實的強烈愿望保護著我們倆。


為了生命的延續,我不可能不做一個比丘,而她也不可能不做一個比丘尼。就仿佛一支大軍的司令員在守護著她;對我來說,敲她的門,開門去她的房間,是不可能的那樣會把一切都毀掉的。


后來,為了幫她的師姐提高中文水平,我讓她把一本中文書翻譯成越南語,那本書是一位研究佛教的中國科學家寫的。她對中文原文理解得不好,我為她檢查譯文并修改了很多章節。而對她,為了幫她提高法文水平,我給了她一部關于佛教的法文書去翻譯。這樣做,可以提高她們的中文、法文水平,以及對佛法的理解。但是每次我給她上課時,我們呆在一起的時間要比必需的時間長。


兩、三個星期后,我的師兄弟們看到了這一情況,明白了我在戀愛(看不出來是不可能的),令我大為驚奇的是,他們容忍了這種狀態,沒有作任何批評。對他們這樣寬容態度,我至今日還心存感激。


但是她的師姐發現以后,卻不能接受。有一天,我看到她眼里有淚,我明白了。我知道是決斷的時候了。


面對最后的別離,她垂下頭,只說了一個字:“好。”


她對我是如此地信任,我怎能不覺得自己對她負有責任呢?我被悲傷淹沒了。我心中有著眷戀的情愫,但同時理智的聲音又指出:為了我們繼續保持自我,為了成功地實現我們探索和修行的愿望,這是唯一的路。我記得我們分別的那一刻。我們面對面坐著。她看起來也似乎被絕望淹沒了。


她站起來,靠近我,把我的頭擁入她的懷中,并且自然地把我拉近她,我聽任自己被擁抱著。這是我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身體上的接觸。然后我們互致問訊就分手了。


她去河內后兩個月,我收到一封信。信中說:她完全遵循了我的建議,盡管不太容易,但事情總算有了頭緒。我寫了回信,進一步表達了我的愛與鼓勵。分開后的那段日子對我們兩個來說都是不好過的,所幸我們分處異地產生了很多良好的效果。借助時空,我們得以成長,看事物不同了,我們的愛也變得更加成熟了:執著的成份減少了,慈悲之花綻放了。分離沒有破壞我們的愛,反而使它更堅定了。


我對她的愛情沒有減少,但是它不再局限于某個特定的人身上。我領導著數百位出家僧眾,從那時候起,我們漸漸發展成幾千人的大型僧團。然而那份愛仍在那里,并且變得更強大。


維持我們之間的愛的最好的方式是成為真正的自己、好好地成長、建立起深沉的自尊。如果你對自己很滿意,你就是鼓勵了我們大家,包括她和我。至今她依然以某種方式存在于我的生命里。請沉浸到你自己的生命之河中去,看看那些已注入其中、滋養和支持著你的支流。


我希望你們明白這一點:對我來說,《壇經》、《金剛經》和這個愛情故事之間沒有什么區別。聽這個愛情故事可以幫助你們理解佛法,聽佛法可以幫助你們理解這個愛情故事。


你們也許會問:“后來怎樣了?”


后來怎樣了取決于你們。如果你們問:“她叫什么名字?她現在在哪兒?”你們也許還會問:“誰是那位法師,后來他怎么了?”其實這個故事此刻就發生在你我的身上。


摯愛的種子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有。


 


楚塵文化 2015-08-23 08:39:27

[新一篇] 戴錦華:我們與波拉尼奧的距離│鳳凰讀書

[舊一篇] 文青自測手冊:我能否成為一名作家? 鳳凰讀書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