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們是中國最能寫的女人

>>>  古風悠悠—傳統政治與精神文明  >>> 簡體     傳統

我們把這四位受訪者,稱為這時代的寫作明星,希望她們不要太過在意。明星這個詞,在此既非褒義,也非貶義,它只是客觀指向幾位作者在讀者群當中獲得的寫作地位而已。這四位“寫作明星”,我們“非理性”地賦予其四種不同的底色,綠色的劉瑜,紅色的洪晃,紫色的胡紫微,藍色的李銀河,這樣的分類雖是感性的,卻符合大眾對她們最直觀的想象。在這個標簽之外,我們也更愿意與讀者一起看到,四位作者在公共場域是如何思考與寫作的:她們為什么要寫,她們為什么要這樣寫,她們怎樣在巨大的公共空間里既保持強大的影響力,又小心地保持自己的獨立性。

她們思考,她們寫作,她們在場。她們可能是中國最能寫的女人,她們,讓我們覺得好奇……

綠色劉瑜
用感性的眼光看劉瑜,仿佛她是一棵筆直生長的綠樹,這棵“智慧之樹”有一點慧黠,有一種蓬勃,輸送給公共空間更多清新的氧氣。


在讀者眼中有兩個劉瑜——作為文藝女青年的劉瑜,和作為公共知識分子的劉瑜。早在時評文集《民主的細節》出版前,劉瑜就已經被稱為“傳奇網絡才女”。她在留學生論壇上連載發生在紐約的愛情小說,被讀者拿來和亦舒、李碧華比較。專欄作家黃佟佟甚至在2006年時就做出如下判斷:劉瑜奇特的寫作風格與華麗的意象讓人難以忘記,這異于常人的才華,如果沒有意外,必然令她成為未來五年最出色的女性小說家。這句話她只說對了一半。

紅色洪晃

說洪晃是紅色的,不僅因為她姓“洪”,更因為她半輩子上天入地般“折騰”生活,日子總是“紅紅火火”的。



出自名門,卻自稱“垮掉的一代”,說她是“大家閨秀”,她會覺得是在罵她。嘴巴“刻薄”,她自認喜歡的是和人辯論而非罵人。得知要采訪洪晃之前,我生怕“hold 不住”這個非同一般的女人,接觸之后發現,你很難把“端架子”和這個大女人聯系在一起。對于我叫她“中國能寫的女人”這個稱號,洪晃覺得正點極了。作為一個不折不扣的公共女性,洪晃堅持說,女人若想進行公共寫作,最需要的就是不妥協。

紫色胡紫微
紫色是最典型的女性色,說胡紫微是紫色的,因其細膩異于常人的內心,交織出一種幽幽的綿密的女性氣象,紫色在冷色和暖色之間游移,正如胡紫微的性格,一半冷冽,一半剛烈。



七年間,胡紫微寫文化評論,討論公共議題,也開情色電影專欄。這些散見于網絡的雜文,讓她逐步成為極具人氣的公眾女性。又因為在微博上持續關注公共話題,她也不明就里地被冠為“女公知”。做了那么多熱鬧的事情,她卻覺得外界能讀懂她的人微乎其微。

藍色李銀河

藍色,是自由的顏色。而李銀河所做的,就是爭取這樣一種被制度和習俗剝奪過多的“人的自由”,無論這種自由,是關于性,或是其他。



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那個和王小波轟轟烈烈談戀愛的“文藝女青年”,到在學術圈被譽為“中國波伏娃”的觀念前衛的性學家,再到網絡時代在性別話題上飽受爭議的公共知識分子,李銀河經歷了公眾眼中一次又一次的身份轉換。年長一些的讀者大概更熟悉的是作為王小波遺孀的李銀河;性少數群體把李銀河奉為英雄和“帶給人間溫暖與光明”的普羅米修斯;但在社會主流性觀念和道德觀念面前,李銀河更是個冒天下之大不韙的知識分子。公共領域對學者出身的李銀河來說就像一個荒島,她所習得的“常識”一直在“挑釁”社會習俗和道德觀念,而她就像個孤軍奮戰的斗士,被非議、被攻擊,但仍然心平氣和地守護著她的戰地,期待社會觀念的進步,期待被更多人所理解。

來源:12月6日新京報書評周刊

劉瑜、洪晃、胡紫微、李銀河的更多訪談及內容請查閱今日推送的其他條目


▲12月6日《新京報書評周刊》封面



新京報書評周刊 2015-08-23 08:42:48

[新一篇] 雙面劉瑜:公知是別人給的標簽,我不追求也不抵抗

[舊一篇] 斗士李銀河: 我當然是個女權主義者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