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典·在清朝 柏樺

>>>  文章華國詩禮傳家—精彩書評選  >>> 簡體     傳統


在清朝


在清朝

安閑和理想越來越深

牛羊無事,百姓下棋

科舉也大公無私

貨幣兩地不同

有時還用谷物兌換

茶葉、絲、瓷器


在清朝

山水畫臻于完美

紙張泛濫,風箏遍地

燈籠得了要領

一座座廟宇向南

財富似乎過分


在清朝

詩人不事營生、愛面子

飲酒落花,風和日麗

池塘的水很肥

二只鴨子迎風游泳

風馬牛不相及


在清朝

一個人夢見一個人

夜讀太史公,清晨掃地

而朝廷增設軍機處

每年選拔長指甲的官吏


在清朝

多胡須和無胡須的人

嚴于身教,不茍言談

農村人不愿認字

孩子們敬老

母親屈從于兒子


在清朝

用款稅激勵人民

辦水利、辦學校、辦祠堂

編印書籍、整理地方志

建筑弄得古香古色


在清朝

哲學如雨,科學不能適應

有一個人朝三暮四

無端端的著急

憤怒成為他畢生的事業

他于一八四0年死去


說起清朝,多數公眾印象,總是微服出訪、天下糧倉、還珠格格,當然少不了垂簾聽政、火燒圓明園……面對遙遠的“歷史面團”,人們可以拿捏出千奇百怪的花樣,而要在數十行篇幅里概括一個時代縮影,吐露一種社會真相,恐怕一般功底難以奏效。


把準這樣的“大”題材,需要吃螃蟹的勇氣,可以從某一重要事件切進,可以從某一關鍵人物入手,或是緊緊揪住經典細節鋪開。


但,詩人柏樺統統放棄了,他大膽使用破碎語像拼綴,在7段大體齊整的共時性運作中,用“在清朝”作為引子,穿起幾乎是涂滿那個時代色彩的專有名詞:科舉、家畜、貨幣、谷物、兌換茶葉、絲、瓷器、山水畫、風箏遍地、燈籠、廟宇……當然也有概括性“說事”,諸如款稅激勵人民辦水利、學校、祠堂、編印書籍、整理地方志,建筑弄得古香古色,由此眾多簡明詞組,濃縮著中國文化以儒家為主導的“務實精華”。


也不全是語像詞組的堆砌,期間夾入兩個個細節,特別耐人尋味。


一個細節是,“一個人夢見一個人/夜讀太史公,清晨掃地”——在一片封閉、自足、不思變革的畫面里,突出如此正直的清廉者,對比著臃腫的軍機處“每年選拔長指甲的官吏”。其暗含的反諷令人遐想不已。


第二個細節是,“有一個人朝三暮四/無端端的著急/憤怒成為他畢生的事業”——在遲滯的時空中,突出躁切而峻急的改革者,于風潮的急變中黯然神傷。很好點出了那個時代的精神。


這兩個細節,堪稱此詩的“精髓”、是相互關聯呼應的“詩眼”。在近300年“心安理得”的歷史進程,在整個社會如此“祥和”的景象中,獨有一人在做艱難努力——他,夜讀太史公。太史公,《史記》作者也。簡到不能再簡的意指,莫不隱含著還有中流砥柱者,暗中聚集著人間正氣、歷史標度、治國平天下的宏圖大略。然而,在清談成風、科學放逐、夜郎自大的時代,再怎樣焚心如火的志士,還得眼睜睜帶著憤怒,“于一八四O年死去”。


結尾的“1840”,和“死去”的驚悚,把前面所有的“繁華”一掃而空,像一口黃呂大鐘敲響,既是對少數革新者的哀挽,又可外延為一個龐然大物(百足之蟲)的終結。


這一歷史性警策,使得前面眾多碎片語像,結合為一整體,不虞流散。此乃播撒與收束之辨證,做起來,竟是那么“輕巧”自如。


可見本詩兩個鮮明特點:首先是處理大題材,有意放棄嚴肅、正統的語匯,大量選用散珠式語像,夾帶深刻意涵的細節,在客觀化敘說中輕描淡寫,散淡處卻藏匿作者機心。誠如《詩學指南》所云:貴圓活透徹,常使意在言表,涵蓄有余不盡,乃為佳耳。(明·黃子蕭《詩法》)


其次是全詩采用反諷手——運用非強暴、非夸張、非變形的克制性陳述,進行褒中有貶,貶中有褒的作業,呈現一片正話反說、反話正說的微妙語境,總體上達到表褒實貶的意圖,而這一切,又是處理得不動聲色,從容有余。——寫詩若到了這種舉重若輕的地步,可謂九段。


在柏樺“陰凄幻美”(陳超語)的抒情風格里,像這樣格調透明、隱忍、不溫不火的反諷是不多見的,對照上世紀80年代同時期——大量劍拔弩張的反諷譜系,猶顯出另一路別致。今天重溫它,是紀念是珍惜是期待,也是為著更多開發。(by 陳仲義)




楚塵文化 2015-08-23 08:41:38

[新一篇] 回憶:我是怎樣拆掉北京城墻的

[舊一篇] 為什么你最近容易倒霉 鳳凰讀書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